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新探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

2021-01-21 騰訊太空

科學家通過凱克天文臺和引力透鏡方法,最新探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


騰訊太空訊 據物理學網站報導,目前,一支科學家小組使用凱克天文臺探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他們除了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還依靠引力透鏡觀察大爆炸之後不久誕生的昏暗星系,這項最新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研究小組探測到這個星系誕生於130億年前,當時正值大爆炸發生不久,他們使用凱克天文臺DEIMOS儀器探測到這個星系,同時,它也可以通過引力透鏡進行證實,這個星系位於星系團MACS2129.4-0741的後面,MACS2129.4-0741的質量足夠大,可以建立該星系3個不同引力透鏡圖像。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布拉達斯說:「凱克天文臺強大的觀測能力,以及超大質量星系團的引力作用,使我們能夠真實觀測到最昏暗的早期宇宙星系。」


凱克天文臺天文學家馬克-卡西斯(Marc Kassis)稱,這個星系另一個令人感興趣的特徵是非常小,其質量僅是銀河系的萬分之一,觀測它的方法是通過引力透鏡,這種方法可以識別宇宙邊緣附近的一個普通星系。


研究報告負責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黃光漢(音譯)說:「如果該星系的光線沒有放大11倍、5倍和2倍,我們是不會觀測到它的存在。它處於再電離紀元末期,星系之間的多數氫氣從中性過渡至電離狀態(首次照亮星系中的恆星)。這項研究表明引力透鏡對於理解昏暗星系的重要性,昏暗星系控制再電離光子數量。」


星系放大圖像最初分別通過凱克天文臺和哈勃太空望遠鏡分別觀測,研究小組收集和結合3張圖像中所有凱克天文臺/DEIMOS光譜數據,證實這是同一個星系,是一個三重透鏡系統。(悠悠/編譯)


