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能顛覆世界的十大科技

2020-12-06 聰明熊創新智能家居

未來可能顛覆世界的十大科技

1.4D列印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裡的變形金剛在短時間內變形,在不久的將來,4D列印技術將能使你需要的模型在短時間內成型。4D列印是指利用「可編程物質」和3D列印技術,製造出在預定的刺激下(如放入水中,或者加熱、加壓、通電、光照等)可自我變換物理屬性(包括形態、密度、顏色、彈性、導電性、光學特性、電磁特性等)的三維物體。其中,「可編程物質」是指能夠以編程方式改變外形、密度、導電性、顏色、光學特性、電磁特性等屬性的物質。4D列印的第四維是指物體在製造出來以後,其形狀或性能可以自我變換。

4D列印製造的物體至少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物體的各部分連接在一起,可自我變換成另一種形態或性能;另一種是該物體由可分離的三維像素(一種基於體積的像素,與平面像素類似,三維像素是「可編程物質」的基本單元,不同的「可編程物質」具有不同的三維像素)組成,三維像素可聚集形成更大的可編程部件,該部件也可分解成三維像素。

4D列印比3D列印多了一個時間維度,3D列印是預先建模再列印出成品,而4D列印則是把產品通過印表機嵌入可以變形的智能材料中,在特定的時間或激活條件下按事先的設計進行自我組裝。列印過程並不新鮮,關鍵是列印出來後發生的變化,對於這項技術的運用,可以讓物體在地下管道等難以接觸到的地方進行自我組裝,也可以應用到家具、自行車、汽車、建築物等的製造上。4D列印概念的靈感來自於生物的自我複製能力。一些專家認為,這一技術的問世可能預示著自我組裝家具時代的來臨。

2.精密基因工程

傳統基因工程一直飽受爭議。然而,新技術正在興起,使我們可以直接「編輯」植物的遺傳密碼,以提高植物營養成分、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等。這些技術包括鋅指核酸酶(ZFNs)、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ALENS)和近期推出的可在細菌中演化為病毒防禦機理的CRISPR-Cas9系統。這種系統使用核糖核酸分子來鎖定目標DNA,並在目標基因組中按照一組已知的、用戶選定的序列進行剪切。這樣,便能抑制不需要的基因,或者將該基因進行改良,使其發揮出與自然變異別無二致的功用。通過採用「同源重組」的辦法,CRISPR也可用於精確地向基因組中植入新的DNA序列乃至完整的基因。

基因工程另一個有望取得重要進展的領域是將核糖核酸幹擾技術(RNAi)用到農作物身上。核糖核酸幹擾可有效預防病毒和真菌病原體,保護植物免受病蟲害,減少對化學殺蟲劑的需求。病毒基因已廣泛用於保護木瓜樹免遭環斑病毒侵害。以夏威夷為例,採用此法十多年來,並沒有出現病毒抗藥性增強的跡象。此外,核糖核酸幹擾也能惠及主要糧食作物,預防小麥稈銹病、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香蕉枯萎病等。

現在有很多生物科學家致力於研究癌症的突破,這當中基因工程必不可少,也許在不久遠的未來人類可以實現癌症的強效治癒,從而使人類的生命更加長壽持續。

3.無線電力傳輸

如 今,越 來越 多的電子產 品為人們 的工作生活帶 來了極大 的便捷 ,但傳 統 的電力傳輸 方式大多是通過導 線或插座 將電力傳輸到終端產 品。隨著行動裝置、 無線數據 傳輸 、無線網絡技 術的 曰益 普 及 ,人們 希望能擺脫 傳統 電力傳輸方 式 的束縛 ,解 除紛亂 電源線帶 來的困擾 。 由此 ,無 線 電力 傳輸 技 術成 為 21世 紀 最 值得期 待的技術 ,無線 充電產品成 為 人們關注的新焦 點。目前,全球許多國家 都 在研究 開發 無線 電力傳輸技術 ,探 索 無線電力傳輸系統在不 同領域的應用 , 致 力於將其實用化。

無線 電力傳輸 (W irelessPowerTransmission,WPT)也 稱 無 線 能 量傳 輸或無線 功率傳 輸,它通過 電磁 感應和能量 轉換來實現 。無線 電力傳輸主要通過 電磁 感應、電磁其 振、射頻、微波、雷射等 方式實現非接觸式的電力傳輸。根據 在空間實現無線 電力傳輸供電距離的不 同,可 以把無線 電力傳輸 形式分為短程、中程和遠程傳輸三大類

4.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為一種運輸動力的無人地面載具。作為自動化載具,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人類操作即能感測其環境及導航。完全的自動駕駛汽車仍未全面商用化,大多數均為原型機及展示系統,部分可靠技術才下放至量產車型,逐漸成為現實。

