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地球只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顆,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無數恆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又是本星系團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那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有多遠呢?它可是宇宙級「元老」。
人類真正開始利用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去探索深空宇宙,應該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了。經過了將近七十年的探索,人類在宇宙中的可探測範圍在不斷擴大,目前宇宙的可探測直徑在430億光年左右。但實際上人類無法觀測到430億光年處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觀測技術有限。那麼人類能夠觀測到最遠的星系是什麼呢?它距離地球又有多遠呢?
近幾年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大約有130億光年的星系,並且最終確認它是史上距離最遠的星系。這個星系就是MAMBO-9,科學家通過阿塔卡瑪大毫米陣列對其進行了長期的觀測,發現該星系中充滿了星際塵埃,換而言之它就是恆星的「搖籃」。因為根據天文學家長期對恆星的研究發現,星際塵埃是恆星形成的主要成分。而且MAMBO-9中的塵埃以非常快的速度在不斷運動,這不僅導致該星系形成的速率加快,還使得形成的恆星具有超大質量,至少是太陽質量的上千倍。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通過該陣列成像發現了該星系的年齡,發現它有可能是在大約129億年前形成的,也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的9億年左右。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該星系與地球之間的遙遠距離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它是在宇宙大爆炸早期就已經形成了的,隨著宇宙在不斷快速膨脹,後來形成的星系、恆星和行星自然會與大爆炸初期形成的星系保持極為遙遠的距離。
實際上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發現MAMBO-9星系,據資料記載早在十年前一位名為曼努埃爾·阿拉維那的科學家就通過西班牙的IRAM 30米望遠鏡探測到了MAMBO-9發出的光線,但是所探測到的光線無法提供有價值的研究信息,例如星系與太陽系的距離、星系的年齡,阿拉維那當時甚至還沒意識到這是距離太陽系最為遙遠的星系。後來隨著人類航天探測技術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高精度、探測範圍廣的天文望遠鏡被建立了起來,人類也爭取到了更多探測深空宇宙的主動權。
除了天文望遠鏡之外,天文學家還常用引力透鏡來研究一些較為遙遠的星系發出來的光線。因為在引力透鏡的作用下,這些光線會發生彎曲現象,使得天文學家能更容易發現它們的存在。但這種做法也有缺點,那就是會讓遙遠星系的原型扭曲,導致科學家們無法準確地把握該星系原本的信息。
人類一直以來都有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在這條路上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在面對這些難題並解決這些難題的過程中,人類文明也在不斷地進步。至於探索遙遠的宇宙到底有什麼意義,現在可能還不明了,但是它的意義所在還是可能在未來凸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