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早期理論或將被推翻,全新星系的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困惑

2020-09-17 茗越科技

這個世界是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大到人類無法想像,對於這個龐大的宇宙世界來說,地球就是一個極其渺小的星球,地球上的人類就更是微不足道的一種存在了。我們都知道我們所在的星系叫做銀河系,這也是我們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系,當然了這個宇宙如此的龐大,銀河系在這整個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存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的不斷進步,我們的太空望遠鏡也可以看到越來越遠的地方了,所以我們也就發現了更多的星系。

在我們發現星系的過程中,有的星系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有的星系也會給我們帶來困惑,人類正是在不斷的接受驚喜和困惑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的完善我們的科學理論,才有了如今的科學體系的。就在最近的時間裡,科學家們利用智利那邊一架非常先進且強大的望遠鏡再次觀測了外太空,結果他們就發現了一件讓他們非常困惑的東西。那就是距離我們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外的一個星系,這個星系非常的像銀河系,按道理來說即便是發現了一個另外一個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很像的星系也不會給科學家們帶來困惑,但是其中的問題卻是這樣的。

因為光在宇宙中是有一定的傳播速度的,也就是光速,我們觀測到的這個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外的星系,也就意味著這個星系一百二十億年前發出的光,是這會兒才被我們人類的科學家所觀測到的。那麼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星系是處在一個幼年的時期,也就說它可能剛剛形成才不久。我們人類在觀測星球或者星系的時候,有很多的情況下是當我們看到這個星球或者是星系的時候,其實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它的光經過了幾十億年才被我們人類觀測到,現在經過了那麼多年了,這顆星球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失了。那我們現在所觀測到的這個星系,也就是一百二十億年前的那個星系。

那麼一百二十億年之前的時候,宇宙才剛剛形成,根據我們人類的宇宙早期理論,那個時候天地初開,萬事萬物都還是一個混沌的狀態,基本上所有的星系都是一個混亂的狀態,沒有說是像銀河系這麼穩定的星系。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一百二十億年前的星系,卻是非常的穩定,它裡面有很多恆星,發出了非常耀眼的光芒,並且整體的運行都非常的穩定,絲毫看不出有任何一點點混亂的跡象。那如果說是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就有星系能夠做到這麼穩定,那麼人類現有的這一套宇宙早期理論肯定是有一定錯誤的,因為畢竟我們人類做了那麼多的研究和統計,都發現宇宙初開的時候的星系是非常混亂的,包括銀河系。但是這次發現的這個星系,就給了人們很大的困惑,這或許會讓科學家們苦惱好一陣子。

