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20年,浮法玻璃產能從123330萬重箱上升至140238萬重箱,從統計數據看是一個產能穩步增加的過程。在總產能增加的過程中伴隨著舊裝置舊工藝的淘汰升級改造產能兼併重組及新產能在合理區位的重新分布。實際在產產能在應對各種變化中曲折前行。2020年是浮法玻璃裝置新增投產大年,全年累計新增產能4829萬重箱,投產時間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根據以往投產的大小年規律,2021年浮法玻璃新投產速度將明顯放緩,預計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總產能141500萬重箱,穩定在全球產能的60%左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了並在持續影響著玻璃產業結構。玻璃在產產能受到嚴控,2017年年末玻璃在產產能較前一年同期出現了10028萬重箱的顯著下降,其中部分是裝置年末技術改造集中冷修,部分是因環保不達標等問題被永久關停。2017年11月,邢臺借力排汙許可證核發關停環保不達標在產產線,當年共關停 沙河地區9 條浮法產線,佔全國浮法玻璃在產產能 4%。2020年年初,玻璃行業一篇蕭條,沙河地區再度扛起玻璃去產能的大旗。4月7日,沙河市委、市政府印發的《沙河市化解玻璃產能實施方案》開啟了沙河新一年的去產能工作。通過設立去產能基金的方式,共停產浮法玻璃生產線5條,壓延玻璃生產線3條。該市在產浮法玻璃生產線剩下19條、壓延玻璃生產線剩1條,比高峰期的40多條平板玻璃生產線削減超50%。截至2020年12月,浮法玻璃在產產能94975萬重箱。隨著新投產節奏放緩及冷修裝置點火高峰已過,2021年浮法玻璃在產產能增量空間有限,預計為95800萬重箱。
(三)浮法玻璃實際產量溫和變化 2020年增量有限2015年至2019年,浮法玻璃產量受房地產對玻璃的需求引領,保持溫和增加態勢,從56711萬重箱到63484萬重箱累計增幅11.94%,年均複合增長率2.86%。2020年浮法玻璃產業受到疫情衝擊,年初庫存高企價格低迷,行業被迫採取了去產能、集中冷修等措施,造成了上半年浮法玻璃產量的負增長。下半年隨著玻璃價格企穩向好,玻璃企業復產及新投產點火進度加快,浮法玻璃在產日熔量回升並創出新高,但全年產量增幅有限,僅能做到全年產量與上年度持平或略有增長。2020年下半年的產能增量將更多表現為2021年的產量增加,2021年浮法玻璃產量將達到65560萬重箱,增幅約2.92%,接近2020年之前四年的平均增幅。
(四)品種間需求有所分化 下半年白玻在產能增幅快於整體水平白玻在產日熔量在5-6月經歷的明顯的負增長,7月-10月白玻日熔量從低位的138130t/d增長到149041t/d,創出歷史新高,明顯快於浮法玻璃整體產能恢復速度。主要原因可歸結為如下三點:一是前期冷修裝置集中點火復產;二是在利潤的刺激下新裝置加快了投產速度;三是建築玻璃需求分化,住宅用白玻價格強於主要用於商業用房的色玻,部分色玻產線因應市場變化轉產白玻。
截至11月30日,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9條,在產248條,日熔量共計164325噸,同比日熔量增加5390噸,增幅3.4%。1-11月份共計復產及新點火25條,冷修或停產18條,產能較2019年年底增加4040噸/日。
2017年至2019年,隨著國內玻璃需求的增長及價格中樞的上移,我國對外出口量逐年下滑,同時進口量逐年增加。2020年延續了之前幾年的變化態勢。2020年1-10月份我國浮法玻璃進口總量452540噸,同比增長50.18%;進口總金額為551661608美元,同比增長1.35%。2020年1-10月份我國浮法玻璃出口總量352651噸,同比減少39.35%;出口總金額217011048美元,同比減少15.97%。預計2021年國內需求將繼續帶動進口量增加至1400萬重箱,而出口量將進一步下滑至700萬重箱。隨著國內玻璃需求的旺盛,國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產地和消費地,於2020年歷史性地從玻璃淨出口國成為淨進口國。國內價格將更多受國內供求關係調整,進出口對國內價格體系的影響力度將變小。預計2021年國內價格中樞有望進一步上移。
