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人類都有一個飛天的夢想,在明初,陶成道(即萬戶)就自製了一個「飛行器」。他坐在一輛捆綁著47支火箭的蛇形飛車,手持兩個大風箏,隨後讓他的僕人點火發射。當然,結果大家也想得到了,火箭爆炸,萬戶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雖然這一次飛天嘗試失敗了,但萬戶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推力飛上天的第一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航天技術突飛猛進,我們最後還是實現了飛天的夢想。1957年10月4日,我們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升空,拉開了我們人類航天的序幕,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人類的飛行器飛得越來越遠了,說起最遠的探測器,相信大家也想到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
在1977年,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2號探測器、旅行者1號探測器,雖然旅行者1號探測器比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晚了近半個月時間,但是旅行者1號的飛行裡程最後還是超過了旅行者2號。在完成了對木星、土星等星球的探索任務以後,兩個探測器先後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率先在2012年進入了星際空間。
雖然我們還沒最終確認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但是都知道太陽系的半徑很大,從1977年發射升空到2012年進入星際空間,旅行者1號探測器花費了35年。至今,兩個探測器都已經飛行了40多年,其實還沒真正飛出太陽系,而它們所攜帶的燃料已經所剩無幾,在關閉了部分設備以後,它們的人類還能維持部分設備運行到2025年左右。
由於它們的飛行時間已經很漫長,所以離我們地球的距離也已經很遙遠,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15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探測器現在已經離我們地球達到225億公裡遠。這個距離已經非常遙遠,探測器發回的信號,大約需要20小時43分鐘才能到達我們地球。
雖然它們離我們遠去,但是依舊傳回數據、照片,讓我們認識宇宙深處的景象。其中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關閉攝像機前,還曾經回眸看了一眼我們的太陽系,拍攝到了太陽系的全家福。當時它與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64億公裡,所以從發回的照片中,我們已經看不到地球的實景了,只能看到漆黑的星空中有一個「暗淡藍點」,我們地球只佔了整張照片的0.12像素而已。
雖然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探測器先後進入了星際空間,是我們人類航天史上一個很成功的飛行器,但是這些探測器想真正飛出太陽系,到達其他的恆星系,還需要飛行很長時間,而且這些探測器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地球的渺小、人類的渺小,甚至讓我們感到了挫敗感,因為至少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是沒法真正走出太陽系的。
從時間來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電池還能維持5年左右,當它們的電池耗盡以後,它們並不會停止飛行,而是繼續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其中旅行者1號探測器會朝著銀河系中心方向飛去。
可能有一些朋友擔心,旅行者1號探測器未來是否會被潛在的外星文明截獲,是否會暴露我們地球,因為這些探測器攜帶了一個銅製鍍金磁碟唱片,還有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就算過了10億年,音質仍然沒有差別。這一張銅製唱片中包括了大量太陽系、地球人類的信息,如55種人類語言、太陽系各行星的圖片、人類生殖器官圖像及說明等。如果外星文明截獲到旅行者1號,並且對唱片的內容進行解讀,就會知道我們太陽系的存在、我們人類的存在。所以朋友們擔心地球可能會被暴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從宇宙空間的角度來看,旅行者1號探測器被外星文明截獲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一方面,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需數萬年才能到達下一個恆星系,到達更遙遠的恆星系所需時間就更長了,這些附近的恆星系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當這些探測器的燃料耗盡以後,就不會再發出信號,從一個探測器變成一個在太空中流浪的「人造物體」,就像在大海中漂流的「漂流瓶」,外星文明是否能夠剛剛好發現這樣的「漂流瓶」,概率其實非常低,因為就算被監測到探測器的存在,也可能被誤以為只是一顆太空碎片、隕石而已。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