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希臘,你會想到什麼?
奧運會、愛琴海、神廟……當然,最令人神往的還是神秘的古希臘神話。
武漢大學教授趙林在《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書中,為我們將「古希臘神話」做了一個總結:
古希臘神話是在對神和英雄的崇拜過程中產生的,希臘雕塑中的神像美輪美奐,希臘史詩中的故事瑰麗迷人,充滿審美意蘊,其中不僅展現了武力的較量,也包含著美感與靈性。
有人說,古希臘眾神史學,就是一部最混亂的家族史。這一次,讓我們一起走進古希臘神話,揭開古希臘神話背後的秘密。
1、希臘眾神混亂的婚姻關係
大地之母蓋亞與親生兒子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結婚,眾神之王宙斯娶了自己的親姐姐赫拉,十二個提坦巨神(親兄弟姐妹)互相嫁娶……
古希臘眾神的關係,總結來說就是一個字:亂!
當然,除了八卦古希臘眾神混亂的婚姻關係之外,我們還要知道神話故事是文學作品流傳的一種方式,它更多的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現象:
第一,人類沒有倫理道德觀念。
第二,由於人數少,為了繁衍後代,這種子承父妻、兄終弟及的混亂婚姻關係,實屬正常。
但不可否認的是,古希臘故事的文化魅力和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甚至是文明傳承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趙林教授在《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中,指出了具體原因:
第一,古希臘神話具有優美的文化形態。古希臘眾神具有「人形味」和「人性味」,不僅有人的相貌,而且有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要親近他們。
第二,它有譜系分明的神話體系。古希臘神話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神話相互混雜、演化的結果,在不斷的交融碰撞及人為的系統化改造中,搭建起統一的神話譜系。
希臘後來出現的各種文化形態也都深深地打上了神話的烙印,比如希臘的雕像主要以神、英雄,或模仿神、英雄的運動員為主;希臘建築多是神廟建築等。
就像我們從小接受科學知識一樣,古希臘人是聽著神話傳說來接受文明教養的,古希臘神話已成為古希臘人文明教養的基本根基。
2、南北方神話的文化戰爭
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諾陶諾斯,被囚禁在米諾斯迷宮之中,每隔9年就要吃7對童男童女。
前兩個9年,雅典有28個人被獻祭給米諾陶諾斯,直到第三個9年,少年英雄忒修斯自願作為童男,深入米諾斯王宮,用寶劍殺死了怪牛。
這段來自克裡特的古老神話,展現出典型的埃及宗教特色:含有半人半獸、迷宮、工匠等元素,具有神秘詭異的色彩。
這是來自南方的克裡特神話,而當北方入侵者出現,南北方神族產生衝突與融合,北方邁錫尼神話由此建立。
南北神族之間的戰鬥從未停止,南北方神話的文化差異也愈發突出。趙林教授在《古希臘神話的光芒》中總結了南北神話的四個不同特點:
第一、南方的女神崇拜和北方的男神崇拜。
比如:南方崇拜大地母神,北方崇拜宙斯、波塞冬、哈德斯等神。
第二、大地崇拜與天空崇拜。
南方崇拜大地,因為萬物生長、生育,都依賴大地,比如眾神之母蓋亞。北方崇拜天空,比如「眾神之神」宙斯就控制著天空。
第三、陰柔之風與陽剛之氣。
南方熱愛和平,強調生產,多為半人半獸、形態詭異的神話形象;北方崇尚武力,更看重徵服,流行奧林匹斯神話的「神人同形」。
第四、保守的民間信仰與盛行的精英崇拜。
南北神話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於不同族群和階層擁有了自己的信眾,保有各自的特色。
無論是南方神話還是北方神話,都有其存在的依據,在時代發展變遷中,為不同階層提供信仰的力量,這也是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光芒」。
趙林教授在自序裡提到,這本書並不是一部危坐書齋的研究成果,而是他多年行走希臘的心路歷程,作為一部「路上的書」,他希望可以給讀者展現書中的路。
這條路結合古希臘文明的發端與發展史,對古希臘神話體系追根溯源,總結古希臘神話的特點,以及古希臘神話對希臘文明,乃至於後世西方文明的影響。
古希臘文明的無限光芒,不僅照見了西方文明的源頭,還永遠照耀在人類歷史的星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