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4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通訊員 梁山)「醫生,我體檢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該怎麼治療,會發展成胃癌嗎?」1月14日,海口市民吳先生在進行年終體檢後,終於找到了自己胃痛反酸的原因,也對幽門螺旋桿菌產生了恐懼。據2017年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顯示,我國感染人數7.68億,超過50%。專家表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胃黏膜的反覆慢性炎症,進而導致胃黏膜發生萎縮、腸化以及不典型增生等病變,嚴重的誘發癌變。
宋健博士為患者做內鏡檢查。
一家3人「口臭」 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一年前,家住海口的李先生和妻子把嶽母從內地接到海南養老。不久,他們發現嶽母呼出的氣味「特別重」,以為老人家年紀大了,並不在意。但幾個月後,李先生發現妻子「口臭」也越來越重,繼而女兒也如此……
李先生在衛生部門工作,非常注意個人衛生,一年前還專門帶妻子和女兒做過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都是陰性。預感不妙的李先生,趕緊帶著一家人到海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做檢測,結果,嶽母、妻子、女兒都是陽性,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唯獨李先生自己「平安無事」。
原來,李先生有自己固定的碗筷,並堅持獨立就餐。為此,嶽母和妻子對他還有「偏見」。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李先生的嶽母妻子和女兒都進行了藥物治療,經再次檢測已經正常。
如今,李先生一家人都已實行分餐制,「剛開始不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後,現在成自然了。」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發慢性胃炎 也是胃癌的誘發因素
什麼原因導致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呢?海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主任宋健博士表示,口口途徑和糞口途徑是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於生活習慣原因,中國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發國家,受感染人群約為50%-80%左右。同時,中國也是世界胃癌高發地區之一,發病人數佔全球所有胃癌新發病例的40%以上。
宋健博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類「情有獨鍾」,人是它唯一自然宿主,是誘發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元兇,並且是世衛組織公認的胃癌第一致病因素。
「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幽門螺旋桿菌直接致癌,但絕大部分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因為該細菌會引發胃黏膜的反覆慢性炎症,進而導致胃黏膜發生萎縮、腸化以及不典型增生等病變,從而誘發癌變。」宋健博士說:「胃癌癌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致癌因素非常複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素,清除感染,可使高危人群患胃癌的風險減少。」
從事消化道疾病防控診療30多年,宋健博士經驗豐富。宋健博士表示,雖然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兩者有密切聯繫,但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也不必過分擔憂,但要及時正規治療。
專家:吹氣就能檢測 家庭分餐用公筷公勺
幽門螺旋桿菌該如何預防呢?宋健表示,首先要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目前一般採用呼氣檢測,簡單、快捷,半個小時就能出結果,非常方便。
據了解,目前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法包括碳13尿素呼氣試驗(13C-UBT)和碳14尿素呼氣試驗(14C-UBT);是經過嚴格考核建立的方法,其診斷準確率達95%以上。
宋健博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性較強,可通過口腔唾液帶入飯菜、水杯等傳染,因此,最好的防控辦法就是使用公筷公勺和實行分餐制,阻斷疾病傳播,包括家庭內部成員也要分餐,用公筷公勺。
此外,宋健博士建議,要定期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凡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人,如果合併有明顯的胃部不適症狀,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等,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進一步檢查,對於胃癌高危人群則需要進行積極治療。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