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用了30年時間,將人類帶向了130億光年外的宇宙邊緣!

2020-08-2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望遠鏡顯然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伽利略時代以來,人們製造了數不清的望遠鏡,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臺望遠鏡能像哈勃空間望遠鏡一樣改變我們的思維,因為它展示的不只是遙遠宇宙美麗的照片,而是重新定義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

哈勃望遠鏡是怎麼來的?

哈勃望遠鏡大家都知道是仍然運行在近地軌道上的空間望遠鏡,但最早這個想法卻出自1946年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的想法,1965年斯皮策被任命為建造空間望遠鏡的主任委員,1968年NASA正式確定了建造3米反射望遠鏡的計劃!

萊曼·斯皮策

儘管計劃確立,但望遠鏡建造計劃卻一波三折,差點因削減開支被時任總統的福特取消而胎死腹中,幸虧眾多天文學家協調遊說,最終將計劃資金縮水一半保留了空間望遠鏡計劃!因此3米的反射鏡口徑被縮小至2.4米,原先打算在哈勃望遠鏡的小型望遠鏡也被取消,並且歐空局也加入了計劃,提供部分預算,回報則是ESA見過擁有15%的哈勃使用時間!

哈勃的光學結構: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

1980年初,正在展開設計的空間望遠鏡被命名為「哈勃」,這是紀念二十世紀初發現宇宙膨脹的偉大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命名,而望遠鏡製造過程則遭遇預算暴增,進度落後,發射時間一推再推,不過最終在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在STS-31航次中將望遠鏡成功的送入了預定軌道!

埃德溫·哈勃真該觀測

  • 上天就近視哈勃

近視眼是哈勃著名的失誤,上天不久的哈勃就被發現獲取的圖像儘管比地面望遠鏡清晰,但顯然沒有達到哈勃的設計標準,而原因則是鏡面形狀被磨錯了,而誤差僅僅只是邊緣被多磨掉了2.2微米,當然補救措施就是增加一片修正鏡,將其重新校正過來,不過因為位置安裝關係,犧牲了高速光度計,以及修正了部分相機的像差,這個「空間望遠鏡光軸補償校正光學」系統的安裝任務在奮進號太空梭的1993年12月的STS-61航次中成功完成。

第一次維修任務後,哈勃照片解析度直線提升

所以正在近地軌道上工作的哈勃,是戴了一副近視眼鏡的!

上天三十年,哈勃到底幹了哪些好事?

哈勃的觀測波段涵蓋紫外波段到紅外波段(115-2500納米),這已經遠超肉眼可見範圍,在三十年不間斷的觀測中,哈勃帶來的是驚喜,但更多的是震撼,因為人類的對於宇宙的認識正被哈勃所改寫!

  • 宇宙膨脹速度到底有多快?宇宙到底有多久遠?

哈勃望遠鏡正在驗證埃德溫·哈勃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提出哈勃常數,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宇宙的大小與未來發展的趨勢都將與這一項研究有關,而關鍵則是精確測定那個哈勃常數H0,在哈勃望遠鏡之前,哈勃常數的範圍很大,甚至相差一半!

但哈勃所處的近地軌道沒有大氣幹擾,也沒有天氣影響,因此哈勃觀測大量遙遠星系中的標準燭光之一:造父變星,過去是通過它的亮度變化周期幫助判定所在星系的實際距離,但誤差相對比較大,而哈勃則直接的視差測定了造父變星,從而得出不同距離上的星系膨脹的速度,哈勃將H0的精度縮小到了10%,後期又將其縮小到了5%以內!

造父變星和它的發現者勒維特

宇宙誕生到底多久了?這是勒梅特提出大爆炸理論後天文學家一直都想搞明白的話題,二十年代埃德溫·哈勃用威爾遜山天文臺證明了仙女星系在銀河系以外,遙遠星系正在離去,現在處在太空的哈勃望遠鏡利用這些精確測定的數據,將宇宙年齡確定為138億歲,正負在3%以內,第一次人類宇宙的年齡調查得那麼清楚。

  • 恆星到底是怎麼誕生的,哈勃為你呈現
  • 獵戶座大星雲,也就是M42的火鳥星雲中遍布正在形成中的恆星,這是對恆星形成理論的一次有效驗證,從星雲的金斯不穩定性開始坍縮,到博克球狀體形成,再到原始恆星積盤產生,再到行星同心圓誕生,在獵戶座和金牛座星雲中都得到了驗證,而對超新星殘骸的觀測,哈勃同時將恆星消亡與誕生過程完整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獵戶座恆星的搖籃

    • 星系的演化與黑洞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都懷疑在活躍星系和類星體中心存在巨大的黑洞,但在哈勃望遠鏡之前幾乎就無法觀測到類星體的宿主星系,而類星體又在遙遠的宇宙邊緣!哈勃通過詳細觀測比較近距離的類星體的輸注星系,並且追蹤了數十個星系中心的恆星運動,結果表明在這些星系核球的中心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些黑洞質量從太陽的數百萬倍到數十億倍不等!

