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30年,為什麼還能繼續充當人類的眼睛?

2021-01-12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毫無疑問,從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成功發射升空的那一天開始,它就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物體的一雙「大眼睛」。並且,科學家們還表示:至今已有30年「工齡」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其失去探測能力之前會一直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繼續工作。

那麼,你是否了解: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30年之久以後,為什麼還能繼續充當人類觀測宇宙的眼睛?而被稱為「宇宙之眼」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是如何打開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並通過自己的實際觀測證據,直接改寫了人類過去幾百萬年對宇宙的認知?

預期壽命只有十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什麼已經正常運行30年?

哈勃太空望遠鏡也被歸類為卡塞格林反射鏡,雖然它拍攝的許多照片都廣為人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的預期壽命其實只有10年。但是,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哈勃太空望遠鏡不僅完美的為人類宇宙探索事業工作了十年,哪怕截至目前已經不停運行了30年的時間,它依然在不停的給我們帶回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發現。

而之所以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觀測到人眼無法看到的這些信息,本質上是因為它能夠捕獲到人眼無法觀察到的波長,包括紫外光,它擁有比地面望遠鏡更寬的電磁頻譜範圍。而且,哈勃太空望遠鏡所處的位置,也完美避開了地球大氣層會造成的模糊效應,哪怕是直徑只有0.05弧秒的宇宙物體也逃不過它的眼睛。科學家們也表示,只要哈勃太空望遠鏡還能繼續進行宇宙探測任務,便不會主動將其換下,直到正常運行的最後一刻為止。

當然,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有些好奇了,為什麼一個預計只能工作10年的天文望遠鏡,竟然還可以在30年之後依然正常運轉。其實,這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設計有很大關係,因為,科學家們可以根據它存在的問題來進行維修和改進,包括使用更新的觀測儀器。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數十年時間,雖然早在1946年的時候有了初步構想,但過程中也因為各種問題而被一再推遲。而哈勃成功發射的開始,便遭遇了主鏡存在球面像差,從而導致瞭望遠鏡本身的觀測能力下降的問題,再加上探測技術也會隨著時間而進步,所以,才會有了太空人之後的連續多次維修和完善任務。

五次維修和升級-哈勃太空望遠鏡如何打開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

1993年哈勃進行了第一次維護:在距離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大約3年之後,太空人對其進行了一次維修和升級的操作。首先,太空人對技術相對已經比較落後的廣角和行星照相儀進行了移除,然後,太空人緊接著就安裝了2號廣角和行星照相儀,這兩者之間的交替主要是為了實現功能上的提升。

或許很多人並不了解,其實早在20世紀00年代的時候,埃德溫·哈勃就發現了宇宙的膨脹會產生紅移現象,而偏移的程度則取決於距離的大小。 簡而言之,也正是由於紅移現象的存在,那些遙遠星系中的光都被移動到了紅外光。這個與埃德溫·哈勃同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便是通過自己的光學儀器拍攝出了NHDF,也就是所謂的「北哈勃深場」 小區域夜空影像。

1997年哈勃進行了第二次改造:時隔七年之後,也就是哈勃首次維護四年之後,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的7名美國太空人,再次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改造。而這次升級的主要目的則是實現深空觀測,尤其是那些有恆星正在形成的特殊區域。

在這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太空人們不僅對哈勃的圖像攝譜儀、多目標分光儀和紅外照相機等設備進行了更換,與此同時,還對哈勃望遠鏡上已經剝落的絕緣層進行了修補。簡單來說,此次改造任務一共涉及到了一種設備維修,以及11種設備的更換升級,維護力度遠超第一次。

1999年哈勃迎來了自己的第三次維修和升級:雖然執行此次更換任務的仍然是發現號,但維護內容卻與之前的兩次完全不同。一方面,太空人們更換瞭望遠鏡上的所有陀螺儀,以及計算器和導星傳感器。