2013年至2014年,純鹼產能持續增加,行情趨於低迷。行業在2015年經歷一輪自發去產能,純鹼產能降至2907萬噸/年並2016-2018連續三年保持了低增長態勢,價格得以高位運行,行業利潤得到改善。2019年純鹼行業新增產能188萬噸達到3247萬噸,產量增幅為6.8%;2020年純鹼產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為3277萬噸。2021年擬投產裝置有河南駿化、晶昊鹽業和金昌化工的各60萬噸,退出產能按40萬噸估計,2121年純鹼產能將達到3297萬噸。純鹼行業產能集中度比較高,廠家的話語權比較強。100萬噸以上(包含100萬噸)生產廠家有13家,這13家廠家累計產能2080萬噸,佔比在64.06%;產能在60萬噸-90萬噸之間的廠家有12家,累計產能770萬噸,佔比在23.71%;60萬噸以下產能生產廠家16家,累計產能397萬噸,佔比僅有12.33%。(二)純鹼產量2019年有明顯增量 2020年基本持平2014年玻璃產能的釋放帶動純鹼產量攀升至2590萬噸,2014年-2018年純鹼產量平穩保持在2600萬噸附近。產量的平穩給行業帶來較好的效益,企業對市場變得樂觀起來。2019年純鹼產量較2018年增加193萬噸,增幅7.3%。產量較快增加助力了純鹼價格的高位回落,2020年上半年純鹼價格低迷與此有較大關係。三季度是純鹼的檢修高峰,部分裝置意外檢修導致開工率低於往年常規水平;儘管2020年產能有所增加,疊加開工率穩中有降,綜合的結果是純鹼產量基本與2019年持平。純鹼產業利潤率的持續回落會帶導致部分低效益裝置主動退出,2021年純鹼產量較2020年將有所回落,初步估計為2750萬噸。我國是純鹼的淨出口國,2017年至2019年我國的淨出口量分別為137.83萬噸、108.47萬噸和124.84萬噸。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內純鹼產業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或者國內純鹼價格相對於國際價格有一定優勢。2020年純鹼延續原有供需格局,同時呈現出進口量有所增加而出口量逐步縮減的現象。這一現象部分原因可以歸因於下遊工業生產等經濟活動恢復較好,對國際純鹼的需求有所提高。預計2021年隨著國外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我國純鹼對外出口量有望恢復到往年平均水平;由於國內價格處於相對低位,進口純鹼優勢減弱,2021年進口量將同比有所回落,預計為20萬噸或更低水平。平板玻璃主要用於建築領域、汽車行業、光伏電子行業及包括制鏡家具在內的生活裝飾行業等,2020年下半年這些行業需求較上半年都有爆發式增長。2020年光伏玻璃價格高企帶動了超白浮法玻璃在光伏電池方面的應用,成為拉動玻璃需求的新的增長點。玻璃應用於房地產建設的後周期,封頂之後竣工驗收之前,和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息息相關。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508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48969億元,增長7.2%,增速提高1.4個百分點。儘管年初受到疫情衝擊,房地產市場迅速擺脫不利局面,仍保持穩中向好態勢。而從公布的竣工數據看,建築行業對玻璃的需求難以樂觀。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9024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37903萬平方米,增長4.0%。房屋新開工面積201085萬平方米,下降2.0%,降幅收窄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47344萬平方米,下降2.7%。房屋竣工面積59173萬平方米,下降7.3%,降幅收窄1.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2655萬平方米,下降5.8%。從實際情況看,房地產竣工面積1-11月份往往處於絕對低位,而12月份大幅攀升。已竣工面積並不能準確及時反映在建工程對玻璃的需求,可以看做是一個滯後指標。