    哈勃證實了活躍星系中心存在巨大的黑洞

    除此以外哈勃望遠鏡還提供了類星體的高解析度圖像,發現了星系和類星體中黑洞的複雜物質來源,並且發現了星系中心的黑洞與核球形成之間的複雜關係,這表示黑洞和宿主星系之間不是獨立演化的,而是存在這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

    銀河系中心就存在一個太陽質量400萬倍的黑洞,它位於人馬座方向!

    • 暗能量和宇宙加速膨脹的秘密

    暗能量二十世紀末最令人震驚的發現,1998年兩個團隊都發現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從而發現了暗能量的存在,而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發現,暗能量大約佔了70%的宇宙質量,但這一切似乎從來都不會記得哈勃望遠鏡對遙遠宇宙的標準燭光Ia型超新星的觀測依據。

    NGC266的超新星

    Ia超新星是一種特殊的超新星,由一顆白矮星和一顆紅巨星構成,紅巨星直徑膨脹後落入了白矮星的希爾球,從而被白矮星吞噬,物質累積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時,白矮星便炸成了一顆超新星,每次爆發時質量恆定,能量一致,所以就成了宇宙中最標準的燭光。

    Ia型超新星爆發過程

    Ia超新星非常明亮,因此即使在遙遠的宇宙邊緣也能被強大的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結果就是宇宙大約在90億年前開始結束減速膨脹,並最終漸漸轉變為加速膨脹,今天我們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宇宙的命運是不停膨脹,可能是熱寂,可能是大撕裂,具體是哪個估計誰也說不準,但至少它不會再收縮!

    • 哈勃展示的宇宙

    哈勃有很多「不務正業」的工作,除了給大眾留下那些嘆為觀止的照片外,當然更多的是給了天文學家研究這些天體的機會,而最「不務正業」的工作是三次次超深空觀測:

    第一次:1995年12月18日至28日間,位置:北天區大熊座附近

    第二次:1998年9月至10月間,位置:南天區杜鵑座

    第三次: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位置:北天區天爐座

    HUDF展示的遙遠宇宙

    觀測使用的是哈勃主任裁量時間,也就是老大想看哪就看哪,但這卻不是隨便看,而是盯著一片看上去沒有任何天體的天區觀測,結果是令人震驚的,天空中任意區域,都密布了無數「星星」!其中2003年9月的這張照片中,請注意這些星星點點的每一個光斑,都代表一個星系,每一個星系都和銀河系一樣有數千億顆恆星,而它們中最遠的星系距離大約在130億光年外,這張在天空中佔據的範圍為3平方角分,全天區面積的12700000分之一!

    XDF和滿月的大小相比

    這是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同性後,星系分布也同樣遵循各向同性的原則,三次觀測,方向迥異,但結果是一樣的,宇宙深處一樣熱鬧,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三次觀測是繼「暗淡藍點」後對人類的再一次震撼,暗淡藍點是人類對於地球只是宇宙中一粒沙子的感嘆,而哈勃超深空照則是感慨十幾萬光年直徑的銀河系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

    XDF展示的星系,最遠可達133.5億光年

    哈勃未來將功成身退,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繼任

    哈勃在這條相對於赤道傾斜28.5度、547千米高度的軌道上運行了30年,每年產生的數據超過10TB,數萬篇論從哈勃提供的數據中產出,它的造價與維護費用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但它對於人類的貢獻可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哈勃的軌道

    三十歲的哈勃,對於人類而言不過是而立之年,但對於在太空工作了三十年的哈勃望遠鏡來說,也已垂垂老矣,而隨著太空梭的退役,未來維修已經不可能,最後一次維護是在2009年5月,所以未來哈勃退役已經進入倒計時,不過預計哈勃正常工作到2025年還沒有問題!

    有一個好消息是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即將上映,將對哈勃三十年無數偉大的發現做一個總結,也將對哈勃發生「近視眼」以及動量輪的故障等等各種太空維修做一個回顧,喜歡哈勃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精彩的紀錄片!

