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2020-12-06 超人扒叔

關於《小王子》,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還有人說這是一個與愛有關的故事。

無可否認,《小王子》確實一個無數人願意為之沉迷的故事。

在故事裡,小王子從星星到沙漠,一路遭遇形形色色的人,國王、酒鬼、學者、商人、可憐的點燈人,他們市儈平凡,相比星星與花朵,他們更關心錢財與利益。

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試圖改變小王子。可是小王子拒絕被這個世界改變,他永遠相信自己能夠回家,永遠記得玫瑰,永遠相信狐狸,永遠信任和蛇的約定。

即使經歷了地球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小王子依然是內心純淨的小王子。

重讀一遍《小王子》,我至少找出5個我們愛他的理由。

一.永葆童真和初心

面對大人與小孩的悖論,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的首頁獻詞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

因為,「每個大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小孩。每一個孩子心裡,也都希望有一個大人。」

作者以小孩天真無邪的視角,深入挖掘來自靈魂深處至純至樸的生命「本真」,使在現代社會中漂泊的大人也能找到詩意的心靈棲息地。

「小王子」作為小孩的代表,充滿了生命最原始的純真、擁有最純淨的內心。

在小王子看來,他不明白為什麼大人會把「蛇吞象」的畫看作是帽子,也不明白大人們了解一位朋友為什麼更在意他們的年紀、房子大小、掙多少錢,而不是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小王子所不能理解的,其實正是大人們內心最庸俗、最虛假的部分,大人們往往為了追逐所謂的權力、金錢和事業,而失去了對生活的感知和心靈的審視。

這個狀態不就是長大後的我們嗎?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為了車子、房子、票子、位子……周旋在各種關係裡虛與委蛇,假裝歡笑。

曾幾何時,我們沉迷在這種狀態裡,功利和欲望將我們湮沒,我們變得缺乏童真、缺乏最原始的想像力好額創造力,我們甚至一度覺得這就是對的,因為大家都在這樣活著。

《小王子》就像一冽清泉,緩緩流過大人們乾涸的內心,讓我們記起被遺忘的初心。因為我們曾經也是孩子,也乾淨純真的做過種種關於長大後的夢。

二.你不需要變成自己不喜歡的大人

小王子離開 B612 星球後,分別碰到了:目空一切的國王、愛慕虛榮的紳士、酗酒成性的酒鬼、唯利是圖的商人、墨守成規的點燈人、足不出戶的地理學家……在和他們的相處中,小王子不斷發出「大人們真古怪」的感嘆。

作者筆下的大人總是怪得可笑,但又多像日常生活中的我們。

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明明愛憎分明,明明明辨是非,明明純真善良。可是等你真正長大後,

才發現,現實比想像中要殘酷。

大齡單身會被叫成「剩男剩女」,快三十歲還沒結婚會被家人逼著去相親;在社會上生存,沒錢沒勢會被人輕視或小瞧;更別提三四十歲的中年危機了,仿佛你只要一事無成,沒有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可能也就是因為想要活成別人眼裡的成功模樣,所以,我們只得拼了命的往上爬。儘管在向上的過程中變成了連自己都不喜歡的大人,但符合大眾定義的標準就好了吧?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執著於追求大多數人認可的生活呢?難道只有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過上千篇一律的穩定生活,這一生才算圓滿幸福嗎?

