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是介於微波和紅外線之間的電磁波,被稱作「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在公共安全、生物醫療、高速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2010年,在國外讀書、工作了十年的中國科大畢業生武帥,回到了合肥,開始在太赫茲領域自主研發,並在合肥高新區參與創辦了「獨角獸企業」博微太赫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回國創新創業 瞄準太赫茲領域
1993年,武帥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並選擇本碩連讀,在中國科大深造。2000年,武帥赴國外攻讀博士學位,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異域生活。
2010年初春,武帥回安徽探親。趁著探親的機會,武帥到了位於合肥高新區的中國電科38所參觀,並被深深吸引。武帥開始考慮回國發展的可能性。「在國外只是打工,那並不是我想要的全部生活,國內有著廣闊的發展舞臺。」武帥說,這些年來,國內發展迅速,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平臺。「與其做祖國發展的看客,不如做參與者。」
2010年6月,武帥回國,進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工作。他率領一支由博士為主的高素質團隊,組建了微波光子學研究中心,並將太赫茲人體安檢技術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僅僅用了三年時間,這個當時平均年齡不過28歲的團隊,就打造出了中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太赫茲安檢設備。
角色定位不斷轉變
博微太赫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80多名成員,幾乎全是技術研發人員。如何搭建公司?人事財政誰來負責?場地怎麼解決?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一群技術「宅男」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武帥告訴記者,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及時轉變。「企業在最開始的創業階段,更像一個專注於產品開發的團隊,大家的精力幾乎都放在研發上。」當產品成功研究開發之後,需要面臨如何推向市場的問題,角色要從技術人員向市場人員轉變。「如何向客戶介紹產品,銷售本身是否達到了能理解產品技術的層次……這些問題都要解決。」
武帥說,而當產品找到了市場,產生訂單之後,接下來就要面臨第三個階段,「擴大生產,擴大企業的規模,要讓企業走上正規化的發展道路。這個時候,對於企業管理者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比如財務、供應鏈、風險管控等,各個方面都必須了解。」武帥說,這是艱難的一步。「對於我們公司來說,目前就處於第三個階段,已經經過了產品的初創,有了市場,現在的目標就是要把企業快速的做大做強,發展壯大。」
用太赫茲技術 讓世界更加美好
2016年成立的博微太赫茲,在武帥和他的團隊的努力下,已經成為我國太赫茲安檢安防行業的領跑者。其首創的「TeraSnap」太赫茲人體安檢儀,採用了國際領先的被動式太赫茲人體成像技術,是目前國內最早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率先獲得公安部認證的採用太赫茲技術的安檢產品。而在世界軍人運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性重要活動上,博微太赫茲的安檢設備,也成為為大會保駕護航的明星安檢產品。
武帥說,博微太赫茲會一直專注於太赫茲領域,挖掘開發太赫茲技術的多種應用前景。「努力將企業打造成太赫茲產業的『獨角獸』,並且期待能在合肥建設中國的『太赫茲谷』,利用太赫茲技術改變世界,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參加「領航」工程 得到「三大收穫」
在博微太赫茲的發展過程中,也得到了合肥高新區相關部門的很多支持,而高新區打造的良好營商環境,也是博微太赫茲快速發展的元素之一。今年,合肥高新區實施「領航」企業家培養工程,也讓武帥獲益頗多。
「我參加了幾次活動,感覺很有幫助。比如,前些時候高新區召開了一次領航企業家座談會,組織了很多部門負責人參加,而企業家則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會,大家面對面交流溝通,不少問題現場就解決了,效率非常高。有的現場解決不了的問題,相關部門也帶回去協商解決。」武帥說,像這樣的座談會,拉近了高新區管委會與園區企業的距離,對企業家個人和企業發展都很有裨益。
另外,通過參加「領航」企業家培養工程的系列活動,武帥還有其他收穫。「比如高新區邀請了一些平時很難請到的大咖,為我們線上答疑解惑,特別是對宏觀經濟等領域的講解,讓我們擴大了視野,從中獲益匪淺。」
同時,通過「領航」企業家培養工程,武帥還加強了與其他園區企業的聯繫,「平時我們也打交道,但是這次活動讓我們加深了互動和交流,讓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同時增加合作共贏的機會。」武帥說,前些時候企業準備開發一款安檢機器人,需要找做硬體的企業合作,「通過領航企業家的微信群,我們找到了園區的合作企業。這讓我們縮短了周期,目前,產品已經進入研製階段。」
(編輯: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