    2009年5月最後一次哈勃維修任務,太空人邁克·古德正在固定哈勃望遠鏡

    不過各位也無需擔心,推遲了N次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會在2021年發射,它將定位於日地系拉格朗日點L2,此處沒有地球的幹擾,而且有超大遮光罩保護,設備將處在50K的低溫下(−220 °C)下,消除熱噪點,為高靈敏度紅外線傳感器、光譜儀等提供一個絕佳的環境!

    缺點則是未來將不會有任何太空飛行器到達這裡給它提供維修,它將獨自在工作數十年!韋伯望遠鏡的6.5米口徑的鈹鍍金鏡片將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也許韋伯望遠鏡將發現宇宙中的第一縷光!

    相關焦點

    • 930億光年外是宇宙的邊緣嗎?
      宇宙到底是有限還是無限的,這個謎團已經困擾人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人類一直找不到確切的答案,歸根到底是因為人類實在太過於渺小了,按照人類目前的文明發展程度,要想探索宇宙的實際大小,就好比叫螞蟻去測量太平洋的大小,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哈勃能看到130多億光年外的行星,為何卻看不清冥王星?
      筆者:三體-小遙宇宙浩瀚無邊,人類始終渴望解開它的所有謎團,也由此推動了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開啟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人類最初了解的行星和衛星都在太陽系範圍之內,甚至還有關於太陽系中心的爭議。在相關理論逐漸完善後,科學家們還進一步規範了天體劃分的標準,曾經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就不幸被排除在外。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人們也沒有徹底見識到冥王星的真面目。由於距離遙遠,載人航天短時間內不可能到達,所以只能藉助發達的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然而,在此過程中有科學家發現,即便是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無法看清冥王星,不僅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 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差不多達到了130億~140億年。我們經常聽到描述宇宙用光年的計量單位,1光年等於10^13千米,正好是剛剛所說的四分之一。把這個距離 乘10萬,就得到了更大一級天體的尺寸,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銀河系; 再乘50,就得到了銀河系所在超星系團的尺寸; 再擴大200倍,差不多到達了100億光年,接近宇宙的大小了。從微觀粒子到宇宙邊緣,換句話說,宇宙是最小粒子的10^42倍。
    • 哈勃深場: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差不多達到了130億~140億年。既然天文學家開啟了一道前所未見的宇宙深空大門,他們就不會停下腳步,並且試圖將觀測的極限推到更早的時代。2003-2004年,哈伯得出了哈勃場;2014年,哈勃又更新了哈勃極深場,觀測距離高達132億光年。
    • 宇宙年齡是130億年左右,為什麼人類能觀測到460億光年遠的天體?
      宇宙年齡約130億年,這是大家所熟知.但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則為460億光年遠.
    • 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差不多達到了130億~140億年。我們經常聽到描述宇宙用光年的計量單位,1光年等於10^13千米,正好是剛剛所說的四分之一。把這個距離乘10萬,就得到了更大一級天體的尺寸,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銀河系;再乘50,就得到了銀河系所在超星系團的尺寸;再擴大200倍,差不多到達了100億光年,接近宇宙的大小了。 從微觀粒子到宇宙邊緣,換句話說,宇宙是最小粒子的10^42倍。
    • 930億光年外是宇宙的邊緣嗎?如何能到達宇宙的邊緣?
      那930億光年外是什麼?是宇宙的邊緣嗎?其實答案很簡單:930億光年外還是我們的宇宙。但這樣回答有小朋友就不樂意了,既然還是我們的宇宙,那為什麼說宇宙是930億光年的呢?這就要從930億光年的來歷說起。
    • 為什麼宇宙的年齡是 130 億年,而我們卻能看到 470 億光年遠?
      宇宙的年齡約130億年,可觀宇宙半徑約為470億光年。資料在維基百科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查到。
    • 超越宇宙邊緣:跨越930億光年的旅程
      人類的思想總是被未知的事物所吸引。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點燃了探索的欲望。讓我帶你們進入這個宇宙的深淵,一個黑暗本身害怕存在的地方。穿越宇宙不僅僅是穿越空間,也是穿越時間。在我們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一些事實。要找到這條邊,我們首先要知道宇宙的大小。我們的宇宙預計有137.72億年的歷史,非常古老。那麼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 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的?帶你看時間的盡頭!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起始於138.2億年前。138.2億年來,宇宙不斷膨脹,這個過程中,物質受到引力吸引逐漸匯聚,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因為宇宙的廣闊和我們的渺小,非常遺憾的是,我們能看到的宇宙非常有限。而仰望星空的人總會想到一個問題,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