當前玻璃需求量和將要竣工的面積關係密切,我們從先有開工後有竣工的邏輯關係去觀測,得到當年的竣工面積和N-2的新開工面積有著相關度更高的線性關係:y = 0.3152x + 45061;R² = 0.8502。據此估算2020年房地產竣工面積111046萬平方米,2021年房地產竣工面積為116660萬平方米,年度增幅5.06%;由建築行業下遊佔比計算,2021年建築行業將拉動玻璃需求提升3.75個百分點。對於更長時間周期的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如下特點:全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住房需求將繼續發力;改善型住房需求佔比高位穩定;老舊小區改造效應顯現,拆遷改造住房需求將有明顯回落。總和的效應是房地產新開工增量從高位緩慢回落,然後在相當長時段保持平穩。(二)汽車玻璃需求下半年同比回升 有望在2021年延續與三四線房地產市場的啟動幾乎同步,國內汽車產量於2016年增速下滑,並於2017年達到峰值2901.54萬輛。分項來看,2015年至2019年乘用車產量分別為21043568輛、24314971輛、24831281輛、23488687輛、21341808輛;2020年乘用車產量繼續下滑,我們從商用車2020年1-11月份累計產量22.39%的增幅可以看出,相比於疫情衝擊,乘用車內在回落趨勢對其影響更大。比較樂觀的是,從1-11月數據看,2020年乘用車產量同比降幅8.09%,較前一年有明顯放緩,較大可能成為其企穩回升的信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會議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促進消費。一要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各地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農村居民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對居民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併購買新車,給予補貼。二要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鼓勵地方對淘汰舊家電家具併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家具給予補貼。三要提振餐飲消費。鼓勵餐飲企業提升菜品、創新經營。支持推介優質特色飲食。四要以擴大縣域鄉鎮消費為抓手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打擊假冒偽劣,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望促成新一輪汽車產銷量回升。我們對2021年汽車玻璃需求的判斷是需求見底回升。預計2021年乘用車產量將達到21210000輛,增幅6.1%;商用車產量5647772輛,增幅6.24%。考慮到汽車新車型單位玻璃使用量的增加,及存量車基數增加更換玻璃需求的逐步提升,汽車玻璃需求增幅將達到8%左右,對浮法玻璃整體需求貢獻約為0.8個百分點。光伏產業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不依賴國外技術的全產業鏈行業。雙玻光伏組件的大幅應用,改變了原來一片3.2mm光伏玻璃加襯板的模式,開啟了用2片2mm超白壓延玻璃,一片作為蓋板、一片作為背板、中間加單晶矽片合成組件應用的新模式。這種結構性變化使得原來供需還比較平衡的超白壓延玻璃用量突然變得增大一倍,造成了現在超白光伏玻璃「一片難求」的局面。當光伏玻璃短缺的時候,只能保證光照的蓋板一面必須要用超白壓延玻璃,而光伏組件的背板,雖然也吸收一部分反射光線,但可以用2mm超白浮法玻璃來替代,只是發電效率會有所降低,大約3瓦左右。現階段2mm超白浮法的產能遠遠不能滿足於現有的背板替代量,所以很多組件廠又用2mm的普通浮法玻璃來替代2mm的超白浮法玻璃。用浮法玻璃來解決光伏組件背板玻璃的問題,儘管不得已,但短期內可以緩解供需矛盾。2022年前後光伏玻璃產出高峰將緩解這一緊張局面。在此之前,2021年光伏產業對浮法玻璃需求將維持在相對高位。
