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200億公裡的探測器,曾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值得深思

2020-12-04 小牧科技密探

本文是小牧科技密探原創,嚴禁搬運轉載,侵權必究

自人類誕生以來,從未放棄對宇宙的探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方式也在不斷升級,從先前的肉眼到光學望遠鏡,從光學望遠鏡到射電望遠鏡,人類不斷刷新對宇宙的認知。在過去的幾十年,人類的科技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無數高科技應用在航天領域。短短幾十年,人類不僅登陸了月球和火星,各類探測器基本上完成了對太陽系的全方位探索,讓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上個世紀70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宇宙探測器,目的是為了觀測宇宙資料以及探測可能存在的星際文明。經過43年的飛行,最先離開地球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00億公裡,幾乎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是截止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算是進入星際空間。幾十年來,旅行者號探測器不負眾望,為地球傳回了數以百萬計的影像資料,為人類研究太陽系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資料。

作為人造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如此遙遠的距離還能與地球保持聯繫,不得不說人類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現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逼近太陽系邊緣,探測環境越來越惡化。據了解,在太陽系邊緣存在一條複雜的星雲,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太陽系籠罩在其中。對於這條星雲,有科學家認為是外星人故意設置的隔離帶,目的是為了防止太陽系文明在物理上突破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雖然這個觀點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但是「旅行者1號」如今的遭遇的確很困難了。

有準確數據顯示,旅行者1號如今所在的範圍,存在很多高能量粒子射線,這些高能粒子射線會對探測器信號進行幹擾。除此以外,這些粒子射線會降低探測器速度,是的飛行阻力越來越大。據悉,到了2025年前後,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的電量就會耗盡,到時候探測器會與地球斷絕信號往來,徹底淪為太空垃圾。與人類斷絕聯繫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還會繼續向前推進,至於前途如何,科學家也無法預測。

旅行者1號如今所在的位置,正好可以聚焦太陽系全景。值得一提的是,探測器的確拍下了一組照片,傳回地球後,科學家陷入沉思:人類所在的地球的確十分渺小。原來,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曾旋轉鏡頭角度,剛好聚焦了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其中就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全部位列其中。科學家將照片放大後,可以看出一個清晰地藍色小點,從位置上可以看出,這個藍色的小點就是地球。太陽位於正中,八大行星分布排列,不得不說,這張太陽系的全景圖雖然單薄,但是看起來非常壯觀。

