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在普光氣田正式投運

2020-11-27 中化新網

——為持續攻堅創效注入「強心劑」

        「白天供液充分,可增大排量。」「儲罐液位,壓力如何?液位是否超過紅線?」「請值班人員加緊補液,晚上時間長需要加注量大……」自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在普光氣田投運以來,普光105集氣站二氧化碳工程釘釘群消息便從未間斷。截至11月25日,P105-1H 井已注入二氧化碳200餘噸,井口參數和周邊氣井生產情況一切正常。

11月20日,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投運,這是普光氣田開展「大幹70天、衝刺總目標」活動以來首個實施的重大項目,也為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持續攻堅創效注入「強心劑」。

二氧化碳驅提高採收率技術作為一項成熟的三採技術,以其適用範圍大、驅油效率高、成本較低等優勢,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之前在普光氣田尚未有該項技術的應用先例。此次先導試驗旨在通過在氣藏水侵區域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藏邊部的二氧化碳高密度帶,從而起到延緩邊水水侵作用。

以往,針對部分氣井見水後產氣量降低、穩產時間縮短的現狀,普光氣田多採取排水、堵水、擋水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地層出水量,實現氣田高效開發、穩定生產。自今年5月起,普光分公司採氣廠便開始組織技術人員於普光105 集氣站安裝二氧化碳儲罐,進行配套電纜及電纜溝、管線支撐基礎等土建施工,同時對各部件間管線進行配管、焊接、檢測,確保二氧化碳裝置安全性。6月,該廠將105集氣站內已停產的普105-1H 採氣井正式調整為注入井,優化調整流程從而實現液體二氧化碳可以由注入設備通過管線注入到 P105-1H 井井口。

9月初,普光105集氣站順利完成45方液態二氧化碳卸車、裝罐,並使用液態二氧化碳對儲罐、撬裝設備、加注泵等進行調試運行正常,二氧化碳驅國家先導試驗初步具備投運條件。

11月25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採氣廠積極組織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廠家、設計、中原油建等相關單位開展P105-1H井二氧化碳注入裝置最後的調試,經過3個小時的調試與排查,成功解決二氧化碳低溫儲罐壓力不足、三缸柱塞泵無法升壓等故障。當日11時,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投運。該項目的實施,對於探索二氧化碳驅技術的可行性及普光氣田延緩水體入侵、保持氣田穩產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我們每日嚴密監控該井井口參數和周邊氣井生產情況,積極配合做好二氧化碳驅效果跟蹤,確保該項目的正常運行,為持續攻堅創效貢獻積極力量!」該廠105集氣站站長聶曙光說道。