綜合房地產、汽車和光伏替代三方面因素,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增幅為4.7%左右。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純鹼消費國,2015年-2019年我國純鹼表觀消費量分別為2383.7萬噸、2393.7萬噸、2590.6萬噸、2461.1萬噸及2678.8萬噸。2020年上半年玻璃企業檢修增多,下半年玻璃行業領銜純鹼工業需求的恢復性增長。平板玻璃產量可以看做是浮法玻璃與光伏玻璃之和,截止到2020年8月底,當年平板玻璃累計產量由負轉正,此後延續正增長態勢,全年增幅1%左右。同時其他領域純鹼總需求有一定程度下降,預計全年需求略有負增長。我們測算純鹼2020年表觀需求量2630萬噸。據工信部網站,為深入推進水泥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的指導各地開展產能置換,鞏固化解過剩產能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對現行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進行修訂,形成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目前正在公示中,公示日期截止2021年1月19日。修訂稿延續了對建築用平板玻璃的嚴控口徑;同時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給予光伏玻璃和汽車玻璃新增產能的空間。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為光伏玻璃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達到240GW。根據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可達70GW,樂觀預計的規模將達到90GW。我國光伏玻璃有效產能32580t/d,產能規模佔全球的90%以上。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將有利於光伏玻璃產業降低成本加快技術迭代,從而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這一變化因應光伏產業的大發展格局,也是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主動貢獻。修訂稿適當減輕了對汽車玻璃的產能限制。這一變化有利於汽車玻璃產能釋放,有利於汽車玻璃行業的技術進步,有利於汽車行業降本增利以渡過當前困難局面。同時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意味著浮法玻璃總產能的增加在業內引起一些爭論。汽車玻璃是浮法玻璃產品的一個品種,從產品厚度、板面尺寸等外觀性狀上與其他產品品種難以區分。原有及新增部分浮法原片用來生產汽車玻璃與否,很難追蹤和監管。由此看來,關於汽車玻璃的規定仍有待細化。2021總的趨勢是經濟恢復性增長將帶動純鹼需求的穩步回升。從下遊行業分布看,純鹼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分行業看,高利潤引領開工率高位運行,浮法玻璃行業的需求將有2%-3%的增長;光伏玻璃行業延續高景氣周期,需求增幅將超過20%;服務業和生活領域需求增幅將超過10%。2021年純鹼需求量有望恢復並超過2019年水平,預計為2690萬噸。玻璃液融化溫度在1400℃以上,保持爐溫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對降低生產成本是極為關鍵的,玻璃熔窯點火啟動後在壽命範圍內若非不得已不會輕易冷修。相對於生產的穩定連續,玻璃行業需求呈現明顯的淡旺季特點,兩者疊加的效果是玻璃的庫存呈現顯著的淡旺季特徵。玻璃庫存高點一般在一季度末,庫存低點往往在年底。2015年-2016年玻璃廠家庫存在一季度累至歷史天量水平,可以看作玻璃企業在虧損邊緣的自救行為。在當時的價格水平下,玻璃企業與其虧本甩貨,不如屯貨待漲。幸運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了玻璃行業生機與活力,行業盈利狀況在2016年明顯改善,2017年初玻璃企業放棄主動累庫存模式及貿易商冬儲意向提升的共同作用下,當年一季度廠家庫存數年來的同期低位。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玻璃企業開始有主動累庫存的動作,庫存量較2017年逐年提升。
