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紡織科技 疊加態獲獎

2021-02-25 疊加態材料


































↑↑關注「疊加態材料」公眾號,了解更多消息

中國十大紡織科技•新銳科技獎


2020年10月27日,2020第七屆「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發布會在福建泉州晉江正式舉行。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疊加態超性能材料」項目榮獲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獎·新銳科技獎


中國十大紡織科技評選活動由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泉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紡織科學研究》雜誌社、中紡院海西分院承辦,晉江市科學技術局、晉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晉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晉江市商務局、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泉州市人才創新共享聯盟協辦。

九個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紡織科技」•新銳科技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呂剛,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姜俊華,晉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漢傑,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招平,泉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吳金埔等各級領導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

疊加態作為獲獎項目代表,做技術報告。

獲獎項目:疊加態超性能材料,現場展示。

歷程&超越

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6月13日,因研發成功顛覆性「柔性」絕導體材料設立的經營主體。

Matrix Super Performance Material 2013年立項,2017年在北京實驗室研發成功,2019年完成技術驗證並實現量產。全球首次研發成功。

中國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國際專利申請、審查中。

公司詳情

公司全稱: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Beijing Matrix Technologies Co.,LTD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成府路45號中關村智造大街D座304

聯繫電話:400-127-6188

材料全稱:疊加態超性能材料

英文名稱:MatrixTech Super Performance Material

材料簡稱:疊加態材料

英文名稱:MatrixTech

公  眾  號:疊加態材料

搜  狐  號:疊加態材料

百  家  號:疊加態材料

頭  條  號:疊加態材料

微       博:疊加態材料

中文網址:http://www.do-matrix.com

英文網址:http://en.do-matrix.com

企業郵箱:matrix@do-matrix.com

無限可能的創造

[ 性能和功能 ] 顛覆人類的認知,讓冬季服裝厚度下降80%,保暖效果提高5倍;

解決了帳篷等戶外裝備無法隔熱的世界難題;

在汽車頂棚上隔熱,降低熱量的傳導,減少空調的使用頻率,節約能源的消耗;

在建築上使用,夏天隔熱,冬季保暖,節能又環保……

賦能超過20個行業的產品升級。

進化&革命

原始人類,以茅草、樹葉、樹皮作為保暖材料;

7000年前,印度人首先種植出植物棉花;

二戰以後把羽絨的保暖功能發揮到極致。

以上可以看出,基礎材料的顛覆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文明,疊加態讓人類服裝開啟全新的保暖方式。

