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宇宙不缺美,只缺一雙發現的眼睛

2020-11-29 想法捕手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1990年4月24日12:33:51,帶著人類想要看清宇宙的美好願望,哈勃空間望遠鏡(簡稱「哈勃」)搭乘發現號航天飛船(STS-31),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然而,一上天哈勃就壞了。

3年來,哈勃拍攝的照片模糊不清。隨著哈勃主鏡片存在「球面像差光學缺陷」的消息被爆出,哈勃團隊顏面掃地。

「12年,花費15億美元,這群人卻把它搞砸了!」

在美國各大ZZ性綜藝秀節目中,NASA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嘲諷。

為了挽回顏面,1993年12月2日凌晨4:27:00,一個7人小組授命登空,著手為哈勃進行一次為期5天的「配鏡任務」。他們為哈勃帶來一副「眼鏡」,以修護哈勃模糊的視力。

這幅為了「矯正光學空間望遠鏡的軸向替換(Corrective Optics Space TelescopeAxial Replacement)」的巨大眼鏡,簡稱COSTAR,由5對可移動的彎曲反射鏡組成。它替換了原來的高速光度計(HSP)。

矯正後,第二代廣域行星照相機(WFPC2)取代了第一代廣域行星照相機(WFPC1),保留了原來的暗天體照相機(FOC)、暗天體光譜儀(FOS)和戈達德高分辨光譜儀(GHRS)。就結果來看,這次修護行動相當成功。

哈勃視力不再模糊了

事實上,哈勃作為一項大型的複雜創新工程,早期出現問題在所難免。如今在人類智慧的不斷加持之下,哈勃已變得更加強大,並開啟了「5眼神通」。為紀念「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哈勃的「5眼神通」。

「黑洞眼」空間望遠鏡成像光譜儀

(SpaceTelescope Imaging Spectrograph,簡稱:STIS

STIS對紫外線敏感,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光譜器件,比第一代哈勃光譜儀收集的光譜數據多30倍,空間數據多500倍。1997年,STIS正式取代了GHRS,成為了哈勃第一隻升級後的「神通之眼」。

這隻眼睛具有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極其擅長發現宇宙中的質量分布、尋找宇宙中的幽冥——超大質量黑洞。

上圖:右面的STIS光譜顯示了星系中心的快速恆星運動,顯示了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透視眼」近紅外攝像機與多目標光譜儀

(NearInfrared Camera and Multi-Object Spectrometer,簡稱:NICMOS

1997年,過時的GHRS也被換下,按上了更先進的NICMOS,通過觀測紅外線,哈勃可以透過星際塵埃一窺星系中心的神秘,並幫助我們探測遙遠的宇宙,這是其他光學或紫外線設備所無法做到的。

NICMOS有三個照相機充當其複眼,通過捕捉紅外光,NICMOS可以幫助天文學家回答關於恆星、太陽系、星系誕生的問題。

上圖:NICMOS剝去多層塵埃,以顯示塵埃星雲的內部區域。

由於這隻眼睛捕捉的是紅外線,所以容易積攢過多熱量,還曾因為過熱而「紅眼」失效。

「深空眼」高級調查攝影機

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簡稱:ACS)

2002年3月1日,在哈勃的第四次維修任務中,FOC被替換,哈勃換上了最重要的第三隻眼:ACS,使哈勃的觀測能力趨近頂峰。

ACS包含的先進技術,遠超當時望遠鏡所能達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視野、高清的圖像質量和非凡的靈敏度,增強了哈勃從可見光到遠紫外線的觀測能力。

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那些美麗的哈勃深空場(Hubble Deep Field)照片大都依靠這隻眼睛。它能捕捉到更多不同的光學數據,為我們繪製出了宇宙更多美麗的細節,揭開了宇宙最深和最遠的奧秘。

上圖:ACS覆蓋的面積是原來的兩倍,銳度兩倍,對光的敏感度五倍。

至此,哈勃原來的FOC、FOS、GHRS全部被替換,通過換眼手術,哈勃再也不需要原來那副帶著些許尷尬的巨大眼鏡(COSTAR)了。

然而,哈勃的崛起之路遠不止於此。

2009年5月11日的修護任務中,哈勃又進行了兩大重要的升級,再次提升了其洞察宇宙的眼力。

「微視眼」宇宙起源光譜儀

CosmicOrigins Spectrograph簡稱:COS)

