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飛船在6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挫敗感

2020-08-18 猩猩科學頻道

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已經有幾十億年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僅為數百萬年,雖然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相對短暫,但是我們人類是很特別的,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文明社會,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技術。特別是近百年來,科技的井噴式發展,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魅力,我們人類現在已經可以走出地球,邁向宇宙深空。不過,當我們走向太空時,我們才發現,我們當前的科技水平還是很有限,甚至可能會讓我們感到了一種挫敗感。

前往距離我們地球大約38萬公裡的月球,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從地球出發,到登陸月球表面,再從月球表面返回地球,整個過程大約需要數日時間。如果前往更遠的星球,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如前往超過5500萬公裡的火星,飛船單程就需要持續飛行近半年時間,如果算上從火星返回地球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年。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走出太陽系,需要多久呢?

在1977年,我們人類先後發射了2個無人飛船,開啟了星際飛行之旅,那就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至今,這兩艘無人飛船已經在外太空中疾馳了40多年,離我們地球已經非常遙遠,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15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是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即大約為1.5億公裡),所以現在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225億公裡。

這個距離是什麼概念?從我們地球對著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出一個信號,這個信號需要20小時43分鐘才能被探測器接收到,當這個探測器接收到信號後立馬回復我們,回復的信號又需要20小時43分鐘才能被我們接收到。所以,現在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離我們已經異常遙遠。

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完成了首要任務,當時它與我們的距離已經達到64億公裡遠,NASA發出指令讓其回眸看了一下太陽系,並拍攝到了太陽系的全家福。由於距離非常遙遠,所以已經沒法看清楚地球的樣子,只是看到漆黑的星空中有一個「暗淡藍點」。從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中,我們的地球只是佔整張照片的0.12像素,我們的地球家園顯得非常渺小。

不過,和浩瀚的宇宙空間相比,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就顯得非常近了。以我們太陽係為例,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其實還沒完全飛出太陽系,因為我們太陽系的直徑遠不止1光年,在太陽系外側不僅僅有柯伊伯帶,還有一層非常大的奧爾特星雲。按照目前的飛行速度及方向,有科學家推算出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需繼續飛行4萬年,才能到達下一個恆星系。這樣的飛行時間,顯然沒法讓我們接受,難道我們的科技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嗎?

我們探索宇宙的一個原因是希望能夠找到其他的宜居行星,以便未來實現星際移民,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太陽系內並沒有一顆完全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在未來找到潛在的宜居行星,估計是一些離我們異常遙遠的系外行星。對於我們來說,短時間內走出太陽系是不現實的,難道我們真的被「困」在地球了嗎?

看起來似乎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實際的情況,可能沒這麼悲觀。我們暫且不談論宜居的系外行星,其實在我們太陽系內,也有一些可以成為我們「第二家園」的星球,如火星。當然,現在的火星並不適宜我們直接居住,所以在我們移民到火星之前,需要對火星進行改造,提高火星表面的溫度,改善火星的大氣環境,讓火星的水冰物質融化,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有可能實現的。有科學家表示,火星整個改造過程可能大約需要200-300年時間,當完成火星的改造以後,移民火星或許就可以實現,我們人類就可以走出地球。然後藉助火星這個跳板,我們人類可能會走向更遠的宇宙深處。

