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來自134億年前,它藏著宇宙早期的秘密

2021-01-09 三體使者

據報導,通過更加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後,科學家們再次確認發現的GN-z11星系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這個星系距地球134億光年,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它,事實上是它最早期的模樣。

來自134億年前的「嬰兒星系」

在2016年3月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成功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東亞偶爾有134億年的「嬰兒星系」,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它還是非常年輕的狀態,當然如今它可能早已經消失於宇宙之中,只不過它的光抵達地球需要漫長的時間。

過去的4年多時間裡,研究者們一直都在尋找宇宙早期星系的身影,不過一直到今天為止,GN-z11星系仍然是最古老的一個,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它的頭銜都會被保留,畢竟我們對於早期宇宙的了解太片面了,特別是那些初代星系,更是非常難以尋覓。

研究者表示,GN-z11星系來自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4億年之內,它並不是一個恆星系統,相反的,它是一個大星系,雖然它的質量僅有銀河系的1%,但是卻仍然是太陽的10億倍,要知道,宇宙早期宇宙中的物質是非常匱乏的,這意味著,GN-z11星系在宇宙誕生早期,很可能就是一個「巨無霸」。

當然,事實上它如今可能非常巨大了,如果它還存在的話,因為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它剛剛形成的模樣,按照銀河系的演化速度,它如今的大小可能已經和銀河系一樣,甚至可能比銀河系還要龐大。

GN-z11星系的出現意味著,宇宙大爆炸後的4億年裡,大質量的星系就出現了,而宇宙中的初代恆星系統,可能在大爆炸結束後的1億年左右就已經誕生了,因為大質量星系是由多個恆星系統組成的,這是非常令人降壓的一件事。

研究者認為,GN-z11星系或許會改寫一些目前的宇宙早期理論,當然,未來還需要找到更多的古老星系才可以幫助它進行佐證,很快,NASA也將發射更加高級的探測設備,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答案被公開。

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大質量星系是由多個恆星系統組成的,那麼,宇宙中最早的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就需要從宇宙大爆炸後開始說起了。現代研究認為,宇宙大爆炸後,宇宙中存在著少量的氫元素、氦元素,它們形成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後來當第一代恆星經歷了超新星爆發後,也出現了更多的元素。

恆星都是誕生於星雲之中的,拿太陽系來說,太陽就是誕生於星雲之中,而當太陽出現後,星雲殘骸中也不斷形成新的天體,這些天體就是我們熟悉的行星。

恆星出現後,也就意味著一個恆星系統有機會誕生,當然,一些恆星系統中並沒有行星,而是雙星或者是三星圍繞運行,但是,它們也同樣都是星系之一。

當大量恆星系統彼此融合匯聚,於是另一個古老的星系模式——矮星系出現了,此後矮星系不斷融合,導致了更大質量恆星系統的出現,那銀河系來說,銀河系就是這樣誕生的,而且從銀河系的年齡來看,銀河系也並沒有比GN-z11星系太多。

雖然如今銀河系非常龐大,但是銀河系誕生之初,或許和GN-z11星系一樣,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是身處於GN-z11星系之中,當我們發現銀河系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也不是如今銀河系的模樣,而是銀河系的「嬰兒形態」。

任何一個大質量星系誕生後,它都會持續生長,銀河系也不例外,除了「造星運動」會導致越來越多的恆星出現之外,周圍的矮星系等也將不斷被吞噬,當然,大質量星系之間的碰撞在宇宙中也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伴隨著宇宙的演化,一些星系也會不斷和其它星系碰撞、融化,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模樣。

