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動物園為市民科普「豬知識」

2020-12-05 信息時報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梁毅飈 王奕

  今年春節,廣州動物園邀請了許多神奇「動物」朋友跟市民一起過新年。你知道都有誰嗎?有袋鼠、黑熊、貓頭鷹、大象、金絲猴、長頸鹿……但據說,這些動物都藏起來了。小朋友要和爸爸媽媽把它們從藏身的地方如樹、牆、井蓋找出來。

  不過,廣州動物園把一種動物擺出來讓大夥看的。你們能猜到這種動物是什麼嗎?對,它就是豬。因為今年是豬年,所以廣州動物園特意製作了幾塊「板」,以「2019豬年說豬」為題,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各種關於豬或者與豬有關的知識。

  亥 豬

  亥時餵食 豬長得肥壯

  豬有家豬和野豬之分。家豬和野豬有著天然的聯繫或者說是某種血緣關係:家豬從野豬馴化而來。據說,野豬首先在中國被馴化,中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

  作為生肖,豬居末位,與十二地支中的「亥」相配。「亥」相當於晚上9點至11點。深夜可以聽到肥豬拱槽的聲音,主人很高興。不過要想豬長得肥壯,還得起身為它添食。亥時,自然與豬相連,於是有了「亥豬」。

  記者查詢發現,關於豬能躋身十二生肖的故事還有種種說法。傳說,在天宮排生肖那天,豬儘管自知體笨半夜起身去排隊,但趕到南天門時還是錯過了玉帝規定的時辰,於是便苦苦哀求,加之其他動物求情,天神一感動就讓其進了南天門,當上了最後一名生肖。

  豬 的 誤 解

  豬比狗的嗅覺更靈敏

  如果問你, 豬與狗的嗅覺誰更強?相信你會脫口而出:狗。事實上,豬比狗的嗅覺更靈敏。據了解,在法國,有人用豬來幫忙尋找松露。尋找松露時,豬可是人類的師傅。松露是一類菌根真菌,大多長在闊葉樹的根上,不刨開土,我們根本看不出哪棵樹底下長了這種金貴的食材。但是,母豬可以輕鬆地發現它們——因為松露散發的氣味與公豬的性外激素非常像,聞一聞就知道了。

  豬還非常聰明。豬經過訓練後,不但能像狗一樣掌握各種技巧動作,而且豬的受訓時間比狗要短。經過專門訓練的豬,有的會跳舞、打鼓、遊泳;有的會直立推小車;有些比較機靈的豬還可以當「豬犬」使用;有的甚至還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裡的地雷。

  豬其實還是「愛乾淨」的小可愛。豬是已知圈養動物中最愛乾淨的。豬能保持其睡窩床幹潔,能在豬欄內遠離窩床的一個固定地點進行排糞尿。不幸的是,由於沒有汗腺,豬才會在泥漿中打滾以便讓身體保持涼爽,誤給人一種髒兮兮的印象。野豬喜歡在泥裡打滾、在樹上蹭癢,則是為了把皮膚磨成堅硬的保護層。

  豬還與「勇敢」有關係。在上古的時候,豬的文化意義根本就不含任何貶義,相反,豬是衡量勇敢的尺碼。而人的素質,也以豬是為坐標來衡定,如「敢」字,有徒手捉豬以示勇敢之意。野豬性情兇暴,善於搏擊,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豬便含有「勇往直前」的意思;家豬看起來溫順老實,那是因為長期被人類馴養,與大自然隔離而喪失了其本性的原因。

  名 豬

  世界9大名豬,中國佔5個

  世界9大名豬是伊比利亞黑豬、綿羊豬、濟州島黑豬、大白豬、可樂豬、藏香豬、太湖豬、陸川豬和金華豬。其中,後5個全在中國。

  伊比利亞黑豬生活在西班牙叢林地帶或原始森林中,用其肉做成的火腿具有橡果香氣,其脂肪成分與橄欖油類似,因此被叫做「行走的橄欖樹」。

  綿羊豬原產於匈牙利和澳大利亞,是一種古老物種,它們長得像綿羊,全身覆蓋著像羊毛一樣的捲毛,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全身瘦肉少,脂肪比一般的豬多一到兩倍,烹調後入口即化。