2020年玻璃企業受疫情衝擊,廠家庫存變化是較為極端的一年。1月末玻璃庫存較過去三年的當期平均水平上了個臺階,但低於2015及2016年同期。2月庫存累至12034.4萬重箱的歷史天量,3月庫存進一步增加至13745.3萬重箱新高。高庫存對生產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形成劇烈衝擊,企業不得已降價去庫存,但下遊需求未啟動,庫存去化速度緩慢,4月末庫存與2月末持平。隨著下遊需求的逐步恢復尤其是房地產的復工進程加快,5月玻璃庫存開始明顯下降。庫存下降態勢在以後月份得到延續,11月末為歷史同期低位的3437萬重箱。2020年年末庫存有望跌破3000萬重箱關口,接近2016年末水平。
(二)2021年初累庫效應有望延續 保持前高后低格局基於對房地產竣工需求的良好預期,同時2020年年末庫存處於低位,玻璃生產企業有主動累庫的意願;作為庫存到消費環節蓄水池的貿易商儘管不看淡2021年行情,但在價格高位區間冬儲的能力受限,基於風險收益比考慮主動冬儲的意願也會有所減弱。兩者共同作用下,2021年廠家庫存累積幅度將依然可觀,預計一季度高點將超過7000萬重箱。下遊需求帶動玻璃庫存去化,全年仍將呈現前高后低態勢。
相對於玻璃,純鹼檢修安排具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除了盛夏時節的檢修高峰外,企業也會根據經營狀況和需求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檢修。從庫存的季節性變化看,夏季集中檢修使得每年9-10月成為當年的庫存低點,集中檢修結束後庫存往往明顯上行。2020年純鹼庫存變化基本符合往年的季節性規律,也呈現出當年的特徵性變化。上半年玻璃企業集中檢修,其他方面的工業需求也大幅下滑,導致廠家庫存的超量累積,國內鹼廠庫存於5月中旬累積至172萬噸,比往年高位水平接近翻倍。儘管隨著需求恢復6-9月純鹼庫存持續回落,庫存低點也未能在檢修季結束前回到往年均值水平。在整體供過於求態勢下,四季度純鹼庫存持續超量累積,成為壓制純鹼價格的重要因素。承接上一年度的高庫存,2021年開年純鹼庫存水平將居於歷史高位區間。高庫存壓制純鹼價格,低價格擠壓行業利潤,一些不具備成本和區位優勢的裝置或被迫停產檢修,供應實際增量將較為有限;下遊玻璃行業的高利潤帶動浮法玻璃冷修裝置復產,高價格倒逼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對純鹼需求提升明顯,純鹼需求狀況將有極大改觀。在供應持平而需求增加的共同作用下,純鹼庫存超量累積態勢難以在2021年繼續延續,將呈前高后低態勢;純鹼廠家庫存一季度高點或低於150萬噸水平。2020年是浮法玻璃裝置新增投產大年,全年累計新增產能4829萬重箱,投產時間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根據以往投產的大小年規律,2021年浮法玻璃新投產速度將明顯放緩,預計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總產能141500萬重箱,穩定在全球產能的60%左右。
浮法玻璃產能投放帶來的產量增加將在2021年有更明顯體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裝置投放時間在年末較為集中;二是2020年初玻璃裝置冷修復產高峰之後的復產點火高峰到來,經過檢修窯爐整體運行狀況有較大程度提高,計劃外檢修將明顯減少,產能利用率將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
玻璃需求的最大驅動仍來自於房地產竣工端,我們估算2021年房地產竣工面積為116660萬平方米,年度增幅5.06%;由建築行業下遊佔比計算,2021年建築行業將拉動玻璃需求提升3.75個百分點。汽車行業需求的恢復性增長將帶動玻璃需求上升0.8個百分點。2021年全年需求將延續攀升態勢。
近年來玻璃出口量逐年下降,進口量有所攀升。2021年有望實現進口量對出口量的反超,對玻璃行業有重大意義。國內價格將更多受國內供求關係調整,進出口對國內價格體系的影響力度將變小。預計2021年玻璃進口將量價齊升。