另一方面,太空人們同時還對絕熱的毯子進行了替換,並通過一套新的溫度/電壓改善工具來避免電池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也就是說,這一次更像是對在此之前使用已久的構造部分進行替換,並對當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完善。

200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第四次完善:這一次科學家們用來執行任務的太空梭不再是發現號,而是通過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來對哈勃進行第四次完善。而就完善內容來說,太空人們主要是安裝了測繪照相機,對工作了十多年的電力控制裝置,以及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了更換,然後對多目標分光機和處於休眠狀態的近紅外照相機進行了激活。

2009年是哈勃迄今為止的最近一次維護:在這一次哈勃維護和升級任務中,科學家們不僅對其現有的STIS(太空望遠鏡成像光譜儀)和ACS(高級巡天相機)進行問題維修,更換了使用長達18年之久的電池。而且還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加裝了寬視場相機3,安裝上了用來控制望哈勃指向的6個新陀螺儀和可以輔助哈勃選擇正確指向的制導系統,以及宇宙起源光譜儀這幾種全新的探測設備。

比如,曾經在2004年被哈勃拍攝到的擁有行星尺寸的一個系外星系,便沒有再次出現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視線裡。科學家們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設備不夠完善,那時所拍攝到的或許不過是一個處於膨脹狀態的塵埃雲。而它的形成則始於附近恆星發生的碰撞事件,只不過由於此類碰撞事件尤為罕見,更難以被探測儀器捕獲,所以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進一步確認。

哈勃太空望遠鏡-用30年時間帶回了眾多了不起的宇宙新發現

觀測到了有史以來最強的伽馬射線爆發

簡單來說,所謂的伽馬射線爆發其本質就是能量爆炸,一般是發生在巨型恆星在進入超新星的同時,由於出現了雙光束的伽馬射線,所以引發了能量爆炸。在宇宙中,儘管伽馬射線爆發這種現象並不罕見,甚至可以將其稱為最活躍的宇宙現象之一,但到現在為止,人類對它的研究相對還比較少。

雖然,在伽馬射線爆發現象發生的時候,哪怕是在幾十億光年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事件過程中散發出的光線。但是,由於伽馬射線爆發本身的持續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秒鐘,再加上黑洞的形成又於這個過程密切相關。所以,在哈勃太空望遠鏡捕獲到此類信息(比如,產生GRB 190114C的超新星)以前,科學家們很難對這種現象上很常見、但罕見能夠捕獲到有效信息的伽馬射線爆發進行深入研究。

捕獲了恆星系統、乃至宇宙的重要信息

在哈勃太空望遠鏡這30年的宇宙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不僅通過它的實際觀測信息否定了「地心說」這樣的固有觀念,對誕生於宇宙早期階段的重元素組成進行了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信息更讓我們了解到,那些位於死亡恆星周圍的複雜氣體殼是怎樣的結構,以及銀河系中最耀眼的類星體存在於怎樣的環境中。

雖然,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但以前的人們受限於當時的社會文明程度,所以才形成了所謂的「地心說」、或「日心說」觀念。相信很多人都對哈勃捕獲到的各種星雲圖像讚嘆不已,人類便是在了解到年輕恆星周圍的環境之後,才知道了在我們的銀河系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行星系統正在形成。地球和太陽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即便是它們所在的銀河系,也只不過是宇宙中不計其數的恆星系統之一。

與此同時,原本充滿爭議的宇宙年齡,也從數十億年到數百億年這個巨大的浮動範圍,精確到了138億年左右。而誕生於宇宙大爆炸之後6.8億年左右的EGS77,則被稱為已知最古老而遙遠的三重星系群,它同樣也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成果。

揭示了暗能量和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眾所周知,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體之一,當Event Horizon Telescope(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到M87*黑洞的照片時,相信所有人都跟我一樣激動不已,儘管它並不是一張傳統意義上的黑洞照片。而M87*黑洞作為超大質量黑洞成員之一,它的同類在宇宙各大星系中並不罕見。因為,根據科學家們目前的研究來看,理論上所有大質量星系的核心都至少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而此類宇宙存在體的發現者正是哈勃太空望遠鏡。