繼續拿銀河系來舉例子,銀河系就是這樣,大約30億年-40億年後,銀河系會至少比現在大50%左右,它通過吞噬周圍的矮星系顯然做不到這麼大,而是它未來將迎來和另一個大質量星系——仙女座星系的碰撞。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一樣,也都是來自於宇宙早期,這些大質量星系的存在都表明,宇宙中早期星系的出現和發育速度是非常快的,或許早期宇宙中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有料」,只不過我們尚未發現而已。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光速去到那裡也需要134億年
    光年則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了一年的距離,一光年等於94605億千米,達到光年級別的星體,它所發出的光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這也為什麼宇宙中的星體數量如此龐大,但科學家卻很難觀察到它們的原因。而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遙遠的星系是距離地球約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該星系目前還處於嬰兒時期
  • 北京大學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距離134億光年
    北京大學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距離134億光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近日,由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距離最遙遠天體,達到了恐怖的134億光年。
  • 天文學家發現約是134億年前形成星系,距離大爆炸僅4億年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使這樣,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的樣子,因為這個時期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開發其儀器的極限,以查看最早的星系何時形成。多虧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觀測到的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134億光年!人類所知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被北大團隊確認
    我們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而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確認了一個星系遠在134億光年外,是人類至今發現的最遙遠天體。這意味著,這個名為GN-z11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發後約4億年就已經形成,它發出的光經歷了134億年的穿行才抵達地球上的望遠鏡,十分古老。該成果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形成有重要意義,為研究宇宙極早期天體打開了一扇窗口。
  • 134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
    根據最廣為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便如此,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因為這段時期正好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探索儀器的極限,希望觀測最早的星系是何時形成的。根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一個來自104光年外的星系團,帶著早期宇宙的秘密,來到了地球
    通過哈勃望遠鏡,我們發現了許多遙遠的恆星和星系,對這些遙遠天體進行細緻的研究後發現,恆星的形成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3.7億年內開始的。NASA的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個遙遠的星系團(其中包含數個星系),大約距離地球104億光年。
  • NASA發現最遙遠"嬰兒"星系 距地球134億光年(圖)
    哈勃望遠鏡成功的觀測到距離地球134億光年遠的GN-z11星系,這是目前發現最遙遠的星系。中新網3月5日電綜合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空航天局(ESA)3日公布,天文科學家透過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成功的觀測到年僅4億歲的新生星系,距離地球134億光年遠,這是目前發現最遙遠的星系,打破了先前的紀錄。
  • 北大發現最遙遠的宇宙天體 距離達134億光年
    近日,由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距離最遙遠天體,達到了134億光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此前觀測到的數據顯示,GN-z11星系的宇宙學紅移可能在11左右——所謂宇宙學紅移,是指由宇宙空間自身的膨脹所造成的紅移,它的存在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它可是宇宙級「元老」
    引言:地球只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顆,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無數恆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又是本星系團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那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有多遠呢?它可是宇宙級「元老」。人類真正開始利用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去探索深空宇宙,應該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了。經過了將近七十年的探索,人類在宇宙中的可探測範圍在不斷擴大,目前宇宙的可探測直徑在430億光年左右。但實際上人類無法觀測到430億光年處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觀測技術有限。那麼人類能夠觀測到最遠的星系是什麼呢?它距離地球又有多遠呢?
  • 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的距離被算出,它處於可觀測宇宙的邊緣
    通過分析數據,他們發現,目標星系GN-z11不僅是最古老的星系,同時也是最遙遠的星系。它是如此遙遠,以至於它定義了可觀測宇宙的邊界。光年是一個天文上常用的距離單位,它表示的是光一年走過的距離。由於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當我們觀察宇宙時就是在回顧過去,這意味著當我們觀察距離我們100光年的天體時,我們看到的是它100年前的樣子。
  • 科學家發現134億光年外的最古老星系,卻可能沒有生命存在!
    科學家早就計算出宇宙形成的時間約為138億年左右,但宇宙中最早的星系又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目前北京大學的天文團隊確認了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可能是最古老的星系,這也是人類發現距離最遙遠的星系,GNz11星系大約是宇宙大爆發4億年後就誕生出來了,天文學家們研究了GNz11星系的紅移才最終確認了這個星系的距離,它發出的暗紅色光芒在空間中穿越了134億光年的距離才到達地球上。
  • 哈勃望遠鏡已看到134億光年,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為什麼那麼大?
    在2016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個遙遠星系的星光圖片,這個星系極其遙遠,由於宇宙膨脹的緣故,它正在高速遠離我們,根據光譜分析,測量到其紅移量高達11.1,按照目前測定的哈勃常數計算,它距離我們約有134億光年,這意味著,它的光是在134億年前發出的,在宇宙空間傳播了134億年後抵達地球並被哈勃空間望遠鏡捕獲。
  • 宇宙最古老的星系被發現!它刷新了紀錄,年齡直逼宇宙奇點
    自從1608年望遠鏡被發明,人類觀測太空的目光,也可以投向更遠的地方。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
  • 北京大學發現最遙遠的宇宙天體 達到134億光年
    近日,由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 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距離最遙遠天體,達到了恐怖的134億光年。  哈勃太空望遠鏡此前觀測到的數據顯示,GN-z11星系的宇宙學紅移可能在11左右——所謂宇宙學紅移,是指由宇宙空間自身的膨脹所造成的紅移,它的存在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那是來自134億年前的星光,見證了宇宙第一代恆星的誕生!
    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八分鐘時間,所以太陽距離我們八光分,從地球上我們只能看見八分鐘前的太陽。還有一點,太陽其實根本不會「升」起來,地球在旋轉,而我們也跟著一起轉。地球和最外側行星海王星之間的距離隨著行星繞太陽公轉而改變,平均而言,需要光走四個小時,對地球上的我們而言,我們看到的海王星永遠是四小時前的,也就是4光時遠。
  • 哈勃望遠鏡已看到134億光年,宇宙究竟有多大?為什麼那麼大?
    ,根據光譜分析,測量到其紅移量高達11.1,按照目前測定的哈勃常數計算,它距離我們約有134億光年,這意味著,它的光是在134億年前發出的,在宇宙空間傳播了134億年後抵達地球並被哈勃空間望遠鏡捕獲。這意味著,這個編號為GN-z11的遙遠星系在宇宙大爆炸後4億年左右就誕生了。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開啟了了解宇宙歷史的窗戶
    我們即將寫下一部近乎完整的宇宙歷史。天文學家現在已經觀察到星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97%,也就是138億年前。來自這樣一個名為SPT0615-JD的星系的光,在133億年前開始了它向地球的旅程。2017年,它到達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那裡,一個名為「再電離透鏡星系團調查(遺蹟)」的項目第一次看到了它,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發現宇宙中最早的一些星系。從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這些遺蹟佔據了哈勃100多個小時的觀測時間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900多個小時的觀測時間。該項目發現了300多個來自宇宙最初10億年的候選星系。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134億光年外的光
    近日北大學者領銜團隊探測到一個134億光年外星系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近日,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探測到一個134億光年外星系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有多遠?
    這些星系中的大部分都非常遙遠,即使以光速計算,單個光子也需要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才能穿越星系空間,最終到達我們的眼睛。雖然186282英裡/秒(或299792458米/秒)可能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但事實是,我們距離大爆炸只有138億年,這意味著光能到達並返回的距離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