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運會運動員村: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黃家湖大道,能夠滿足賽時9000多人的接待需求,運動員在此到達比賽場館的車程在30分鐘左右。該項目主要承擔武漢軍運會運動員、教練員及保障團隊的居住餐飲等功能。賽後運動員公寓將對外公開銷售。
8月31日,長江日報「市民觀察團」的20位市民走進軍運會運動員村建設工地,探訪2年後近萬名軍人運動員的「武漢之家」,見證壯觀的施工場面,聽建設方、施工方講解新工藝,揭秘未來規劃,可謂信息量豐富。一座媲美北京奧運會奧運村的軍運會運動員村將在2年內驚豔亮相。
市民觀察團多角度「看房」
刨根問底追問施工質量
位於江夏區黃家湖畔的軍運會運動員村,選址於江夏大橋新區柏木嶺村、黃家湖大道以西,正好在三環線與四環線之間。在運動員村一標段工程門廊邊上,就能看到醒目的地鐵8號線三期軍運村站的標語。地鐵項目正在黃家湖大道上進行土建施工。
從門廊走進去,是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21臺塔吊有序林立,上千名工人正在忙碌。30棟公寓樓全面開工,目前結構已做到2—4層。完工後將達到11—33層不等。
市民觀察團的成員背著相機,站在施工現場一處高臺上,開始搶拍壯觀的施工場景。建設方武漢保利金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秦立群介紹,按照施工進度,今年底前將完成所有小高層封頂,2018年2月28日前,所有高層(18層及以上)樓棟結構全部封頂。2019年6月底前管網、綠化、精裝修全部完工。
「你們如何在滿足工期的情況下保證施工質量?」一位觀察員提問。秦立群將大家帶到一棟正在建設的高層公寓處,「你們看到這個附著在建築結構外立面的藍色全鋼爬架了嗎?」秦立群指著如「金鐘罩」一般的鋼爬架說,它可以隨建築物長高而整體滑升,工人們在爬架內施工,比普通的鋼管腳手架更安全,還有利用後期的穿插施工,結構做到一半時,精裝修就可以開始了,比傳統工藝節省30%工期。此外,用鋁合金模板取代了傳統的木模板,可以很好地控制垂直度,混凝土打完後精度更高,方方正正觀感更好,保證了質量。
觀察團成員們調侃自己是「看房團」,專門來挑毛病。他們遠觀近看,時而拋出一些專業問題,施工方均一一解答。部分觀察團成員更關心賽後如何利用,秦立群透露,賽後將作為商品房對外銷售,「是全精裝修,有中央空調、地暖和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可以放心」。
每棟樓先做樣板再驗收
標準比國標還高
同樣是住宅公寓,軍運會運動員村的建設標準與普通住宅有何不同?對此,武漢保利金夏房地產項目副經理郭方介紹,30棟樓每建一棟樓都會將一層樓作為樣板來打造,待所有施工問題解決後,由五方聯合驗收,驗收標準高於國標。比如混凝土結構,對垂直平整度而言,國家允許的偏差是8毫米,而運動員村公寓是5毫米,甚至零誤差。鋼筋綁紮、焊接,模板支撐體系等均高於國標。
此外,更多新工藝新材料用於公寓樓建設。郭方介紹,目前傳統建築方式是牆面砌完後,還要抹一道2釐米的灰,而這個項目採用精確砌塊,省去抹灰步驟,兩塊磚之間的拼縫也由釐米縮小到毫米。這樣一來,牆面不易開裂、空鼓、滲漏,用石膏砂漿替代水泥砂漿,也不會產生大量粉塵,強度更高。
郭方說,做好第一層樣板後,業主方、施工方、設計單位、監理、建管站等五方,會對施工質量進行聯合驗收。「我們曾經在驗收時發現,工人看圖紙不仔細,將功能布局做反了,就及時整改。確保樣板無可挑剔,然後其他層都按這個來」。
據悉,運動員村施工標準參照奧運會奧運村,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集結了中建三局、新七建設、湖北華盛等3家建築鐵軍,分三個標段施工,同臺競技。
粉牆黛瓦勁吹「荊楚風」
引入海綿理念確保不內澇
為了讓世界各國的軍人運動員感受到荊楚風和中國特色,軍運會運動員村的小高層和高層屋頂將展現「馬頭牆」的江南古典建築特色,歡迎中心還將呈現粉牆黛瓦的江夏民居風格,內有中國式庭院。