浩瀚宇宙的十大奇觀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早期宇宙的星系大爆發
    圖為研究團隊利用阿塔卡馬大型毫末/亞毫米陣列(ALMA)望遠鏡觀測到的眾多早期宇宙星系中的Saxton NRAO/AUI/NSF, ALMA (ESO/NAOJ/NRAO), ALPINE team)ALMA望遠鏡對早期宇宙中成長期的星系進行了大量觀測,觀測結果顯示很多星系都含有大量的塵埃和重元素。這一結果與此前的預想相反,說明早期宇宙中星系已經在不斷地成長與演化。科學家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明確早期宇宙中星系快速成長的原因,並對此後星系的演化進行理論解釋。
  • 盤點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十大星系
    不應該看到的最古老星系:EGSY8p7星系非常古老,已有132億年歷史,從理論上講,天文學家應該不會觀測到它的存在。荒謬的發光星系:美國宇航局WISE太空望遠鏡拍攝到迄今最明亮的星系——WISE J224607.57-052635.0,其光亮度相當於300萬億顆太陽,該星系光子旅行125億年向地示傳遞信息,提供宇宙形成13億年時的情景。
  • 我國科學家探測到一個紅移為5.7的巨大原初星系團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一級結構,它提供了一個研究星系演化和宇宙學的理想實驗室。科學家對於追尋宇宙早期形成的高紅移原初星系團有著越來越大的研究興趣。但目前觀測到的發射X射線的星系團其紅移上限僅約為2.5,探測宇宙早期星系開始匯聚形成時的巨大原初星系團面臨眾多的挑戰。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支持下,北京大學科維理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研究組與合作者報告了一個紅移為5.7約在宇宙誕生10億年時形成的巨大原初星系團。該原初星系團可能嵌入到了一個更大的、包含至少41個發射賴曼α譜線星系(LAEs)的過密區域。
  • 宇宙中有多少星系?最新數據是2萬億個
    據《天文學》雜誌報導,諾丁漢大學的天文學家進行了宇宙星係數量的最新調查,並且推斷之前的星系評估數量被低估了。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宇宙探測的功臣
    近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合作,開發出了更加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使得人類人類探測星空的能力提高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通過發射並不斷升級哈勃空間望遠鏡,得到了數量巨大、清晰度越來越高的星系圖片,為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發展變化規律做出了重大貢獻。
  • 宇宙到底包含多少個星系?
    結果顯示在每一幀裡大約存在3000個昏暗星系,昏暗程度相當於第30級,相比之下北極星大約為第2級。這張複合圖片被稱為哈勃深場,是一個人一次能夠看到的最深最遠的宇宙。在2003年和2004年,科學家創造了哈勃超深場,這張100秒曝光的圖片揭示了天爐星座單一的小點上有10000個星系。2012年,天文學家再次利用升級的設備觀測了超深場的一小部分。即使在如此狹窄的視野裡,科學家們仍然監測到5500個星系。科學家們將此取名為極深場。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來自134億年前,它藏著宇宙早期的秘密
    據報導,通過更加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後,科學家們再次確認發現的GN-z11星系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這個星系距地球134億光年,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它,事實上是它最早期的模樣。過去的4年多時間裡,研究者們一直都在尋找宇宙早期星系的身影,不過一直到今天為止,GN-z11星系仍然是最古老的一個,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它的頭銜都會被保留,畢竟我們對於早期宇宙的了解太片面了,特別是那些初代星系,更是非常難以尋覓。
  • 最新研究再次證實宇宙年齡為138億歲,宇宙是世界上最老的存在!
    那麼,光譜就會向藍色方向移動,人們稱其為藍移,或許你已經知道,哈勃紅移是上世紀20年代左右,由一批科學家發現證明的,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美國科學家埃德溫哈勃,當他對遙遠星系傳來的光譜進行分析後指出,所有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逃離的速度越快,還表明,整個宇宙中,都具有各向同性均勻膨脹的性質,這一發現被科學界公認,愛因斯坦還由此刪除了相對論中的宇宙常數,而後,
  • 從星系寶寶窺探宇宙早期的奧秘
    藉助那些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比如哈勃空間望遠鏡、位於智利的歐南臺甚大望遠鏡、位於美國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和位於美國亞利桑那的大型雙筒望遠鏡,科學家們對這一目標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持續觀測。通過計算,這與當時的宇宙年齡相符。這束光在宇宙中穿行了超過一百億年才被我們所觀測到,這意味著SDSS J1030+0524是我們所觀測到的最遙遠的類星體之一。
  • 宇宙早期理論或將被推翻,全新星系的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困惑
    就在最近的時間裡,科學家們利用智利那邊一架非常先進且強大的望遠鏡再次觀測了外太空,結果他們就發現了一件讓他們非常困惑的東西。那就是距離我們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外的一個星系,這個星系非常的像銀河系,按道理來說即便是發現了一個另外一個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很像的星系也不會給科學家們帶來困惑,但是其中的問題卻是這樣的。
  • 宇宙十大最新發現:最小星系僅上千顆恆星
    近期,卡西尼探測器拍攝到一些大型湖泊分布在土衛六北極地區。由於適宜的溫度條件,液態甲烷和乙烷在土衛六內部流動。這是首次透過雲層清晰地觀測到土衛六北極,一些大型湖泊直徑為數百公裡,其中最大的湖泊Kraken Mare,面積相當於裏海和蘇必略湖的總和。然而,科學家指出,土衛六湖泊不同於地球存在生態系統的海洋湖泊。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先進探測相機最新拍到的星系圖
    哈勃望遠鏡能夠捕捉到NGC 691的恆星層和螺旋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構--所有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望遠鏡的高解析度廣域相機3。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對螺旋星系並不陌生。望遠鏡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最美麗的圖像,我們的螺旋鄰居--而被稱為NGC 4689的星系也不例外。
  • 宇宙開始變得有點怪異 科學家認為大家忽略了宇宙的基本成分
    對此科學家提出一個重要線索,認為大家忽略了宇宙的基本成分,或者忽略了這些基本成分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目前,科學家提出第二個重要線索——「宇宙可能形成的標準模型」,今年7月底,科學家宣稱,現代宇宙看起來出乎意料地薄,星系、氣體和其他物質並未按照預期那樣聚集在一起。早先的一項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提示,但目前科學家基於7年觀測數據的最新分析,是迄今最為清晰地指向異常現象的獨立證據。
  • 科學家公布最新宇宙照片,哈勃拍下怎樣的宇宙秘密?
    在太空中服役近30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又為人類觀察宇宙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近日,科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哈勃太空望遠鏡已服役近30年。
  • 宇宙大爆炸2億年後誕生首個星系 清除宇宙濃霧
    【科技訊】11月7日消息,據悉,太空中的首個星系是在宇宙大爆炸2億年之後出現的。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引起再電離的物質必定來自星系,但一直缺乏相關的證據支持。目前,這項最新研究或許將有助於揭開這一謎團。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 對理解恆星形成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最新成果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宇宙極早期天體打開了一扇窗口。
  • 美媒:科學家或發現最遙遠亦是最古老星系
    美媒稱,天文學家觀察探測茫茫宇宙,發現了他們認為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因而也是最古老)的星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2日報導,GN-z11星系或許沒有酷炫的名字,但是科學家發現,它看來是迄今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古老的星系。
  •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宇宙「第一縷曙光」
    天文學家探測到了宇宙再電離階段氫原子發出的21cm射電信號。在最新的《自然》期刊中,美國科學家成功捕捉到了再電離時期的21釐米中性氫原子信號,探測到了宇宙的「第一縷曙光」。例如,哈勃望遠鏡已經觀測距離我們320億光年的星系,它存在於約134億年前,宇宙誕生4億年後。此外,通過源於大爆炸後僅38萬年的微波背景輻射,天文學家甚至還可以窺探到更早期的宇宙。不過,在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與微波背景輻射之間,存在一個天文觀測一度無法觸及的空白區域。而這個空白階段,又是天文學家非常感興趣,對了解宇宙演化全過程非常關鍵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