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公裡外,飛船從太空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專家看後失去笑容?

2021-01-13 騰訊網

曾幾何時,上天、入地乃是人類的兩大夢想,千百年來,為此做出努力的人層出不窮,他們不僅貢獻了智慧,還給予了後人探索的勇氣。1961年4月,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足以載入史冊。不過,人類的野心還不止於此,步入太空僅僅是第一步,若想揭開宇宙之謎,還要走得更遠才行。

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20世紀最後一艘進行星際探索的飛船,它不僅要對土星進行一個近距離觀測,還承載了多位科學家的希望。當然,卡西尼號並不是某個國家能夠獨立完成的技術,這是美國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共同開展的合作項目。為此,17個參與國家貢獻了27種尖端科技,它們的使命就是儘可能地揭露土星的「真面目」。

400年前,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測到了諸天星辰,長著兩隻「耳朵」的土星也得到了關注。1659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發現「耳朵」其實就是一個環繞在土星外圍的扁平圓環,這是科學技術的又一大突破。後來,土星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天文學家發現,相對於其他星體,它更像是一個「氣球」,厚達幾萬公裡的大氣層足以阻擋大多數「天外來客」,在土星表面登陸的計劃,還沒開始就宣告破滅了。

不過,雖然土星表面沒有陸地,但進行一個近距離觀測還是必要的。北京時間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號升空了,作為一顆極其特殊的探測器,它並不是依靠火箭助推的,經過科學家反覆測算,若想把卡西尼號順利投入到土星軌道,則至少需要70噸燃料,這是一個無法接受的數字。因此,眾位科學家採用了「引力彈弓效應」這一方法,即借用行星的引力。

1998年4月,卡西尼號第一次飛掠金星,獲得短暫的加速後,它又於次年6月在距金星600公裡處飛掠,獲得了第二次加速。同年8月,卡西尼號飛掠地球,再次得到了第三次加速。經過3次引力加速之後,卡西尼號擁有了飛往太陽系外層的速度,這樣一來,它便有了接近土星的可能。2000年12月,卡西尼號在距木星表面1000萬千米處飛掠,這時它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每秒30千米,於是頭也不回地朝土星飛去。

2004年5月18日,卡西尼號正式進入土星系,為了避免被「重力場」捕捉,科學家迅速啟動了減速火箭,把飛船的狀態逐漸調整至平穩。經過漫長的96.4分鐘後,卡西尼號終於飛入預定軌道,成為了土星第一顆人造衛星。當然,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成就,卡西尼號在探索、分析土星的同時,也被賦予了「拍地球」的重任,眾位科學家都很期待最後的成像。

2013年7月19日(美國東部時間),14.4億公裡外的卡西尼號將鏡頭對準地球,避過太陽的光芒後,它迅速拍攝了一張照片,並傳回了地面指揮中心。然而,看到這張照片後,科學家臉上的笑容卻漸漸消失了,因為地球實在是太渺小了,在黑暗的宇宙中,它只是一個閃耀著微弱光輝的「小白點」,儘管眾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也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落差。

宇宙是浩瀚神秘的,人類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已經十分不易了,雖說科學一途毫無盡頭可言,但只要繼續前進,宇宙的奧秘遲早會被揭開,不是麼?

