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公布最新宇宙照片,哈勃拍下怎樣的宇宙秘密?

2020-11-29 齊魯壹點

在太空中服役近30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又為人類觀察宇宙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角。近日,科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

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服役近30年。

圖譜中最老星系已133億歲「高齡」

這張照片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約265000個星系,其中有些已133億歲「高齡」。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對宇宙進行了近30年的觀測。自1990年發射以來,哈勃不斷地傳回宇宙的標誌性圖像,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無限空間。該項目首席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天文學家加斯·伊林沃斯說:「這幅類似『馬賽克』的圖像包含了宇宙中星系生長的完整歷史,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成熟的『大人』。」

創建這一圖像的項目始於1995年,當時,天文學家決定讓哈勃望遠鏡連續10天聚焦天空中一個看似漆黑的空間。在此過程中,各種天體從黑暗中浮現出來。由此產生的圖像——「哈勃深場」揭示了數以千計前所未見的星系,其中一些星系的光可追溯到早期宇宙。新圖像由哈勃望遠鏡在過去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此類圖像拼接而成。哈勃望遠鏡科學家希望這一新圖像能讓天文學家們揭示更多宇宙的秘密。

剛過完29歲生日的哈勃望遠鏡迄今已不眠不休地進行了數萬小時的觀察。

這張照片的誕生也離不開革命性的新技術。就在今年初,NASA就曾公布過迄今為止拍攝的宇宙最深的圖像。

HUDF是天穹座一小塊空間的圖像,據信包含大約1萬個星系。位於卡納裡群島的卡納裡亞天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幾張照片進行了合成處理,公布了修改後的HUDF宇宙圖像。

2009年5月,太空人們安裝了寬視場相機-3,用來收集數據。此前,這架太空望遠鏡已經對地球進行了近20年的探測。新相機的安裝和升級是一項重大挑戰,因為整套儀器無法在地面上進行測試,因此校準極為困難。為了改進校準,NASA不得不分析數千張不同區域的天空圖像。HUDF就是哈勃望遠鏡在230多個小時的觀測過程中,使用寬視場相機-3拍攝的數百張照片的綜合結果。

通過PS將宇宙信息變得可見

在完成這個項目的三年時間裡,研究人員通過重新處理和組合幾張圖像,從較大星系的外圍區域恢復了大量的光。研究人員說:「恢復這些外層區域的恆星發出的光,相當於恢復一個完整星系發出的光。」

這種缺失的光現在已經顯示出一些星系的直徑幾乎是之前認為的兩倍。這一工作其實就是回到哈勃直接觀測到的原始圖像的檔案中,改進合成過程。從而為距離較遠的較小星系,也為最大星系的擴展區域提供最佳的圖像質量。

雖然我們看到的宇宙照片有PS的成分,但也不必因此感覺「被騙」,因為這是必要且遵循嚴格規範的行為。準確來說,PS的過程是將宇宙信息變得可見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者需要將原始數據進行可視轉換,從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光譜的不同部分取得灰度數據,然後將它們塗上顏色,像是加上紅色、綠色、藍色的圖層,能夠準確反映人眼看不到的紅外色彩。

這些圖片不光要可視化,還要忠實呈現科學數據。攝像頭的光學特性會在圖像中產生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東西,也需要從圖像中清理掉。

被PS過的照片通常大小會超過幾個GB,因為其中包含了不同望遠鏡的各種信息層。在宇宙中,人眼看到的東西其實未必都是真的,因為人眼只能看到可見光,而電磁波是個很大的範圍。這就使得PS處理天文照片成為必要,把看不到的信息,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信息。比如溫度的高低等。天文的PS要把看不見的變成看得到的,但絕對不能把沒有的變成有的。信息可以轉換,但不會消失。

通常,天文望遠鏡的原始照片只能捕捉黑白,每一格照片都在不同曝光的情況下拍攝了三幀。後期處理中,先將圖片按對應剪切堆疊在一起,對比出宇宙射線帶來的一些白色光點,將這些隨機噪聲濾除掉。

一旦假恆星被清理,PS「大神」便會把照片縫合起來,逐圖調整像素亮度,通過星球之間的亮度對比,凸顯出他們剛剛「孕育」出來的恆星。接著,將星雲氣體中的氧、氫和硫,分別按紅藍綠三原色進行渲染。這實際上是一個「翻譯色彩」的過程,如此一來,你才能透過層次清晰的色彩解讀出「隱形」的天體物質結構。

測定宇宙膨脹速度離不開這類照片

哈勃望遠鏡拍攝宇宙照片當然可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探索。NASA官網近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數據新測定的宇宙膨脹速度,比歐洲普朗克衛星通過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預測的速度要快10%左右。類似研究成果就是通過對各類照片中恆星的明暗變化速率得出的。