自動駕駛汽車能以雷達、光學雷達、GPS及電腦視覺等技術感測其環境[1][2]。先進的控制系統能將感測資料轉換成適當的導航道路,以及障礙與相關標誌。根據定義,自動駕駛汽車能透過感測輸入的資料,更新其地圖資訊,讓交通工具可以持續追蹤其位置。

自動駕駛汽車的展示系統可追溯至1920年代及1930年代間,第一輛能真正自動駕駛的汽車則出現於1980年代。1984年,卡內基美隆大學推動Navlab計劃與ALV計劃;1987年,梅賽德斯-奔馳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大學共同推行尤裡卡普羅米修斯計劃。從此以後,許多大型公司與研究機構開始製造可運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21世紀以後,伴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更是突飛猛進,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在試驗車輛上已經被製造出來,特斯拉汽車率先推出特定環境下的自駕車。

5.全天候能源收集技術

一種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從各種燃料當中生產出能源的技術,利用人體和環境的溫差產出電力。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研發出一種「能源收集樹」,能從周圍環境中收集能源並轉換為電能,給小型電子設備充電。在英國已有了靠著人們的腳步就能產生電源來啟動燈泡,還能幫手機充電,這項發明科技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下一步,在高密集人流量的街道上,鋪上全天候能源收集跑道,走在跑道上,人人都為綠色能源出份綿力。

6.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的發展,是智能工業發展的新方向。特徵體現在製造生產上:

一、系統具有自主能力:可採集與理解外界及自身的資訊,並以之分析判斷及規劃自身行為

二、整體可視技術的實踐:結合訊號處理、推理預測、仿真及多媒體技術,將實境擴增展示現實生活中的設計與製造過程。

三、協調、重組及擴充特性:系統中各組承擔為可依據工作任務,自行組成最佳系統結構。

四、自我學習及維護能力:透過系統自我學習功能,在製造過程中落實資料庫補充、更新,及自動執行故障診斷,並具備對故障排除與維護,或通知對的系統執行的能力。

五、人機共存的系統:人機之間具備互相協調合作關係,各自在不同層次之間相輔相成。

結合高度自動化與大數據、物聯網接軌的一種未來工廠型態,通過各種感測器、網絡技術、雲端運算等,減少人力而且能有效率地生產。相較現行的大量生產策略,未來將轉變成多樣少量客制化生產。 隨著工廠製造流程連接的嵌入式設備越來越多,通過雲端架構部署控制系統,無疑已是當今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所謂工業4.0就是新一代的工業革命,第一次的工業革命,由水力及蒸汽帶動機械化,跟隨著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電力驅動引入大量生產,再下一個則是數位革命,引入信息技術以更進一步地自動化生產,現在,我們正處於第4次工業革命的邊緣,而它將是自動化與數位化的融合。

7.隔空揮手遙控

該技術運用仿生學原理(蝙蝠用超聲波捕食)能夠識別揮手運動信號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將人在揮手瞬間產生的動作信號精準捕捉識別,從而實現了對電源的相對遠程控制。所以,哪怕你睡在床上,只要使用這種開關,對著開關遠距離揮手,就能開關你家中不同房間裡的電燈和其他電器。最近華為的最新手機發布會上也展示了該種功能可以隔空通過手勢識別來截屏滑動點擊APP,也意味著,未來隔空操控智能產品,智能家居也會成為現實

8.虛擬實境

處於不同時空可克服距離的限制,共同參與活動的實感體驗型技術,例如,呆在家中也能與遠方親友「一起」打球。目前已經到了商用化的階段,全息圖的應用技術也在開發中。 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3D的虛擬世界,提供給用戶視覺、聽覺、觸覺等的模擬,讓用戶感覺彷佛身歷其境,可以及時同步、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用戶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複雜的運算,將精確的三維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的感覺。

9.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 [1] 技術是指利用分析比較的計算機技術識別人臉。人臉識別是一項熱門的計算機技術研究領域,其中包括人臉追蹤偵測,自動調整影像放大,夜間紅外偵測,自動調整曝光強度等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屬於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是對生物體(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徵來區分生物體個體。

2014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湯曉鷗領軍的團隊發布研究成果,基於原創的人臉識別算法,準確率達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 [2] 2019年8月17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網際網路技術司法應用白皮書》,該《白皮書》闡述了十大典型技術應用,其中包括人臉識別技術。

10.高度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英語: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亦稱智械、機器智能,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通常人工智慧是指通過普通電腦程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該詞也指出研究這樣的智能系統是否能夠實現,以及如何實現。同時,通過醫學、神經科學、機器人學及統計學等的進步,有些預測則認為人類的無數職業也逐漸被其取代。

