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2020-12-04 騰訊網

從現在到過去-哈勃太空望遠鏡拉近了我們與宇宙物體之間的距離

在人類社會文明還比較落後的過去,不少人都偏執的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其他宇宙物體,都應該是在圍繞著地球旋轉。但是,隨著一臺名為哈勃的太空望遠鏡誕生之後,人類在過去數百萬年時間形成的宇宙觀被徹底顛覆,我們與宇宙中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眾所周知,不管是人眼觀測、還是普通的地面望遠鏡,都難以捕獲距離遙遠的宇宙物體信息。而哈勃太空望遠鏡卻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億年前的星系,為我們揭示宇宙早期的諸多難解之謎。而且,即便是在哈勃太空望遠鏡投入運營之後的第三個十年,其強大的觀測能力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遞進而出現衰退跡象。

雖然人類無法觀測到宇宙物體的整個演化過程,但哈勃太空望遠鏡卻可以捕獲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恆星和星系。原來,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內,所有星系都是宇宙中的恆星系統,而這些大質量星系的中心都至少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與此同時,宇宙的膨脹速率並不是固定不變,而原因則可能與一種未知的暗能量有關。

截至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其既定的軌道上為全人類服務30年,這個數字並不只是它壽命長短的體現,而源源不斷地向地球回傳億萬光年外的神秘信息才是其最大的價值。比如,被稱為最全宇宙圖譜的「哈勃遺產場」(HLF),涉及了26.5萬個星系的7500張星空照片,尤其是其中過百億年齡的星系,更為科學家們了解早期宇宙提供了重要信息。

哈勃的時光機,如何改變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觀念?

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一臺時光機

的確,當我們遠離喧囂的城市,選擇一個天氣晴好的夜晚,只需要微微一抬頭便能看到與我們相隔距離遙遠的眾多恆星和星系。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星空卻並不是實時的星輝。比如,月光實際上是在1.3秒之後才被地球上的我們看到,而白天裡大家看到的太陽光則需要八分多鐘才能抵達地球。

宇宙中許多存在體的生命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而我們人類的整個進化史也才數百萬年,所以,要想直接觀察到這些物體的演化過程並不現實。但是,那些從幾十億年前就開始在宇宙空間中傳播的光芒,在被哈勃太空望遠鏡捕獲之後,卻讓我們能夠對數十億年前、乃至一百多億年前的星系有所了解,並對恆星、乃至星系的演化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準確的認識。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

從1610年伽利略首次將自己發明的望遠鏡瞄準天空,我們對自然世界的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橫跨在天空中心的特殊形狀斑塊,它們並不是真正的雲朵,而是由眾多恆星集合在一起組成的銀河系;而太陽系之中的木星,也跟我們的地球一樣擁有自己的天然衛星。

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不管是望遠鏡的功率還是體積都明顯增加。當然,其結構也就同步變得更加複雜,而哈勃望遠鏡則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光學望遠鏡。從1946年開始構思,到199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凝聚了科學家們數十年的心血。雖然,在1990年到2000年之間,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維修次數達到了五次,但這並沒有影響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宇宙探索儀器之一。

既然說到哈勃望遠鏡的誕生,那就不得不提到其名字的來源,而這一切都要從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說起。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身上有一般人沒有的光環,比如:觀測到宇宙膨脹實例證據的第一個人,以及河外天文學的奠基人。

正是愛德溫·哈勃通過星系的紅移現象,創立了所謂的哈勃定律。再加上他同時也是觀測宇宙學(星系紅移和距離有關),以及星系天文學(星系的本質是恆星系統)的開拓者和創始人,所以,他也被世人稱為星系天文學之父。

事實上,以愛德溫·哈勃的名字來命名的事物,不只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同時還包括了月球上的哈勃環形山,以及小行星2069(2069 Hubble)。毫無疑問,這種命名方式的意義,主要就是為了紀念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對世界天文學所做出的偉大貢獻。

