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攻堅創效注入「強心劑」
「白天供液充分,可增大排量。」「儲罐液位,壓力如何?液位是否超過紅線?」「請值班人員加緊補液,晚上時間長需要加注量大……」自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在普光氣田投運以來,普光105集氣站二氧化碳工程釘釘群消息便從未間斷。截至11月25日,P105-1H 井已注入二氧化碳200餘噸,井口參數和周邊氣井生產情況一切正常。
11月20日,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投運,這是普光氣田開展「大幹70天、衝刺總目標」活動以來首個實施的重大項目,也為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持續攻堅創效注入「強心劑」。
二氧化碳驅提高採收率技術作為一項成熟的三採技術,以其適用範圍大、驅油效率高、成本較低等優勢,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之前在普光氣田尚未有該項技術的應用先例。此次先導試驗旨在通過在氣藏水侵區域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藏邊部的二氧化碳高密度帶,從而起到延緩邊水水侵作用。
以往,針對部分氣井見水後產氣量降低、穩產時間縮短的現狀,普光氣田多採取排水、堵水、擋水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地層出水量,實現氣田高效開發、穩定生產。自今年5月起,普光分公司採氣廠便開始組織技術人員於普光105 集氣站安裝二氧化碳儲罐,進行配套電纜及電纜溝、管線支撐基礎等土建施工,同時對各部件間管線進行配管、焊接、檢測,確保二氧化碳裝置安全性。6月,該廠將105集氣站內已停產的普105-1H 採氣井正式調整為注入井,優化調整流程從而實現液體二氧化碳可以由注入設備通過管線注入到 P105-1H 井井口。
9月初,普光105集氣站順利完成45方液態二氧化碳卸車、裝罐,並使用液態二氧化碳對儲罐、撬裝設備、加注泵等進行調試運行正常,二氧化碳驅國家先導試驗初步具備投運條件。
11月25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採氣廠積極組織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廠家、設計、中原油建等相關單位開展P105-1H井二氧化碳注入裝置最後的調試,經過3個小時的調試與排查,成功解決二氧化碳低溫儲罐壓力不足、三缸柱塞泵無法升壓等故障。當日11時,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投運。該項目的實施,對於探索二氧化碳驅技術的可行性及普光氣田延緩水體入侵、保持氣田穩產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我們每日嚴密監控該井井口參數和周邊氣井生產情況,積極配合做好二氧化碳驅效果跟蹤,確保該項目的正常運行,為持續攻堅創效貢獻積極力量!」該廠105集氣站站長聶曙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