COSTAR的移除,意味著為安裝新的科學儀器騰出了空間。COS填補了這個空間,為哈勃開啟了第4項神通:看見星際氣體雲發出的微弱之光,感知遙遠類星體光的變化。

COS只關注紫外線,是哈勃目前使用的最靈敏的紫外光譜儀。通過測量微光強度等信息,COS可以幫天文學家確定許多氣體性質,包括化學成分、密度、溫度等。分析恆星和類星體時,COS更能幫助揭示星雲演化和對周圍星系的影響。

上圖:COS觀測來自遙遠背景物體的光線在穿過史密斯雲(Smith Cloud)時是如何受到影響的。這為測量史密斯雲的化學成分提供了線索。通過這些星系間的取證,有天文學家將史密斯雲的起源追溯到了我們銀河系形成之初。

「暗域眼」廣域攝像機

(The Wide Field Camera,簡稱WFC3)

當WFPC2被更先進的WFC3替換後,再次提升了哈勃對光線的捕捉能力,極大拓展了哈勃看不見的「暗域邊界」。這隻眼睛讓哈勃從近紅外線到遠紫外線的頻段都能看見,並且還擁有近距離和遠距離的對焦功能。

史密斯雲(Smith Cloud)一億年的軌跡,它從銀河系的平面上彎曲,然後像回飛一樣返回。

由於這一特性,哈勃可以通過WFC3拍攝隨時間推移的星際環境變化照片,而所有「暗能量」理論也都依賴這個眼睛,進行主要的視覺研究。

至此,哈勃已經比1990年發射時,強大了100倍。

除了5大神通眼,哈勃還有一大絕技。

要知道哈勃可是以時速約27200公裡的高速,在距離地表570公裡外繞地球公轉。那為什麼它不會轉暈?它如何做到在這樣的高速運動中還能緊盯目標的呢?

「轉不暈」的訣竅:精密制導傳感器

(Fine Guidance Sensors)

哈勃上有3個精密制導傳感器。這三個傳感器中有兩個都在不斷地對望遠鏡進行著微操。剩下一個傳感器用於跟蹤望遠鏡的位置,並根據需要對其進行調整,使其保證在飛行路徑上,目不斜視。

正由於有這個傳感器的存在,哈勃在太空中的對準度比地球上任何望遠鏡精確10倍。

同時傳感器還能用於測量恆星的運動軌跡、距離,以及質量。傳感器收集的大量數據,還能為測量宇宙提供一個距離尺度。

自1990年4月,哈勃空間望遠鏡進入軌道以來,為天文學發展帶來了許多變革,最主要的科學貢獻之一,是改變了天文學文化方式。

在此之前,天文學歷史上曾出現過一段時間,人們為了維護自身的智慧財產權,直到得出研究成果之前,都不會將收集到的資料公布出來。

而哈勃團隊改變了這一切,他們更願意將發現向更多科研團體公布,而不是隱藏。這才有了如今已司空見慣的數據公開。正因如此,如今我們在網絡衝浪時,才能看見這些美麗的高倍率的深空照片。每一張都是那麼震撼人心,每一張都是那麼充滿故事。

