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能看到130多億光年外的行星,為何卻看不清冥王星?

2021-01-09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宇宙浩瀚無邊,人類始終渴望解開它的所有謎團,也由此推動了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開啟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

人類最初了解的行星和衛星都在太陽系範圍之內,甚至還有關於太陽系中心的爭議。在相關理論逐漸完善後,科學家們還進一步規範了天體劃分的標準,曾經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就不幸被排除在外。

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人們也沒有徹底見識到冥王星的真面目。由於距離遙遠,載人航天短時間內不可能到達,所以只能藉助發達的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

然而,在此過程中有科學家發現,即便是強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無法看清冥王星,不僅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前段時間,哈勃太空望遠鏡還觀測到了距離我們130多億光年之外的行星,而冥王星距離地球只有59億公裡。按理說,相關圖片應該無比清晰,卻只得到了一張模糊到無法辨認的冥王星「正面照」。

科學家們表示,這其實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關係。正如我們通過雙眼來觀察各種物體,其實都是藉助光線的反射原理才形成了完整的圖像,在宇宙中也是如此。

遙遠的星系如果擁有足夠的亮度,即便距離我們百億光年,只要光線能夠到達地球,就能夠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看到它的全貌。而失去了光線的話,即便是距離我們只有38萬公裡的月球,也很有可能消失在人類的視野中。

相對來說,冥王星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獲得的光照強度微乎其微,加上漫反射原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近地軌道上也無法捕捉準確的圖像。

針對這種情況,科學家們認為,研發更大口徑的太空望遠鏡,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捕捉到更多的光線,只要延長曝光,就有望拍攝到清晰的冥王星圖像。

