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飛船在48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刷新我們的認知

2021-01-21 騰訊網

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拉開了人類航天的序幕,從那時候開始,越來越多國家發射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這些太空飛行器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社會發展等。在這些太空飛行器中,除了有一些是用於導航、通訊等用途外,還有一些太空飛行器專門對外星球或者宇宙深處進行探索。著名的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就是這樣的宇宙探測器,它們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0多年,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與地球的距離超過150個天文單位,即超過了225億公裡。與此同時,另一個新的星際探測器也正在朝著太陽系外側飛去。

新視野號探測器

在很久以前,科學家就已經發射了探測器對太陽系八大行星進行了探索,其中火星是人類探索最多的行星之一,曾經的「第九行星」冥王星卻沒有探測器對其進行抵近觀測,更沒有探測器環繞冥王星或者著陸到冥王星表面。不過,這一個情況在21世紀開始出現了轉變。

在2006年1月,NASA發射了一個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這個探測器主要任務就是對冥王星以及他的最大衛星卡戎(冥衛一)和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進行探測。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的這一年,冥王星也被除去「第九行星」的頭銜,被列為矮行星之列。經過近9年的飛行,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7月14日19時49分近距離飛越了冥王星,當時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飛行裡程達到了48億公裡。

48億公裡外傳回首張冥王星近照,刷新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由於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需要探索冥王星以及它的衛星,還有柯伊伯帶的小天體,所以新視野號探測器並沒有進入環繞冥王星的軌道,只是從冥王星的附近飛過,擦肩而去。雖然與冥王星只有「一面之緣」,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照片卻讓我們大開眼界,看到了冥王星表面不為人知的景象,也讓我們看到了宇宙中前所未有的景象。

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知道宇宙深處有多少個星系,現在科學家從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中可能找到了新的證據,新視野號的數據、照片表明,宇宙深處的星係數量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少得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前科學家的推測認為,人類為中心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不過不可觀測宇宙到底有多大,沒人知道,有科學家認為至少有23萬億光年。科學家通過數據模型推測出,宇宙深處的星係數量可能達到2萬億個,但是從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第一張冥王星近照中,科學家得出新的結論,目前我們科技能夠確定的宇宙星係數量可能只有數千億個,而不是之前我們所認為的2萬億個。這一個發現,刷新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這些研究表明,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非常少,現在對宇宙的認識很多都是基於數據模型,很多觀點都只能是根據數據模型來推測。隨著這些先進探測器的到來,傳回大量新的數據、照片,可能會刷新我們對宇宙的認知,甚至可能會顛覆我們之前的一些觀點。畢竟,實際的情況可能比數據模型更加複雜。

人類飛不出太陽系?

現在新視野號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了近15年,與地球的距離也已經達到71億公裡左右,相當於地球與太陽距離的4.7倍。雖然非常遙遠,新視野號探測器卻還沒真正離開我們太陽系,即使是飛得最遠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遠在225億公裡外,連太陽系的邊緣都還沒看得到,更別說新視野號探測器了。那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呢?

由於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所以太陽繫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有一些觀點認為,飛離海王星軌道後就可以認為離開太陽系了;有一些觀點認為,太陽系的邊界非常遙遠,除了有八大行星、柯伊伯帶外,還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奧爾特雲,半徑可能達到1光年遠。也就是說,從太陽系中心以光速出發,也需要近1年時間才能穿過奧爾特雲。我們的太空飛行器,不論是新視野號探測器還是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飛行速度都非常慢,所以離開奧爾特雲的時間非常漫長,可能需要繼續飛行數萬年時間才能實現。這樣漫長的飛行時間,我們人類顯然是沒法接受的,難道我們人類真的要被困在太陽系了嗎?