相關焦點

  • 14億公裡外的飛船,從深空傳回一張照片,專家看後為何笑容盡失?
    轉眼間,飛行到14億公裡外的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來一張照片,專家看後居然笑容消失。那麼,卡西尼號傳回來什麼照片,居然讓專家臉上笑容消失呢?這張照片背後又有什麼秘密呢?一、為見土星,卡西尼號升空卡西尼的誕生離不開一個星球——土星。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今中外,人類對於土星的好奇從沒有停止。
  • 這艘飛船在1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在120萬公裡外看地球,尚且還能看到大致的輪廓,如果在上億公裡外看地球事實上,我們人類確實是看到過一些在上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畫面。其中一張就是在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號無人飛船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4.4億公裡外拍攝到的地球。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為了更好的研究宇宙,人們製造了許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被送上太空,進行各種研究,完成各項任務,有的飛船在完成任務後便如約的返回地球,而有些飛船卻因為各種原因,飄蕩在太空中,與人們失去了聯繫。,並且在65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
  • 距地65億公裡外,探測器傳回一張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
    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之外的地方,旅行者1號曾經為科學家們傳回了一張太陽系的照片,因為距離已經足夠遠了,所以,在照片中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被包含在內了。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的心目中各個都是「巨無霸」的星球,在這張照片裡,都只是一個個有一點亮光的小亮點。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預計在2025年前後,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就會到達臨界點,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並成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測器」。
  • 美國飛船在60億公裡遠拍攝最後一張照片,顯示了7個天體
    為了探索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9月5日發射了一艘遠航飛船旅行者1號,經過43年零18天日以繼夜的飛行後,終於來到200多億公裡外,成為世界最遠人造物,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旅行者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14億公裡外,土星探測器傳給地球一張照片,地球人看後感嘆萬分
    星辰大海,如果將太空比喻成了大海,那麼地球就如同滄海之一粟,正是因為太空的無限空間,讓地球上的人類充滿了無數的想像,對於太空的探索,也因此變得無止境。人們最早觀察到的,是與地球相伴的月亮,這個與地球朝夕相伴,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美麗星球,未了解之前,總是那麼的神秘,古人甚至幻想出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樹等故事,幻想著月球與地球一樣,有山有水有河流。
  • 這艘飛船在48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刷新我們的認知
    著名的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就是這樣的宇宙探測器,它們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0多年,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與地球的距離超過150個天文單位,即超過了225億公裡。與此同時,另一個新的星際探測器也正在朝著太陽系外側飛去。
  • 從60億公裡外看地球是啥樣?來看看旅行者拍的照片吧。
    縱使地球上有70億人口,但人類依然感到無比孤獨,人們渴望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擁有生命的星球,也渴望能與地外文明進行交流,而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人類相繼發明了大量的宇宙探測器,包括射電望遠鏡、太空望遠鏡、人造衛星以及飛船等等。
  •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距地球60億公裡,NASA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小時候老師問到每個人的夢想時,很多人都會說當太空人,太空人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卻要遭受常人難以承受的磨練,因為進入太空需要鍛鍊人的身體素質,如果身體承受不住,那麼將會走向死亡,所以太空人比我們想像中的難多了。
  •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對探索外太空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仍然沒有停止過追尋的步伐。古代的人們,只能抬頭仰望夜空,將那種期盼的心情寄託於夜空中。直到科技文明有了迅速的發展,人類才真正有機會進入外太空。1961年,加加林成為第1個被送上太空的太空人,開啟航天領域的徵程,也是人類邁向外太空的一大步,這一步令世人自豪。可人類終究還是高估了這一步,原以為邁出這一步後,人類便能在外太空中來去自由,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文明依舊止步不前。
  • 184億公裡外飛船發現,有害物質越來越多
    184億公裡外飛船發現,有害物質越來越多了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於太空領域的探索和無窮無盡的求知慾,就已經深刻體現出來了。人類目前也已經往太空發射了很多顆探測器飛船。尤其是旅行者一號,被認為已經離開了太陽系,旅行者二號同樣也為人類揭開了很多遙遠的星際太空之謎,然而隨便如此,人類至今對太空的了解依舊是少之甚少的。
  • 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的星空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也拉開了美國和蘇聯對於太空探索的爭霸,人類進入了一個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可是跨越無數距離後,站在60億公裡外的宇宙空間回頭看,我們的世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抹亮光,可以說暗淡藍點這張照片,給了人類一個看待地球的全新角度,人類確實取得了很多的進步,進入太空,探索月球和火星,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從0到1的突破。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月球距離地球384000公裡,從月球當中看地球是最美麗的,這是在太空當中最佳的觀測地點,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的地方,從火星上看地球,是沒有月球看的那麼美麗,剛開始,科學家們大多認為銀河系是宇宙的全部,而直到後來,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升級,銀河系也只是宇宙當中數千萬億個行星當中的一員,如果將宇宙縮小,再縮小,就可以看到宇宙當中還是有很多的像星星一樣的點,這其實都代表著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
  • 65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感到了挫敗
    而現代文明科技的快速發展,已經將人類送往了太空。蘇聯太空人加加林1961年被送上太空,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加加林的一小步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一大步,可這一步,人類到底是高估了!人類以為至此之後,就可以在太空中來去自如了。然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過去了,人類認識到了宇宙的神秘未知和廣闊。人類連太陽系都沒有踏出去。
  • 這艘飛船在6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挫敗感
    不過,當我們走向太空時,我們才發現,我們當前的科技水平還是很有限,甚至可能會讓我們感到了一種挫敗感。如果前往更遠的星球,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如前往超過5500萬公裡的火星,飛船單程就需要持續飛行近半年時間,如果算上從火星返回地球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年。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走出太陽系,需要多久呢?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旅行者1號並非一艘普通的太空飛船,由於它此前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其速度已經超越了太陽系逃逸速度,太陽的引力無法再束縛住它,這意味著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星際探測器,它飛出太陽系只是時間的問題。經過43年的漫長飛行,旅行者1號目前已經飛過了225億公裡
  • 失聯飛船在65億公裡外,再次連接地球傳回全新的照片
    它的主要的任務就是探測冥王星以及最大的冥王星的衛星,以及柯伊伯帶附近的一些小行星群,它的任務結束之後他會飛向更遙遠的太空。就在新視野後,發射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它就和地球有過失聯,在65億公裡之外,其實也好再次和地球重新聯繫,並且傳回了關於柯伊伯帶和冥王星附近的一些照片,在當時和地球失聯之後,它只能夠暫停一切的工作,後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終於又再次和他取得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