而宇宙中另一種被稱為暗能量的神秘物質,其實也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因為它的觀測數據分析出,宇宙的膨脹速率並不像科學家們之前預期的那樣正在減緩,反而還會隨著時間的遞進而加速膨脹。而唯一可以解釋宇宙膨脹速率加快的理由,便是存在一種人類暫時還了解較少的能量形態,一直在影響宇宙的膨脹速率。

關於哈勃和宇宙探測的未來:

哈勃太空望遠鏡雖然經歷過5次維修和升級,但科學家們的確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翻新升級和正常運轉,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最初關鍵子系統的相關設計。雖然,NASA已經計劃將在2021年發射搭載更多新功能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但研究人員期望的最理想狀態,則是它們能夠同時正常運行。

事實上,當我們對宇宙的奧秘了解越多,就會發現自己知道的越少,正如我們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了解到了超大質量黑洞和暗能量的存在,但這兩種宇宙存在體又因為無法直接觀測到而讓我們捉摸不透。而隨著一個謎團揭開,帶來更多的未解之謎,這其實也意味著我們距離真實的宇宙更近了一步,這大概也是人類為什麼從未停止對宇宙物體的研究。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每當夜晚,抬頭仰望夜空,璀璨的星空總是會帶領我們的思緒和想像穿越星河,奔向遙遠的太空。宇宙寄託了我們太多的想像,它浩瀚瑰麗,神秘壯闊,遙不可及又讓我們嚮往不已。天文學家愛德華哈勃曾說過:「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生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模樣」。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但是,隨著一臺名為哈勃的太空望遠鏡誕生之後,人類在過去數百萬年時間形成的宇宙觀被徹底顛覆,我們與宇宙中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眾所周知,不管是人眼觀測、還是普通的地面望遠鏡,都難以捕獲距離遙遠的宇宙物體信息。而哈勃太空望遠鏡卻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億年前的星系,為我們揭示宇宙早期的諸多難解之謎。
  • 哈勃望遠鏡,捕捉星光的30年
    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中,有一臺儀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這位天文學家命名的哈勃望遠鏡。它的出現讓很多星空愛好者從簡單的星空遐想已經轉變為思考我們目之所及的那些繁星是多少萬年前出現的,如今是行將老去還是已經消亡。他讓我們看清了天體的樣子,也用一臺儀器將我們帶回了138億年前年的宇宙早期,揭秘了那個動蕩的時代。
  • 偉大的工程,哈勃太空望遠鏡,聚焦遙不可及的太空深處
    在我們日常所瀏覽到的太空圖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成功,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為人類第一次看到銀河系以外的地方,就是哈勃通過一個巨型望遠鏡觀測到的。而哈勃也被後代天文學家所推崇,並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偉大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被送入太空,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工作了30年。在成果發射後的使用初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就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
  • 哈勃望遠鏡升空30年,英雄遲暮,它還能再工作多久?
    哈勃望遠鏡到底是啥?此時此刻,在559千米高度的低地球軌道上,有一架已經連續工作了30年的天文望遠鏡,重達11噸,軌道速度為7.5km/s,只需96分鐘就能繞地球飛行一圈,它就是以星系天文學之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空間望遠鏡。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今天,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過完自己在軌30周年的生日。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惡劣環境帶來的損傷,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哈勃已不再年輕。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勞模中的勞模,自其進入太空以來就24小時地觀測浩瀚的星空,為人類帶來了100多萬張的圖像和信息。
  • 哈勃望遠鏡30年,為人類揭開的那些宇宙秘密
    一直到400多年前,伽利略開始使用望遠鏡研究天象,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才得以改觀。1990年4月24日,人們發射哈勃太空望遠鏡到地球軌道,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的望遠鏡將不再受到光模糊效應的影響。30年的歷程,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下了許多經典的宇宙瞬間,它傳回了前所未見的美麗景象,這些都可以在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中看到。「Arp 273」漩渦星系,位於仙女座。
  • 人類之眼--哈勃太空望遠鏡
    1610年,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限制了觀測的範圍和清晰度。1990年,哈勃望遠鏡成功發射,天文觀測因此不會受到大氣的幹擾。哈勃太空望遠鏡由美國國會於1977年提出建造,1985年建造完成,並於1990年由「發現號」載運升空。該項目耗資30億美元。