相關焦點

  • 距地120億光年,「第二銀河系」被發現,科學家卻因此感到困惑
    為何科學家們會感到困惑呢?因為伴隨著SPT0418-47星系的發現,它挑戰了現有的宇宙早期理論。在此前科學家們經過多年觀測才建立起來的宇宙早期理論中,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的第一批星系大約誕生於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的10億年左右,而且這些星系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14-15億年時間裡,都是非常混亂的。
  • 距地120億光年,銀河系的「兒子」被發現,它將把宇宙理論推翻
    於是後來發現所有與地球相似,又與地球不完全一致的星球被稱為類地行星。一般而言,科學屆的理論都是經過漫長的驗證,即使後來發現了許多新的事物,但也不會影響原先的理論。來自法新社最新的消息,前段時間關於類銀河系有了新的研究發現,不僅令科學家們大吃一驚,甚至還有可能打破宇宙學原有的理論。
  • 早期宇宙的星系大爆發
    圖為研究團隊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末/亞毫米陣列(ALMA)望遠鏡觀測到的眾多早期宇宙星系中的Saxton NRAO/AUI/NSF, ALMA (ESO/NAOJ/NRAO), ALPINE team)ALMA望遠鏡對早期宇宙中成長期的星系進行了大量觀測,觀測結果顯示很多星系都含有大量的塵埃和重元素。這一結果與此前的預想相反,說明早期宇宙中星系已經在不斷地成長與演化。科學家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明確早期宇宙中星系快速成長的原因,並對此後星系的演化進行理論解釋。
  • 科學家驚奇發現:黑洞或存在昆蟲行為,難道宇宙真是個生命體?
    有時候,宇宙真的會讓我們為它的精妙所折服。前不久,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居然像蜘蛛一樣,在宇宙中廣泛結網,同時能從多個星系中捕食。這大大震驚了科學界。一下子,仿佛讓科學家們困惑,到底是地球自然界中的蜘蛛在模仿宇宙黑洞,還是宇宙中的黑洞在模仿蜘蛛。
  • 宇宙「各向同性」可能被推翻?科學家將重新認識宇宙!
    而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觀測,即大爆炸遺留下來的遍布宇宙的輻射,支持了這一觀點,因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似乎是各向同性的,宇宙學家推斷非常早期的宇宙的這一性質將延續到我們現在的時代,也就是大約140億年之後。
  • 科學家們發現「嬰兒」銀河系,與之前的理論相駁,星系異常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星系誕生的時候,宇宙也才誕生了15億年之久,根據科學家們的理論,在那個時候宇宙大爆炸之後,各個星系的位置都是混亂且不穩定的,更不用說星系內的秩序了,那個時候的宇宙應該是還沒有穩定星系的,應該都是處於一個混亂的狀態。
  • 超級黑洞或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宇宙?科學家看見黑洞正在創建星系
    很多人都在問,宇宙大爆炸時那個無限小的奇點是哪裡來的?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一直無法給出有實證的答案。然而,最近,科學家們卻親眼目睹了一個令人驚喜的天文事件:一個黑洞居然正在遠程創造星系!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看到一個事實:即每個大星系中心都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比如我們的銀河系中央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這種普遍現象,令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大星系的締造一定與這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直接的關係。而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黑洞締造遠程星系的天文事件,正好印證了科學家們的推測。
  • 宇宙有沒有邊界呢?讓我們從宇宙起源開始探索
    希臘也是第一個將天體運動看作自然現象的文明並將之作為人類研究探查的學科。亞里斯多德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模型直到16世紀才被推翻。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反而圍繞太陽旋轉,根據他的發現,行星有自己的軌道,科學家們構建了新的宇宙模型,闡述行星的運動。哥白尼也注意到蒼穹、星星位處遙遠,遠在太陽系之外。
  • 超級黑洞或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宇宙?科學家看見一黑洞正在創建星系
    這種普遍現象,令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大星系的締造一定與這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直接的關係。而目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黑洞締造遠程星系的天文事件,正好印證了科學家們的推測。科學家推測,如果連不可觀測宇宙範圍也算上,恐怕比SDSS J140821.67+025733.2還要大數萬億倍的黑洞也會存在很多。而這些黑洞,完全有實力在締造出一個個全新的宇宙來!
  • 科學家發現「第二銀河系」,形成原因是未知,或改寫宇宙歷史!
    發現第2個銀河系人類在宇宙中所觀測到的星系有限,要知道光速在傳播的過程中,由於距離比較遠,所以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部分銀河系,實際上它們已經在宇宙內消失了,不僅僅是宇宙中的星系,大部分星球的特性也是這樣,科學家發現的星系和銀河系多相似,目前我們所觀測到它的模樣是120億年前的形狀,因此可以看出它在宇宙中的地位,已經屬於元老了。
  • 天文學家發現超怪物級黑洞,一手掌控6個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後不久,6個星系就落入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重力網,對此天體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這些神秘怪物黑洞的發展過程。宇宙歷史早期出現的黑洞,被認為是由第一批恆星坍縮形成,但天文學家對它們如何膨脹成更巨大的怪物感到困惑。
  • 從星系寶寶窺探宇宙早期的奧秘
    credit: nasa九月底,天文學家宣布他們在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被一群年輕原星系所包圍著的巨大質量黑洞,這個黑洞形成於嬰兒期的宇宙,接近於時間的起點。SDSS J1030+0524credit:SIMBAD astronomical database這一發現將幫助天文學家更深地理解宇宙中的最大物質結構——星系團
  • 諾獎得主彭羅斯提出宇宙循環理論:這些奇怪的星系就是證據
    對於宇宙的年齡最被公認的範圍是138億歲左右,宇宙空間也在誕生的時候開始膨脹,目前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這也是科學界認為的宇宙直徑,科學家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大爆炸以後開始的,不過近些年在極遙遠的星系中發現了一些讓人不解的神秘黑洞
  • 難道宇宙真是由黑洞創造的?科學家發現一顆巨大黑洞正在創建星系
    很多人都在問,宇宙大爆炸時那個無限小的奇點是哪裡來的?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一直無法給出有實證的答案。然而,最近,科學家們卻親眼目睹了一個令人驚喜的天文事件:一個黑洞居然正在遠程創造星系!
  •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迎面相撞,是否違反宇宙大爆炸理論?
    》之中,我指出,宇宙起源於密度無限大、溫度極高的奇點,然後開始加速膨脹,且空間的這種膨脹速度允許超越光速。宇宙大爆炸不是真理,但它是科學假說,而且是迄今為止最經得起考驗的科學假說。自該理論被提出之後,無數科學家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驗證,得到了大量的、讓人信服的證據。而所謂「推翻宇宙大爆炸」的種種行為,都遭遇了失敗。
  • 發現:早期宇宙呈網狀結構的證據
    新華網倫敦電(記者王豔紅)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科學家通過測量一些遙遠星系的距離,首次為早期宇宙結構呈網狀的理論模型提供了觀測依據。  一些現有的理論模型認為,早期宇宙裡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會結合成許多條細線,線條之間通過一些節點相連,整個宇宙像是一堆蜘蛛網。
  • 它是宇宙中最耀眼也是最危險的天體,連科學家都對它感到困惑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天文學家在茫茫宇宙空間中發現一種十分奇特的天體,經研究發現,這類天體看起來跟恆星相似,但又不是恆星,通過對光譜分析發現又像行星狀星雲但又不是星雲,而且這類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跟星雲相似但又不是星雲,因為這些奇怪的現象,天文學家把這類天體命名為類星體。
  • 科學家最新探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
    科學家通過凱克天文臺和引力透鏡方法,最新探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
  • 宇宙不止一個?多元宇宙交錯點的發現
    它即將與另一個宇宙相撞。觀看可能很有趣,但我們應該擔心他們墜毀時會發生什麼。我們發現宇宙碰撞的唯一潛在證據是宇宙中的「冷點」的形式。起初,科學家們對它的存在感到困惑,但現在有人推測,這個位置可能是與另一個宇宙碰撞後留下的疤痕、瘀傷。但我們怎麼能確定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還要多久才會再次發生?在我們進一步討論之前,讓我花點時間來討論一些可能讓你們感到困惑的問題。
  • 宇宙驚人論調:現代理論已無法解釋黑洞
    &nbsp&nbsp&nbsp&nbsp12月25日消息,近期,天文觀測不斷發現古老的遙遠星系及超級黑洞,而理論無法解釋,因此科學家在考慮修改目前流行的宇宙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