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

2020-12-05 歷史國學智慧

轉眼間,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這期間,我們向太空中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希望通過這些高科技設備,對太陽系內的天體進行一系列的探索。

1977年,美國向太空中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探測器,這枚探測器的使命,不僅僅局限於太陽系內,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旅行者一號」,去探索外太陽系的秘密。

這枚「旅行者一號」,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一個探測器。如今,「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空中穿行了43年的時間,43年後的今天,「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222億公裡的位置,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沒有飛出太陽系。

按照科學家的推算,太陽系的直徑大概在2-3光年之間,以「旅行者一號」目前的前進速度來計算,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17600年。

雖然看上去遙遙無期,但正因為如此,才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其實按照目前人類科技的水平,「旅行者一號」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了。

在43年的時間內,「旅行者一號」為人類傳遞迴了很多寶貴的天文資料,就比如在1990年,「旅行者一號」就曾經拍攝了一張照片,當時它的位置距離地球64億公裡,接到實驗室的指令後,「旅行者一號」的鏡頭對準了地球的方向,為地球拍攝了一張照片,雖然這張照片對於科學研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這張照片卻對我們的思維格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

如下圖,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粒灰塵一樣渺小,就連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著有小說《三體》劉慈欣看過照片後都表示:地球真的太渺小了。

但就是照片上這麼一個小藍點,卻成為了幾十萬個物種賴以生存的家園,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都發生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藍點中。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我們擁有著地球上其他物種難以企及的智慧,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創造出現代的科技社會,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人類就是地球的主宰者。

但是看過這張照片之後,相信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尚且渺小的如一粒沙子,何況是我們人類呢?這張照片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的格局一定要高,日常生活中,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要廣一些,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善待大自然,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其實,劉慈欣感嘆地球太渺小,這一點並不是他看過照片之後才感悟出來的,在他的科幻小說中,對於人類文明的渺小早就有所體現,最典型的就是小說《三體》

《三體》被稱作「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憑著這部優秀的作品,劉慈欣獲得了雨果獎,這個獎項也被人們稱作是「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在小說《三體》中,人類和地球在宇宙中都非常的渺小,因為地球坐標的暴露,人類文明受到三體人的威脅,在更高級的三體文明眼中,人類就像螞蟻一樣不堪一擊,這些雖然只是小說中的內容,但是卻非常的引人深思。

就連前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曾經表示:「看完《三體》後我才發現,當美國總統這件事簡直不值一提,因為跟浩瀚的宇宙相比,人類和地球簡直太渺小了!」

由此不難看出,《三體》這本書的魅力有多大,不只是歐巴馬,《三體》在國外擁有著一大批的忠實粉絲。《三體》也成為了中國近十年來最成功的文化輸出案例。

如今,《三體》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2100萬冊,還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多種語言的版本。此前,導演卡梅隆邀請劉慈欣參加自己新電影的發布會,在活動中,卡梅隆三句話不離《三體》,更是直言自己非常想要把《三體》拍攝成電影。

在國內,大家熟悉的小米總裁雷軍也非常的喜歡《三體》,他不光是被小說的精彩內容所吸引,更是將書中闡述的宇宙定律奉為圭臬,他認為書中提到的「降維打擊」、「黑暗森林法則」等概念,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三體》一共分為三部,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我第一次看《三體》時,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瞬間震撼了我,書中描述的各種宇宙定律,徹底顛覆了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確實像歐巴馬說的那樣,看完《三體》之後,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我都不會放在心上,人也變得更加豁達了。

要說到最精彩的一部,還要數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非但沒有爛尾,反而比前兩部更加精彩,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三體》,那麼我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這部小說不僅能帶給你閱讀的樂趣,心靈的震撼,而且還會引起你對於人性的深層次思考。

