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品牌名、差異化品類定位以及品牌口號,我們還需要為我們的品牌做背書,來回答「我是誰」的第三個問題「何以見得」。品牌背書就是充分證明品牌定位的「信任狀」,用以向消費者「證明」產品的差異化和價值主張。
通常,「信任狀」的書寫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挖掘。
1,消費者證明
餐廳自我標榜的營銷效果可能不如消費者分享的一條朋友圈。「累計銷量超過100萬份的水庫魚頭」「評分5.0」等類似的消費者數據可以刺激顧客迅速下單。
顯然,消費者證明是最讓顧客信服的品牌背書方式。
阿五黃河大鯉以阿五黃河大鯉魚為例,在其店內以及各類對外宣傳海報中,會將「連續3年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 「累計售出370萬條黃河大鯉魚」等顧客消費數據作為招牌菜品的信任狀。
同時,網上也多見一些「探店」「揭秘」阿五黃河大鯉魚的文章,文中以消費者的口吻描述出阿五「肉質筋軟」「不添加雞精、味精」「單鍋現燒」「每條魚都有專屬身份證」等特色;
與此同時,阿五黃河大鯉魚在大眾點評上,在口味、環境、服務等維度的評分均在9分以上……這些出自顧客之口的「背書內容有著更高的信任度。
2,自我證明
從食材到調料,從烹飪技藝到大廚團隊,很多餐廳通過各種方式自我證明品牌的核心優勢與差異性。
並通過菜單、終端視覺、服務員話術等顧客能接觸的渠道不斷去強化。
西貝莜麵村為了論證「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品牌口號,給顧客做出「天然無添加,拒絕任何雞精、味精、色素、添加劑等」的安全承諾;
同時,在食材選用上反覆強調「來自內蒙古牛大骨」「精選草原羔羊」「五穀雜糧」等,全方位將西貝產品特色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給顧客。
3.第三方權威背書
除了消費者與自我證明,餐飲品牌還有一種常見的背書渠道——第三方權威背書。
例如,西貝先後引進了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的張爺爺空心面與黃饃饃;
莜麵被評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西貝莜麵村走進聯合國」等都是來自第三方的品牌背書。
常見的第三方權威背書方式有第三方頒布的獎項、獲得的發明專利、權威機構及人士的認可等。
比如,「米其林指南」對於每一個上榜餐廳來說都是一種權威背書;
在重大賽事上獲獎的廚師可以成為餐廳的「金字招牌」。
綜上所述,餐廳在表達「我是誰」時,不僅要講清楚「我叫什麼」,還要向消費者精準傳達出「我能提供什麼差異化產品」「我的個性」「我的價值主張」等。
同時,為了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好印象與高度信任,還需要運用一定的「信任狀」來證實自己,從而塑造一個有營銷力的餐廳「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