2014年玻璃產能的釋放帶動純鹼產量攀升至2590萬噸,2014年-2018年純鹼產量平穩保持在2600萬噸附近。產量的平穩給行業帶來較好的效益,企業對市場變得樂觀起來。2019年純鹼產量較2018年增加193萬噸,增幅7.3%。產量較快增加助力了純鹼價格的高位回落,2020年上半年純鹼價格低迷與此有較大關係。三季度是純鹼的檢修高峰,部分裝置意外檢修導致開工率低於往年常規水平;儘管2020年產能有所增加,疊加開工率穩中有降,綜合的結果是純鹼產量基本與2019年持平。純鹼產業利潤率的持續回落會帶導致部分低效益裝置主動退出,2021年純鹼產量較2020年將有所回落,初步估計為2750萬噸。
2021總的趨勢是經濟恢復性增長將帶動純鹼需求的穩步回升。從下遊行業分布看,純鹼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分行業看,高利潤引領開工率高位運行,浮法玻璃行業的對重鹼需求將有2%-3%的增長;光伏玻璃行業延續高景氣周期,需求增幅將達20%;服務業和生活領域需求增幅將超過10%。2021年純鹼需求量有望恢復並超過2019年水平,預計為2690萬噸。
承接上一年度的高庫存,2021年開年純鹼庫存水平將居於歷史高位區間。高庫存壓制純鹼價格,低價格擠壓行業利潤,一些不具備成本和區位優勢的裝置或被迫停產檢修,供應實際增量將較為有限;下遊玻璃行業的高利潤帶動浮法玻璃冷修裝置復產,高價格倒逼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對純鹼需求提升明顯,純鹼需求狀況將有極大改觀。在供應持平而需求增加的共同作用下,純鹼庫存超量累積態勢難以在2021年繼續延續,純鹼廠家庫存一季度高點或低於150萬噸水平,將呈前高后低態勢。
2020年玻璃行情與其說是供需缺口造成的,不如說是預期差導致的。若2020年年初市場沒過分看空玻璃行情,庫存便不會超額累積導致玻璃生產經營循環受到衝擊,從而玻璃企業能保證正常開工而不是加大檢修力度降低生產負荷。如果上半年玻璃生產供應與往年持平,那麼下半年儘管地產需求釋放,行情的空間和持續性也不至於超出其歷史框架。
同理,2020年高利潤刺激了玻璃企業加快復產點火進度,窯爐經集中檢修後爐況較之前年度有明顯提升;2021年玻璃裝置產能利用率恢復性增長,不但會高於2020年,也將超過2019年水平。當供需缺口成為市場著力點,那麼缺口一定會被以各種方式彌補。
2020年末市場情緒帶動玻璃走到歷史高位,利潤也達到歷史高位區間。從穩定生產經營利潤的角度看,每個高點都是鎖定生產經營利潤的良機。建議根據生產經營規模擇機把握。
承接上一年度的高庫存,2021年開年純鹼庫存水平將居於歷史高位區間。高庫存壓制純鹼價格,純鹼期貨盤面不排除短期跌破行業平均成本1300元。低價格擠壓行業利潤,一些不具備成本和區位優勢的裝置或被迫停產檢修;而2021年純鹼下遊需求保持攀升態勢,價格低位水平缺乏持續性。1300下方將是玻璃生產企業低位買保的良機。
玻璃純鹼價差在2020年走出歷史性的行情,疫情衝擊造成純鹼的需求下滑,房地產高竣工需求造成玻璃價格居高不下,玻璃純鹼價差連創歷史極值。我們上述分析可知,儘管玻璃供需仍維持偏緊狀態,但邊際驅動減弱;純鹼供應持平而需求量將有顯著攀升。2020年這一歷史性的玻璃純鹼價差狀況2021年難以持續,預計將走出均值回歸行情。
預計在階段性情緒的引領下,短期玻璃-純鹼價差有進一步上衝的可能。兩者05合約價差高點或在600-800元之間,建議逢高布局;目標位200元。
玻璃價格具有顯著的淡旺季周期,從歷年行情看,一季度往往是價格下跌周期,歷史最低的2015年及2016年價格跌破1000元,也是如此的淡季下跌走勢。現貨價格的一季度下跌具有明確的基本面驅動,在期貨盤面上看,05合約成為主力合約後不久的高點,即是該合約周期的高峰。
三季度往往是需求集中釋放的價格上漲周期,歷史走勢顯示玻璃的三季度漲勢僅在大宗商品泥沙俱下的2011年有所例外。
純鹼現貨價格波動劇烈,漲跌都比較迅速。從季節性走勢看,盛夏季節檢修帶來價格上漲是相對較為確定的行情;一季度的下跌走勢也算較為確定,主要體現的是玻璃企業檢修增多導致純鹼需求下降。而其他時段在不同年份走勢迥異,不足以為行情研判提供依據。玻璃價格持續衝高后,面臨淡季供過於求的基本面現狀,較大概率在一季度有所回落。而從整體趨勢看,玻璃的上漲態勢不易被輕易打破,行情在2021年將維持震蕩偏強。行情的低點約在1600附近,漲勢的高位區間比較難確定,預計在2100-300之間。