人工智慧於一般教材中的定義領域是「智能主體(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與設計」,智能主體指一個可以觀察周遭環境並作出行動以達致目標的系統。約翰·麥卡錫於1955年的定義是 「製造智能機器的科學與工程」。安德裡亞斯·卡普蘭(Andreas Kaplan)和麥可·海恩萊因(Michael Haenlein)將人工智慧定義為「系統正確解釋外部數據,從這些數據中學習,並利用這些知識通過靈活適應實現特定目標和任務的能力」。

人工智慧的研究是高度技術性和專業的,各分支領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範圍極廣[8]。人工智慧的研究可以分為幾個技術問題。其分支領域主要集中在解決具體問題,其中之一是,如何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完成特定的應用程式。

AI的核心問題包括建構能夠跟人類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識、規劃、學習、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機械的能力等[9]。人工智慧當前仍然是該領域的長遠目標[10]。當前強人工智慧已經有初步成果,甚至在一些影像識別、語言分析、棋類遊戲等等單方面的能力達到了超越人類的水平,而且人工智慧的通用性代表著,能解決上述的問題的是一樣的AI程序,無須重新開發算法就可以直接使用現有的AI完成任務,與人類的處理能力相同,但達到具備思考能力的統合強人工智慧還需要時間研究,比較流行的方法包括統計方法,計算智能和傳統意義的AI。當前有大量的工具應用了人工智慧,其中包括搜索和數學優化、邏輯推演。而基於仿生學、認知心理學,以及基於概率論和經濟學的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當中。 思維來源於大腦,而思維控制行為,行為需要意志去實現,而思維又是對所有數據採集的整理,相當於資料庫,所以人工智慧最後會演變為機器替換人類。