  濟州島黑豬產自韓國,到濟州島旅遊的人們還是爭先恐後地去品嘗這一豬肉。

  大白豬又叫大約克夏豬,原產於英國,現在在中國的大白豬一般都是經過改良的。

  可樂豬又叫「烏金豬」,產自中國貴州省的威寧、赫章等地,可樂豬長有結實的體魄、發達的後腿,是臘肉、火腿的優質原材料。

  藏香豬是一種優質的地方豬種,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尤其豬皮更是有著極高的價值。

  太湖豬產自我國江淮地區太湖流域,是世界上已知的產仔數最多的豬種,太湖豬出瘦肉率高。

  金華豬又叫金華兩頭烏,是我國著名優勢豬種之一,原產於浙江義烏、金華等地,由於頭部和臀部為黑色,其餘地方為黑色,故得名「兩頭烏」。

  陸川豬是中國的八大名豬之一,因產於廣西東南部的陸川縣而得名。

  野 豬

  捲毛野豬堪比「大熊貓」

  野豬是森林的原住民,不僅從20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挺了過來,而且在部分地區還成了入侵物種。野豬之所以適應能力超強是因為它擁有三大秘密武器。一是鼻子。野豬天生擁有個大鼻子,能聞到十多公裡以外的氣味。二是獠牙。公豬長到一歲半時,獠牙開始萌發,獠牙尖銳有力,是對於敵害攻擊時的致命武器。三是大耳朵。野豬耳朵的獨特構造,易於收集聲波,聽力好,警覺的它可以很快發現聲音來源。

  奇特的野豬

  鬍鬚滿滿的須豬。須豬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從鼻梁、頭部兩側到下巴,都長著鬍鬚,雄性尤其濃密。

  奇特獠牙的鹿豚。擁有兩對獠牙,獠牙穿過口鼻部,且向後彎曲至前額,長度可達30釐米。

  最小的野豬姬豬。姬豬是豬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只有55~71cm長,20~30cm高,體重6.6~11.8公斤。

  最大的野豬大林豬。成年大林豬平均體長1.3~2.1米,身高為0.75~1.1米,體重在100至275公斤之間。

  超酷外形的紅河豬。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紅河豬,擁有橙紅色的皮毛,臉上長著許多白色的鬍鬚。

  跪著吃喝的疣豬。疣豬名字源於臉上肉質突起。它們有個有趣的行為,吃東西時經常前腿著地「跪著」。

  野豬中的大熊貓捲毛野豬。捲毛野豬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其瀕危等級比大熊貓(易危)還要高。200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的捲毛野豬只剩下41隻。

  不 是 豬 的 豬

  豪豬和老鼠同出一門

  在廣州動物園,養有多種「豬」。只是有的「豬」是真正的豬,而有的「豬」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豬,而是其他物種。

  動物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園裡養的是香豬。據了解,香豬又名「迷你豬」,其中以來自國家農業部門授予「中國香豬之鄉」貴州黔東南地區的從江香豬、劍白香豬,和靠近貴州黔東南地區廣西的巴馬香豬最為著名,另還有環江香豬、藏香豬等品種,都屬矮小豬種。

  不過,動物園養得更多的是不是豬的「豬」。比如,豪豬雖然叫「豬」但不是豬,而是嚙齒類動物,可以說和老鼠同出一門;馬來貘看著像豬,也不是豬,只是外形相似;河馬在許多年前分屬為豬科亞種,但是新的物種分類,河馬家族也被分流了出去;還有「豚鼠」「豚鹿」,這些帶「豚」字的動物也只是和豬的名字相似而已。