  • 哈勃空間望遠鏡,遨遊太空三十年,為什麼人類只去看過它四次?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將有史以來最精密的太空設備送進了太空。這部太空設備在太空中已經「服役」了三十年——時間比原計劃翻了一倍,對宇宙進行了150多萬次觀測,是歷史上最多產的科學設備之一。它就是,哈勃空間望遠鏡(以下簡稱「哈勃」)。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這是關於哈勃升空30周年的第二篇專題內容。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導致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這次事故也讓本該於同年升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ST)推遲發射了4年。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宇宙不缺美,只缺一雙發現的眼睛
    1990年4月24日12:33:51,帶著人類想要看清宇宙的美好願望,哈勃空間望遠鏡(簡稱「哈勃」)搭乘發現號航天飛船(STS-31),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然而,一上天哈勃就壞了。3年來,哈勃拍攝的照片模糊不清。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哈勃太空望遠鏡從太空梭的貨艙部署。要了解有關哈勃望遠鏡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探索頻道。查看更多哈勃太空望遠鏡圖片。你有沒有盯著夜空,想知道宇宙近在咫尺?我們大多數人都被迫看星星只用我們的眼睛,尋找在茫茫黑夜光抽血。
  • 哈勃望遠鏡已經工作30年了,他還能工作多久?他的後繼者會是誰?
    大家都是知道,最出名的太空望遠鏡是哈勃望遠鏡。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到現在已經足足30年了,它為我們提供了大批非常精美的天體的照片。儘管超期服役了很長時間,但是哈勃望遠鏡的地位仍然很難被替代。
  • 哈勃望遠鏡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你看過的科幻片可能都有它的影子
    埃菲社這臺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此後在距離地面560公裡左右的軌道上運行。哈勃太空望遠鏡被歸類為卡塞格林反射鏡,雖然它拍攝的許多照片都廣為人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的預期壽命其實只有10年。但是,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哈勃太空望遠鏡不僅完美地為人類宇宙探索事業工作了十年,哪怕截至目前已經不停運行了30年的時間,它依然在不停地給我們帶回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發現。
  • 「哈勃」望遠鏡30歲了 外媒:改變人類對宇宙認知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外媒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於30年前的4月24日發射升空。在這30年間,它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使人類對宇宙的理解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並拍攝了無數非凡而神秘的美妙圖像。據埃菲社4月24日報導,這臺以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搭乘「發現」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此後在距離地面560公裡左右的軌道上運行。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寫道:「宇宙的大小和年齡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我們的行星家園只是浩瀚與永恆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點。」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完成最後一次飛行後,美國封存了太空梭,終止了太空梭任務,自然也無法再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維護。不過,最後一次維護使哈勃太空望遠鏡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一直運行到今天,持續超過10年。
  • 30年來哈勃望遠鏡為人類做了什麼,超額完成使命的它,即將退役?
    人類之所以能夠探索宇宙的時空,少不了哈勃望遠鏡30年來的風雨歷程。哈勃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由於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關於哈勃太空望遠鏡,5個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今年是哈勃空間望遠鏡服役的第30年。西瓜視頻將出品《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 給廣大天文愛好者帶來更多天文科普。從1990年4月24日被NASA送上太空至今,它已經完成了超過130萬次觀測任務,並為1萬5千多篇科學論文提供了研究基礎。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存在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來的重要成果(一)
    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到今天,已經整整服役了30個年頭,在眾多的太空飛行器中服役時間超過30年的也並不多見。自發射以來,哈勃望遠鏡已經進行了超過100萬次的觀測,積累了大量的觀測數據,對觀測天文學的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