相關焦點

  • 這艘飛船在14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自從航天技術的出現,我們人類可以以一個新的視角認識我們地球,也是航天技術的出現,讓我們人類感到了一絲的「挫敗感」,為什麼呢?14.4億公裡,差不多相當於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0倍,在我們地球上看到的太陽都已經很小,在14.4億公裡外,還能看到地球嗎?當然可以,只是,在這一張來自14.4億公裡外的照片中,我們地球只是一個小亮點而已。如果沒有太陽光的反射,我們可能連這個小亮點都看不到了。
  • 65億公裡之外的一次回眸,照片傳回地球,給天文學家帶來挫敗感
    但是經過直立行走解放雙手,發明工具和使用工具,讓我們靠著大腦跳脫了束縛,現在我們可以一飛沖天直奔九霄,最遠的足跡已經留在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最遠的探測器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20億公裡,並且未來會越飛越遠。
  • 這艘飛船在48億公裡之外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刷新我們的認知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的這一年,冥王星也被除去「第九行星」的頭銜,被列為矮行星之列。經過近9年的飛行,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7月14日19時49分近距離飛越了冥王星,當時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飛行裡程達到了48億公裡。
  •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的這張照片,為何讓人感到挫敗感
    雖然這一次飛天嘗試失敗了,但萬戶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推力飛上天的第一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15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探測器現在已經離我們地球達到225億公裡遠。
  • 距地65億公裡外,探測器傳回一張神秘照片,科學家看後感到絕望
    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之外的地方,旅行者1號曾經為科學家們傳回了一張太陽系的照片,因為距離已經足夠遠了,所以,在照片中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被包含在內了。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的心目中各個都是「巨無霸」的星球,在這張照片裡,都只是一個個有一點亮光的小亮點。
  • 14億公裡外一張照片被傳回,到底有何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但是目前我們已經初具規模,不僅上了天,竟然還登上了月球,38萬公裡外暫時是人類最遠的足跡。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人類可能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壯舉,屆時最遠的足跡可能變成了5500萬公裡甚至是4億公裡,這就是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 65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感到了挫敗
    這顆探測器被人類寄予了厚望,原因是旅行者1號不同以往的星球探測器。「旅行者1」代表人類和地球,最終會離開地球與外星球交流。人類特地在旅行者1號上放置了一張地球的文明光碟,若是旅行者1號被外星文明捕捉了,外星文明可以順藤摸瓜找到人類。於是,旅行者1號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儘管人類知道旅行者1號這麼做有可能在引火燒身。可是人類對外星文明太好奇了,人類幾乎不管不顧了。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預計在2025年前後,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就會到達臨界點,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並成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測器」。
  • 65億公裡外的旅行者一號,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深感挫敗
    科學家的想像是美好的,在這麼多年裡旅行者1號並沒有機會接觸到外星文明,反而拍攝了很多宇宙中的照片。其中有張照片就讓科學家感到了無力感,它拍到了什麼呢?這次拍攝的照片是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外捕捉到的,通過這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密集的星點,其中比較吸人眼球的幾個亮點便是我們說的八大行星。地球在這張照片上卻幾乎看不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渺小。
  • 曾與地球失聯,可就在65億公裡外與人們聯繫,並傳回珍貴照片