相關焦點

  • 廣州動物園公布150個科普課程 全年可公眾號預約
    廣州動物園公布150個科普課程 全年可公眾號預約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19-01-01   全年開放公眾號預約,1月的內容是探秘動物園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梁毅飈報導 2018年12月30日,動物課堂「小小宣講員」項目總結暨2019年課程計劃發布大會在廣州動物園科普長廊動物大學館舉行
  • 60位小朋友為60歲廣州動物園慶生
    歲廣州動物園慶生。VR動物園元旦驚喜開館,園方宣布送出萬張免費門票新快報訊 記者辛捷愷 通訊員梁毅飈報導 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以一支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了「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整個園慶啟動儀式就是一個歡快又感人的生日派對。廣州動物園園長梁風雲宣布2018年將給市民送出兩份禮物。一是全年公園將通過各種渠道,向市民送出1萬個免費遊園名額。
  • 廣州動物園下周一恢復有序開放
    開設動物i課堂 帶市民遊客足不出戶看動物學知識記者查詢發現,1月24日,廣州動物園發布閉園公告稱,為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疫工作,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保障廣大市民、遊客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經研究決定,廣州動物園於當日16:00起實行全面閉園。至於恢復開園時間,公告稱將另行通知。
  • 廣州動物園南門廣場不宜對市民開放
    廣州動物園南門廣場不宜對市民開放     大洋網訊 據信息時報報導,記者近日從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了解到,針對市人大代表謝漢才建議儘快恢復動物園南門廣場對廣大市民開放,廣州市市政園林局答覆稱以前曾有晨運者擅自跨越南門入口的欄珊進行活動並逗弄園內動物,不同程度打亂了動物們的習性
  • 廣州動物園建園60年謀轉型 VR動物園正式迎客
    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程景偉 攝中新網廣州1月2日電 (程景偉 梁毅飈)1月1日,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以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
  • 廣州:VR動物園對外開放
    1日,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以一支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了「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同時,廣州動物園內全球首座VR動物園也正式對外開放。  1月1日的活動現場,廣州動物園園長梁風雲宣布2018年將給市民送出兩份禮物:一是全年公園將通過各種渠道,向市民送出1萬個免費遊園名額。二是廣州動物園大膽創新,全球首座VR動物園元旦開放。記者現場體驗發現,只要手機攝像頭對準卡片一掃,亞洲象「躍龍」就浮現在手機屏幕之上,搖晃著尾巴緩緩起舞。動動手指,它可以放大、縮小,甚至可以完成空中轉體720度的高難度動作。
  • 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王堅 攝   中新網廣州8月31日電 題: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作者 王堅  「哇!這個熱氣球真大真漂亮。」近日,夜幕下的廣東科學中心前廣場上,碩大的熱氣球引來不少市民拍照圍觀,成了今年廣州「科學之夜」的亮點。
  • 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8月31日電 題: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作者 王堅「哇!這個熱氣球真大真漂亮。」近日,夜幕下的廣東科學中心前廣場上,碩大的熱氣球引來不少市民拍照圍觀,成了今年廣州「科學之夜」的亮點。
  • 廣州科學之夜讓市民大呼過癮
    廣州科學之夜讓市民大呼過癮金羊網  作者:李鋼、吳晶平  2020-08-30 29日晚,由廣州市科技局主辦的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重點活動「科學之夜」在廣東科學中心等6個科普基地舉行。
  • 廣州動物園元旦迎來60周年園慶