在書中這個天馬行空的科幻世界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中國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全3冊《三體》,原價195元,現在只需要79元,一頓飯錢,你就能夠讀到世界上最貼心的巨作,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200億公裡的探測器,曾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值得深思
    在過去的幾十年,人類的科技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無數高科技應用在航天領域。短短幾十年,人類不僅登陸了月球和火星,各類探測器基本上完成了對太陽系的全方位探索,讓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上個世紀70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宇宙探測器,目的是為了觀測宇宙資料以及探測可能存在的星際文明。
  • 30張讓人既興奮又害怕的宇宙照片,人類太渺小了…
    人類在宇宙中非常渺小,但我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浩瀚宇宙的探索。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今天漫遊菌就帶大家走出地球,去看看那些在太空中才能感受的奇景!去年六月份,俄羅斯千島群島萊科克火山爆發,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拍下了這一震撼畫面!
  • 64億公裡外的地球照片,再次向我們宣告:這顆星球有多麼渺小
    不知不覺間,NASA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43年了。它是人類第一個近距離拜訪木星、土星的探測器,也是第一個飛到太陽系日球層邊緣的探測器。它拍攝了大量人類歷史上十分經典的照片,其中兩張地球的照片,最值得我們深思。1977年9月18日,在剛剛升空兩周之後,旅行者1號探測器回望了自己的家園,並且拍下了一張地球和月球的合影。
  • 飛行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引人深思?
    後來,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將探測器送至遙遠的星空。許多離開地球十分遙遠的探測器都會不約而同地回望地球,並且拍下彌足珍貴的照片。1972年12月7號,美國阿波羅17號的太空人正在前往太空的途中,這時他們回望我們的家園地球,看到了十分震撼的場面,並且拍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
  • ​在距離地球60億公裡處,旅行者1號拍下這張照片,令人不可思議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充滿了神奇,早在上個世紀,為了探索宇宙,在宇宙中發射了多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從太空中傳回的照片,讓人類對宇宙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眾所周知,人類是生存在太陽系中的地球上的,但是我們對於太陽系以外的事物也知之甚少,為了探索系外的事物,美國宇航局(NASA)於1977年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探測器。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直到後來科技慢慢地發展,人類學會製造探測器後,便不斷地向外太空發射宇宙探測器,衛星等等。只是為了揭開隱藏在宇宙之中的神秘面紗。而對於人類而言,發現宇宙中的秘密越多,就顯得自己越渺小。探索宇宙,太陽系並不是終點當人類慢慢地發現,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無法發現其他文明存在的結論時,便開始了新一輪更為遙遠的宇宙探索之路。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
  • 當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60億公裡時,拍下了這張震驚全世界的照片
    直到後來科技慢慢地發展,人類學會製造探測器後,便不斷地向外太空發射宇宙探測器,衛星等等。只是為了揭開隱藏在宇宙之中的神秘面紗。而對於人類而言,發現宇宙中的秘密越多,就顯得自己越渺小。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於1977年向太空中發射了迄今為止發射時間最長,距離地球最遠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
  • 已飛224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讓人深思?
    雖然月球是人類目前到過最遠的星球,但還有無人探測器飛到此前從未去過的外星世界,代替人類去探索宇宙,了解未知的世界。目前,飛得最快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曾通過木星和土星這兩大氣態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已經飛到了224億公裡之外。旅行者1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6.9公裡/秒,相對於地球的速度為43.6公裡/秒。
  • 1977年,美國把一張金唱片發射到宇宙,劉慈欣:地球或因此被毀滅
    1977年,美國把一張金唱片發射到宇宙,劉慈欣:地球或因此被毀滅1977年9月5號,美國宇航局做了一個決定,把一個探測器發射到了宇宙當中,這個探測器則被命名為「旅行者一號」,而其目的就是為了探測宇宙深處,探索宇宙星體。
  •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張金盤,劉慈欣:這是毀滅人類的行為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張金盤,劉慈欣:劉慈欣:這是毀滅人類的最愚蠢的行為!迄今為止,有關於外星人的電影與書籍也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劉慈欣的《三體》。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一枚太空飛行器——旅行者一號。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它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2012年8月25日,&34;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