特別聲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未來可能出現的十大黑科技
    黑科技是當下科技的一個流行詞,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我們的科技歷史。 2、治癒癌症 癌症,從古至今從來都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為當人們發現在胸部發現腫瘤時,可能這個腫瘤已經有了100億個癌細胞。但是在未來,區區幾百個癌細胞釋放的蛋白質就能被安裝在廁所內的DNA晶片識別出來,而這將腫瘤的發現時間提前10年。從此以後,「腫瘤」這一詞就將從世界上消失了。
  • 科技改變生活:盤點那些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原標題:科技改變生活:盤點那些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中新網7月28日電 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智慧型手機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這些偉大的發明深入生活,改變了人類社會。如今,各項新發明新科技層出不窮,其中就可能隱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那些正在或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發明。
  • 未來顛覆世界的黑科技,你想都不敢想
    現在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已經到達了不錯的高度。目前出現了許多成果是以前的我們所不敢想的。下面來說說幾種比較顛覆世界觀的進步。首先我們來說說前兩年有家公司所研發的一款眼鏡,這款眼鏡可以通過人聲和手部操作來達到一些功能,並且它會在你的眼前呈現出一個懸浮於空中的畫面。
  • 在未來將會被研發出來的新科技物品,將有望顛覆世界的科技
    而在未來就有幾款科技將要被研發出來了,並且有望實現顛覆世界的科技的美好願望。第一個精密基因工程。在醫學上面,人們對於基因的研究一直非常的深入,並且希望改變新的組織結構,而這個過程中他們就希望能夠造出一個基因剪刀。
  • 未來可能會顛覆世界的六大科技,你想擁有嗎?
    未來可能會顛覆世界的6大科技,你想擁有嗎?很多時候,我們會羨慕電影中的很多科技,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在科技領域,我們國家的投資越來越大了,只為了能夠研發出新的科技來,看來我們國家為了發展科技也是夠拼的啊,小夥伴們,你有沒有想像過我們中國未來得科技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那麼今天,雪兒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說不定你會被這未來的十款科技所震撼到啊。
  • 科技廣角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這份報告揭示了2020年十大新興技術——由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召集的國際專家指導小組從75項技術提名中選出。從電動飛機到可以「看見」拐角處物體的量子傳感器,專家在篩選這十大新興技術時稱,這些技術必須有潛力超越現在,並在將來刺激社會和經濟的進步。
  • 富蘭克林鄧普頓:未來十年顛覆傳統的五大科技主題
    來源:新浪財經富蘭克林鄧普頓(FTI)股票團隊基金經理、研究分析師Matthew Moberg日前撰文指出,投資者應以長遠眼光看待創新,多關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顛覆傳統商業的五大科技主題。世界各地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股票市場和全球經濟因此而出現調整實屬正常。我們認為投資者除了關注近期的市場問題外,更應放眼長線,投資未來及謹慎地投資於有良好風險管理的基金上。投資者應多關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顛覆傳統商業的五大科技主題: 全球電子商務、基因突破、智能機器、新金融和大數據。
  • 十大被看好的未來新科技 徹底顛覆你的世界
    當我們想著未來的時候,喜歡想像它充滿了快樂和幸福,這會讓我們感到舒適和滿足。與現在相比,應該有一些改進,應該有一些新的有趣的東西,一些新的創新,這些創新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比現在更容易,下面列出了世界十大被看好的未來新科技。
  • 尼古拉特斯拉十大預言,顛覆世界觀的預言(已證實六個)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個曠世奇才非常的聰明,他是發明家、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是世界公認三大天才之一據了解曾經尼古拉特斯拉預言過顛覆世界觀的十大事件
  • 創造智造「新未來」!卡奧斯三度入選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11月26日,在大會期間舉辦的「智能製造科技進展論壇」上,「2020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等成果相繼出爐。其中,海爾智研院提報的「大規模定製的未來工廠」項目入圍「2020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這也是卡奧斯COSMOPlat第3次入選世界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
  • 中國十大紡織科技 疊加態獲獎
    •新銳科技獎2020年10月27日,2020第七屆「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發布會在福建泉州晉江正式舉行。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疊加態超性能材料」項目榮獲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獎·新銳科技獎中國十大紡織科技評選活動由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紡織科學研究》雜誌社、中紡院海西分院承辦,晉江市科學技術局、晉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晉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晉江市商務局、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
  • 兩院院士評出2019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世界十大科技進展11日在北京揭曉,「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人類首次『看到』了黑洞」分別領銜2019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 2020十大新興技術揭曉!每一項都可能顛覆我們的生活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全世界都在競相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前景令人鼓舞,我們可能會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但在未來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下,技術能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目標嗎?世界經濟論壇和《科學美國人》雜誌本月10日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2020十大新興技術》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 盤點4部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完全能顛覆你的想像!
    盤點4部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完全能顛覆你的想像!現在的科技進步的速度是非常的快,所以你能現象到未來科技發展優勢怎樣的嗎?今天帶您們來盤點4部未來世界的科幻電影,完全能顛覆你的想像!怎麼樣,想不到未來,我們也會入侵其他星球,是不是有些顛覆你的想像呢?影片講述的是在未來的時代,宇宙中的戰亂一直在發生著,從來沒有斷過,因此很多的,外星人都來到了地球逃難。而地球也有專門對付這些外星人的警察,他們被稱作黑衣人。他們的職責就是監事這些到地球套男的外星人,他們的生活已經行動。是否會對地球造成傷害。
  • 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五大發明:10秒讓你不再近視的仿生隱形眼鏡...
    可能顛覆人類未來的五大發明:10秒讓你不再近視的仿生隱形眼鏡、滴眼藥就能治好白內障、可以移植的記憶……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手機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電腦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汽機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
  • 盤點未來十大最具潛力新材料:石墨烯顛覆世界(附股)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為許多的材料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期將沉澱前段時間一直以來材料科學的調查研究精華,為跨越三個階段的新材料研究列出期終榜單。  未來十大最具潛力新材料  2012年,工信部發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石墨烯作為前沿新材料之一。
  • 未來十大末日可能
    其一首先我們不能再使用各種帶有科技的東西。其二,網際網路現在這麼發達無論我們在哪,都能被找到。其三,裝備差距過大,再精緻的槍械也比不過航母,所以人類不可能戰勝。答案是會的,當太陽的生命結束之後,未來的太陽將會膨脹100百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將會在太陽炙熱高溫下完全的化為灰燼,科學家們還預測太陽的膨脹會吞噬稱水星和金星,之後20億年中將變成一顆白矮星消亡。當太陽膨脹的時候,地球的也會變成太陽吞噬的目標,太陽會一直變大,科學家稱,我們不確定未來的地球會怎樣,但是太陽會變得很大,會變得更加耀眼,因此它可能摧毀地球上的任何生命模式。
  • 未來可能出現的10大黑科技!
    黑科技一般指超越目前的科學水平,無法存在的產品和達不到的技術,都叫做黑科技,不過科技目前無法達到,但是不代表人的思維和腦洞達不到,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下面介紹一下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十大黑科技!目前美國華盛頓大學正在研究一種隱形眼鏡,或許未來有可能實現這種技術二、治癒癌症在未來,只需要幾百個癌細胞釋放的蛋白質就能被安裝在廁所內的DNA晶片識別出來,從而這將腫瘤的發現時間提前
  • 英眾科技成立科技創新研究院 未來的PC產品將顛覆用戶體驗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4日訊(記者 唐娜)9月23日,英眾科技場景化創新研討會在深圳舉辦。此次研討會採用全球直播的形式,上百名科技行業精英與英眾科技的研發團隊及高層領導,以「暢想 PC產品未來趨勢,探討未來創新方向」為主題展開研討,分享對於筆記本產品場景化創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