John D. Boswell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 霍金和MASA的研究成果製作了短片《時間盡頭》 人類紀 簡併紀 黑洞紀 然後宇宙進入穩定狀態 也就是死的狀態 時間失去意義
原文:John D. Boswell
於原文略有改動
宇宙的一切都在不停變化 地球磁場翻轉 海爾波普彗星回歸 海平面急劇上升 直徑3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 「心宿二」變成超新星 撒哈拉變成熱帶雨林 星座漫遊 「間冰期」結束 超級火山爆發 新的島鏈形成 「參宿四」變成超新星 伽馬射線爆發 「火衛一」分裂形成火星環 土星環消失 南極消失 太陽亮度增加 光合作用終止 所有生物消失 海洋蒸發 太陽開始膨脹變成紅巨星 之後又變成白矮星 一具又燙又緻密的屍體 太陽死了 地球被火焰吞噬 恆星逐個死去 夜空中的星星會一顆接一顆的熄滅 直到最後的紅矮星死去 宇宙中不會再出現新的恆星 宇宙將變成墓地 散落著死去恆星的殘骸
由於缺少燃料 白矮星會逐漸黯淡 那是他熄滅前最後的餘熱 假如從我們的位置來看 他不會比晴朗夜空的滿月更亮 白矮星的微弱輝光將是布滿死星和黑洞的宇宙中唯一的光亮 最終 引力將它這些殘骸拉出原來的星系 拋向冰冷的黑暗 幸運的話 一些褐矮星會碰撞在一起 形成新的恆星 偶爾 相撞的中子星也會在黑夜中發出超新星般的光 最終 白矮星熄滅 所有的恆星都變成黑矮星 一團正在衰變 黑暗的簡併態物質 原子密實的擠在一起 密度是太陽的百萬倍 所有未被拋出原來星系的物質 都會被星系中央的黑洞吞噬 在長眠的黑洞外圍留下一道輝光 而黑洞周圍的能量帶將成為未來文明最後的能量來源 時空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 甚至超過光速 星系和恆星將以超光速向外飛馳 以至於再也捕捉不到它們發出的光 宇宙將永遠成為秘密
現有的理論 猜測原子會發生衰變 導致宇宙間所有物質的毀滅 而質子這一構成原子的主要成分有可能自發的開始分解 所有避開黑洞的物質最終都會因為質子分解而消失 黑矮星的內部物質 也會蒸發 以輻射的方式進入太空
黑矮星消失後 什麼也不會留下 曾經燦爛的宇宙將只剩下光子和黑洞 不再有行星 恆星或可停靠的星體提供生命依附 黑洞將成為宇宙的主角 所有星系中央會出現巨大的黑洞 周圍環繞著小黑洞 它們會相互合併 吞噬 變得越來越大 宇宙中仍將充滿活力 只不過這種活動的時間是幾萬億年 而不是幾千或幾百萬年 但那時 黑洞合併將成為宇宙的主要活動 合併後產生的引力波將穿透整個宇宙 想像兩個互相靠近的黑洞 生命最後的瞬間 他倆相互環繞著 穿越數千公裡 留下時空波動的漣漪 在這對黑洞的擾動下 時空反覆地壓縮和伸展 形成引力波在宇宙中留下嗡嗡聲 以光速傳播出去 直到它們最終合併成一個安靜旋轉的黑洞
科學家曾認為黑洞會永遠存在 但他們最終也會死去 現在我們談論的是難以想像的時間尺度 以千萬億年為單位 在這樣的時間尺度下 連黑洞也會蒸發 量子力學認為空間充滿了虛粒子和反粒子 它們成對出現 分離 然後又靠近 一起湮滅 在黑洞附近 其中一個虛粒子可能掉進黑洞 留在外面的粒子則失去了糾纏態無法湮滅 落單的粒子將以黑洞輻射的形式釋放出去 因此 黑洞不會永遠存在下去 它們會加速蒸發 最後在猛烈的爆炸中消失 量子力學允許粒子和輻射從黑洞這監獄中逃逸出去 而在黑洞蒸發後 宇宙中最後的巨型天體就此消失 他們消失前的爆炸會一個接一個的點亮黑夜 最後一顆黑洞的爆炸是宇宙最後一次光的出現
湮滅並不會停止「暗能量」將會繼續催化宇宙膨脹 並且將越來越快 宇宙將變得更加寒冷 黑暗和空曠 如果「暗能量」慢慢減速 宇宙有可能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縮 發生「大坍縮」 如果坍縮太快 宇宙會被撕開 發生「大撕裂」
最後 宇宙中將只剩光子 萬物都到達相同的溫度 宇宙自誕生以來第一次進入永恆不變的狀態 熵增會停下 因為宇宙已經到了無序的盡頭 時間失去意義 什麼都不會發生 永遠這樣下去 故事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