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緊追不捨,飛行64億公裡,獲得7萬張照片,它看見了什麼?

2020-12-04 趣說科學

自「冷戰」開始,太空中的各種衛星,飛行器,飛船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也可以說是冷戰開闢了太空這一新領域。目前旅行者1號即將飛出太陽系,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壯舉,但是還有一個十分了不起的無人飛船,緊追不捨10年,飛行64億公裡,並獲得7萬張照片,那它看見了什麼?

太空中不僅有著光芒萬丈的太陽,認真運轉的行星,還有毫無軌跡飛行的彗星,它就是67P彗星,表面有大型巖石和沙丘。它不僅長相奇特,而且飛行軌跡和飛行速度都十分怪異,中間每每相隔6.45年就會靠近地球軌道以及木星軌道,而且靠近兩顆行星軌道所飛行的速度完全不同,一快一慢,這讓科學家對它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最終科學家花費13億歐元打造了「羅塞塔」號無人太空飛船,於2004年3月成功升空。

「羅塞塔」號無人太空飛船滿載科學家的希望飛向茫茫無際的太空,終於經過64億公裡的太空飛行,等待了10年之久的「羅塞塔」號在2014年8月成功追上不斷逼近太陽的彗星67P。6天後,歐航局表示「羅塞塔」號和彗星67P實現「第一次親密接觸」,地點則是距地球4億公裡的天空。3個月之後,它們並肩飛行,在不斷地觀察中,「羅塞塔」號鎖定了最佳著陸地點。很快在12日便將「羅塞塔」號攜帶的「萊菲」成功著陸在彗星67P上。

從高空中所拍的照片來看,這顆彗星形狀很不規則,和皮鴨十分相像,登陸彗星後的「萊菲」就開始對其表面展開大量的拍照工作,並且還攜帶了10個實驗儀器對彗星的土壤以及磁場等進行分析和測量。這一任務一直到2016年結束,在此期間傳回的照片大約7萬多張。而從照片中只能看見無盡的黑暗,除了星點的亮光之外。這讓科學家大失所望,彗星的表面並非如地球一樣光亮鮮明,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不過這是在沒有太陽照射的情況下。

當照片還沒有傳回的時候,人們都幻想著在那片未知的世界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可能存在生命,可能存在豐富的資源,也可能供人類生存,但是一切似乎高興得過早,給予了太多的希望,結果反而會收穫滿滿的失望。不過除了拍攝照片之外,還對這個彗星67P進行了精準測量,它是中間小兩頭大的巨型巖石,長度大約在4.4公裡,最寬的地方是4公裡,就像一個山峰一般陡峭。這種奇怪的形體讓科學家猜想是不是兩個柯伊伯帶小天體在某種情況下被粘連在一起,最終形成這樣奇怪的造型。其中飛行速度突然減慢很有可能是與其他彗星相撞,並且受太陽的引力和地球的磁場才靠近地球附近。