哈勃極具代表性的幾個重要發現:

第一:迄今為止,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宇宙物體的研究已超過40000個,那些無法通過肉眼捕獲的珍貴視野讓我們明白,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不同於一般的地面望遠鏡,被置於地球大氣之上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捕獲到更清晰的圖像。比如,其極具代表性的M16鷹狀星雲圖像。

第二: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下,宇宙的年齡從10億到200億年的寬泛範圍,精確到了138億年左右。在時間的遞進過程中,造父變星會有規律的發生明暗變化,而科學家們就可以根據哈勃觀測到的數據來確定出恆星的距離。

第三:發現了宇宙中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並普遍地存在於大多數星系之中。通常情況下,超大質量黑洞這種宇宙物體類型,其質量可達到太陽質量的100萬到100億倍左右,具有平均密度相對較低和視界附近潮汐力相對較弱的特點。比如,在我們地球所在銀河系中,其銀心處就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gr A*。

第四,宇宙中的星系會隨著時間遞進而發生變化,那些處於不同階段的星系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則進一步促進了星系的增長和其他變化。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僅僅是位於哈勃太空望遠鏡深空地帶的星係數量就多達5500個,而大約132億年前的星系,則是其可以追溯到的時間最為久遠的一個星系。

當然,哈勃太空望遠鏡運行的這30年,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探索發現,比如,清晰的展示了銀河系中類星體周圍的環境、對星系團周圍暗物質的描繪提供了幫助、發現宇宙膨脹加速可能於暗能量有關、捕獲了超新星爆發的過程快照、見證了諸多太陽系事件的發生。

與此同時,哈勃太空望遠鏡不僅讓我們了解了死亡恆星周圍的氣體殼是怎樣的結構,就連難得一遇的「惠木相撞」也沒有逃過它的視線。簡而言之,哈勃太空望遠鏡用自己30年的時間,就改變了全人類數百萬年以來對宇宙的認識。我們不僅在它工作的這幾十年時間裡,親眼目睹了許多驚豔絕倫的太空照片,更揭開解到了眾多宇宙物體的神秘面紗。

哈勃望遠鏡的世界,普通人如何窺探一二?

望遠鏡數百年的發展和蛻變

相信對於所有天文愛好者而言,能夠觀測距離遙遠宇宙物體的望遠鏡,一定是大家特別熟悉的光學儀器。那你是否知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1608年)竟是由一名荷蘭眼鏡商製造,而真正投入到科學應用中的第一臺望遠鏡,則是由伽利略·伽利雷在1608年製造完成。

截至目前,望遠鏡的發展史已有四百多年的時間,換句話說,在這幾百年之前,人類對宇宙的所有思考和發現,其實都是建立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從最初的4倍雙鏡望遠鏡,到如今響徹世界、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的哈勃空間望遠鏡,毫無疑問,望遠鏡的功能變得更加強大,而觀測的距離範圍也越來越遠。

哈勃觀測物體的易見程度不同

的確,哈勃望遠鏡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而一般的望遠鏡又無法與其相提並論。但是,在這個特殊的四月,一定有不少天文愛好者都跟我一樣,或許大家都正在試圖通過自己的方式向哈勃升空30周年致敬。

當然了,哈勃觀測的物體也存在難以程度,所以,我們一般天文興趣愛好者購買的望遠鏡,當然也只能觀測到其中的極小一部分物體。其實,大家並不需要購買特別先進的設備,哪怕是雙滾筒望遠鏡這樣的設備,只要是在晴朗、且無燈光幹涉的黑暗夜空中,我們也能夠觀察到一些哈勃觀測的星系、或其他宇宙物體。