相關焦點

  • 這艘飛船在1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周,事實證明,我們人類是可以邁向太空的。事實上,我們人類確實是看到過一些在上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畫面。其中一張就是在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4.4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
  • 這艘飛船在6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挫敗感
    前往距離我們地球大約38萬公裡的月球,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從地球出發如果前往更遠的星球,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如前往超過5500萬公裡的火星,飛船單程就需要持續飛行近半年時間,如果算上從火星返回地球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年。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走出太陽系,需要多久呢?
  • 美國飛船在60億公裡遠拍攝最後一張照片,顯示了7個天體
    為了探索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9月5日發射了一艘遠航飛船旅行者1號,經過43年零18天日以繼夜的飛行後,終於來到200多億公裡外,成為世界最遠人造物,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旅行者
  • 飛行48億公裡,新視野號傳回數據,上面的內容刷新科學家的認知
    冥王星的發現從排序來看,冥王星位於海王星軌道以外,與距離太陽的最近距離大約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最遠距離大約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由於冥王星的距離非常遙遠,所以想發現它確實是不容易。經過長達9年多的飛行,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年7月14日飛越了冥王星,飛行裡程達到48億公裡。這是我們人類飛行器第一次近距離飛越冥王星,所以這個探測器的到來,能夠將48億公裡外的冥王星一些不為人知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並且在65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這艘飛船就是由美國發射的新視野號,新視野號發射升空,完成了各項任務,可是有一天,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是宇宙中的一些障礙導致人們與新視野號失去了聯繫,所以當時人們也非常無奈,便停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14億公裡外,飛船從太空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專家看後失去笑容?
    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20世紀最後一艘進行星際探索的飛船,它不僅要對土星進行一個近距離觀測,還承載了多位科學家的希望。1659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發現「耳朵」其實就是一個環繞在土星外圍的扁平圓環,這是科學技術的又一大突破。後來,土星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天文學家發現,相對於其他星體,它更像是一個「氣球」,厚達幾萬公裡的大氣層足以阻擋大多數「天外來客」,在土星表面登陸的計劃,還沒開始就宣告破滅了。
  •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人類一直都想去外太空看一看,看看地球是怎樣的模樣,宇宙又是如何,以前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非常單一,始終認為地球是方形的,這樣的思想持續了多年,隨著科技的慢慢提升,人類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時,終於看到地球是一副怎樣的面貌,原來它是橢圓形的,可想而知人類從前的思想是多麼幼稚。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浩瀚而且神秘的存在,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宇宙當中的星辰,在我們的文獻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記錄,對於天文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的發展,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預計在2025年前後,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就會到達臨界點,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並成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測器」。
  • 距地65億公裡外,探測器傳回一張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
    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之外的地方,旅行者1號曾經為科學家們傳回了一張太陽系的照片,因為距離已經足夠遠了,所以,在照片中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被包含在內了。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的心目中各個都是「巨無霸」的星球,在這張照片裡,都只是一個個有一點亮光的小亮點。
  • 14億公裡外的飛船,從深空傳回一張照片,專家看後為何笑容盡失?
    轉眼間,飛行到14億公裡外的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來一張照片,專家看後居然笑容消失。那麼,卡西尼號傳回來什麼照片,居然讓專家臉上笑容消失呢?這張照片背後又有什麼秘密呢?一、為見土星,卡西尼號升空卡西尼的誕生離不開一個星球——土星。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今中外,人類對於土星的好奇從沒有停止。
  • 65億公裡之外的一次回眸,照片傳回地球,給天文學家帶來挫敗感
    按照目前我們了解到的,地球上生命發展進化了38億年,才形成今天的大好局面,有數百萬個物種佔據著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享受著每一份資源。但是這數百萬個物種裡,只有我們人類踉蹌的跳出了食物鏈的限制,發展出了智慧文明。在幾百萬年前,人類的老祖宗們還是非洲大草原上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只能靠著撿食野果勉強填飽肚子。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旅行者1號並非一艘普通的太空飛船,由於它此前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其速度已經超越了太陽系逃逸速度,太陽的引力無法再束縛住它,這意味著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星際探測器,它飛出太陽系只是時間的問題。1990年,在旅行者1號要進入深邃的太空之前,NASA給位於6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發射指令,讓它的相機調轉方向,朝著它所來的地方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
  • 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
    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自從人類進入太空後,才知道宇宙是多麼廣闊。人類就宛如微不足道的螞蟻,在地球上轉瞬即逝,沒有留下任何印記。上個世紀蘇聯利用發射器將人類送入了太空,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人類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自此之後各個國家也開始積極的制定太空計劃,並且向太空不斷發射探測器。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其中蘊含太多的未知秘密。
  • 已飛224億公裡,最遠人造物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讓人深思?
    它曾通過木星和土星這兩大氣態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經過43年的飛行,目前已經飛到了224億公裡之外。旅行者1號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16.9公裡/秒,相對於地球的速度為43.6公裡/秒。暗淡藍點雖然旅行者1號現在還沒有失聯,但它目前已無法再進行拍照,它拍的最後一張照片還要追溯到1990年。當時,旅行者1號已經完成了內太陽系的觀測任務,準備飛入太陽系深處。
  • 距離地球200億公裡的探測器,曾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值得深思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方式也在不斷升級,從先前的肉眼到光學望遠鏡,從光學望遠鏡到射電望遠鏡,人類不斷刷新對宇宙的認知。在過去的幾十年,人類的科技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無數高科技應用在航天領域。短短幾十年,人類不僅登陸了月球和火星,各類探測器基本上完成了對太陽系的全方位探索,讓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
    在地球2.8億公裡之外,隼鳥2號傳回別樣照片,呈現不一樣的世界!但是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和研究一直沒有停止,他們都想知道,在地球之外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存在,但是根據現在人類的探測來看的話,還沒有發現關於外星人的一些確切的消息,但是人類也不斷的發射一些探測器到太空當中,當然這些探測器也傳回了一些照片,向人類展現了不一樣的外太空的世界。
  • 今日旅行者1再傳回一批數字,已到222.96億公裡遠,是什麼意思?
    趣味探索訊 估計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對外太空產生過種種幻想,太陽系之外星際空間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是否有大量石頭飛來飛去,是否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黑暗,是否有多個外星飛船在快速穿梭,因為多部科幻電影中的片段就是如此。
  • 失聯飛船在65億公裡外,再次連接地球傳回全新的照片
    古代人們只能夠用眼睛來觀望星空,對於宇宙的概念更是非常的模糊,也是充滿無限想像的,從1609年伽利略使用一些簡單的望遠鏡,可以觀測一些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一直到現在人類已經可以實現載人登月,發射各種各樣的探測器到宇宙當中為我們傳回更多清晰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