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608年望遠鏡被發明,人類觀測太空的目光,也可以投向更遠的地方。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
可能擁有第一代恆星的CR7星系
在2015年,通過哈勃望遠鏡等設備的聯合觀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來自於宇宙大爆炸8億年後的古老星系,這也是當時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明亮、最古老的星系,當時很多科學家都非常激動,認為自己找到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
研究認為,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不久,第一代恆星就已經出現了,通過第一代恆星的「自我奉獻」,宇宙中的元素也不斷豐富起來。
通過觀測研究,這個來自於13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星系中,竟然沒有任何的重元素信號,這也符合科學家們的觀點:宇宙早期僅有一些氫元素和氦元素。
不過,CR7星系卻並沒有保持「最古老星系」頭銜太久的時間,因為很快在2016年3月份的時候,伴隨著另一個距地球134億光年的大質量星系——GN-z11星系現身,CR7星系也只能「退居幕後」。
神秘的GN-z11星系
當GN-z11星系的光在宇宙中走了134億年的時間,才終於抵達地球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其實並不是它如今的模樣,而是來自於134億年之前它的模樣。
所以,研究者們又將GN-z11星系稱作為「嬰兒星系」,它的大小僅有銀河系的二十五分之一,不過,這在遙遠的宇宙早期,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了。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大質量星系是由多個恆星組成的,這些恆星需要足夠的數量,才可以組成一個龐大的星系,這意味著,GN-z11星系中的恆星年齡,是要比CR7星系老很多的,很可能一直在尋找中的第一代恆星就藏身於GN-z11星系之中。
第一代恆星究竟是何時出現的?
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第一代恆星可能出現的時間也不斷被提前,現代研究認為,可能在宇宙大爆炸後的1億年左右,第一代恆星就已經出現了。
其實,想要辨別一顆恆星是不是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還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它金屬豐度極低,甚至金屬豐度為0就可以了。不過,想要找到它們卻並不容易,特別是如今伴隨著宇宙的膨脹,可能第一代恆星也在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如果宇宙膨脹的速度真的比光速還要快,那麼,除非人類可以「追逐」它們,否則人類或許永遠也找不到第一代恆星。
為何要找到第一代恆星呢?因為第一代恆星的身上攜帶著宇宙最早期的演化密碼,它可以告訴我們,宇宙早期中的物質元素都有什麼,也可以幫助解答宇宙的演化問題。希望未來有一天人類可以徹底揭曉宇宙的演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