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隨著我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工作的積極推進,目前各地都在開展大規模接種。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後,大家都關心普通民眾什麼時候能約上新冠疫苗?對公眾免費,誰來買單?哪些人群確定不宜接種?對此,中國之聲獨家專訪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回應社會關切。
1 因私出國能接種新冠疫苗嗎?自2020年12月15日開始,我國正式啟動了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半個多月以來,全國重點人群累計接種已超過300萬劑次。這部分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工作人員。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以上重點人群通過工作單位統一組織接種,因私出國人員自行預約接種。馮子健:「有個年齡限制,是18至59歲。醫務人員等這些重點人群的接種大多由所在單位組織,跟接種單位對接安排接種。符合條件的其他個人如出國人員可以到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去預約,需要提供什麼證明各地應該都有相應的要求。」
△北京市民在接種疫苗2新冠疫苗普通民眾什麼時候能約上?馮子健透露,高風險職業人群和出國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正在積極推進。其他人群的接種順序、地區優先順序與國家防控策略有關,正在制定過程中。但至少有兩大類人群需要考慮,一類是感染後容易發生重症和死亡的人群,也就是60歲以上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另一類則是疾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也就是18到59歲的大學學生和職業人群,其社交活躍、社會流動性大,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風險。馮子健:「在這兩大類人群裡也有一些亞類,老年人裡有在養老機構裡的也有社區裡的老年人,有非常高齡的老人也有年輕一些仍在工作崗位上的老人。高傳播人群類別也比較多,有大學生、有從事服務業的、有在勞動密集型企業裡邊的等等。要有策略地有序地推進我們國家疫苗的覆蓋。」 03 疫苗保護效力接近80%意味著什麼?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已累計接種超過450萬劑次,充分證明了疫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常規接種的其他疫苗很接近,主要表現是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結,輕度發熱病例不到0.1%,過敏反應等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二。在有效性方面,我國新冠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中和抗體陽轉率為 99.52%,保護效力為 79.34%。這樣的數字意味著什麼?馮子健:「接種兩針以後,他們都能夠誘導出接近100%的中和抗體陽轉,能夠在體內中和病毒的抗體。保護效力接近80%意味著接種了疫苗以後,就個體來說,如果被感染了,它可以使你的發病風險降低80%。就群體來說,接種的人和沒接種的人相比發病率降低80%。我國的這款疫苗是用滅活病毒技術生產的,是比較經典的疫苗技術,技術也比較成熟,它的安全有效性都能得到保證。」4哪些人群不宜接種新冠疫苗?目前,北京等地正在開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馮子健提到,各疫苗企業說明書裡寫有接種禁忌的情況,醫務工作者也會對接種人員進行詳細詢問了解,做出是否能接種的判斷。馮子健:「目前緊急使用階段的疫苗接種對象是年齡在18~59歲的重點人群。另外,目前對懷孕的女性不提供接種。在一些疾病的急性期也不接種,還有對疫苗成分發生過敏反應的人也不接種。打了第一針以後出現了過敏,第二針就不打了。」△新冠疫苗接種禁忌5打上新冠疫苗可以摘口罩嗎?如果打上新冠疫苗,是否可以摘掉口罩?馮子健表示,打了疫苗之後防護措施不減,才能更好保障安全。從疫苗的保護性看,預防發病效果是明確的,也可以據此推測,可以相應的減少重症和死亡。但是對於預防感染和阻止傳播的作用,目前還沒有充分數據。馮子健:「能否預防感染和阻止傳播,就是他不但不發病,還能預防感染,病毒不能在體內複製,或減少排毒或者縮短排毒期,不利於它進一步傳播。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臨床試驗數據。不光我們國家的疫苗還沒有這方面的數據,國際上已經批准緊急使用的疫苗也同樣還沒有獲得這方面的確切的數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衛生措施還要繼續保持。」(總臺央廣記者 車麗)(編輯 趙羽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