《小王子》像一記耳光,拍醒沉迷於執著追求成功,而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出發的我們。它可以適時的點醒我們:你曾經是個多麼嚮往光明的孩子,你可以不變成你不喜歡的大人。

三.馴養就是彼此需要

《小王子》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小王子與狐狸之間的一段馴養關係。

狐狸告訴小王子 :

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萬個小男孩一樣沒有什麼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只是一隻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對我來說,你是我的世界裡獨一無二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你的世界裡的唯一。

對於狐狸來說,馴養就是建立一種約束,建立一段關係,就是彼此需要。

小王子馴養了狐狸,狐狸的價值便在小王子的生命裡得到了體現。他們彼此的生命因為馴養連接到一起,馴養讓星球上毫無關聯的兩種生物有了依附關係。

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經歷無數的馴養與被馴養。兒時我們和小王子一樣可以輕易的和萬事萬物達成馴養與被馴養的關係。

當我們選擇成為「獨立」的大人後,反而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建立一段彼此需要的馴養關係了。所以,我們常常在長大後莫名其妙的陷入孤獨。

《小王子》像一束星光, 照亮長大後孤獨的大人。它告訴我們:生命的聯繫所獨有的價值,是彼此傾注時間和精力,讓彼此雙方都感覺對方被需要從而成為生命中的不可替代。

四.認定了就不放手,因為你是我的玫瑰

小王子來到地球,發現地球上的一個花園裡有5000多株玫瑰花,長得跟他在B612 星球上悉心照料的玫瑰花一模一樣。想到他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一株普通的玫瑰,小王子很傷心。

狐狸告訴小王子「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當小王子懂得了這個道理,他明白他的玫瑰才是這世上唯一的,她比它們都重要,因為他悉心澆灌過她,把她罩在玻璃罩下,為她立過一道屏風遮風擋雨,為她殺死過毛毛蟲,聽過她的抱怨與炫耀,也任由她沉默不語。

當再次踏入玫瑰園的時候,小王子不再感到悲傷,也不再覺得他擁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也許你愛的人並不獨特,他/她在人群裡普通的沒有一點特色。但真正無可取代的,是你願意在他/她身上投入時間和精力,你們願意彼此扶持,相攜成長。

最近離婚、出軌、家暴、PUA種種事件層出不窮,儘管這樣,也請相信你現在握在手裡的那朵玫瑰,因為他/她是你花了心思用心澆灌過的。

《小王子》像一則哲理,只要故事裡小王子守護著玫瑰,玫瑰還陪著小王子,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此刻陪在身邊的就是彼此的玫瑰。

五.路途遙遠,好好告別

在《小王子》一書的最後,他被一條毒蛇咬了,身體發冷、意識模糊間,小王子說:「路很遙遠,我不能帶著這個軀體,它太沉了。」

至此,小王子的一生得到了升華。他的選擇,是出於責任,也是出於勇敢。不管被毒蛇咬傷之後的小王子最終會去到哪裡,毫無疑問的是:小王子終於真正得到成長。

儘管蛇給了小王子謎一樣的暗示,他其實什麼也不能確定。但小王子依然選擇勇敢踏出去。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如此,他才有機會完成自己對玫瑰應盡而未盡的責任。責任的體現,不在結果,而在心志。

是啊,小王子的軀體也許離開了,但是他的一切都深深烙在了飛行員的記憶裡;他的靈魂也一定會穿越星際回到玫瑰身邊。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在所難免。如果能像小王子那樣,在肉體的生命消失後還能被一些自己深深影響過的人記得,還能有一個深愛的人或物惦念在心底,那也不枉來人世走了這一遭。