上述研究中,研究者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了位於銀河系衛星星系之一的大麥哲倫星雲(LMC)內的70顆造父變星。造父變星以可預測的速率變暗和變亮,因此被科學家當作測量宇宙距離的「標準燭光」。他們利用這些信息計算出宇宙當前的膨脹速度——哈勃常數的值為74.03公裡/(秒·百萬秒差距)。百萬秒差距(Mpc)約326萬光年。

研究人員稱,新數值的不確定性僅1.9%,為迄今最低。相比之下,普朗克衛星通過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餘光)而預測出的值為67.4公裡/(秒·百萬秒差距)。

對於這種差異,他們給出了三種解釋,一種可能性是大爆炸後不久出現了一種「早期暗能量」,使宇宙的膨脹速度超過預期;另一種可能性是宇宙包含一種新的亞原子粒子——暗輻射(包括中微子等),其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第三種可能性是暗物質與普通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比以前假設的更強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任志方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通過16年的觀測拍下最完整的宇宙照片
    地球在廣闊的宇宙中運送生命,隨著人類科學水平的不斷發展,探索太空世界已成為重要的人物.我們今天觀察到的各種恆星和星系,甚至包括宇宙的年齡,部分歸因於哈勃.20世紀初,天文學家愛德(Ed)使用哈勃(Hubble)首次發現了宇宙的膨脹.哈勃望遠鏡的結構極為坎bump.由於資金問題,許多天文學家為最終完成該項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哈勃望遠鏡發布最詳細的一張宇宙照片,這就是人類已知的全世界
    科學家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的照片,在加上其他天文臺提供的素材,創造了一張全新的宇宙大合照。在這張大合照中,已知所有星系的歷史都包含在其中。已知宇宙全家福最新發布的照片被稱為「哈勃遺產場」,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宇宙照片,科學家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過去16年拍攝的,超過7500個觀測結果拼湊在一起,最終合成了這張終極宇宙「全家福」。
  • 宇宙驚現「巨型人臉」!高清照片被哈勃望遠鏡拍到,外星人?
    近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意外拍到了一張高清「巨型人臉」。這張「巨型人臉」位於宇宙深處,有兩顆非常清晰的「眼睛」,還有醒目的「鼻子」,真算是有鼻子有眼。這張照片傳到地球之後,很快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難道真是外星人來了?
  • 人類第一次拍到宇宙黑洞真實照片公布!什麼是宇宙黑洞?人類在宇宙...
    這是人類科學史上歷史性的時刻,人類第一次拍到了宇宙黑洞的模樣,照片如下:照片公布時間:2019年4月10日什麼是宇宙黑洞?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 宇宙的終點被找到?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發現不合理之處!
    宇宙的終點被找到?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發現不合理之處!在夜晚望向一望無際的黑夜時候,你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宇宙的盡頭在哪裡?2016年拍攝的光斑照片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藉助設備可以看到的是930億光年,但是宇宙的真實大小,絕對不僅僅是這一數字,因為在930億光年之外,還有我們沒有能力觀測到的地方,在2016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張光斑照片,影響了整個天文界和科學界,那麼哈勃空間望遠鏡到底拍下了一張怎樣的照片呢?
  • 漲知識|被科學家騙了,哈勃望遠鏡拍的宇宙是這樣PS出來的
    漲知識|被科學家騙了,哈勃望遠鏡拍的宇宙是這樣PS出來的 澎湃新聞記者 江錦 綜合報導 2015-04-25 09:09
  • 宇宙的終點究竟在哪?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或能找到答案!
    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藉助設備可以看到的是930億光年,但是宇宙的真實大小,絕對不僅僅是這一數字,因為在930億光年之外,還有我們沒有能力觀測到的地方,在2016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張光斑照片,影響了整個天文界和科學界,那麼哈勃空間望遠鏡到底拍下了一張怎樣的照片呢?
  • 哈勃望遠鏡探索宇宙30年,立功無數,曾拍回130億年前的宇宙照片
    一直源源不斷地將美麗的宇宙照片傳回地球,讓我們有幸觸碰到未知的世界,為人類打開全新的宇宙圖景,開啟了哈勃太空時代。這個圖像被稱為哈勃南天深空。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圖像,發現這兩張深空圖像非常雷同。這使得他們更加堅信,宇宙在極大的尺度上仍具有均勻的結構,地球則位於宇宙中毫不突出的區域之中;而星系散布也並非是紊亂的,是有統一構造的。這個推論就是著名的宇宙論原則,由此引發了一次學術大討論,使天文學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 哈勃天文望遠鏡拍到最早期宇宙照片(圖)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迄今為止最早的宇宙照片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媒體1月6日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迄今為止最早的宇宙照片,距離大爆炸僅有6億年,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宇宙還只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幼童」。科學家是在美國天文學會5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發布上述照片的。據悉,這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早期宇宙照片,它所展示的星系內的恆星只有幾億年歷史,而且帶有第一批星團的顯著特徵。