對於這張太陽系照片,不少人感慨,原來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渺小。如果放在太陽系中,那麼地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不知道大家對這張照片怎麼看,歡迎在下方互動留言,感謝你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先後發射了著名的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
  • 旅行者號宇宙航行中,傳回的最後一張照片,引發人類深思!
    旅行者號宇宙航行中,傳回的最後一張照片,引發人類深思!《暗淡藍點》是卡爾薩根博士因為一張地球照片,而觸發的靈感所寫成的一本書,這張照片是航海者1號所拍攝的,整個照片的內容主要顯示了地球孤單的背景,它獨自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夜幕當中,卡爾薩根更是憑藉著這本書聲名大噪。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近百年來,各個大國都向宇宙發射了探測器,希望可以解開宇宙的秘密,截止到目前,只有兩個探測器飛得最遠,那就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旅行者1號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向人類傳回了多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竟然讓人類感到深思,這是為什麼呢?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飛越200億公裡後,內容讓人深思!
    飛越200億公裡後,內容讓人深思!想必這張被稱為暗淡藍點的圖片很多人都看過,這是旅行者1號在離開地球之後所拍攝下來的,這張照片上出現之後,引發了全人類的深思,我們究竟是誰?我們究竟從哪裡來?這些終極問題在這顆暗淡藍點面前似乎顯得更加無力,人類雖然有能力將探測器送上更為遙遠的星空,但是我們卻無法解釋這些生命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人類一直都想去外太空看一看,看看地球是怎樣的模樣,宇宙又是如何,以前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非常單一,始終認為地球是方形的,這樣的思想持續了多年,隨著科技的慢慢提升,人類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時,終於看到地球是一副怎樣的面貌,原來它是橢圓形的,可想而知人類從前的思想是多麼幼稚。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這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150倍,使其成為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由於距離遙遠,旅行者1號發出的無線電波以光速飛向地球,需要大約21個小時才能到達。1990年,在旅行者1號要進入深邃的太空之前,NASA給位於6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發射指令,讓它的相機調轉方向,朝著它所來的地方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
  • 已飛224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讓人深思?
    目前,飛得最快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它曾通過木星和土星這兩大氣態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已經飛到了224億公裡之外。旅行者1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6.9公裡/秒,相對於地球的速度為43.6公裡/秒。
  • 旅行者1號穿越225億公裡,曾傳回照片,為何會讓人感覺孤獨?
    旅行者1號穿越225億公裡,曾傳回照片,為何會讓人感覺孤獨?在1977年,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這兩艘探測器,完成了穿越小行星帶,探索木星土星的任務,再次之後旅行者一號飄向了更為遙遠的宇宙深處。這顆探測器是截止到目前為止,飛行距離最遠,時間最長的一艘。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它已經距離地球有225億公裡,距今已經有44年的時間。
  • 距地65億公裡外,探測器傳回一張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
    比方說在上世紀90年代的新聞中,「火星移民」的計劃就已經被提出了,而且當時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只要人類進入到21世紀,就可以離開地球,在太陽系中來去自如。特別是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向外發射了很多攜帶地球信息的探測器,也認為在21世紀會受到回應。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為了更好的研究宇宙,人們製造了許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被送上太空,進行各種研究,完成各項任務,有的飛船在完成任務後便如約的返回地球,而有些飛船卻因為各種原因,飄蕩在太空中,與人們失去了聯繫。,並且在65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
  •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對探索外太空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仍然沒有停止過追尋的步伐。古代的人們,只能抬頭仰望夜空,將那種期盼的心情寄託於夜空中。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發生探測器的主要目的1977年,NASA發射了旅行者1號,它被世人寄予厚望,時隔多年,旅行者1號為人類傳回不少照片和數據信息。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特地在旅行者1號放了一張關於地球的光碟,這上面詳細介紹地球的所處位置。
  • 距地球65億公裡,旅行者1號傳回的照片,讓科學家充滿負面情緒
    美國宇航局在旅行者一號探測器上攜帶了一張地球的文明語言坐標光碟,為的是將人類文明帶向更為廣闊的宇宙世界。然而,令人類感到失望的是,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陽系內飛了43年的時間了,卻依舊沒有離開太陽系。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的時間,唯一的安慰可能是旅行者一號每到達一個地方,都會傳回遙遠的星際太空的照片,讓人類即便沒有離開地球,也瞬間掌控萬裡之外。可這份喜悅同樣也是喜憂參半的,尤其當旅行者一號飛離地球大約65億公裡處,對著地球拍攝了一張照片,並將這張照片傳回到了地球。科學家看了這張照片之後,長久地失了神!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222億公裡外傳回照片,引起人類思考。
    在人類宇宙探索的過程當中,探測器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們代替人類走出地球,去往更為遙遠的地方完成使命。如果沒有它們出現,或許人類對於宇宙並不會有如此多的了解。我們依舊像井底之蛙一樣,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所有了。探測器就像是山裡的眼睛一樣,代替我們去感受和觀望太陽系的深處。
  •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猜測太陽系內還有個沒有發現的行星。冥王星被除名後,科學家便開始推算它的位置在哪裡。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令科學家沉默?
    目前這五顆星際探測器向著各自的方向飛行,最終的目標都是飛出太陽系。而距離地球最遠的要屬旅行者一號,它1977年發射成功,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衛星的探測,之後繼續向深空飛行,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同時它也成為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沉默?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NASA為了探測四顆遠日行星,在上個世紀相繼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
  • 這艘飛船在48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刷新我們的認知
    著名的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就是這樣的宇宙探測器,它們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0多年,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與地球的距離超過150個天文單位,即超過了225億公裡。與此同時,另一個新的星際探測器也正在朝著太陽系外側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