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已經有幾十億年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僅為數百萬年,雖然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相對短暫,但是我們人類是很特別的,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文明社會,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技術。特別是近百年來,科技的井噴式發展,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魅力,我們人類現在已經可以走出地球,邁向宇宙深空。不過,當我們走向太空時,我們才發現,我們當前的科技水平還是很有限,甚至可能會讓我們感到了一種挫敗感。
前往距離我們地球大約38萬公裡的月球,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從地球出發,到登陸月球表面,再從月球表面返回地球,整個過程大約需要數日時間。如果前往更遠的星球,需要的時間就更長,如前往超過5500萬公裡的火星,飛船單程就需要持續飛行近半年時間,如果算上從火星返回地球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年。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走出太陽系,需要多久呢?
在1977年,我們人類先後發射了2個無人飛船,開啟了星際飛行之旅,那就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至今,這兩艘無人飛船已經在外太空中疾馳了40多年,離我們地球已經非常遙遠,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15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是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即大約為1.5億公裡),所以現在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225億公裡。
這個距離是什麼概念?從我們地球對著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出一個信號,這個信號需要20小時43分鐘才能被探測器接收到,當這個探測器接收到信號後立馬回復我們,回復的信號又需要20小時43分鐘才能被我們接收到。所以,現在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離我們已經異常遙遠。
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完成了首要任務,當時它與我們的距離已經達到64億公裡遠,NASA發出指令讓其回眸看了一下太陽系,並拍攝到了太陽系的全家福。由於距離非常遙遠,所以已經沒法看清楚地球的樣子,只是看到漆黑的星空中有一個「暗淡藍點」。從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中,我們的地球只是佔整張照片的0.12像素,我們的地球家園顯得非常渺小。
不過,和浩瀚的宇宙空間相比,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就顯得非常近了。以我們太陽係為例,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其實還沒完全飛出太陽系,因為我們太陽系的直徑遠不止1光年,在太陽系外側不僅僅有柯伊伯帶,還有一層非常大的奧爾特星雲。按照目前的飛行速度及方向,有科學家推算出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需繼續飛行4萬年,才能到達下一個恆星系。這樣的飛行時間,顯然沒法讓我們接受,難道我們的科技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嗎?
我們探索宇宙的一個原因是希望能夠找到其他的宜居行星,以便未來實現星際移民,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太陽系內並沒有一顆完全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在未來找到潛在的宜居行星,估計是一些離我們異常遙遠的系外行星。對於我們來說,短時間內走出太陽系是不現實的,難道我們真的被「困」在地球了嗎?
看起來似乎是這麼一回事,但是實際的情況,可能沒這麼悲觀。我們暫且不談論宜居的系外行星,其實在我們太陽系內,也有一些可以成為我們「第二家園」的星球,如火星。當然,現在的火星並不適宜我們直接居住,所以在我們移民到火星之前,需要對火星進行改造,提高火星表面的溫度,改善火星的大氣環境,讓火星的水冰物質融化,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有可能實現的。有科學家表示,火星整個改造過程可能大約需要200-300年時間,當完成火星的改造以後,移民火星或許就可以實現,我們人類就可以走出地球。然後藉助火星這個跳板,我們人類可能會走向更遠的宇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