然而遺憾的是,冥王星同樣在不斷運動,很難在合適的條件下被拍攝,人們只能從其他方面尋找突破口,從而揭開這個星球的神秘面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於1990年飛上太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繞著地球飛了將近30年。由於遠離地球大氣的幹擾,哈勃捕捉到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讓我們窺探到了深邃的宇宙。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為了使哈勃在太空中保持穩定,捕捉到清晰的圖像,科學家們在哈勃上安裝了6個最精細的平衡陀螺儀和多種觀測暗弱天體的科學儀器,比如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攝譜儀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地面之上約640公裡的軌道上環繞地球,不像地面望遠鏡那樣飽受大氣層上湍流的幹擾,故而能拍攝到清晰的宇宙圖像。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為了使哈勃在太空中保持穩定,捕捉到清晰的圖像,科學家們在哈勃上安裝了6個最精細的平衡陀螺儀和多種觀測暗弱天體的科學儀器,比如暗天體照相機、暗天體攝譜儀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地面之上約640公裡的軌道上環繞地球,不像地面望遠鏡那樣飽受大氣層上湍流的幹擾,故而能拍攝到清晰的宇宙圖像。
  • 為何哈勃望遠鏡能看到1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卻看不到眼前行星?
    文/行走天涯為何哈勃望遠鏡能看到100多億光年外的星系?卻看不到眼前行星?作為目前世界上觀測距離最遠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一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據哈勃望遠鏡面世以來,也已經幫助人類觀測到了很多距離,地球至少有著百億光年之外的星系,也讓人類真正認識到了宇宙究竟有多麼的浩瀚,這也是為何人類一直堅信在宇宙中肯定存在著和地球一樣的文明,哪怕目前處在的階段是不同的,他們很可能比人類要先進百倍
  •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百億光年外的天體,為何還發現不了外星文明?
    望遠鏡的能力,在於能看得有多清楚,而不是看得有多遠;如果說看得遠的話,人眼還能看到254萬光年外的仙女星系呢!哈勃望遠鏡於1990年升空,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哈勃望遠鏡經過多次維修和升級,大大擴展了人類認識宇宙的視野,還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天體。對於望遠鏡的能力,大部分人會覺得「看得遠」,才是衡量望遠鏡能力的標準,其實這是片面的,除瞭望得遠,看得清才是望遠鏡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 哈勃望遠鏡既然可以探測百億光年的地方,為何看不清火星和月球?
    而人類的技術在已經達不到探測更遠地方的情況下,人類只能依靠在天文望遠鏡上,然而,在人類現如今所設立的探測宇宙望遠鏡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哈勃望遠鏡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哈勃望遠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是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航天局向太空發射一顆專門用來探測宇宙深空的望遠鏡,位於地球上方500多公裡的高空之中。在這個時候有人也就產生了疑惑,既然地球上可以假設這麼多的望遠鏡,為什麼美國航天局還要多此一舉將望遠鏡架設到太空去呢?
  • 望遠鏡能看到數億光年外的天體,為什麼看不清一光年外行星表面?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其實根本不需要望遠鏡,我們肉眼都能看到不止幾百萬光年外的天體,迄今為止肉眼所能看到的最遙遠的天體是超級伽瑪射線暴GRB 080319B,它刷新了肉眼所能看到天體距離的記錄:75億光年!
  • 第九大行星或來自於太陽系外,質量堪比10個地球,哈勃能找到它嗎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這是人所共知的,原先說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是包括冥王星,但是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協會清出行星的行列,所以太陽系剩下了8大行星。這一情況在自然情況下出現的機率非常小,只有1/14000(0.007%),所以它們的軌道現象不應該是巧合,於是這兩位天文學家認為可能是一顆未知行星運行時影響了它們的軌道,才出現了這種現象,通過數據計算發現,這顆未知天體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或地球質量的10倍,只比天王星和海王星小一點,卻比地球,金星,火星,水星這四顆行星的質量都大得多。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幾十億光年外,但卻看不到附近有沒有外星生命?
    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幾十億光年外的星系,為什麼看不到一個星球的表面?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得先來簡單了解下看見與看清這兩個概念,可能在大家都沒在意過兩者的區別,但即使在生活日常中都有明顯的區別,比如我們能看見幾百米甚至千米以外的人,但很抱歉如果不是特殊構造的眼睛的話,肯定是看不清這人長什麼樣!
  • 為何「哈勃」能看到百億光年外,卻不用來尋找鄰近星球外星人?
    465億光年。所以開始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它們遠離地球的速度也就越快,當這個膨脹速度達到光速時,它所對應的距離也就是地球上的望遠鏡能夠觀測的極限距離,而這個距離便是465億光年。看到這相信有的朋友有些不理解,為什麼相對論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星系的移動速度也能達到甚至超越光速呢?難道相對論錯了嗎?
  • 人類最遠能看到150億光年的星球,50億光年距離的星球地表是否能...
    距離地球150億光年的星球應該是錯誤的說法,目前觀測到的最遙遠天體應該是個類星體,大約在132億光年之外,接近宇宙第一代恆星誕生後的數億年,這是目前觀測上的極限。
  • 為什麼宇宙的年齡是 130 億年,而我們卻能看到 470 億光年遠?
    宇宙的年齡約130億年,可觀宇宙半徑約為470億光年。資料在維基百科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查到。
  • 哈勃望遠鏡能看那麼遠, 那為什麼不直接這樣觀察星球?
    自1990年4月24日升空以來,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了無數張迷人的星空圖片,在2016年3月4日,哈勃還拍到了134億光年之外的古老星系,刷新了人類觀測距離的記錄。哈勃望遠鏡能看那麼遠,那直接這樣觀察星球怎麼樣?
  •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百億光年外,那它看到的月球和火星有多清晰?
    強大的哈勃不僅可以觀測到幾億光年外的星系,甚至還能觀測到一百多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然而,如果用哈勃來觀測月球或者火星,並不能看到極為清晰的細節,要不然就不用發射探測器去探測月球和火星了(當然月球有特殊原因)。 哈勃太空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遙遠的星系,但卻不能看清地球附近天體的表面細節,其原因在於星系的尺寸遠遠大於像月球、火星這樣的天體。
  • 哈勃望遠鏡能觀測多遠?假如能看到460億光年外就能看到138億年前
    不過,我們清楚地知道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視野——只要無法超越光速,我們就只能看到我們周圍的這部分宇宙。不必沮喪,光速可以限制人類的眼睛,卻限制不了人類的智慧。我們雖然看不到宇宙「空間」的邊緣,或許可以看見宇宙「時間」的邊緣——宇宙像嬰兒一樣呱呱落地時的樣子。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那時留下的一些信息受到光速的限制,剛剛才傳到地球這裡,天文學家有辦法把它們收集起來。
  • 哈勃用了30年時間,將人類帶向了130億光年外的宇宙邊緣!
    哈勃的觀測波段涵蓋紫外波段到紅外波段(115-2500納米),這已經遠超肉眼可見範圍,在三十年不間斷的觀測中,哈勃帶來的是驚喜,但更多的是震撼,因為人類的對於宇宙的認識正被哈勃所改寫!宇宙膨脹速度到底有多快?宇宙到底有多久遠?
  • 距離多遠還能看到太陽?哈勃望遠鏡能在140萬光年外看到!
    目前太陽的絕對亮度,我們在60光年遠的地方,還能隱約看到太陽,而哈勃望遠鏡可以在140萬光年遠的地方看到太陽。太陽的年齡大約是45.7億年,所以太陽發出的光線,最遠傳播到了45.7億光年外(不考慮宇宙膨脹效應),只有望遠鏡足夠大,理論上就能看到太陽。對於一個發光的天體,我們用視星等和絕對星等來描述天體的亮度,絕對星等描述天體的實際亮度,和觀測距離無關;視星等表示觀察者看到天體的亮度,和觀測距離有關。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X行星。經過幾十年的搜尋,直到1930年,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終於找到了預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幾百億光年外,卻看不到我們附近星球的城市?
    科學家介紹到,哈勃望遠鏡目前能觀測到的最遠距離是465億光年。通過對於這個極限位置星系的紅移分析,望遠鏡證實了很久以前就被宇宙大爆炸理論預言的一個可能:由於宇宙直到現在也處於膨脹狀態中,所以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它們遠離地球而去的速度就越快,當這個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它所對應的距離也就是地球上的望遠鏡能夠觀測的極限距離,而這個距離便是465億光年。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什麼都沒有幹,但還是在2006年,被IAU踢出了九大行星。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