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馬爾康1月8日電:題:探訪「失落的文明」——阿壩莫斯都巖畫
作者 安源賀 劭清
深冬清晨,記者一行從阿壩馬爾康縣城出發,逆著被薄冰覆蓋的木足溝河,從僅容一車行駛的盤山小路蜿蜒而上,探訪莫斯都巖畫。
巖畫是人類童年時代的作品,是遠古洪荒狩獵時期和原始部落文化的遺存,是文字產生以前原始人類留下的寶貴史料。莫斯都巖畫坐落於四川阿壩州馬爾康縣境內,是大渡河上遊地區發現最集中的巖畫遺址,也是現已公布的北方系古巖畫的最南緣。
三間「品」字排列、色彩鮮豔的藏式磚房映入眼帘,莫斯都巖畫便存放其中。記者穿過雜草叢生的灌木叢來到其中一間房屋前,打開房門,昏暗中,一塊佔據了屋中大部分空間、不規則、黑色的花崗巖石依稀可見。
隨行的松崗鎮黨委書記胥明碧告訴記者:「為了保護珍貴的莫斯都巖畫不受雨雪、風沙的侵蝕,村民們就地取材修建了這三間傳統的藏式磚房。」他仔細擦去花崗巖上的塵土,打開朱紅色的窗戶,陽光灑進,花崗巖也被太陽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沉睡千年」的莫斯都巖畫躍入眼帘。
這塊莫斯都巖畫上方刻畫了大小不一、列塊狀的圓點,部分圓點連成一個個圓形,像太陽,也像充滿了期待的眼睛。中部則刻畫了十來個造型簡約、誇張的人形圖案。下端則栩栩如生的刻畫了狗、羊、牛動物圖案。
胥明碧說:「莫斯都巖畫上方的圓點相連接能顯現出古老的星相標記。中部的人形圖案中,由於每一個人體的下端都有一個長長的尾狀物,村民們將他們叫做長尾巴的人」。
20年前,62歲的扎巴老人在與其他村民一起為「看花節」搭建帳篷平整場地時,發現了莫斯都巖畫。「當時石頭上布滿青苔,沒想到下面居然有『字』,說不定是神明留下的神喻。」扎巴老人告訴記者,在多年前村民們耕地翻土時經常會找到一些陶片或者石器之類的東西。
由於莫斯都巖畫常年裸露在自然環境下,很多珍貴的巖畫已經嚴重風化、脫落,寶貴的畫面在歲月中悄然流逝。被珍藏在藏式磚房裡的莫斯都巖畫大多是因為淹沒在植被、泥土之中,得以保存至今。
馬爾康作為中國民族文化南北走廊的關鍵地帶,歷史上南來北往的族群不斷在這裡穿梭,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文化的影子。時至今日,是誰在莫斯都留下了這些洪荒時代的石刻檔案,莫斯都巖畫的族屬何為,尚未得到考證,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失落的文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