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太空,那裡藏著宇宙的過去,也藏著我們的未來,哈勃時代的開啟讓我們離它更近了一步。
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間望遠鏡成功發射。從那時起,這個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在太空中不受大氣幹擾,每95.4分鐘就能繞地球一周的空間望遠鏡,便成了天文學上最重要的探索儀器。一直源源不斷地將美麗的宇宙照片傳回地球,讓我們有幸觸碰到未知的世界,為人類打開全新的宇宙圖景,開啟了哈勃太空時代。
哈勃望遠鏡
1995年12月,哈勃望遠鏡在大熊座拍攝小區域天空圖像,其覆蓋寬度只有2.6弧分,拍攝面積僅為全天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這個範圍約等於一根繡花針的大小,這片小小的天空幾乎不含銀河系內的任何恆星。這次觀測歷時10天,由342次曝光疊加拼合而成的拍攝,為天體的研究收集了4種不同波長的光。圖像傳回時幾乎轟動了整個天文界,圖像中可見的3000多個星體幾乎都是遙遠的星系,其中包含著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最遙遠的星系。數以千計前所未見的星系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對早期宇宙的研究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截止2019年1月,這張1995年就拍攝的圖像,已經被科學論文引用了上千次,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起源的研究。
哈勃深空圖
三年後,它再度以同樣的方式拍攝了南天空杜鵑座的深空圖像。這個圖像被稱為哈勃南天深空。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圖像,發現這兩張深空圖像非常雷同。這使得他們更加堅信,宇宙在極大的尺度上仍具有均勻的結構,地球則位於宇宙中毫不突出的區域之中;而星系散布也並非是紊亂的,是有統一構造的。這個推論就是著名的宇宙論原則,由此引發了一次學術大討論,使天文學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哈勃南天深空
此後,哈勃望遠鏡於2004年和2012年,再次對這個區域進行了更小視場、更深區域的拍攝。這兩次拍攝分別獲得了,哈勃超級深空和哈勃極端深空兩張太空影像。其中,哈勃極端深空影像打破了可見光天文觀測精度的記錄,成為了天文史上的又一座裡程碑。它持續觀察這一片天空50天,累計曝光時間超過200萬秒。這個極端深空是我們目前已知最深遠的宇宙圖像,揭示了最遙遠、最暗淡的星系。使我們的研究可以回溯到更早的宇宙。
哈勃極深空
去年五月,哈勃太空望遠鏡科學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 ,這張照片被稱為哈勃遺產場,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由哈勃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其中包含了265000個星系。在這些星系中,距我們最遙遠的星系已經有至少133億年了。由此人類對早期宇宙的研究做出了新的突破。
哈勃遺產
在1990年哈勃望遠鏡發射之前,人類最多只能看到70億光年外有限的幾個星系。但是自從有了它,科學們看到了更久遠的星系,也看到了正在演化的宇宙。成就是可喜的,但過程卻是無比艱難的。
從1946年構想提出開始,建造空間望遠鏡的計劃就不斷被延遲。1974年 在裁減政府開支的鼓動下,空間望遠鏡的預算被大幅度裁減。天文學家只能在全國進行遊說,不斷強調空間望遠鏡的重要性,才說服了國會恢復預算。直到1978年,美國國會才又撥付了36000000元美金,讓大型空間望遠鏡開始設計並計劃升空。但不巧的是,1986發生了挑戰者號爆炸事故,讓美國的太空計劃停滯不前。這也迫使哈勃望遠鏡的發射延遲了數年。
挑戰者號
原本設計之初,哈勃望遠鏡的使用壽命只有五年,但歷經了1993 1997 19992002 2009年的五次維護大修之後,它又為人類的天文事業多工作了20餘年。但自從2011年美國的航天飛船全部退役後,就再也沒有載人太空飛行器,能夠飛到哈勃的身邊去維修它了,無法維修的哈勃註定逃不過退役的命運
有幸的是,新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發射計劃已經被提上了日程。它將繼承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使命,在太陽到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上運行。這裡距離地面150萬公裡,它能夠瀟灑地躲在地球的身後,背對著太陽繼續工作。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斷探索,我們會看到過去,也許也能看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