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管的一種是半導體發光器件,數碼管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單片機的I/O埠進行驅動數碼管的各個段碼,點亮不同的段碼從而形成字符顯示出我們要的數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896.htm數碼管是一類價格便宜、使用簡單,通過對其不同的管腳輸入相對的電流,使其發亮,從而顯示出數字能夠顯示 時間、日期、溫度等所有可用數字表示的參數的器件。在電器特別是家電領域應用極為廣泛,如顯示屏、空調、熱水器、冰箱等等。絕大多數熱水器用的都是數碼管,其他家電也用液晶屏與螢光屏。
數碼管也稱LED數碼管,不同行業人士對數碼管的稱呼不一樣,其實都是同樣的產品。數碼管按段數可分為七段數碼管和八段數碼管,八段數碼管比七段數碼管多一個發光二極體單元,也就是多一個小數點(DP)這個小數點可以更精確的表示數碼管想要顯示的內容;按能顯示多少個(8)可分為1位、2位、3位、4位、5位、6位、7位等數碼管。
常用的LED顯示器有LED狀態顯示器(俗稱發光二極體)、LED七段顯示器(俗稱數碼管)和LED十六段顯示器。發光二極體可顯示兩種狀態,用於系統狀態顯示;數碼管用於數字顯示十六段顯示器用於字符顯示。
數碼管結構
數碼管由8個發光二極體(以下簡稱欄位)構成,通過不同的組合可用來顯示數字0~9、字符A ~ F、H、L、P、R、U、Y、符號「-」及小數點「。」。
數碼管的外形結構如下圖所示。數碼管又分為共陰極和共陽極兩種結構。
數碼管的工作原理
共陽極數碼管的8個發光二極體的陽極(二極體正端)連接在一起。通常,公共陽極接高電平(一般接電源),其它管腳接段驅動電路輸出端。當某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為低電平時,則該端所連接的欄位導通並點亮。根據發光欄位的不同組合可顯示出各種數字或字符。此時,要求段驅動電路能吸收額定的段導通電流,還需根據外接電源及額定段導通電流來確定相應的限流電阻。
共陰極數碼管的8個發光二極體的陰極(二極體負端)連接在一起。通常,公共陰極接低電平(一般接地),其它管腳接段驅動電路輸出端。當某段驅動電路的輸出端為高電平時,則該端所連接的欄位導通並點亮,根據發光欄位的不同組合可顯示出各種數字或字符。此時,要求段驅動電路能提供額定的段導通電流,還需根據外接電源及額定段導通電流來確定相應的限流電阻。
數碼管驅動方式
直流驅動是指每個數碼管的每一個段碼都由一個單片機的I/O埠進行驅動,或者使用如BCD碼二-十進位解碼器解碼進行驅動。優點是編程簡單,顯示亮度高,缺點是佔用I/O埠多。
動態顯示驅動是將所有數碼管通過分時輪流控制各個數碼管的的COM端,就使各個數碼管輪流受控顯示。將所有數碼管的8個顯示筆劃「a,b,c,d,e,f,g,dp」的同名端連在一起,另外為每個數碼管的公共極COM增加位選通控制電路,位選通由各自獨立的I/O線控制,當單片機輸出字形碼時,所有數碼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碼,但究竟是那個數碼管會顯示出字形,取決於單片機對位選通COM端電路的控制,所以我們只要將需要顯示的數碼管的選通控制打開,該位就顯示出字形,沒有選通的數碼管就不會亮。
數碼管字形編碼
要使數碼管顯示出相應的數字或字符,必須使段數據口輸出相應的字形編碼。對照圖1(a),字型碼各位定義為:數據線D0與a欄位對應,D1與b欄位對應……,依此類推。如使用共陽極數碼管,數據為0表示對應欄位亮,數據為1表示對應欄位暗;如使用共陰極數碼管,數據為0表示對應欄位暗,數據為1表示對應欄位亮。如要顯示「0」,共陽極數碼管的字型編碼應為:11000000B(即C0H);共陰極數碼管的字型編碼應為:00111111B(即3FH)。依此類推。