一條文化景觀走廊將運動員村分成居住區與配套區。在這條主要的景觀走廊上,將通過歷史人文雕塑、小品等展現武漢、江夏區的歷史文化和城市風情,居住區的運動員公寓採用組團式布局,組團內部共享四合院式的公共庭院。
建設方介紹,軍運會運動員村的配置看齊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標準,也將是歷屆軍運會最高標準。賽時將提供2214套公寓,包括12000個床位。每套公寓包括兩個衛生間、一個交流廳、一個餐廳和廚房,居住4—7人並採用無障礙設計。緊臨運動員訓練中心的是可以提供大型聚會的升旗廣場。
先進的海綿理念也引入這裡,將運動員村打造成海綿城市試點。建築屋頂綠化,腳下是透水鋪裝,路邊設生物滯留帶,綠地景觀內布置雨水花園,雨水可直接下滲儲存,中水收集後進行綠化灌溉,雨量較大時可通過生態植草溝、地下滲管排入城市公共雨洪系統,從而保證運動員村不淹水不內澇。
黃家湖湖濱區將打造溼地公園,利用溼地淨化,減輕黃家湖生態壓力。
軍運會後運動員村將變身居住區
江夏區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蔡紹紅8月31日介紹,軍運會結束後,運動員村將整體轉化為居住區,公開銷售。市民有機會購買軍運會運動員村內的住宅,享受生態宜居的新型社區。
住宅將公開銷售,外部設施全保留
據悉,軍運會運動員村的規劃對比了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和南京青奧會等近年來我國舉辦的大型賽事的運動員村設計。由於北京奧運會的規模和接待能力與軍運村最接近,因此軍運會運動員村主要參考了北京奧運會的設計經驗,進行規劃設計。
軍運會運動員村分為北部居住區和南部配套區兩大功能區。居住區內用景觀廊道劃分為4個組團,每個組團均配套完善的服務體系和酒店化的住宿管理。
配套區分別規劃有歡迎中心、國際商業街、醫療中心、升旗廣場、訓練中心、餐廳、運動員管理中心、物流及後勤中心等。
「軍運會結束後,住宅部分將進行微調,適合銷售。但所有的外部設施配套和設計都將保留。」8月31日,建設方保利金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秦立群介紹,物流及後勤中心、運動員管理中心、餐廳、訓練中心、升旗廣場賽後將改造為初中和小學。歡迎中心將改造為綜合商服區,醫療中心、國際商業街將成為住宅和商業。
社區將融入特色荊楚文化
一條林蔭大道貫通整個運動員村。
「軍運會時,這裡是聯繫運動員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共享空間。而未來,就是社區的市民公共空間。」蔡紹紅介紹,這條林蔭大道也是一條文化景觀走廊,大道兩邊將會有文化雕塑和藝術類設施,集中展示武漢和江夏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和城市風情。
「整個社區採取新中式設計,中國園林式布局,融入特色的荊楚文化。」秦立群介紹,例如有拱門、假山、水榭、廊橋等中式設計。此外還有梅、竹、荷等景觀園。
除了外部設施,住宅內部也更加體現人性化設計,將適老化和適幼化設計融入其中。「未來社區居住設計將更關照老年人和兒童,這在目前我市的社區中已處於領先。」秦立群介紹,比如在住宅內設計無障礙通道、牆面邊設計有扶手、強化收納的功能分區、智能家居等。
充分考慮日照角度和自然風向
軍運會運動員村賽後將是市民生活的家。這個家臨湖親水,展現武漢與江河湖泊和諧相生的海綿城市建設典範。
蔡紹紅介紹,軍運會運動員村的各項設計都將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打造一個綠色生態的宜居小區。
據悉,運動員村充分考慮日照角度和不同季節自然風向,建築布局有利於建築的自然採光和建築內自然通風。平面布局還充分考慮引導風向和隔絕噪聲,營造舒適的室外小環境。建築還將採用適當的遮陽策略,且全面採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在社區內部種植適應本地氣候和土壤的鄉土植物,設計屋頂綠化、垂直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