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宇宙的終極是熵,這意味著什麼?未來世界將一片混亂!

2020-12-03 洋子話科學

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進行了探索,但是宇宙就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謎,無論人們如何探索,留下的還是一大串問號,或許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

經過科學家的多年探索,終於在1865年,克勞修斯提出了熵,揭示了宇宙發展的終極。熵是一種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

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曾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那麼大家為何對熵有這樣的「惡意」呢?其實這是因為克勞修斯揭示了熵的含義。

說到熵就不得不提到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是應用於熱力學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所有能量的產生都是恆定的,但是熵增定律描述的是不可逆的過程,意思是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

熵增定律看似揭示的是物理現象,但是其實它揭示了宇宙發展的終極,當熵不斷增大,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克勞修斯在1865年引進了熵的概念,他證明了任何孤立系統中,系統的熵的總和永遠不會減少,或者說自然界的自發過程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的,那麼這意味著宇宙發展的終極也是走向一片混亂的。

因此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未來會走向黑暗,宇宙萬物終將逃不過熵增的「腐蝕」,即使是宇宙中的太陽,也會在未來的一天消耗完全部能量,走向毀滅。所以科學家發現這條定律後,根本高興不起來,那麼大家對於熵增定律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真的只能增加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科學家認為如果這個宇宙中真的存在終極法則,那可能只有熵增原理了。所謂熵,就是混亂度的意思。而熵增原理,指的是在自然條件下,宇宙萬物都會朝向越來越混亂的方向前進。記住是自然條件下,不包括人為幹預的情況。有時候人為幹預可以讓小系統內的熵減少,但無法改變宇宙這個大系統的熵,它依然還是在增加的過程中。那麼為什麼宇宙終極法則熵會不斷增加呢?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能量控制著「熵」?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知道,卻又不知道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誰,都無法改變。曾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人知道,或許是在可觀測宇宙之外還有更大的宇宙。又或許有多元宇宙的存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僅僅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細胞。
  • 宇宙的終極是熵?你知道熵是什麼嗎?
    宇宙的終極是什麼?所有的能訴諸於口的存在,似乎都會走向滅亡?無論是一個人,一棵樹,一隻兔子,還是一條河,一個星球,乃至一個宇宙,它們似乎最終都會迎來自己的終焉時刻。這三大結局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通向這個終焉時刻。那宇宙的終極是它嗎?死亡,亦或是終焉時刻?這兩個詞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對的。但是太過於概念化,太哲學了。是不會被當前統治人類思維領域的"科學"所認可的。科學是嚴謹的,而這兩個詞顯然不夠合適。
  • 令人困惑的熵,宇宙的終極規則,給宇宙帶來混亂的無形力量
    然而,能量有不斷變化的形式:火災會將植物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電磁能;電池把化學能變成電能。世界變了,能量變得不那麼有組織了。熵是封閉系統中無序的度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中的熵幾乎總是隨時間增加-您可以做一些工作來創建系統中的秩序,但是即使是重新排序的工作也會以無序形式(通常以熱的形式)增加無序性。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總有一天,浩瀚宇宙的堅固堡壘,會受到敵對勢力的圍合,屈服,潰退,乃至徹底崩潰。這是盧克萊修的一句話。人們已經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矛盾,研究宇宙,也是物理學的終極課題。時間的直線型本身有著時間之箭的意味,它從過去指向未來,指明了事件發生的順序性,作為物理法則的時間之箭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科學家與哲學家對此存在較多分歧,這個問題可初步歸結為:宇宙是日趨好轉還是日益惡化?進化的生物圈與不斷熵增逐漸走向熱寂的宇宙,哪一個又是我們的最終歸宿。19世紀,科學家發現了熱力學定律,不久又認識到這些定律包含著退化的普遍法則。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當我們仰望星空,看到滿天的繁星和浩瀚的宇宙,除了感嘆宇宙的廣闊和壯觀外,你會不 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宇宙有沒有盡頭,如果時間走到了最後一刻,宇宙是否也會滅亡呢?今天我們聊宇宙的滅亡。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小小的人類憑什麼對宇宙的生死蓋棺定論?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今天我們聊宇宙的滅亡。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小小的人類憑什麼對宇宙的生死蓋棺定論?這就是人類既渺小又偉大的地方,我們通過研究自然界的規律,找到和宇宙演化的共通性,來以小見大,洞悉宇宙的未來,所以要搞清楚宇宙是否會滅亡,就要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34;,熵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
  •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宇宙的終極到是什麼?是熵增定律嗎?
    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宇宙的終極究竟是什麼?答案是熵,雖說熵這一概念十分強大,卻也不難理解,早在19世紀初期,就有物理學家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成功的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既然能量的總和是不變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卻遲遲未能得到解釋,也就是能量始終無法百分百的轉化,人們為此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為零,而後他們將在轉化過程中損耗的能量、無法利用的能量稱之為熵。
