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做慈善公益一事已經成為了富人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但如今,真正的富豪能算得上慈善家的卻寥寥無幾,他們擁有大量的財富,可是卻不願意捐獻出來哪怕是對於他們來說很小的一部分,當然也不排除有很多真心做慈善的富人。其中,美國洛克菲勒就是一個做慈善的重要代表,甚至可以說是先驅。
說到洛克菲勒,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在比爾蓋茨的眼中,他是這樣一個人:
"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美國資本家,慈善家,商業巨擘,被稱作「石油大王」。;相信對商業和金融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能知道,全球首位億萬富豪洛克菲勒是怎樣創造了人類的歷史,建立起一個響噹噹的商業帝國。
2009年7月,《福布斯》網站公布過「美國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約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有人評價他說:「跟和他同時代的巨富們相比,洛克菲勒的財富是最不骯髒的。」
他用前半生拼命賺錢,積累巨額財富,但如此一位億萬富豪為人卻極為吝嗇,他出差從來都是住最便宜的旅館房,每天禱告前都要計算自己每一分錢花在了哪裡,才會去睡覺。
同時,用後半生投身慈善,散盡億萬家財。而在洛克菲勒基金會所有的慈善項目中,中國的北京協和醫院算是投入最大的項目之一。你一定沒想到,中國的協和醫院就是洛克菲勒斥資4800萬美元建立起來的。
協和醫學院建立的背景
1910年哈爾濱爆發瘟疫,半年內死亡6萬人,環顧華夏竟無現代醫學人才。從劍橋大學畢業回來的伍連德教授,用現代醫學的方法成功控制了疫情,這讓現代醫學和公共衛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此時迎來了一大批的投資者,其中不乏胡雪巖等人,還有來自美國的商人——洛克菲勒。他的資助使得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了傳教士們的私人醫學堂,並在原有基礎上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協和醫科大學。
當時的中國,醫學教育就靠著500多個傳教士在做,而且沒有醫學設備和器械,更沒有醫學書籍,也不了解世界上醫學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協和的到來就顯得尤為重要。當時洛克菲勒基金會考察團受到袁世凱、黎元洪的親自接待,協和醫學院動工的時候,民國總統徐世昌還親自出席開幕典禮。
洛克菲勒的目標
洛克菲勒的目標,不是簡單辦一個醫學院,他要把協和辦成世界最頂級的醫學院,這和中國當時的現狀也是格格不入的。畢竟在那個年代,很多東西都是不發達的,但他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一趟趟從發達的美國一點點運輸過來,建成了當時最好最奢侈的協和醫院。
當時協和醫學院的奢侈程度,可謂令人咋舌,教師也全部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醫學大師。比如哈佛、約翰·霍普金斯等大學的教授都是常客。
後來,他還以私人名義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洛克菲勒基金還是青黴素的發明者弗萊明的資助人,在流行性腦膜炎、小兒麻痺、黃熱病和梅毒的研究上取得過突破性的成果。
而這位創造了整個商業帝國的天才商業還不止步的走向醫學界,可見他獨到的眼光和不平凡的人生見解,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首富,他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去認識了解這個世界,也儘自己的力量為世界做出了不俗的貢獻。
「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質很大程度上可以讓一個人過得快樂。不過,如果你沒有好友和重要的親人,生活會非常空虛和難過,那時物質的東西也不重要了。」
這是他先前在接受採訪時說的,可見他對於家人和朋友的重視,即使這麼忙,也會抽空給兒子寫信,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中,我們不僅看到他卓越的經商才能,更看到他優良的品德。他在教導兒子如何賺錢,但也是在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生活。
人們為了了解他的人生歷程和獨到的思想,整理了他的家書,也就是現在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每一封的開頭都是:親愛的約翰,落款都是:愛你的父親。看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那種殷切的期望和傾囊而出的無私。書的最後介紹了父親對他的教導。要有大格局,要有野心,敢於冒險,不僅如此,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同時他也為不僅僅是約翰的後代們,甚至包括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很幸運,可以聽到首位億萬富翁的教誨。
王健林在王思聰20歲生日時,送了他一本《洛克菲勒》作為禮物;李嘉誠常將它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王自健在《見字如面》中朗讀了其中的一封;知名富翁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
這本書被譽為:美國富裕家族世代相傳的教子經。
這個版本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是32開,方面攜帶閱讀;而且採用原漿輕型紙,不反光,不刺眼;字跡清晰,版式優美還贈送書籤,所以推薦給大家。
如果你也對這本書感興趣,現在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只需要36元,一包煙一頓飯錢就能給自己買到一本成功秘訣,就能為孩子買到一本成長指導書。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