當然這種猜想也不完全可能,那當「羅塞塔」號靠近彗星67P的時候看見了什麼呢?首先67P的水蒸氣的成分和地球上的水蒸氣成分截然不同,其中有甲醇和甲醛兩種物質;其次就是發現彗星67P表面有16種有機化合物,其中有部分化合物還被稱為存在外地微生物。雖然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但是依舊不妨礙人類對它們的研究,並且它的形成依舊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43年,總飛行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雖然它離地球越來越遠,甚至已經聯繫不上旅行者1號了,但是旅行者1號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途中,旅行者1號分別經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太陽系行星並且為這些行星拍攝了大量的高清照片,為人類研究和了解這些行星提供巨大幫助。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截至到去年(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一共走過了211億公裡的路程,至今仍馳騁於茫茫太空之中。據科學家預計,旅行者一號將會在2025年之後徹底跟地球失去聯繫,屆時它也會變成一艘「流浪探測器」漂浮於宇宙中。當然了,它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容忽視和忘記的,它為我們拍攝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的詳細照片,還有一張拍攝地球的著名照片--「暗淡藍點」,如下圖所示。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000千米,體積大概是地球的130萬倍,就連同為行星的木星都有1300個地球那麼大。再往大說,銀河系的直徑長達8萬光年,擁有1000到4000億顆像太陽那樣的恆星。而這,在可觀測宇宙930億光年的半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 追逐10年,獲得7萬張太空照,飛了63億千米,飛船發現什麼了?
    而其中一顆大巖石成功勾引起天文學家的好奇心,因為飛行軌跡,速度和形狀都很奇怪,每隔6.45年都會接近一次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當它接近地球軌道時,速度快到每秒38千米,當它接近木星軌道時,速度又慢到每秒幾公裡,從外表看,它就像是一隻被炸得鬆脆的美味雞腿,兩頭大中間小。
  • 飛行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引人深思?
    月2號,OSIRIS-REx探測器在距離地球500萬公裡的地方,朝著地月系統的方向拍下了一組「地球月球全家福」的照片,並將三張運用不同濾鏡拍攝的照片合成一張照片。從500萬公裡再看地球,地球已經變得十分渺小。
  • 飛行211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經過40多年的飛行,截止2019年10月為止,旅行者1號飛到了距離地球211億公裡外的系外空間,而太陽風外圍的距離才有180億公裡,所以理論上來說,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傳統太陽系邊界,當然如果把新發現的奧爾特星雲作為太陽系邊界的話,旅行者1號其實還是位於太陽系內的,因為奧爾特星雲的直徑達到兩光年,旅行者1號要跨越這層星雲飛出太陽系起碼需要幾萬年的時間。
  • 飛行211億公裡,旅行者1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從此開始了它漫長的太空旅程,經過40多年的飛行,截止2019年10月為止,旅行者1號飛到了距離地球211億公裡外的系外空間,而太陽風外圍的距離才有180億公裡,所以理論上來說,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傳統太陽系邊界,當然如果把新發現的奧爾特星雲作為太陽系邊界的話,旅行者1號其實還是位於太陽系內的,因為奧爾特星雲的直徑達到兩光年,旅行者1號要跨越這層星雲飛出太陽系起碼需要幾萬年的時間。
  • 追了10年, 飛行64億公裡, 飛船終於成功登陸, 傳回不一樣的世界
    這個彗星根據預測,它的時間大約是形成於46億年前,就像是一個飛行的文化寶庫一樣,上面或許承載著宇宙形成之初最為原始的物質。它不像地球上的地質變化一樣如此的頻繁。因為這顆彗星是一直不斷運動的,所以對這個彗星的研究難度比較大,歐洲太空人耗費了1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107億,打造了一艘飛船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月球距離地球384000公裡,從月球當中看地球是最美麗的,這是在太空當中最佳的觀測地點,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的地方,從火星上看地球,是沒有月球看的那麼美麗,剛開始,科學家們大多認為銀河系是宇宙的全部,而直到後來,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升級,銀河系也只是宇宙當中數千萬億個行星當中的一員,如果將宇宙縮小,再縮小,就可以看到宇宙當中還是有很多的像星星一樣的點,這其實都代表著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
  • 44年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的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最新數據顯示旅行者一號是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的,已經飛行了43年之久,距離地球大約是225億公裡,在2025年旅行者一號將徹底的和地球之間失去聯繫,獨自的向宇宙深空中飛行探索。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在64億公裡之外,讓人類陷入沉思!
    文/貓行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在64億公裡之外,讓人類陷入沉思!地球從誕生到如今已經有了46億年的時間了,這是多麼龐大的時間軸啊!而人類在地球面前如此的渺小。但這都是相對而言的,畢竟地球在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是銀河系之外的總星系。都是非常渺小的存在的。
  • 來到227.64億公裡外,飛了43年後的旅行者1有何發現?
    外太空的浩瀚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短暫,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探索的熱情,要知道在227.64億公裡外,190億公裡遠,所以包括柯伊伯帶在內的多個區域都被太陽風包圍了起來,形成太陽磁泡。從時間上來看,一大團高能帶電粒子應該是太陽在一年前噴發,然後以每小時150萬公裡速度飛向星際空間,現在才追上旅行者1號。
  • 追了十年,飛了63億千米,獲得7萬張太空照,飛船發現了什麼?
    而其中一顆大巖石成功勾引起天文學家的好奇心,因為飛行軌跡,速度和形狀都很奇怪,每隔6.45年都會接近一次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當它接近地球軌道時,速度快到每秒38千米,當它接近木星軌道時,速度又慢到每秒幾公裡
  • 64億公裡外的「天涯海角」:原來是個「葫蘆娃」
    這是人類探測器目前近距離到訪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大約64億公裡,光都要飛行幾乎6個小時。目前,新視野號的存儲器已經裝滿了關於「天涯海角」的探測數據,正在回傳地球,但速度只要難以想像的每秒1比特(1Kbps),所以需要20個月之久才能傳輸完畢,目前只是得到了很初步的一些圖像資料。
  • 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裡外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你完全想不到
    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來說,對於宇宙的了解還很少,但是通過人類不斷的努力探索,已經計算出目前人類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為930億光年,而在這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顆像銀河系這樣大小的星系,經過大致計算,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恆星數量大概在700萬億億個,如果按照一個恆星有8顆左右的行星來計算的話,可觀測宇宙中擁有的行星數量在5600萬億億顆,而地球,也只不過是5600萬億億之一
  • 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裡外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你完全想不到
    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來說,對於宇宙的了解還很少,但是通過人類不斷的努力探索,已經計算出目前人類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為930億光年,而在這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顆像銀河系這樣大小的星系,經過大致計算,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恆星數量大概在700萬億億個,如果按照一個恆星有8顆左右的行星來計算的話,可觀測宇宙中擁有的行星數量在5600萬億億顆,而地球,也只不過是5600萬億億之一
  • 飛行228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類深思?
    時間的年輪又轉過一圈,人類發射的五艘無人星際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時間又更長了一年,距離它們飛出太陽系又更近了一步,儘管只是很小的一步。先驅者10號於1972年最先飛上太空,次年先驅者11號也離開地球。為了與地外文明進行聯繫,這兩艘探測器都攜帶著人類的信息和地球在銀河系中所在的位置。5年之後,旅行者2號和1號相繼出發,它們攜帶的人類和地球信息更為豐富。
  • 從64億公裡外看地球是什麼樣子?就是照片中的一個小藍點
    當我們的探測器離地球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距離觀測到地球的樣子,才發現地球真的是太渺小了,例如我們在384000公裡的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地球上的大概我們都看得清楚,陸地與海洋交錯,還有大塊的白雲。
  • 飛行228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的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先驅者10號於1972年最先飛上太空,次年先驅者11號也離開地球。為了與地外文明進行聯繫,這兩艘探測器都攜帶著人類的信息和地球在銀河系中所在的位置。5年之後,旅行者2號和1號相繼出發,它們攜帶的人類和地球信息更為豐富。2006年,新地平線號也開啟了星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