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便不少關於名猛將的傳說,三國時期的關羽、呂布、張飛、趙雲等人,西漢時期封狼居胥的霍去病,還有五代十國時期第一名將,號稱十三太保的李存孝。楊再興、俞大猷、冉閔等等可謂是數之不盡,但是公認的第一猛將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率領五萬的楚軍大敗四十萬秦軍。秦軍的主力盡散,秦朝政權已經是名存而實亡在這一戰後項羽的名聲也是名聲大噪。誰想劉邦趁著項羽牽制秦軍主力時,自己竟然先入了關。
項羽大怒,派四十萬大軍駐紮於新豐鴻門邀劉邦前來赴宴。不過可惜在鴻門宴上,因為一時心軟將劉邦給放走了。以至於劉邦在關中發展壯大,很快成為了項羽的心腹大患。並於公元前202年,起兵在垓下包圍了項羽,迫使項羽烏江自刎。一代豪傑的故事就此落幕。
所以在歷史上,談起項羽都只是談論他的武力。史書上也是關羽項羽武力的記載多。比如說在《史記》中便有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形容項羽身材高達魁梧,力大過人,甚至能夠舉鼎。
再加上現代很多影視劇中,誇張的將項羽演繹成為一個真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戰神。以至於很多人都會產生好奇,到底項羽手中的鼎有多重?如果換算成為現代的計量單位,舉重冠軍是否能舉起來呢?
首先在歷史上,除了項羽之外,還有一個舉鼎的人就是秦武王嬴蕩了。這個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莽夫,在他19歲的時候,在聽說周王畿有大禹治水留下的九鼎,於是便跑過去舉,結果因為舉鼎失誤砸到了膝蓋不治身亡了。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
而在秦國時期,出土的最大的鼎,是秦始皇陵百戲俑陪葬坑中一個青銅鼎,高61cm、重212公斤。就算還有特殊的鼎沒有發掘出來,但應該也不至於差得太遠。
所以雖然《史記》總沒有記載,但是可以推測出秦武王舉的鼎大概也在重200公斤的樣子,百年之後項羽舉的鼎也不會差得太大。所以舉得鼎大概在200-300kg左右。那麼這個數據換到現在是什麼概念呢?
在現代舉重運動中,一般都是採用槓鈴來測試舉動的力量。國運動員諶利軍打破了男子舉重的世界紀錄,總成績為 333KG。有一位綽號為「野獸」的大力士埃迪霍爾,曾將350公斤的重物15秒內連續扛起10次!
這些數據,任何一個都遠遠超過了一個鼎的重量。如果拋去鼎的形狀特性上的難度,二者在力量上,差不多便能夠扯平了。所以說,儘管項羽天生神力,但是經過了數十年刻意訓練的運動健兒們,比之也毫不相差。但是項羽舉鼎在當時的時代可謂是無出其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