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希臘,我們最先想到或許是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但是作為最早的文明之一,古希臘就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奧運會。雖然古希臘文明早已被羅馬帝國終結,但卻對後世卻有著無法企及的影響。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就是以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明作為標杆的。
即使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身邊仍然有著古希臘文明的影子。例如西方建築經常用到的多立克、科林斯和愛奧尼柱式,就是古希臘人在建造神廟時的發明。西方國家普遍採用的議會制度和陪審員制度,都借鑑了古希臘時代的立法思想。難怪英國詩人雪萊就說過,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之根都在希臘。
作為國內研究西方歷史的翹楚,武漢大學教授趙林先後十次踏訪古希臘文明遺址,先後花四十年探討西方文化淵源。在他的著作《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中,向我們展示了古希臘文明藝術的畫卷。趙林教授史學出身,後來專注哲學研究,所以他對古希臘文化的講解兼顧史學的宏大和哲學的細膩。在他的眼中,古希臘文明始終有謎一般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僅僅是盪氣迴腸的神話故事,還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01風流成性爭風吃醋,最接地氣的古希臘諸神
古希臘的神話人物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粉絲,遠在中國的我們也有所耳聞。說來奇怪,我們可能不知道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和韓國的神話故事,但是我們很多人一定聽說過宙斯、雅典娜等古希臘的神話人物。為什麼古希臘的神話就能流傳呢?是其他的國家和地區沒有自己的神話故事嗎?當然不是,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人物,印度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北歐有奧丁和弗麗嘉,埃及有阿蒙,但是這些都沒有流傳的很遠。只有古希臘的神話人物不僅跨域千年的歷史流傳下來,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廣為傳播。
本書的作者武漢大學的趙林教授認為,古希臘神話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原因有二。一是古希臘神話具有優美的文化形態。在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神的特點是「神人同形」和「神人同性」。所謂神人同形就是神具有人的身形和外貌。所謂神人同性則是指這些神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他們行事作風完全按照個人的心情,根本不受道德的約束。
和那些有著三頭六臂神或者站在道德制高點的神相比,古希臘諸神的生活特別接地氣。他們愛管人間的閒事,也闖出不少麻煩。例如從三位女神爭奪一個金蘋果到最後竟然引發了特洛伊戰爭,這就是古希臘的神會幹出來的事。不過這些看似荒唐的行為,絲毫不影響古希臘人對神的崇拜。
翻看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重大的事件大多數都是圍繞著這些神進行的。對諸神的崇拜使得古希臘人特別注重身體的強健,他們舉辦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古希臘人向以宙斯為主的諸神致敬。神和神之間以及神和人之間的故事,是古希臘戲劇的主要素材。
古希臘神話能夠流傳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著極為分明的神話譜系。和基督教不同,古希臘信奉多神教,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人生的每一件事都有相應的神來掌控。
在古希臘神話中,神明之間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是有譜系的。宙斯是主神,他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姐姐赫拉是天后。宙斯風流成性和諸多女神都有感情糾葛,宙斯和她們生下「神二代」就成為掌管不同職能的神。例如文藝之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等。
翻看古希臘的歷史,就像是一部對諸神的崇拜史。這些神話故事不僅影響著當時的希臘人,成為希臘文明的精神土壤,對後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源於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祭祀活動而產生的戲劇,成為當時希臘人主要的消遣方式,而悲劇作為古希臘戲劇最重要的部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02悲劇是古希臘人對不能逃脫的命運的詮釋
在執政者的推動下,古希臘的悲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四位悲劇大師中,只有莎士比亞是近代英國人,其餘三位埃斯庫羅斯、索福克羅斯和歐裡庇得斯都是古希臘人,而莎士比亞的作品風格,深受前三位的影響。
古希臘的悲劇也大多是素材於諸神之間的恩怨紛爭。「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的成名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的就是泰坦神族的後代普羅米修斯用黏土按照自己的身體創造出了人類,並且處處幫助和維護人類。當他看到人間因為沒有火而忍飢受凍時,就盜取天火送到人間,這引起了天神宙斯的強烈不滿。宙斯用鐵鏈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黑海邊的高加索山上,讓他忍飢挨餓,同時也要受日曬雨淋。不僅如此宙斯還命令一隻飢餓的老鷹每天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讓他永遠遭受痛苦。
在古希臘的戲劇中,悲劇是大多數的主題。這並不是說明古希臘人性情消極怨天尤人,恰好相反他們因為對自身的局限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所以才坦然的接受命運的一切饋送。古希臘人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會受到命運的強烈支配,在命運面前,人類的力量是極為有限的。不僅人類面臨著生老病死的命運,就連神明也有逃不掉的命運。例如先知普羅米修斯雖然知曉所有人的命運,包括自己的,但是仍然逃不掉自己所遭受的刑罰。
從這一點看出古希臘人的思想十分通透,既然每個人都逃脫不了既定的命運,不妨坦然地去接受它。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從這一點來看,古希臘人絕對是生活的勇士。悲劇的盛行正是說明古希臘人面對命運尤其是厄運時豁達開闊的心態。正如趙林教授在書中所說,對於古希臘人來說,能不能揭開命運之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承受命運之重。
03百家爭鳴的的古希臘哲學流派
古希臘人對命運的思考將悲劇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就是哲學。古希臘的哲學家對後世西方哲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們三人代表了古希臘哲學的最高水平。著名的哲學家懷特海曾這樣評價柏拉圖:西方2000多年的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註腳。
古希臘哲學在城邦時代的衰落期盛行,這時候希臘城邦表面看似一片繁榮,實際上內部早已腐敗不堪世風日下。這個時代普羅大眾不再去看那些嚴肅的悲劇,取而代之的是講述家長裡短兒女情長的喜劇。對於少數的清醒著,他們繼續沿著悲劇這條路,繼續向著更為深刻的方向探索。城邦開始衰落,古希臘哲學卻迎來了高峰。這也印證了黑格爾所說的那句話:密涅瓦的貓頭鷹只有在黃昏的時候才起飛。
在同時期我國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這時學術氛圍濃厚,各種學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遠在西方的古希臘也不遑多讓,各種哲學流派層出不窮。有「哲學之父」泰勒斯的米利都學派,有畢德哥拉斯的畢德哥拉斯學派,還有亞里斯多德的呂克昂學派等,各種流派都提出了屬於自己的哲學觀點。難怪恩格斯曾說過:「在希臘哲學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後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
雖然古希臘文明最終被羅馬帝國所終結,但是他蘊含的哲學思想卻滲透進了羅馬的文化。希臘的多神教後來也被基督教所代替,但是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卻滲透到基督教裡面,在後來基督教的神學思想裡,我們可以窺見大量的古希臘哲學思想。
對於古希臘來講,一切的啟蒙都是從神話故事開始的。神話的感召迸發出古希臘人藝術的靈感,也給予了古希臘人深刻的思考。雖然現在古希臘文明早已落下帷幕,宙斯、雅典娜的輝煌也一去不復返。但是跨越歷史的時空,古希臘的文明一直影響到近代,這也就是古希臘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