這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成果,是材料歷史進化的標記。

相關焦點

  • ISPOShanghai2020落幕 疊加態材料成熱點
    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本屆展會帶來了顛覆性保暖材料,疊加態超性能成為展會新材料的一匹黑馬,引來了業界人士和眾多媒體圍觀和熱捧。記者來到北京疊加態技術有限公司W4-439展臺,首席科學家鍾飛鵬先生介紹,疊加態材料2013年立項,2017年研發成功,2019年實現量產。
  • 量子疊加態的局限
    量子疊加態的局限 天雲 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現象叫做疊加態現象。認為你不觀察它的時候,它可以同時處於各個不同地點,又可能既在那點又不在那點,只是各點出現的概率不同,所以,處於一種疊加狀態。而且還認為那樣的疊加狀態還處於彌散的狀態,認為它可以在全宇宙、全時空處於疊加狀態。這時你想去觀察一下它到底在哪裡?
  • 量子力學的疊加態起源新解
    前面寫過一篇文章講解量子力學疊加態的起源,其中主要是用平行宇宙理論來解釋的疊加態這個現象的,但是平行宇宙理論並非唯一解釋,還有一個理論可以解釋疊加態,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發明了「疊加態」這個概念。
  • 量子門疊加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
    量子門疊加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 有望為全新量子計算建立理論基礎 2015-08-13 科技日報 聶翠蓉 而新研究卻實現了量子邏輯門的疊加,它們可以同時按多種序列相互作用,這將大大減少某些量子計算中量子邏輯門的數量。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20-01-09 09:17:16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
  • 女人是這麼複雜的量子疊加態
    疊加態就是兩種相反的狀態疊加在一起在物理世界中量子經常處於這種狀態
  • 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原子云能在距半米的兩個狀態疊加 2015-12-31 科技日報 華凌 ,這將量子態疊加效應的最大尺度紀錄從1釐米擴展到了54釐米。
  • 中原工學院連續四年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魏朋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原工學院與鄭州中遠氨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120頭高效率超細氨綸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本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該校連續第四年獲得中國紡織行業最高獎一等獎。
  • 疊加態宇宙論【丁辰原創】
    有可能我們的宇宙本來就在平行宇宙疊加態。並且我強調,我們的宇宙本身可能就不是單一宇宙,而是疊加態宇宙。並且宇宙的穩定性,是靠平行宇宙疊加態維繫的,或者說其他平行宇宙補充的。醒了以後我思考雙縫幹涉測出兩孔,和宇宙暗物質,我的思想實驗是:有可能我們的宇宙本來就在平行宇宙疊加態,就像薛丁格貓,薛丁格提出來是認為存在或生或死的貓是不合理的,但或許我們這個宇宙的本質就是或生或死。如果生物化思考宇宙,把宇宙也想像成生物。
  • 培育和推廣2019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公示
    培育和推廣2019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公示 發表時間:2019/9/20
  • 論命運的量子疊加態
    這就是宇宙的實質,因為這是一種量子疊加態,用量子力學基本原理最簡單的去解釋這個問題,世界萬物的本質皆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人的大腦中也有量子,會跟宇宙中某處節距節點的量子糾纏,世間萬物在多維時空的角度去看都是疊加態。
  • 在疊加態或者平行態的疊加態出現,同時形成一個統一的波函數
    在同一時刻,以同一平面,有無數個實驗對象,而它們的存在被稱作波函數,這些實驗對象,在疊加態或者平行態的疊加態出現,同時形成一個統一的波函數,於是量子力學誕生了,它解釋了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幾乎就是波函數的實驗對象定義,從一開始人們就意識到,這個實驗對象既然如此之小,這麼輕而易舉就能夠構建出一個理論來。
  • 【關注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紡織創新產品引領未來美好生活
    助力中國登山隊測高珠穆朗瑪峰的同類羽絨衣、輕薄如蟬翼的防曬服、自帶太陽能發電的雙肩包……12月22日下午,在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主會場湖濱國際酒店三層會議室外,2020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實物和圖片展示吸引了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界人士駐足觀摩。  「這些展品乍看與普通紡織品無異,但其實際上承載著某一類紡織品的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 宏觀尺度量子疊加態新紀錄
    科學家成功地讓原子云處在了相距半米的兩個狀態的疊加中。
  • 2020中關村論壇圓滿落幕 北京疊加態備受矚目
    2020中關村論壇圓滿落幕 北京疊加態備受矚目 2020年09月22日 15:1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2020年9月19日,由科技部、中科院、中國科協、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發布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東序廳舉行。
  • 為啥很多人不接受量子力學的「疊加態」
    前面我寫過20篇關於量子力學的文章,其中量子力學有一個核心的觀點就是「疊加態」,說的是一個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也就是同時處於多個位置,這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所以很多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這種觀點,今天我就針對疊加態來談談相關內容。
  • 量子力學態疊加原理的先驗理由
    而在整個量子力學理論中,態疊加原理起著統攝全局的作用,為什麼要這樣?我提供一個理由。按(辯證)科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要求,對宏觀和微觀兩種世界的認識,其實都從感性認識(以符號唯物化)開始,是「所見即所識」,對宏觀物體的認識也是態疊加的。
  • 量子力學中奇異現象之態疊加與坍縮
    量子力學中第一個奇怪的現象被稱為態疊加原理和坍縮。為了能夠簡單直接的解釋量子力學的概念,我們先談談普通人的日常經歷。在我們的常識認知中,客觀物體必然有確定的空間位置。這種存在是客觀的,是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
  • 量子疊加真實存在,科學家「拍攝」到了量子疊加態消失的過程
    條的高度指示可能的量子態的疊加程度。影片展示了在測量過程中某些重疊是如何丟失的,以及這種丟失是如何逐漸消失的,而其他的重疊則保留在理想的量子測量中。圖片:F.儘管理論中測量過程非常重要,但仍然存在未解決的問題:在測量過程中,量子態會立即崩潰嗎?如果沒有,那麼測量過程將花費多少時間,並且在任何中間步驟中系統的量子狀態是什麼?來自瑞典、德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的合作使用單個原子(電場中捕獲的鍶離子)回答了這些問題。對離子的測量僅持續百萬分之一秒。通過製作由不同測量時間拍攝的照片組成的動畫,他們表明狀態的變化在測量影響下逐漸發生。
  • 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從1釐米擴展到54釐米
    原標題:量子態疊加效應尺度刷新紀錄 從1釐米擴展到54釐米   [導讀]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地讓原子云處在相距半米的兩個狀態進行了疊加,這將量子態疊加效應的最大尺度紀錄從1釐米擴展到了54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