    同時,宣布2018年將給市民送出的兩份禮物:一是全年公園將通過各種渠道,向市民送出1萬個免費遊園名額。其中3000張已在元旦前送出,邀請市民前來動物園一齊慶生,另外7000張將在年內通過不同活動陸續派發。二是廣州動物園建園一甲子大膽創新,全球首座VR動物園於元旦開放,該信息一出,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 廣州動物園老虎「比貓還瘦」?真相來了→
    遊客們介紹涉事動物園是廣州動物園他們懷疑動物是不是沒有東西吃,營養不夠為了印證視頻真實性我們來到廣州動物園的老虎區原來這隻「骨瘦如柴」的老虎真的存在!廣州動物園科普教育部黃志宏博士介紹↓視頻中這隻老虎是瀕危物種華南虎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國僅只有百來只
  •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
    去動物園玩VR,廣州動物園「六十大壽」搞搞新意思2018-01-04 10:05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廣州動物園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60歲的生日,「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也在元旦當天拉開了,作為廣州動物園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 廣州動物園回應:瘦不代表不健康
    廣州動物園方表示,視頻拍攝老虎為瀕危物種華南虎「安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高度近親交配繁殖的下一代,體型相較於其他虎種來說比較瘦小,但這並不代表老虎不健康。 動物園方表示,判斷虎是否是消瘦需要有科學的參考依據(標準),不能以衡量人或寵物的標準去判斷,比如寵物犬吉娃娃中,其天生體型纖細,不能以「金毛」標準判斷其消瘦。
  • 廣州動物園下周一起重新開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甘韻儀 通訊員 梁毅飈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動物園自2020年1月24日起實行全面閉園。期間積極做好園區的衛生和消毒工作,加強動物觀察和疫病監測,確保園內野生動物健康。
  • 廣州動物園「水獺代言人」為愛發聲
    廣州動物園「小小宣講員」今年開設了高級班「我為野生動物代言」課程,課程選擇了為水獺這一本土物種代言。通過層層考核,廣州動物園從50份申請表中挑選了16名學員,經過培訓後學員們正式上崗成為「小小宣講員」,在每個周末化身「水獺代言人」為愛開講,以「愛獺嘉年華」的形式與遊客做起了深度互動,向遊客科普水獺知識、傳遞愛護野生動物動物的理念。
  • 科普活動點亮廣州「科學之夜」
    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花都氣象天文科普館等近20家科普基地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夜間科普活動。劉女士表示,廣州科技活動周傳播面廣、公眾參與度高,「有展覽、講座、論壇等各式主題科普活動,帶著孩子一起探尋科學奧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科學素養。」有趣:發現自然科學之美當晚,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等科普基地同樣熱鬧。
  • 廣州一日遊及廣州動物園遊玩攻略
    孩子說想去動物園看動物,我說好呀。於是興致勃勃地上網,準備買2張長隆動物園的門票。一看門票,294元起!我默默地收回了興致勃勃的目光。用孩子的話,「我本來是很高興的」!算了,去不了長隆,那就去廣州動物園吧。
  • 丹頂鶴逃出廣州動物園,飛到馬路想看外面的世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甘韻儀今日(3月21日)早上9時許,有市民反映廣州內環A線動物園對出路段,出現一隻丹頂鶴,懷疑從廣州動物園出逃。從市民拍攝的視頻可見,一隻丹頂鶴安靜地趴在馬路上,正值上班高峰期,車輛紛紛放緩速度避讓。
  • 近20場科普活動點亮廣州科學之夜
    宇宙探秘、夜觀動物、聆聽蟲鳴、觀測星空……8月29日晚,由廣州市科技局主辦的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重點活動「科學之夜」拉開帷幕,廣東科學中心、華南植物園、廣州動物園、花都氣象天文科普館等近20家科普基地為廣州市民帶來豐富多彩的夜間科普活動。
  • 2019廣州動物園小小講解員在哪報名?
    如今地球的生態系統面臨著各種威脅,廣州動物園動物課堂之野生動物保護《小小宣講員》實踐活動,邀請大家從參觀動物園開始,透過孩子們有趣的童聲分享來關注動物園裡的珍稀瀕危動物,來喚醒每個人對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