而對於4月這個特定的時間來說,我們可以選擇北半球的一些宇宙物體,比如,像M101、M81、M182和C59,就更容易被大家在夜空中尋找到;而夜空中表現更微弱的M108、M105、M65、M66、M95和M96,作為普通業餘愛好者的我們,則很難找到如此具有挑戰性的星系。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30歲了 外媒:改變人類對宇宙認知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外媒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於30年前的4月24日發射升空。在這30年間,它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使人類對宇宙的理解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並拍攝了無數非凡而神秘的美妙圖像。據埃菲社4月24日報導,這臺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此後在距離地面560公裡左右的軌道上運行。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寫道:「宇宙的大小和年齡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我們的行星家園只是浩瀚與永恆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點。」
  •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30年,為什麼還能繼續充當人類的眼睛?
    作者:文/虞子期 毫無疑問,從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成功發射升空的那一天開始,它就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物體的一雙「大眼睛」。並且,科學家們還表示:至今已有30年「工齡」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其失去探測能力之前會一直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繼續工作。
  • 哈勃望遠鏡30年,為人類揭開的那些宇宙秘密
    一直到400多年前,伽利略開始使用望遠鏡研究天象,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才得以改觀。1990年4月24日,人們發射哈勃太空望遠鏡到地球軌道,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的望遠鏡將不再受到光模糊效應的影響。30年的歷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下了許多經典的宇宙瞬間,它傳回了前所未見的美麗景象,這些都可以在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中看到。「Arp 273」漩渦星系,位於仙女座。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今天,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過完自己在軌30周年的生日。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惡劣環境帶來的損傷,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哈勃已不再年輕。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勞模中的勞模,自其進入太空以來就24小時地觀測浩瀚的星空,為人類帶來了100多萬張的圖像和信息。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每當夜晚,抬頭仰望夜空,璀璨的星空總是會帶領我們的思緒和想像穿越星河,奔向遙遠的太空。宇宙寄託了我們太多的想像,它浩瀚瑰麗,神秘壯闊,遙不可及又讓我們嚮往不已。天文學家愛德華哈勃曾說過:「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生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
  • 哈勃望遠鏡,捕捉星光的30年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30 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於 1990 年 4 月 24 日發射,它的出現永遠地改變了我們觀測宇宙的方式。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縹緲、絕美、幾乎如夢似幻的太空美景,在幾十年中一直啟發著人們,引出了許多至關重要的天文發現。哈勃望遠鏡在距離地面 340 英裡的高空環繞地球,位置遠高於地球的大氣層,因此能不受其扭曲效果乾擾地觀測由近至遠的太空。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重新認識宇宙 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說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項目毫不為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覆蓋了人類研究宇宙的各個層次:大到宇宙尺度,小到如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天體。
  • 哈勃空間望遠鏡,遨遊太空三十年,為什麼人類只去看過它四次?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將有史以來最精密的太空設備送進了太空。這部太空設備在太空中已經「服役」了三十年——時間比原計劃翻了一倍,對宇宙進行了150多萬次觀測,是歷史上最多產的科學設備之一。它就是,哈勃空間望遠鏡(以下簡稱「哈勃」)。
  • 30年30圖!哈勃太空望遠鏡眼中宇宙美爆了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一飛沖天,開啟一段偉大的太空探索傳奇。轉眼之間,哈勃已經服役了30年,年紀比很多讀者都還大。過去30年裡,哈勃就像人類觀望宇宙的天眼,憑藉無與倫比的性能,窺探無窮的宇宙奧秘,讓每一位凡夫俗子都有機會好好欣賞塵世之外的曼妙風光。