《小王子》像一曲樂章,在灰暗時奏響,在繁華處消弭。它是玫瑰心目中永遠的白月光,是狐狸心中迷路的傻小孩,是我們心中纖塵無染的酷小孩。

時光或許可以改變一切,願我們都能像小王子那樣永葆一顆赤子之心,坦誠的面對一切。

相關焦點

  • 《小王子》這部成人童話,教會我們的3個道理
    這部精美又質樸的童話故事,又教會我們哪3個道理呢?一.保持童真,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故事開始以「飛行員」小時候畫畫展開敘述,他在6歲的時候畫了一條蟒蛇吞食一頭大象的畫。六歲「飛行員」小時候畫畫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保持童心和想像力。童心和想像力能幫助我們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 挖掘出生活更多的樂趣,體驗到生活更多的快樂。
  • 《小王子》:|感恩遇見,淺析這本詩意童話折射出的教育啟示
    本文將根據小王子與作者的相遇、相知;鏡像理論與存在主義衝突,折射出的教育意義以及父母該得到的教育啟示三個方面進行淺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恩遇見|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就是一個內心深處「或將消失」的自己。
  • 《小王子》定檔10月16日 中英文版全球領先上映
    好萊塢夢幻製作團隊打造3D經典 唯美畫風對白暖化人心  「如果你馴服我,我們就會需要彼此,你對我來說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當這句《小王子》原著經典臺詞出現在預告片中時,相信很多《小王子》原著粉的神經和記憶都被興奮喚起。
  • 世界很冷《小王子》很暖 | 好書推薦
    小說敘述者是個飛行員,他在故事一開始告訴讀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個說話投機的人,因為大人都太講實際了。接著飛行員講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以及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他轉述了小王子對六個星球的歷險,遇見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園、扳道工、商販、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飛行員本人。飛行員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擁有過一段極為珍貴的友誼。
  • 原著與電影版的《小王子》告訴我們回歸童真、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01從童話故事到勵志電影:我們為什麼要追求自我,回歸童真小說《小王子》是基於一次成年人對於生命與生活的反思,而並非簡單地為兒童所創造的小說,而由於其有具有幽默性的故事敘說手段,讓它成為一本小孩承認都喜歡的小說。小孩陶醉於其中的故事,成人陶醉於其中的暗含的人性。
  • 《小王子》: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它憑什麼如此經久不衰?
    樹才先生也是唯一一位榮獲法國政府騎士勳章的當代詩人,所以他翻譯的這本《小王子》是很有閱讀和收藏意義的。其實從1943年發表以來,《小王子》就已經被譯成兩百五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和《雙城記》同列第二,還被多次拍成電影。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本童話書如此經久不衰呢?
  • 《小王子》的地球之旅:其中的5個哲學意義你看到了嗎
    它上面有一百一十一個國王,七千個地理學家,九十萬個實業家,七百五十萬個酒鬼,三億一千一百萬個愛虛榮的人書中是這樣介紹的。國王活在自己想像的權利裡。地理學家只有理論沒有實際。實業家機械麻木的數著星星,並以為自己佔有它。酒鬼為了忘卻醉酒帶來的羞愧而喝酒。愛慕虛榮的人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中,認為自己是星球上最美、服飾最好、最富有、最聰明的人。
  • 《小王子》立體版大揭秘
    《小王子》創作完成於1942年,1943年首次在美國出版,迄今,這部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已被譯成250多種語言,全球總銷量逾兩億冊,僅次於英文版《聖經》。在我國,單上海圖書館,就藏有100多種中文版《小王子》。
  • 中法版《小王子》將演 名人鐵粉愛那般
    因為前期觀眾和媒體當中爆發壓倒性的一致好評引發口碑狂潮,以至於音樂劇《小王子》再次登陸魔都出現了王子粉兒們的熱捧。據該劇出品方大牌傳媒CEO劉大毅介紹,童話《小王子》在全球銷量超過5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把小王子、玫瑰花及狐狸,以及許多有象徵色彩的人物融入在童話故事中,故事中既有大人們的「荒唐」,也有世間的溫暖,簡單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受到了許多文化名人的追捧。