  • 旅行者號已接近太陽系邊緣,拍下這張照片,無法相信地球竟是這樣
    1977年8月20日和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號和1號發射升空,從此便開始了宇宙探索之旅,也正是因為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浩瀚的宇宙人類的渺小,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這張拍攝於1990年的照片,這張照片被稱為暗淡藍色。
  •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旅行者拍下了決定性照片!
    眾所周知,旅行者1號是人類歷史上收個離開日光層踏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它是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不僅如此,旅行者1號帶給人類科學上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消息稱,NASA於2020年2月13日發布了旅行者1號著名的「淡藍點」地球圖像的更新版本,這張照片展示了真實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太空探測器飛出去42年!傳回來一張照片,令人類深思!
    近些年來,人類的科技水平在不斷地發展,地球上我們人類除了深海之處和大山深處未曾探測,幾乎都已經探測的差不多了。而人類的科技水平要想有一個新的大的進展,就必須去找到新的能夠快速促使人類科技發展的資源或者是智慧!於是,人類展開了針對外太空的探測。
  • 已飛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使人沉思?
    由於我們未曾踏足星際空間,所以這兩個探測器的到來,能夠將星際空間不為人知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而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朝向星際空間飛去之時,曾經回眸看了一眼太陽系,並拍攝到太陽系的全家福,那是它拍的最後一張照片。這一張照片,讓我們陷入了沉思。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於是,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人類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過去數十年來,人類發射了大量的太空探測器,飛往其他星球,並且在上面登陸,甚至還有人類踏上了其他星球的表面。1990年,在旅行者1號要進入深邃的太空之前,NASA給位於6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發射指令,讓它的相機調轉方向,朝著它所來的地方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
  •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張金盤,劉慈欣:這是毀滅人類的行為
    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它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
  • NASA在地球60億公裡外,拍到一張照片,看到地球都沉默了!
    曾經我們以為地球是一個平面,也就是地平說,也有人說地球是一個被烏龜馱在背上的平面。當第一艘探測器真正飛出地球之後,才印證了地球其實是一個球體,這時的我們才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到底有多麼的無知。這並不是在做無用功,除了尋找地外生命之外,人類對於外太空的研究和發展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認識宇宙和太空,在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張來自於60多億公裡之外的一張地球照片,這張照片的出現讓很多人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也不由得開始思考人生。
  • 飛行211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土星和它們衛星詳細信息的探測器,也是第一個充分驗證彈弓效應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利用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的彈弓效應飛出6萬公裡的時速人造物最高速度,也實現飛出太陽系的夢想,旅行者1號在40多年的飛行中還拍攝很多精美絕倫的宇宙照片,在這些美麗的照片中,有一張照片顯得格外顯眼,這張照片也是旅行者1號在離開太陽系之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就是著名的「暗淡藍點」照片。
  • 飛行211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它是第一個為人類提供木星、土星和它們衛星詳細信息的探測器,也是第一個充分驗證彈弓效應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利用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的彈弓效應飛出6萬公裡的時速人造物最高速度,也實現飛出太陽系的夢想,旅行者1號在40多年的飛行中還拍攝很多精美絕倫的宇宙照片,在這些美麗的照片中,有一張照片顯得格外顯眼,這張照片也是旅行者1號在離開太陽系之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就是著名的「暗淡藍點」照片
  • 美國43年前將一張金盤送入宇宙,劉慈欣:這愚行簡直要毀滅人類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旅行者1號,上面放著一個銅質鍍金磁碟唱片,還有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據說即使過了10億年也可以正常使用。這無疑是人類向宇宙文明邁出的一大步,但是,霍金卻多次公開警告人類,不要尋找外星人,更不要試圖和他們取得聯繫——這樣很有可能讓人類文明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