韋斯特倫德-哈勃25周年紀念照片
鷹星雲的「創生之柱」
「星系玫瑰」哈勃21周年紀念照片
極端星團爆發出生命
「氣泡星雲」哈勃26周年紀念照片

以上是哈勃100張震撼之作中的5張,更多的美照大家可以到哈勃官方網站上去欣賞。

相關焦點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歷年哈勃官方生日賀圖巡禮(上)
    30年前,1990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為人類打開一個凝視深空的大眼,這臺兩米多口徑的光學望遠鏡由於避開了地面濃密的大氣,本將成為人類最清晰的千裡眼。可惜發射升空後才發現由於加工過程的失誤,它的焦點不對,成像相當模糊,在升空三年後,NASA科學家才修復了這個問題,人類終於擁有了一隻看向深空的眼睛,修復前後的效果見圖: 在哈勃空間望遠鏡修復後,哈勃有了比較清晰的圖像,於是,在1995年5月,升空的四年後,哈勃發布了這張海王星圖片,1994年10月10日到11月2日拍攝的三張海王星圖片,記錄了上面的氣候變化情況。
  • 哈勃升空30周年:改變人類對宇宙認識,哈勃是怎樣做到的?
    為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慶生!1990年4月24日至今,由NASA和EAS聯合發射的哈勃望遠鏡已經走過了三十個年頭。這些年來,它一直在拍攝遙遠恆星的照片,帶著我們追溯十億年前的宇宙。記錄了哈勃望遠鏡三十年來的一些重大科學發現,也是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的生日禮物。哈勃太空的發射,是天文學內令人印象深刻的裡程碑。而它設計壽命只有10年,它之所以能走過三十年,是因為這三十年來一直有太空梭對其觀測儀器進行維修和升級。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
  • 30張高清賀圖,獻給哈勃望遠鏡30周年:宇宙探秘
    謹以此文獻給哈勃望遠鏡發射30周年。1990年4月24日,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現者」號太空梭搭載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成功發射升空。這裡精選哈勃望遠鏡30年來拍到的30張高清宇宙大圖,以賀哈勃升空30周年:一、星系大碰撞。哈勃發射後就沒停止過維修,在2002年換裝先進巡天照相機後的第二年,就是在2004年拍下了第一張星空美圖。下圖就是兩個星系碰撞的震撼場景,其中一個星系中心的大黑洞可能會被重力輻射爆甩出去。
  • 30張高清賀圖,獻給哈勃望遠鏡30周年:宇宙探秘
    謹以此文獻給哈勃望遠鏡發射30周年。1990年4月24日,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現者」號太空梭搭載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成功發射升空。到現在哈勃望遠鏡已經是目前最重要的天文望遠鏡之一,服役的30年來已經繞地球飛行了13萬7000周,執行120多萬次任務,向地面發回了100多T的觀測數據。由此推算出宇宙年齡約138億年。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三十周年
    撰文丨科林·斯圖爾特 摘編丨何安安 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升空,而這意味著,就在今天,它將迎來自己三十歲的生日。
  • 30年30圖!哈勃太空望遠鏡眼中宇宙美爆了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一飛沖天,開啟一段偉大的太空探索傳奇。轉眼之間,哈勃已經服役了30年,年紀比很多讀者都還大。過去30年裡,哈勃就像人類觀望宇宙的天眼,憑藉無與倫比的性能,窺探無窮的宇宙奧秘,讓每一位凡夫俗子都有機會好好欣賞塵世之外的曼妙風光。
  • 哈勃30周年——從測定宇宙年齡到發現黑洞,人類文明史上的英雄!
    到目前為止,哈勃已經升空30周年,這30年來哈勃帶給了我們無數的驚喜,無數的浪漫情感。哈勃太空望遠鏡有多厲害?正常情況下,人眼只能看到可見光波段,大大限制了人們對電磁波的接受範圍。而哈勃望遠鏡除了可見光外,還可以接受到紅外線、紫外線波段。
  • 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它有哪些故事?哪些成就?
    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攜帶哈勃望遠鏡升空,順利進入575公裡的軌道上。哈勃望遠鏡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名字來命名,以紀念他對於天文學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在地面上對主鏡的打磨不到位,有2.2微米的厚度誤差,這麼點的誤差也是致命的,它使得地面上的工作人員不得不設法維修這個問題。
  • 哈勃望遠鏡升空30周年,它有哪些故事?哪些成就?
    那片星空不僅是給我們在夜空下消遣時候看的自然美景,更多的是勾起人類的好奇心,鼓舞人類走出地球,踏入更遠的宇宙星空,地球只是我們的家園而已,它在宇宙中渺小如滄海一粟。哈勃望遠鏡承擔了人類的夢想,它身上背負著人們的期望。1990年4月24日,發現號太空梭攜帶哈勃望遠鏡升空,順利進入575公裡的軌道上。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今天,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過完自己在軌30周年的生日。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惡劣環境帶來的損傷,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哈勃已不再年輕。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勞模中的勞模,自其進入太空以來就24小時地觀測浩瀚的星空,為人類帶來了100多萬張的圖像和信息。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望遠鏡顯然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伽利略時代以來,人們製造了數不清的望遠鏡,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臺望遠鏡能像哈勃空間望遠鏡一樣改變我們的思維,因為它展示的不只是遙遠宇宙美麗的照片,而是重新定義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哈勃望遠鏡是怎麼來的?