  • 熵理論:宇宙將可能變得更加無序和混亂
    在19世紀的時候,科學家提出了」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能量總和保持不變。但與此同時呢,有個現象卻讓他們很困惑。科學家發現,能量總是沒有辦法下得到完全轉換,比如,在蒸汽機使用熱能轉換機械動能的過程中,總是有一些熱能會被損耗,得不到完全轉換。開始的時候,科學家認為這是由於技術落後導致,但隨著技術提高,最終也還是無法將能量損耗降到零。所以他們就將能量轉換過程中丟掉的、無法再實現利用的能量稱為「熵」。
  • 因為「熵」的存在,生命有盡頭,宇宙也有盡頭,你知道什麼是熵嗎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這是一個我們都知道又不知道的一個問題。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逃脫不了「死亡」這個終點的。這是已知宇宙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5億年前在遙遠的M742星系,曾有一個意識體向人類發出一個問題,「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熱力學第二定律可能量轉換永遠會產生熵,熵是什麼?這個概念異常強大,而且並不容易理解。
  • 2020,見證歷史;2021,逆熵而行
    1851年,開爾文表示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的第15年克勞修斯又首先引入了「熵」概念其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大致意思是:在一個封閉孤立的系統內最終會達到一個「熵」的最大狀態即無序混亂程度會不斷增大最終走向死亡這也是人類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最令人憂傷和絕望的物理定律
  • 宇宙的終極目的是什麼?熵增有沒有例外?龐加萊回歸需要多久?
    你好哇,感謝你點擊我的文章,這裡是後浪科普,一個什麼都懂一點的帳號,如果你也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宇宙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讓熵增達到最大,最終讓整個宇宙達成熱寂,熱寂就是整個宇宙都變成那杯拿鐵一樣,什麼恆星銀河什麼都沒了,全部打成一鍋粥變成均勻分布在整個宇宙的粒子,而且到處都是一樣的均勻,不再有任何變化的可能,這個就是宇宙的終極目的,這麼一聽是不是很絕望?
  • 生命的混亂:讓我們了解熵
    我敢肯定,你會在網上找到很多有關該列表中前兩件事的文章,但是這是第三篇。這項法律最初由薩迪·卡諾(Sadi Carnot)於1824年在思考有用的但神秘的蒸汽機實際上是如何工作的方式時確定,如今屹立不倒,引以為傲,成為一成不變的事實。無論你多麼努力,你都無法擺脫其冷酷無情的結論:在孤立的系統中,熵不會降低。那什麼是熵?為什麼會改變?
  • 終極物理定律疑被發現,科學家:寧願從未發現過它
    宇宙浩瀚而神秘,似乎無規律所尋,實際上宇宙萬物都遵循著一個規律,只是我們人類還沒有發現而已,但是我們的科學家並不因此而氣餒,而是勇往直前,敢於探索這個世界的一切謎團,再說科學的本質就是不斷發現宇宙中存在的物理定律,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 描述混亂程度的物理量 「熵」 究竟是什麼?
    我們把它變得通俗點:一個孤立系統熵的變化只能增加不能減少,要減少它的熵,外界必須對它做功。熵我們前面說過了,表示體系的混亂程度,這個意思就是,整個世界都是趨於無序化的,最終會變的越來越壞,如果想讓他有序,必須對他進行消耗一定能量的維護。這個定律也直接排除了永動機的想法。
  • 宇宙消亡的那天會發生什麼
    浩瀚宇宙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了,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我們通過研究自然界的規律,找到和宇宙演化的共通性熵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混亂程度越大,其熵就越大叫做熵增加;系統越是有序,熵就越小叫做熵減少,所以熵是一種混亂指數,是一種自然界的發展方向,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熵永遠隨著時間而增加,因為時間不可逆,所以這個熵也是不可逆的,熵值一直都是增加狀態,「熵增理論」就是這樣被提出來的。
  • 揭秘宇宙的終極科技理論,一文讀懂共形循環宇宙
    將這個我範圍擴大,轉變成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它從哪裡來,而它又將去往何處?它到底誕生在何方,其「前世」又是什麼?這些看似撲朔迷離的問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的共形循環宇宙學提出了一種解釋。
  • 時間是什麼?「熵」的出現足以解答這一切
    那麼,時間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待時間。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他用他的方式(也就是他的科學方式)詮釋了什麼是時間。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得出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而宙指的就是時間。
  • 沉思錄|宇宙之信條——時間與熱力學熵的故事
    電影裡出現了一個很fashion,很前衛,但實際上很古老的名詞和概念,那就是「熵」。在電影中,來自未來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逆熵武器」,女科學家蘿拉負責對這種能夠逆轉時間的武器進行研究。這也就是說,一個系統的熵越大,微觀狀態數也就越多,這一體系也就越無序、混亂,而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一個孤立系統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總是朝著熵增大的方向演化,也就是它總會讓系統內部的微觀狀態變得更多,熱平衡即意味著微觀狀態數的最大化。這一公式讓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內涵,人們為紀念玻爾茲曼所作的這一偉大貢獻,將這一公式永遠地銘刻在他的墓碑上。
  •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熵 怎麼理解?|歐賽斯理念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是熵,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課題就關於「熵」的介紹。什麼是熵呢?這個字看似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恰恰相反,熵其實和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公司企業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混亂程度簡單地說熵是衡量我們這個世界中事物混亂程度的一個指標,「熵」的通俗理解就是「混亂程度」。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系統由有序轉變為無序的過程是熵增。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就是熵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