  • 《小王子》讓我們如何定義佛系人生,現實的狼性人生
    風靡全球的《小王子》,曾經一度淨化了多少人的心靈,雖說這是一部動畫片,也可以說是法國浪漫主義發展到極致的成人動畫,它基本受各階段人的喜愛。這一切過後,往往我們會引入深深的思考,《小王子》傳達的佛系生活,它就像春風一樣,所過之處萬物生光輝。
  • 這本《小王子》告訴你人生的答案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小王子》《小王子》是獻給每一個人的書,說它是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它富有童真、趣味、想像的色彩;說它屬於每一個大人,因為在成長曆程中,最初的我們皆被時間、社會所馴化。很多人說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 為你讀書:讀懂《小王子》的兩個關鍵詞——「馴養」與「儀式」
    《小王子》中許多形象和意象的內涵都十分豐富,引起了讀者們廣泛、持續地猜測和討論。大家都迫切地想弄清楚它們究竟對應現實中的什麼,也想知道作者到底要表達什麼。今天與大家分享《經典名著這樣讀》這本書,讓我們從兩個關鍵詞讀懂《小王子》。
  • 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愛,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小王子》全球的銷售量高達1500萬冊,發行量僅次於《聖經》,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國裡昂一個傳統的天主教貴族家庭,是法國最早的一代飛行員之一。他在文學方面頗有聲譽,詩人,出版過許多作品,寫出《空軍飛行員》《給一個人質的信》《小王子》等作品。
  • 我們為什麼都愛《小王子》
    童話故事裡那些簡單樸實的小故事,卻往往到我們長大才有了另一種更深刻的解讀。至於我們為什麼長大了依舊愛它,我想,除了它本身所展示的簡單美好,或許我們更多的是懷念,懷念趴在床上讀《小王子》的那個懵懂而不懂憂愁的小小的自己,懷念那個像玫瑰花像小王子像小狐狸面對感情真摯而天真勇敢的自己。 伏地魔問小女孩,「長大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 最勤奮的「點燈人」,最懶惰的大多數|《小王子》教給我們的道理
    在《小王子》這本書裡,在小王子遇見的所有人裡,最讓人觸動的,就是點燈人。他的故事是無聊而且可笑的,但當你仔細讀完,你笑不出來,你會沉默和嘆息。這個人物出現在《小王子》第14章。小王子乘著一群鳥,到達一個很小的星球。這個星球只有一個「點燈人」。
  • 《小王子》讀懂狐狸也就讀懂了愛情
    讀過很多個版本的《小王子》關於小王子和狐狸之間的感情,每一個版本都用了不同的詞語,有說「馴養」的,有說「馴服」 的,還有說「相知」的。開始我以為翻譯意思最準確的是「相知」。因為「相知」最能體現平等。原來我以為,玫瑰是小王子的愛情,他和狐狸之間最多也就是友情,對友情來說「馴服」和「馴養」是極不恰當的用詞。
  • 《小王子》:我們都有一個世界,渴望有人懂
    《小王子》這本書,想想在自己身邊已經很多年了。當初買它時,是聽聞他的盛名,聽說人人心裡都住著一位小王子,聽說這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童話故事,聽說它是譯本最多的法國文學名著。於是,必然的,我帶了一本來到自己的身邊,就像是臥室一定要有一張床才美滿一般的感覺一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小王子。
  • 《小王子》: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擁有初心卻不懂得愛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1942年寫成的著名文學短篇小說,僅有2萬5千個漢字。這部作品先後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銷量僅次於《聖經》,豆瓣穩居評分9.0。這本書也是我高中時候特別喜愛的一本書,我先後買過十多本送給周圍鄰居的小朋友,還有我同班同學。
  • 《小王子》——一本有靈魂的書
    所有大人都曾是孩子,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小王子》是一個奇蹟,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自出版以來,《小王子》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發行5億多冊。甚至在1976年,《小王子》及其作者埃克蘇佩被印在50法郎背面。這麼一本被譽為閱讀量僅次於《聖經》的讀物,到底在講些什麼呢?
  • 《小王子》: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因此我忽略了這個細節的描寫,總以為這只是為了警示我們看待任何事不要被表象所欺騙。實際上,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小王子的結局早在開篇就已經告訴我們了。關於飛行員,就是我的無知了。稍微了解一下作者安託萬·聖·埃克絮佩裡的生平,就能夠發現,《小王子》裡面的人物,都有作者和他身邊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