    不過令人們感到驚訝的是,有一艘飛船在與人們失去聯繫之後,又成功的聯繫上了地球,並且在65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這艘飛船就是由美國發射的新視野號,新視野號發射升空,完成了各項任務,可是有一天,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是宇宙中的一些障礙導致人們與新視野號失去了聯繫,所以當時人們也非常無奈,便停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在太空當中觀看,才知道地球就是一個球體,它是有自己大小的,在整個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我們地球的體積也只能排到第四名,而在太陽系之外,與地球相比,這種類似的星球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地球還是很普通的一顆行星。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旅行者1號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向人類傳回了多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竟然讓人類感到深思,這是為什麼呢?在1977年旅行者1號踏上了正式探索宇宙的道路。人類的夢想是離開太陽系,旅行者1號就承載著這個眾望。在1990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傳回了大量的照片,成功完成系內的探測任務。
  • 旅行者1號穿越225億公裡,曾傳回照片,為何會讓人感覺孤獨?
    旅行者1號穿越225億公裡,曾傳回照片,為何會讓人感覺孤獨?在1977年,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這兩艘探測器,完成了穿越小行星帶,探索木星土星的任務,再次之後旅行者一號飄向了更為遙遠的宇宙深處。這顆探測器是截止到目前為止,飛行距離最遠,時間最長的一艘。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它已經距離地球有225億公裡,距今已經有44年的時間。
  • 距地球65億公裡,旅行者1號傳回的照片,讓科學家充滿負面情緒
    這顆探測器被人類寄予了厚望,原因是因為旅行者一號就像是地球文明的使者一般。美國宇航局在旅行者一號探測器上攜帶了一張地球的文明語言坐標光碟,為的是將人類文明帶向更為廣闊的宇宙世界。然而,令人類感到失望的是,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陽系內飛了43年的時間了,卻依舊沒有離開太陽系。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之外,傳回了一張照片,卻讓人類感到挫敗
    在七省級CODOG系統中,1臺柴油機與1臺燃氣渦輪共用一套齒輪箱帶動螺旋槳,但連接裝置在同一時間只允許其中一種主機運轉,而CODAG則允許柴油機與燃氣渦輪這兩種不同性質的主機同時運轉LRIRST安裝於七省級前桅杆的頂端,是全艦最高的位置,其感測塔能實現360度高速水平轉動(最快為60圈每分鐘),感測塔兩側各有一個可做俯仰運動的鏡頭,俯仰範圍為-4至+68度。LRIRST以中紅外線、遠紅外線兩個波段運行,能在擁有陽光反射幹擾的海面上精確探測並追蹤反艦飛彈的高溫尾焰,也可用來探測水面目標與漂浮的水雷。
  • 14億公裡外,飛船從太空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專家看後失去笑容?
    1997年10月,卡西尼號星際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20世紀最後一艘進行星際探索的飛船,它不僅要對土星進行一個近距離觀測,還承載了多位科學家的希望。1659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發現「耳朵」其實就是一個環繞在土星外圍的扁平圓環,這是科學技術的又一大突破。後來,土星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天文學家發現,相對於其他星體,它更像是一個「氣球」,厚達幾萬公裡的大氣層足以阻擋大多數「天外來客」,在土星表面登陸的計劃,還沒開始就宣告破滅了。
  • 14億公裡外的飛船,從深空傳回一張照片,專家看後為何笑容盡失?
    轉眼間,飛行到14億公裡外的卡西尼號,向地球傳回來一張照片,專家看後居然笑容消失。那麼,卡西尼號傳回來什麼照片,居然讓專家臉上笑容消失呢?這張照片背後又有什麼秘密呢?一、為見土星,卡西尼號升空卡西尼的誕生離不開一個星球——土星。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今中外,人類對於土星的好奇從沒有停止。
  • 美國飛船在60億公裡遠拍攝最後一張照片,顯示了7個天體
    為了探索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9月5日發射了一艘遠航飛船旅行者1號,經過43年零18天日以繼夜的飛行後,終於來到200多億公裡外,成為世界最遠人造物,截止到2020年9月24日,旅行者
  • 追了10年, 飛行64億公裡, 飛船終於成功登陸, 傳回不一樣的世界
    20小時前67p這顆彗星被發現之後,就成為了歐洲宇航局的重點研究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67P這顆彗星是形成於太陽系之初的,如果能追上這顆衛星,可能會幫助我們進一步研究太陽系甚至是人類的起源。這個彗星根據預測,它的時間大約是形成於46億年前,就像是一個飛行的文化寶庫一樣,上面或許承載著宇宙形成之初最為原始的物質。它不像地球上的地質變化一樣如此的頻繁。
  • 10年的緊追不捨,飛行64億公裡,獲得7萬張照片,它看見了什麼?
    自「冷戰」開始,太空中的各種衛星,飛行器,飛船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也可以說是冷戰開闢了太空這一新領域。目前旅行者1號即將飛出太陽系,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壯舉,但是還有一個十分了不起的無人飛船,緊追不捨10年,飛行64億公裡,並獲得7萬張照片,那它看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