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林永健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兒子林大竣彈奏《我和我的祖國》的視頻,曾經那個小小萌娃成為了鋼琴小王子。
李雲迪還轉發了大俊的演奏視頻,並且給予肯定與支持。
今年10歲的林大竣,已有五年的琴齡。學琴一年半時通過了鋼琴6級 ,8歲時獲得了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大獎賽一等獎和極具天賦青少年特別獎。
當然,音樂之路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平等的,所有的成績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付出。
練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跟所有孩子一樣,林大竣也經歷過不愛練琴的階段,但難能可貴的是,大竣知道練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一次他沒有好好練琴,他竟然跟媽媽說,「媽媽,我沒好好練琴,你就批評我吧,脾氣大點也沒事!」
懂事的大竣知道沒有好好練琴是在犯錯,所以主動向媽媽承認錯誤,讓媽媽來批評教育他。
其實孩子們在這個年齡都是心性未定,興趣多變的,作為琴童的家長一定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不能一味地批評孩子,更不能放棄藝術,對孩子放任自流。家長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地引導孩子,多多進行對音樂興趣方面的培養,讓孩子燃起對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孩子才能逐漸一步步地邁向成功。
鋼琴彈得好,學習也不耽誤
在一次演出後,一名節目主持人問大竣學習考試考得怎麼樣,大竣驕傲地說都是100分!
文化和藝術是否可以兼得,這也是許多家長在選擇是否讓孩子學習音樂時煩惱的原因之一,但是古往今來音樂學得好的人,一定都是有強大的文化基礎做支撐的人,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很難在藝術上擁有什麼成就。而且在學習文化之餘,學習音樂未嘗不是一件放鬆身心的好方式。所以,文化和藝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努力、堅持,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一次演出後,這名主持人還問大竣每天練琴要練多久,大竣回答每天彈30遍,有時候還要彈40遍。
假如一首小型作品3分鐘,一天30遍就相當於一個半小時,而且這還是在一直連續不間斷彈奏30遍的前提下,況且這還沒有加上練基本功的時間,可見大竣的努力程度。
大竣學習鋼琴近5年,一年又一年的堅持,媽媽都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如果說努力是決定成功的地基,那麼堅持就是走向成功的階梯,為了自己所熱愛的,萌娃大竣沒有選擇趨甜避苦,而是迎難而上,克服所有障礙。
父母的付出決定了孩子的成功
曾經在一檔節目中,林永健訴說著妻子養育孩子的那些不容易。為了大俊,母親周冬齊放棄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兒子的身上。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母親一直都是盡心盡力。
爸爸林永健也曾經抽出一年的時間來陪伴大竣。
父母的付出往往與孩子得到的成功成正比,無論何時,家長一定都是孩子最強有力的護盾,若失去了保護,那麼孩子自己一人又如何衝破阻礙,達到成功的彼岸。對於孩子,不求震古爍今,對於自己,只求無愧於心。
如果你也喜歡可愛的林大竣,認為父母的付出決定孩子的成功的話,就請把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認識不一樣的鋼琴小王子林大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說說你在學音樂時,和你的爸媽發生過的故事。
本文由音教藝術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請多多轉發,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