相關焦點

  • 普光氣田正式投運二氧化碳驅國家先導實驗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25日, 普光105-1H井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正式投運,進一步降低地層出水量,為持續攻堅創效打下一劑「強心劑」。    以往,普光氣田針對部分氣井見水後產氣量降低的現狀多採取「排水」「堵水」「擋水」措施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地層出水量。
  • 中國高含硫氣田開發:從「引蛇出洞」到「變毒為寶」
    這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中國石化剛剛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的解釋。  2003年,中國石化在四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但是,硫屬於有毒氣體,高含硫天然氣有劇毒,當硫化氫濃度達1000ppm就會致人瞬間死亡。
  • 普光氣田新類型儲藏--四川盆地海相飛仙關組的沉積特徵和模式
    普光氣田新類型儲層——飛仙關組礫屑碳酸鹽巖的沉積特徵及模式周 凱1,王美格2,尹 青1,3,黃 佩1(1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2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3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後流動站)摘 要 以四川盆地普光氣田下三疊統飛仙關組礫屑碳酸鹽巖為研究對象
  • 中石化四川盆地發現中國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
    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宣布:由中國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發現的、氣藏最大埋深6950米的大型海相天然氣田元壩氣田,第一期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592.53億立方米,已於9月16日正式通過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委員會專家組審定,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
  • 科學網—《自然》:二氧化碳可安全儲存於氣田地下水中
    《自然》:二氧化碳可安全儲存於氣田地下水中
  • 採用全電驅化壓裂技術 涪陵頁巖氣田開採成本將降30%
    10月13日,在烏江峽谷崇山峻岭之中,重慶涪陵35千伏頁巖氣專用輸電線路工程完成最後一基鐵塔組裝,預計10月底將全線投運,屆時涪陵頁巖氣氣田將實現100% 電驅化壓裂施工。涪陵頁巖氣田是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是國家幹線川氣東送管道三大氣源之一,為華中、華東七十多個大中型城市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能源。目前,涪陵、南川等地的頁巖氣田每天可滿足340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氣需求。今年6月,國家「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5000型成套電動壓裂裝備在涪陵頁巖氣田工業試驗取得成功。
  • 大慶油田二氧化碳驅產業化效益開發紀實
    近年來,大慶油田二氧化碳驅替規模不斷擴大,年產油已佔中國石油二氧化碳驅年產量的50%以上,同時對氣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今年上半年,大慶油田持續推進二氧化碳驅產業化發展,實現了二氧化碳氣源「產購銷」一體化低成本供給,二氧化碳驅產油4.7萬噸,完成年計劃的52.2%,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 宣漢縣普光學校開展學生結核菌素試驗篩查
    為切實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範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和流行,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9月27日,宣漢縣土主衛生院對普光學校七年級新生進行了結核菌素試驗篩查。並在規定時間察看了結核菌素試驗的結果,將出現疑似"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反應"學生及時反饋給學校及家長,並督促家長帶學生到醫院進一步進行結核病篩查,有效的保護了學生身體健康,增強了學生的結核病防病意識。此次共計篩查學生219人,篩查率100%,無一例陽性反應。
  • 華東液碳「驅油」「驅」出了一片新天地
    華東液碳「驅油」在石化上遊板塊「驅」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技術創新 撬開市場的利劍2019年初,華東石油局液碳公司針對傳統二氧化碳業務、生產經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驅油隊瞄準油田CO2-EOR市場發展空間,三次遠赴新疆吐哈油田、兩次北上東北油氣分公司。
  • 全國首例深層底水砂巖二氧化碳驅油試驗在西北油田拉開序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16日19時40分,隨著一陣機器轟鳴聲起,液態二氧化碳被順利注入井筒,全國首例深層底水砂巖油藏二氧化碳驅油先導試驗在西北油田TK124H井拉開序幕。我們試注過氮氣泡沫,很快見到了效果,但是氮氣從油層上面產生氣竄現象,這是氮氣和油氣不能融合導致的,於是我們找到能與油氣融合的二氧化碳,開展室內論證研究。」劉學利說。歷時4年,科研團隊通過大量的室內實驗和運用數值模擬技術,明確了底水砂巖油藏條件下,注入二氧化碳的混相特徵、二氧化碳橫向驅波及機理、二氧化碳驅油兩相滲流規律、二氧化碳在底水油藏中的溶解分配及擴散規律。
  • 剛剛,西藏首個空港岸電項目正式投運!
    11月27日,西藏首個高高原機場空港岸電項目投運儀式在拉薩貢嘎國際機場舉行,標誌著西藏拉薩貢嘎國際機場廊橋橋載電源替代APU項目順利投運,實現了飛機著陸後從消耗航空燃油到消耗清潔電能的轉變。飛機機載APU實施「油改電」後,既可降低噪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為航空公司減少燃油成本,同時可提高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消納,將產生極大的經濟
  • 涪陵頁巖氣田年產氣超67億立方米
    本報訊 記者戴 瑩報導:2020年,在疫情和低油價影響下,涪陵頁巖氣田頂住壓力、增產增銷,產氣超提前開展施工保障工作,加快協調和工序銜接,推進壓裂用電專線建設,有力保障網電鑽機、電驅壓裂施工,全年投產新井104口,新建產能19.5億立方米。        重點開展鑽井、壓裂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廣「宏觀把控、節點控制」導向技術、三開長水平段一趟鑽技術,深化壓裂新工藝應用。2020年,氣田進尺比上年增長33.49%,壓裂總段數比上年增長36.44%。
  • 榆林機場:2號航站樓正式投運
    9月30日,榆林榆陽機場新建T2航站樓正式投運。投運儀式上午11時在新建的T2航站樓內舉行。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臨,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盧程祥,民航陝西監管局副局長黃浩,集團董事任小森,榆林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光耀,西北空管局總工程師丁長峰、中航油西北公司黨委書記李建榮、東航西北公司紀委書記隋英、榆林市交通局局長安欣等領導共同開啟流金沙,宣布榆林榆陽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運。
  • 以石化專家命名 「馬永生星」正式對外宣布
    以石化專家命名 「馬永生星」正式對外宣布 2017-07-27經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推薦、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申請,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21029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馬永生星」。  馬永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沉積學家,石油地質學家,他是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勘探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也是我國普光氣田、元壩氣田發現的主要貢獻者。
  • 今日,安康富強機場轉場正式投運
    9月23日上午11時,安康富強機場將舉行轉場投運儀式,五里舖機場的16架通航飛機轉入安康富強機場,標誌著安康富強機場正式投運。根據工作安排,定於2020年9月23日轉場並正式投入運行,9月25日開通廣州——安康航線航班。
  • 涼山會理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
    「萬丈船城」平地起  ——國網涼山供電公司涼山會理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陳琳葉 袁雨湉 陳敏 報導  4月30日下午16時28分, 110千伏船城變電站2號、3號主變第五次衝擊成功
  • 榆林榆陽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運
    9月30日上午,榆林榆陽機場二期擴建項目核心工程——T2航站樓正式投運。該航站樓的投運,不僅標誌著榆林榆陽機場服務保障水平和運輸承載能力實現全面提升,還將極大推進榆林對外開放步伐,為我市打造區域空港交通樞紐,譜寫榆林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強力支撐。
  • 榆林榆陽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運
    9月30日,榆林榆陽機場新建T2航站樓正式投運。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臨,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盧程祥,民航陝西監管局副局長黃浩,集團董事任小森,榆林市副秘書長高光耀,民航西北地區空管局總工程師丁長峰、中航油西北公司黨委書記李建榮、東航西北公司紀委書記隋英、榆林市交通局局長安欣等領導共同開啟流金沙,宣布榆林榆陽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運。
  • 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成功
    作為工程投運前的「終極大考」,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主要考核的是直流斷路器、換流閥、換流變等一次設備性能及保護裝置、控制裝置等二次設備性能,考核柔性直流電網在短路電流衝擊下的暫穩態性能,驗證線路故障後的保護動作及重合閘是否正確,對於驗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發現安全隱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