  • 哈勃望遠鏡服役30周年,它都貢獻了什麼?人類終於看到了超遠星系
    為了慶祝哈勃望遠鏡誕生30周年,只要你進入了NASA的官方網站,輸入自己的出生日期,就能夠查到你出生當天,哈勃望遠鏡所拍到的星空圖。哈勃望遠鏡在工作期間,拍攝了不計其數的照片,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證據和材料。那麼問題來了,它的功能到底有多強呢?
  •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哈勃望遠鏡十大發現
    文字稿如下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升空,開啟了30年如一日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生涯。誰能想到,它30年的辛勤工作,讓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上升了好幾個臺階。在他到達30年工齡之際,我們列舉一下它的10大發現。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哈勃的時光機,如何改變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觀念? 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一臺時光機 的確,當我們遠離喧囂的城市,選擇一個天氣晴好的夜晚,只需要微微一抬頭便能看到與我們相隔距離遙遠的眾多恆星和星系。但是,我們所看到的星空卻並不是實時的星輝。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三十周年丨宇宙邊緣之外有什麼?
    撰文丨科林·斯圖爾特摘編丨何安安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升空,而這意味著,就在今天,它將迎來自己三十歲的生日。為了渡過這個特別的生日,從上月底開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上線了一檔特別的生日禮物——公開了366張珍貴宇宙圖像。
  • 哈勃望遠鏡30歲慶生 宇宙那麼大,都想去看看
    哈勃望遠鏡30歲慶生 龍飛船發射 「天問一號」升空  宇宙那麼大 都想去看看  7月23日中午12:41,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升空。被用作武器的火箭從一開始就成了人類上天的工具,美蘇兩國「太空爭霸」的激烈碰撞更是催生了人類航空航天歷史上無數個第一次——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空間站、第一個太空探測器……  由於身體和時間的限制,人類自身無法到達比月球更遠的地方,所以將探索宇宙的任務交給了太空探測器,讓它們來當我們在太空中的眼睛。
  • 哈勃空間望遠鏡到底給我們帶來什麼,服役30年細數它的偉大發現
    哈勃空間望遠鏡在1990年由發現號太空梭攜帶升空,主要的任務就是探測宇宙,了解宇宙的演變過程,迄今為止,哈勃空間望遠鏡已經服役了30年了,在這期間,哈勃空間望遠鏡不斷地將宇宙深空的照片傳輸回來,讓我們見到了未曾見過的宇宙空間。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宇宙美景,最後一張是哈勃望遠鏡的30歲生日禮物
    1994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發射升空,時至今日它已經在太空中工作了整整30年。一起來看看哈勃望遠鏡帶給我們那些美麗的宇宙美景呢?這是蟹狀星雲。它位於銀河系,距離地區6500光年。它是一顆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殘骸,直徑12光年。
  • 「哈勃」望遠鏡重新定義宇宙構成:70%暗能量和30%宇宙物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部門負責人魏勒說:「哈勃讓人類的思想和精神得以穿越若干光年,甚至是幾十億光年!」1980年,這架空間望遠鏡被取名為哈勃,科學家們希望它能像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發現宇宙膨脹一樣,能夠發現更多的宇宙奧秘。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從20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被放入「發現」號太空梭的貨倉準備發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宇宙將向世人呈獻出迥然不同的一面。地面上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整個宇宙的一半。在1990年4月25日被部署入近地軌道之後,哈勃空間望遠鏡做為太空中的第一個大型光學天文臺立馬就做出了一系列的發現和突破。它也迅速地成為了空間天文學黃金時代的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