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級的智慧生命,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或許可以稱為地球的「主宰者」。因為地球其他的生命都沒法與我們人類媲美。不過,隨著我們開始探索宇宙,走出地球以後,也開始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地球的渺小、我們人類的渺小,畢竟,宇宙是浩瀚無垠的。自從航天技術的出現,我們人類可以以一個新的視角認識我們地球,也是航天技術的出現,讓我們人類感到了一絲的「挫敗感」,為什麼呢?
在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發射升空,拉開了我們人類航天的序幕,在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周,事實證明,我們人類是可以邁向太空的。當然,由於一般的衛星、飛船軌道比較低,所以沒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只是看到地球的部分景象,想看到地球球形全貌,需要離地球足夠遠。
在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飛船發射升空,在1969年7月20日,飛船成功著陸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表面。由於月球離地球的距離足夠遠,所以在月球表面看到的地球,可以看到一個蔚藍色的星球。
隨著離地球越來越遠,看到的地球就會越來越小。相信很多朋友都還記得,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升空,此前這個探測器在距離地球大約120萬公裡的宇宙深空回眸看了一下地球家園,還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得到了地球與月球的「合影」。從分享出來的畫面中,我們已經看不到地球是蔚藍色的星球了,看到的地球和我們夜空中看到的月亮很像,就像一個彎彎的「月牙」。現在天問一號離我們地球越來越遠,離火星目標越來越近,意味著它看到的地球、月球也會更小了。
在120萬公裡外看地球,尚且還能看到大致的輪廓,如果在上億公裡外看地球,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事實上,我們人類確實是看到過一些在上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畫面。其中一張就是在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4.4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
這個距離到底有多遠呢?14.4億公裡,差不多相當於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0倍,在我們地球上看到的太陽都已經很小,在14.4億公裡外,還能看到地球嗎?當然可以,只是,在這一張來自14.4億公裡外的照片中,我們地球只是一個小亮點而已。如果沒有太陽光的反射,我們可能連這個小亮點都看不到了。
另一張更遠的照片,是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64億公裡遠的宇宙深空拍攝到的。和「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14.4億公裡外傳回的照片一樣,已經沒法看到地球的輪廓,在這一張照片中,我們的地球家園只是漆黑的星空中一個「暗淡藍點」,地球的大小隻佔了這一張照片的0.12像素。
先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64億公裡外回看地球,再到「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14.4億公裡外回看地球,這些來自宇宙深空的照片讓很多人都感到了挫敗感,也感到了不可思議。和宇宙相比,我們地球家園不僅僅渺小,最關鍵的是,我們的飛行器飛行了幾十年,都還沒真正走出太陽系。難道,我們人類會被困在地球、困在太陽系了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人類走出太陽系,確實是非常困難,漫長的飛行時間,顯然是我們人類沒法接受的。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在未來我們人類會在航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藉助更加先進的飛行技術,我們人類未來的飛行速度可能會更快,走出太陽系所需的時間可能會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