靜態顯示接口
靜態顯示是指數碼管顯示某一字符時,相應的發光二極體恆定導通或恆定截止。這種顯示方式的各位數碼管相互獨立,公共端恆定接地(共陰極)或接正電源(共陽極)。每個數碼管的8個欄位分別與一個8位I/O口地址相連,I/O口只要有段碼輸出,相應字符即顯示出來,並保持不變,直到I/O口輸出新的段碼。採用靜態顯示方式,較小的電流即可獲得較高的亮度,且佔用CPU時間少,編程簡單,顯示便於監測和控制,但其佔用的口線多,硬體電路複雜,成本高,只適合於顯示位數較少的場合。
動態顯示接口
動態顯示是一位一位地輪流點亮各位數碼管,這種逐位點亮顯示器的方式稱為位掃描。通常,各位數碼管的段選線相應並聯在一起,由一個8位的I/O口控制;各位的位選線(公共陰極或陽極)由另外的I/O口線控制。動態方式顯示時,各數碼管分時輪流選通,要使其穩定顯示,必須採用掃描方式,即在某一時刻只選通一位數碼管,並送出相應的段碼,在另一時刻選通另一位數碼管,並送出相應的段碼。依此規律循環,即可使各位數碼管顯示將要顯示的字符。雖然這些字符是在不同的時刻分別顯示,但由於人眼存在視覺暫留效應,只要每位顯示間隔足夠短就可以給人以同時顯示的感覺。
採用動態顯示方式比較節省I/O口,硬體電路也較靜態顯示方式簡單,但其亮度不如靜態顯示方式,而且在顯示位數較多時單片機要依次掃描,佔用CPU較多的時間。
常見問題解讀
恆流驅動與非恆流驅動對數碼管的影響主要有:
顯示效果
由於發光二極體基本上屬於電流敏感器件,其正向壓降的分散性很大, 並且還與溫度有關,為了保證數碼管具有良好的亮度均勻度,就需要使其具有恆定的工作電流,且不能受溫度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另外,當溫度變化時驅動晶片還要能夠自動調節輸出電流 的大小以實現色差平衡溫度補償。
安全性
即使是短時間的電流過載也可能對發光管造成永久性的損壞,採用恆流驅動電路後可防止 由於電流故障所引起的數碼管的大面積損壞。
另外,我們所採用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還具有級聯延時開關特性,可防止反向尖峰電壓對發光二極體的損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還具有熱保護功能,當任何一片的溫度超過一定值時可自動關斷,並且可在控制室內看到故障顯示。
關於亮度一致性的問題是一個行業內的常見問題。
影響一致性主要有兩個大的因素。
一是使用原材料晶片的選取,一是使用數碼管時採取的控制方式。
1、原材料--晶片的VF和亮度和波長是一個正態分布,即使篩選過晶片,VF和亮度和波長已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了,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是在一個範圍內,結果就是亮度不一致。
2、要保證數碼管亮度一樣,在控制方式選取上也有差別最好的辦法是恆流控制,流過每一個發光二極體的電流都是相同的,這樣發光二極體看起來亮度就是一樣的了。如恆壓控制,則導致VF不相同的發光二極體分到的電流不相同,所以亮度也不同。
當然以上二個條件是相輔相成的。
怎樣測量數碼管引腳,分共陰和共陽?
找公共共陰和公共共陽:首先,我們找個電源(3到5伏)和1個1K(幾百歐的也行)的電阻,VCC串接個電阻後和GND接在任意2個腳上,組合有很多,但總有一個LED會發光的,找到一個就夠了,然後GND不動,VCC(串電阻)逐個碰剩下的腳,如果有多個LED(一般是8個),那它就是共陰的了。相反用VCC不動,GND逐個碰剩下的腳,如果有多個LED(一般是8個),那它就是共陽的。也可以直接用數字萬用表,紅表筆是電源的正極,黑表筆是電源的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