    • 哈勃望遠鏡30年,為人類揭開的那些宇宙秘密
      30年的歷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下了許多經典的宇宙瞬間,它傳回了前所未見的美麗景象,這些都可以在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中看到。「Arp 273」漩渦星系,位於仙女座。哈勃探秘宇宙哈勃將我們帶入散布在宇宙時間與空間深處的數十億星系,其中有一個最亮眼的星系,叫做M74巨大螺旋星系,位於離地球三千兩百萬光年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給它取了一個外號叫幻影星系。天文學家通過哈勃看見了星系螺旋臂上充滿如捲髮般的細緻塵埃,給明亮的星系畫出了輪廓。
    • 30張高清賀圖,獻給哈勃望遠鏡30周年:宇宙探秘
      由此推算出宇宙年齡約138億年。哈勃望遠鏡讓廣大民眾都熟知了「黑洞」、「超新星爆發」、「暗能量」「暗物質」、「宇宙大爆炸」、「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最遠的還有130億光年外的最原始星系。哈勃在2010年拍下了1.66億光年外的一個原始星系,由於年歲古老,又被稱為「侏羅紀星系。」
    • 30張高清賀圖,獻給哈勃望遠鏡30周年:宇宙探秘
      哈勃望遠鏡是以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的名字命名,它是美國宇航局NASA歷時十幾年,共耗資30億美元打造的一臺太空光學望遠鏡,能觀測到100億光年之外的星體,被人們譽為「太空天文臺」。到現在哈勃望遠鏡已經是目前最重要的天文望遠鏡之一,服役的30年來已經繞地球飛行了13萬7000周,執行120多萬次任務,向地面發回了100多T的觀測數據。由此推算出宇宙年齡約138億年。
    • 耗時30年,130億年前宇宙圖像如何被哈勃拍攝出來的?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將哈勃望遠鏡送入軌道。對於太空探索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哈勃承諾將拍攝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向我們展示宇宙形成的早期景象。當哈勃望遠鏡一上線,科學家們就注意到它的鏡片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儘管這是有史以來切割最精確的鏡片,但僅僅2000納米的微小缺陷意味著哈勃將無法產生清晰的圖像。
    • 哈勃望遠鏡今天30歲生日,你對這位默默付出的「英雄」了解多少?
      哈勃望遠鏡已經不停地圍繞地球運行了長達16萬圈,執行了120多萬次的觀測任務,拍攝了目前最全面的宇宙圖譜,能夠看到距離我們130億多光年外的古老星系,它讓我們看到了從未看到過的宇宙樣貌。在哈勃望遠鏡的一生中,記錄了無數張美輪美奐的經典宇宙照片。如,6500光年外的創生支柱。1500光年外的馬頭星雲。1.1萬光年外的氣泡星雲。
    • 30年30圖!哈勃太空望遠鏡眼中宇宙美爆了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一飛沖天,開啟一段偉大的太空探索傳奇。轉眼之間,哈勃已經服役了30年,年紀比很多讀者都還大。過去30年裡,哈勃就像人類觀望宇宙的天眼,憑藉無與倫比的性能,窺探無窮的宇宙奧秘,讓每一位凡夫俗子都有機會好好欣賞塵世之外的曼妙風光。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造父變星和它的發現者勒維特宇宙誕生到底多久了?這是勒梅特提出大爆炸理論後天文學家一直都想搞明白的話題,二十年代埃德溫·哈勃用威爾遜山天文臺證明了仙女星系在銀河系以外,遙遠星系正在離去,現在處在太空的哈勃望遠鏡利用這些精確測定的數據,將宇宙年齡確定為138億歲,正負在3%以內,第一次人類宇宙的年齡調查得那麼清楚。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於1990年飛上太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繞著地球飛了將近30年。由於遠離地球大氣的幹擾,哈勃捕捉到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讓我們窺探到了深邃的宇宙。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但是,隨著一臺名為哈勃的太空望遠鏡誕生之後,人類在過去數百萬年時間形成的宇宙觀被徹底顛覆,我們與宇宙中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眾所周知,不管是人眼觀測、還是普通的地面望遠鏡,都難以捕獲距離遙遠的宇宙物體信息。而哈勃太空望遠鏡卻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億年前的星系,為我們揭示宇宙早期的諸多難解之謎。
    • 哈勃望遠鏡:仙女座星系正在撞向銀河系!人類將何去何從?
      導讀:宇宙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所在的宇宙正處於膨脹狀態,所以哈勃望遠鏡才會觀察到星系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遠離,但對於個別距離過近的星系卻並不適用!根據NASA發布的哈勃望遠鏡最近觀測結果,仙女座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已經碰觸到了彼此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