  • 縫縫補補三十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取之心
    哈勃宇宙深場?鷹狀星雲?漩渦狀星系?還是系外星球的數據照片?30年來,你一定看到過哈勃的照片,因為它們無處不在,報紙,雜誌,一些網站的背景,甚至在朋友送給你的賀卡上都有這些圖片。大眾化的「天文美學」使哈勃成就了其他科學儀器無法比擬的標誌性地位,如果你做一個街訪,問現在有哪些軌道天文望遠鏡,答案幾乎肯定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拍攝的照片如此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哈勃位於地球大氣層上方。
  • 哈勃升空30周年:改變人類對宇宙認識,哈勃是怎樣做到的?
    記錄了哈勃望遠鏡三十年來的一些重大科學發現,也是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的生日禮物。哈勃太空的發射,是天文學內令人印象深刻的裡程碑。而它設計壽命只有10年,它之所以能走過三十年,是因為這三十年來一直有太空梭對其觀測儀器進行維修和升級。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來源]NASA從人類的黎明到僅僅400年前,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全部是通過肉眼觀察得出的。然後,伽利略在1610年將他的望遠鏡轉向天堂。我們知道,土星有環。木星有衛星。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及行星。哈勃望遠鏡於1990年4月發射並部署,這是自伽利略望遠鏡以來天文學最重大的進步。得益於五次維修任務和超過25年的運行,我們對宇宙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看法從未如此。
  • 哈勃望遠鏡30年遙望深空,高光時刻之精確「哈勃常數」
    但是最初的人類每天只會擔心著填飽肚子,沒有時間去仰望星空,當然今天其實也是如此。實際上人類渴望星空,在我國古代就有專門來研究星空的「職業」,當然那個時代只要是通過肉眼觀星。但是隨著發展放大鏡出現了,最後望遠鏡也出現了。大約在400年前,伽利略對普通望遠鏡進行了改造,放大倍數達到8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那也是人類「人類太空之夢」開始的時刻。
  • 哈勃望遠鏡已有30年歷史,為何科學家不再建造更先進的望遠鏡了?
    一個家用電器,一輛汽車,在使用10年之後,也差不多該淘汰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作為天文學家觀察宇宙的窗口,被用來進行了數十萬次的天文觀測,走過了30年的歷史,如今卻仍在被使用。且不說它是否應該被淘汰了,但為什麼科學家們不建造一個比哈勃更先進更強大的太空望遠鏡了?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是建造空間望遠鏡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另一個原因是空間望遠鏡的造價非常昂貴。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這是關於哈勃升空30周年的第二篇專題內容。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
  • 哈勃深場: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真正讓天文學家們了解到宇宙尺度級別的轉折,大概是因為天文望遠鏡製造技術的極大發展,近些年尤以哈勃望遠鏡為天文望遠鏡中的明星產品。從此天文學家利用威力日益強大的望遠鏡,不斷將宇宙的起源回溯至更久遠的年代。而今年,也正巧是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整了。
  •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一臺時間相機 設計使用15年 卻服役了30年
    2.4米、長16米、重達12噸的時間照相機,記錄宇宙幾年至幾百億年前的記憶。它用了30年的時間拍下了1400萬張照片,來表達它對浩瀚宇宙深深的愛戀。哈勃在技術應用上真正的將全人類團結在了一起,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感覺像是在用自己的眼睛看宇宙。可以說哈勃目前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望遠鏡,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實驗。
  • 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並且,天文學家們還發現所有的星系似乎都在遠離我們,仿佛整個宇宙都是在膨脹的,於是也因此有了大爆炸理論。通過對目前這種膨脹速度的測算,天文學家已經大概能確認 大爆炸發生於宇宙形成之初,也就是大約138億年之前。至於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喜歡提到的「時空」說法,無非是時間與空間。空間相對好理解,而時間本身卻是從大爆炸開始才開始計量的。至於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誰又知道呢?
  • 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真正讓天文學家們了解到宇宙尺度級別的轉折,大概是因為天文望遠鏡製造技術的極大發展,近些年尤以哈勃望遠鏡為天文望遠鏡中的明星產品。從此天文學家利用威力日益強大的望遠鏡,不斷將宇宙的起源回溯至更久遠的年代。而今年,也正巧是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整了。
  • 哈勃下一任繼承者:韋伯空間望遠鏡,開啟人類首次觀測宇宙邊界
    你是否想知道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初期時,到底是什麼模樣,宇宙的盡頭在哪裡。也許這些謎題將在2021年逐一解開,屆時人類將第一次觸達宇宙的時間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