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又稱為肛門直腸瘻。在臨床上,多數肛瘻是肛門直腸部位的膿腫自行破潰或是切開排膿之後所形成。肛瘻在臨床上有高位和低位之分,而低位肛瘻屬於比較常見的一類。其出現之後會給患者身體帶來極大的痛苦,同時還會給患者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對於肛瘻,最好是儘早手術治療。
什麼是低位肛瘻?
肛瘻有內外口以及瘻管,臨床上根據瘻管病變部位的高低分為低位性肛瘻和高位性肛瘻。如果瘻管發生在肛管直腸環的上方或者平面,就叫做高位性肛瘻。若是瘻管發生在平面以下,就叫做低位肛瘻。
肛管直腸環是控制肛門部位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接口,肛瘻患者接受手術時,若是該環被切斷或損傷,就會讓肛門控制能力下降,出現隨意漏便的情況。因此,在進行肛瘻手術時,多是以肛管直腸環標誌來指導手術,以保證肛門控制功能的正常。
低位肛瘻切除術恢復期有多久?
低位肛瘻相對高位瘻管而言,其瘻管部位比較淺,手術創傷比較小。因此,相對而言術後恢復會稍微快一些。但由於肛門、直腸位置特殊,每天都要有大便經過排出,因此被汙染、摩擦的次數也會相對增多,癒合需要的時間也會較長。
臨床在進行肛瘻切除手術後,多是不進行縫合讓其自行生長癒合。一般低位性肛瘻手術後,需要三到四周才能癒合。若是藉助電刀手術,癒合需要的時間也會有所延長,一般要一個月左右。
肛瘻手術後完全癒合需要的時間在一個月左右,但是術後會影響工作、生活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在三五天甚至一個禮拜左右。因此,患者在術後一周左右,身體無異常感覺時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了,但一定要謹遵醫囑。
肛瘻切除術容易復發嗎?
大多數情況下,多數成年人出現肛瘻後,都是要通過手術治療才可治癒的。傳統手術治療肛瘻是將肛管切開,去除病灶部位,術後癒合成功率在九成以上,復發率是很低的。而目前臨床上逐漸嘗試用微創手術來治療肛瘻,但依舊處於實驗階段,成功率以及復發率還需要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