  • 你生日那天,宇宙長什麼樣?哈勃都給你拍下了!
    可查詢當天所拍宇宙照片 查詢入口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 微信對話框回復【宇宙】 即可獲取你生日那天那一片星空
  • 哈勃望遠鏡再出史詩級照片,揭開110億年前宇宙全景圖
    早在公元353年,王羲之就曾在會稽山陰之蘭亭寫下:「仰觀宇宙之大」,時代發展所限,那時沒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沒有人知道宇宙到底是什麼。一千多年後的2018年,NASA最新公開的一張宇宙星系全景圖,或許正帶領我們進一步接近宇宙的真相。
  • 宇宙到底有多大?哈勃望遠鏡曾拍到「天空之城」?或在監視人類?
    宇宙到底有多大?哈勃望遠鏡曾拍到「天空之城」?或在監視人類?當時哈勃發現了非常著名的宇宙膨脹理論,進而創造了哈勃體積理論,現如今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使用20多年了,這也是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除此之外,還有科學家們藉助它探索到了宇宙當中很難想像的天文現象,比如說黑洞又或者是星系之間的碰撞,這也為探索宇宙的秘密揭開了一個新的面紗,直到現在,捕捉到距離地球134億光年星光,這也是刷新了探索宇宙的記錄,除了這個成就之外,它還發現了黑洞存在的一切證據,並且也拍下了不少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宇宙照片。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宇宙照片震撼人心
    創生之柱    雖然哈勃望遠鏡拍攝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宇宙影像,但這張名為「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標誌性影像可謂其中的翹楚,它是哈勃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然而直到哈勃太空望遠鏡出現,科學家們才得以看清海山二噴發形成的侏儒星雲(Homunculus Nebula)的全貌。科學家稱這類噴發為「偽超新星」,因為它模仿了來自爆發的垂死恆星的光線突然爆發,但並未在此過程中摧毀自己。
  • 7491次曝光,6400000秒,哈勃用16年拍出遙遠宇宙的「歷史書」
    如果你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肯定會以為是哪個三流攝影師拍下的星空,還不如自己用手機拍下的銀河。所以,看哈勃拍攝的照片就好像在看一本宇宙歷史書一樣。這張照片的難度極高,為了獲取更豐富的星空信息,哈勃望遠鏡會使用不同濾鏡多次拍攝同一場景的黑白照片,那麼我們為什麼看到的圖片是彩色的呢?這和後期處理有關,同時也涉及到恆星光譜。
  • 哈勃望遠鏡新任務啟動,遙遠宇宙拍到「中國龍」
    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史上,哈勃天空望遠鏡絕對是個裡程碑,從1990年發現者號太空梭將其帶到太空開始,哈勃望遠鏡便開啟了它輝煌的一生,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彌補了地球觀測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因為它帶給我們太多的來自太空的驚喜。
  • 時光之眼:哈勃穿越133億年時光揭露宇宙誕生之初的秘密
    直到今天,哈勃已經能夠看到133億年前的景象,為我們揭露了宇宙誕生之初的秘密和宇宙加速膨脹的現實,以及大量以前我們所觀測不到的宇宙真相。毫無疑問,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宇宙觀測設備。時至今日,服役達30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超過140萬張精美的宇宙圖片,其美輪美奐的宇宙景象和時光影像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們。
  • 宇宙的邊緣是什麼?哈勃望遠鏡傳回1張照片,結果卻沒人願意相信
    但是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好的答案,所以科學家們就先把宇宙看成了是一種環境,而地球,太陽等星球,就類似於居住在宇宙中的居民,哈勃望遠鏡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認識這些「居民」。既然宇宙是一個環境,那麼他也一定會有盡頭,那宇宙的邊際到底在哪裡呢?科學家們曾經試圖使用哈勃望遠鏡去尋找,如果今天有這個想法,大家肯定會覺得很可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宇宙是非常龐大的。
  • 哈勃望遠鏡看到宇宙邊緣的終極景象!
    宇宙邊緣是怎樣一番景象?那裡的繁星和我們現在頭頂的星空有什麼區別嗎?1995年,科學家決定做個大膽的試驗解答這個問題——用當時人類最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朝一片空曠的天空凝視,看到底能找到多少從未見過的星系。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經典照片:數百萬恆星構成宇宙噴泉
    自1990年發射以來,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已成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呈現茫茫宇宙不為人知的一面。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最激動的時刻莫過于欣賞仿佛讓人身臨其境的宇宙照片。以下即是美宇航局公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的25張經典宇宙照片。
  • 哈勃拍下球狀星團新照片似宇宙雪球(圖)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觀察北部天空一個最明亮而且最著名的球狀星團M13時,發現大約有幾十萬顆恆星在這個星團裡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