隨著盤面的持續回調,純鹼於1月合約跌破1300關口的概率在增大。換月後05合約或經歷一段時間盤整,如果廠家庫存不能顯露出去化跡象,在高庫存、高開工率的情況下,將受挫於1480一線然後繼續回落。05合約有一定概率觸及1300元一線,價格低位套保盤有推升盤面可能。預計2021年全年運行區間[1300,2000]。
2021年玻璃將延續供需兩旺態勢。2020年是浮法玻璃裝置新增投產大年,全年累計新增產能4829萬重箱,投產時間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根據以往投產的大小年規律,2021年浮法玻璃新投產速度將明顯放緩,預計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總產能141500萬重箱,穩定在全球產能的60%左右。浮法玻璃產能投放帶來的產量增加將在2021年有更明顯體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裝置投放時間在年末較為集中;二是2020年初玻璃裝置冷修復產高峰之後的復產點火高峰到來,經過檢修窯爐整體運行狀況有較大程度提高,計劃外檢修將明顯減少,產能利用率將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玻璃需求的最大驅動仍來自於房地產竣工端,我們估算2021年房地產竣工面積為116660萬平方米,年度增幅5.06%;由建築行業下遊佔比計算,2021年建築行業將拉動玻璃需求提升3.75個百分點。汽車行業需求的恢復性增長將帶動玻璃需求上升0.8個百分點。
2021年純鹼有望觸底回升。2019年純鹼產量較2018年增加193萬噸,增幅7.3%。產量較快增加助力了純鹼價格的高位回落,2020年上半年純鹼價格低迷與此有較大關係。三季度是純鹼的檢修高峰,部分裝置意外檢修導致開工率低於往年常規水平;儘管2020年產能有所增加,疊加開工率穩中有降,綜合的結果是純鹼產量基本與2019年持平。純鹼產業利潤率的持續回落會帶導致部分低效益裝置主動退出,2021年純鹼產量較2020年將有所回落,初步估計為2750萬噸。
2021年需求方面總的趨勢是經濟恢復性增長帶動純鹼需求的穩步回升。從下遊行業分布看,純鹼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分行業看,高利潤引領開工率高位運行,浮法玻璃行業的對重鹼需求將有2%-3%的增長;光伏玻璃行業延續高景氣周期,需求增幅將達20%;服務業和生活領域需求增幅將超過10%。2021年純鹼需求量有望恢復並超過2019年水平,預計為2690萬噸。
2020年末市場情緒帶動玻璃走到歷史高位,利潤也達到歷史高位區間。從穩定生產經營利潤的角度看,每個高點都是鎖定生產經營利潤的良機。建議根據生產經營規模擇機把握。承接上一年度的高庫存,2021年開年純鹼庫存水平將居於歷史高位區間。高庫存壓制純鹼價格,純鹼期貨盤面不排除短期跌破行業平均成本1300元。低價格擠壓行業利潤,一些不具備成本和區位優勢的裝置或被迫停產檢修;而2021年純鹼下遊需求保持攀升態勢,價格低位水平缺乏持續性。1400下方將是玻璃生產企業低位買保的良機。玻璃純鹼價差在2020年走出歷史性的行情,疫情衝擊造成純鹼的需求下滑,房地產高竣工需求造成玻璃價格居高不下,玻璃純鹼價差連創歷史極值。我們上述分析可知,儘管玻璃供需仍維持偏緊狀態,但邊際驅動減弱;純鹼供應持平而需求量將有顯著攀升。2020年這一歷史性的玻璃純鹼價差狀況2021年難以持續,預計將走出均值回歸行情。預計在階段性情緒的引領下,短期玻璃-純鹼價差有進一步上衝的可能。兩者05合約價差高點或在600-800元之間,建議逢高布局;目標位200元。本報告中的信息均源於公開資料,僅作參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準確可靠,但對於信息的準確性及完備性不作任何保證,不管在何種情況下,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需要,不能當作購買或出售報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據。本報告版權僅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發布,如引用、轉載、刊發,須註明出處為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