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三職專,去年新入職的楊鑫老師已成為團隊中的一顆備受矚目的「新星」,無論是在英語教學團隊,還是在班主任團隊;「她謙和好學,工作勤奮紮實」「待生如友,教生如子」「有教育智慧,講求方法」「學生進步大,成績好!」是大家對她的一致評價。
楊鑫老師於2017年8月新入職三職專大家庭,現任學校2017級綜合高中3班、4班的英語科任教師,2017級綜合高中3班的班主任。她為學生所喜愛,她深受家長、同事們的讚揚和領導的肯定。
「楊鑫老師特別善於學習,有比較厚實的學識和教育理論功底,同時,善於運用學校先進理念,扎紮實實做好具體工作,認認真真落實好學校的各項要求,」年級主任張偉安評價說,「楊老師用愛心和智慧給學生提供有溫度的教育,給學生提供溫柔正氣教育。」
在教學工作中,她認真落實各項常規,與備課組的老師們一道不斷探索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狠抓作業和周測的落實,絕不姑息任何一名學生的不交作業和作業不認真現象。每日一練和周測全批全改,及時批改,及時反饋,表揚及時,激勵到位,激發學生更加認真地做作業,幫助學生逐漸形成了嚴謹求實、拼搏進取的學風。
她注重因材施教。其中,在抓弱科生方面,有兩名總成績很好的學生,英語很差,楊老師首先幫他們樹立信心,引導學生把優勢科目的學習能力遷移到英語學科來,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補弱的方法措施,他們的英語學習已經初見成效,周測從剛開始的不過關,到現在每周都能順利過關了。在抓學困生方面,成立英語學困10人小組,單獨為學生編選適合的學習材料,單獨輔導;由於材料淺顯易懂,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輔導注重小步子多層次、循序漸進,不僅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了被重視、被關愛,而且學起來不吃力,學有所獲,學生積極性大大提高,每天主動找楊老師進行知識點的過關。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通過嚴愛相濟的管理落實她的「規範行為,外顯有規」「引領思想,內涵有德」等工作規劃。
她的嚴始體現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從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抓起,全員落實、逐條落實、嚴格落實,「抓鐵有痕」,行不走樣,直到學生達到規範要求;從要求學生的正確的課堂坐姿做起,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從學生的規範書寫抓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嚴格落實學校關於「班務人人有事做」的要求做起,落實「每人管理一件公物、每人承擔一項班務、每人管轄一片衛生責任區」活動制度,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道德規範;從學生的被褥疊放、物品擺放規範抓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她以班級的特色量化制度引領學生的行為規範。
她做得更多的是對學生的關愛。「年齡原因,我的學生在我的眼裡就是我的孩子,在學生面前,我就是母親,」楊老師說,她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學生,像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那樣嚴格要求學生。
觀察學生的神色是楊老師進班的第一件事。一次,發現班裡有個女生情緒比較低落,詢問得知是她媽媽得病住院所致。談到對媽媽的擔心,學生泣不成聲。楊老師通過傾聽、安慰,課間與學生一起電話詢問她媽媽的病情,學生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學生媽媽手術期間、手術過後,楊老師一邊從感情上安慰、關照該生,一邊以多種方式慰問家長,在家訪中了解到學生符合申請助學金的條件,幫學生順利通過了申請。楊老師的關心給了學生戰勝困難的動力,該生比以往更加努力學習、更加遵守紀律了,課代表等工作幹得非常出色,受到老師們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班裡有個男生,持續發燒咳嗽近一周,他白天堅持上課,下午放學後請假回家治療,楊老師不僅在班裡表揚這位同學的堅強精神,還遠到幾十公裡之外的學生家裡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病情病因及家庭情況,與家長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生一家人很受感動;關愛,密切了師生關係,密切了家校聯繫,增強了教育效果。
班裡還有個男生,情緒一度低落,不愛交流,楊老師家訪了解到這個學生家庭非常困難,父親常年有病,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奶奶年老體弱,需要照顧,全家人靠媽媽一個人做點小生意維持。家訪不僅讓楊老師終於了解到學生不高漲的原因來自於生活壓力,更拉近了她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從此,他們經常拉家常,逐漸談得很投機。楊老師告訴學生,他的媽媽非常積極樂觀,爸爸很有情懷,境界很高,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欣賞,引導學生學習爸爸媽媽的高尚情懷和樂觀精神,學生受到了觸動,表示一定要感恩父母,樹立信心,用好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在幫助學生申請助學金、和全班學生一道幫助該生戰勝困難尤其是心理困難的同時,楊老師從各方面對該生更加關心入微:其中有一次,楊老師見他在課上打瞌睡,得知同宿舍的室友打呼嚕影響了他睡眠,就送學生了個耳塞,建議他試著帶耳塞來解決這個問題,效果很好。在楊老師的關心和鼓勵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進步,現在級部名列前茅。
楊老師喜歡和學生泡在一起,黏在一起。這使她在較短的時間和學生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欣賞的互動關係。她總喜歡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喜歡對他們進行細緻的觀察和了解,當然,班裡是她的常駐「據點」,她還經常走進食堂,去了解孩子們吃的怎麼樣,走進他們的宿舍,看看孩子們的居住環境,也走進了學生的家中進行家訪,學生真實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願意向老師敞開心扉,這成為她發揮班主任影響力的關鍵。同學們圍繞在她的周圍,師生互信,同學們之間互愛互助,她的班級有較強的凝聚力與和諧的情感氛圍,師生都能從班集體中體會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這個學期,學校對孩子處在小學階段的員工有一項照顧——準許提前半小時下班接送孩子,但考慮到班級管理和44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她自願放棄了這項「福利」。她每天早7點之前準時到教室陪伴學生晨讀,每天晚上處理完班級事務很晚才回家。「媽媽,我覺得您當班主任以來,我越來越想您了。」近期,孩子對她說。
楊鑫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凡的老師,這就是教生如子的楊鑫老師,她天天做著平凡的事,天天追求把平凡的事做到最好。
「愛在左,責任在右,情愛教育在左,嚴格要求在右,思想引領在左,規範行為在右,傾聽心靈的成長,欣賞生命的綻放。」是楊老師的從教心得,「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支撐這份責任!」她常說。她在踐行學校的先進教育理念中,在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情愛管理」中傾聽心靈的成長,欣賞生命的綻放,享受工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