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2020-11-23 高考網

2019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高考地理對於很多文科生來說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科目,地理也被稱為文科中最難的偏理科性質的一科。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的大題必背答題模板,供參考!

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⑴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溼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

①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

非洲:

①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

②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區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乾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人為原因:④對植被的破壞

(7)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風強盛,多暴雨,降水豐沛;

②地勢低洼,排水不暢;

③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人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遊植被破壞較多,水土流失嚴重。

(8)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9)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

(10)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幹(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12)熱帶沙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13)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展;

②受秘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⑷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原因:地勢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14)華北春旱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

(15)東北無春旱的原因: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春季有積雪融水。

(16)華北地區缺水問題:

產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②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汙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調;

②修建水庫;

③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

④減少水汙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

⑥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技術,提高利用率;

⑦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⑧海水淡化等。

(18)死(鹹)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①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農業引用約旦河水(棉田面積擴大,引阿姆河、錫爾河灌溉),使匯入死(鹹)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社會經濟原因)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一、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幹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衝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衝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二、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三、日照圖中圖圖轉換過程中的注意點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繪製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係。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23°26′的夾角。

(3)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也可斜交;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相離(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平分赤道(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180°,即赤道晝夜平分);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所跨經度)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如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6時、18時)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找到。

(2)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12時、0時或24時)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置確定其緯度。

(3)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始終垂直。

(4)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域的分布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註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於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後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六、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突破口

1、各類巖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巖漿;

2、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

3、巖漿巖、沉積巖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巖,巖漿巖、變質巖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巖,但沉積巖、變質巖不可能直接變成巖漿巖。

七、判斷巖層的新老關係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巖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複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

3、根據巖層的接觸關係確定:巖漿巖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巖的關係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晚於其所在的巖層。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巖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巖漿巖。

4、根據海底巖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制冰川發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雪線最高,為5000—6400米;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4400—4900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4600米,北坡雪線則高達5800米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

九、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繫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生,不論在哪裡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

(5)地面建築:危房或質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築物處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築物密集區比人口稀少、建築物少的地區烈度大。

相關焦點

  • 2018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知識點
    2018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知識點高考地理部分的試題算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考試科目,如何作答地理試卷可以提高得分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識點,希望對考生的高考地理有幫助!
  • 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18種大題必背
    高考地理答題模板 18種大題必背高考地理試題的難度比較大,如何作答高考地理可以提高得分?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背的答題模板,希望對考生的高考地理有幫助!
  • 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萬能地理答題模板公式
    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萬能地理答題模板公式高中地理必考的知識點有哪些?高考地理大題常見的經典題型都有什麼?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大題及模板,供參考!
  • 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地理大題答題模板及必背術語
    高考地理18種大題必背 地理大題答題模板及必背術語高考在即,對於想要在高考地理中得高分的同學,高考地理最後的大題一定要答好,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18種必背大題,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高考倒計時21天!高考地理經典必考的18種大題,吃透這些拿高分
    童鞋們好,很多考生對地理眾多知識點記不清,把握不準。最近許多童鞋和家長和我交流,問能不能整理一份地理大題匯總,方便孩子們記憶。的確,知識點集中在一起了過後,對童鞋來說學起來非常方便的,對於想在高考地理中得高分的同學,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地理成績,更好地把握好高考考點,最後的大題一定要答好,故本文學姐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18種地理必背大題。
  • 2020高考地理必背18種大題,掌握這些地理滿分不用愁
    童鞋們好,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學科,要求同學們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而且高中地理知識點零亂又不利於記憶,所以把它們串起來,形成一個體系,就有助於知識的掌握了。我們要找到並運用方法作為「紅線」把知識「串」起來。(每框題、每節、每課和一本書)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礎,只有「會學」才能「學會」。
  • 高考地理:大題必背知識點,想提分的就進來!
    地理常考等值線專題等溫線小專題等潛水位線專題等鹽度線地理複習三個建議都說高考七分看心態在平常的月考和模擬考試中,學生更要注意調節心態,假如小考中心態都不能保持正常,那麼在緊張的高考中就很難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 2020高考地理必背18種大題!內容全面覆蓋,吃透輕鬆得高分
    高中的地理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大到宇宙天體萬物,小到平日裡的日常出行都離不開地理這門學科。因此,學好地理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但是在步入高中之後,地理就成了非常讓人頭疼的一門學科,因為地理在高中的知識當中,相對比較繁多。
  • 高考倒計時23天!北大學霸總結:高考地理18種必背大題,建議收藏
    童鞋們好,學姐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北大學霸總結:高考地理18種必背大題。但是篇幅有限,學姐只能截取部分,點擊頭像,私信【18】即可領取全部資料+《2020高考押題卷》(文理各科全)1.有關等高線地形圖的主觀題(1)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 掌握地理必背知識點 再也不用怕高考了
    掌握地理必背知識點 再也不用怕高考了相信像地理等這類知識點繁多的科目,是所有高考學子們很頭疼的地方,下面小編總結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識,供大家參考。100條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單選題練習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單選題練習及答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單選題練習及答案,大家在做題時,可不要先看答案。《馬關條約》3.京師大學堂設立於(  )A.洋務運動期間B.戊戌變法期間C.辛亥革命期間D.新文化運動期間4.在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英勇就義的工人運動領袖是(  )A.顧正紅B.林祥謙C.肖楚女D.惲代英5.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重要事件是
  •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一)_高起點成人高考...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一)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模擬試題及答案(一),大家可自行參考練習。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
    準備參加2019年的考生,下面是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供大家參考。2019成人高考高起點《地理》複習資料總結如下: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 2018年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經典「套路」
    2018年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經典「套路」2018年高考即將到來,高考文綜考試中地理是其中的一個科目,選擇題短小精悍不容小覷,主觀題答題量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涵蓋面較廣。那麼作為一名高考生如何讓自己在高考文綜地理中發揮超常,取得理想的高分呢?
  •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高考文綜考試中地理是其中的一個科目,選擇題短小精悍不容小覷,主觀題答題量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涵蓋面較廣。那麼作為一名高考生如何讓自己在高考文綜地理中發揮超常,取得理想的高分呢?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僅供大家參考。
  • 2019年成考高起點《地理》練習題及答案_高起點成人高考專升本報名...
    2019年成考高起點《地理》練習題及答案下面是關於2019年成考高起點《地理》練習題及答案(選擇題部分),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典型例題二:(2019·黑龍江哈爾濱三中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裡蘭卡是印度洋的一個島國,旅遊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主要來自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下圖為斯裡蘭卡。(1)說明該國地形特徵對河流水系特徵的影響。(2)分析該國氣候對其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3)簡述其遊客來源地構成原因。
  • 2019高考合肥一中名師分享地理高分技巧 把書「讀薄」這些知識點要...
    視頻最後,每位老師還有一些特別的話想要送給考生,預祝2019高考成功!臨近高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取得較大的複習成效,成為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合肥一中地理老師孫文結合考綱,在備考和答題技巧方面,給考生們提出了幾點建議。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典型例題一:(2019·廣東高考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方針葉林分布於北緯45°~70°的寒溫帶地區,向南延伸到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其群落結構極其簡單,林冠層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淺)及苔蘚地衣(無根)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貧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種數佔了總植被數的90%以上。
  •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2018高考已經進入高考複習階段,那麼對於地理基礎弱的同學來說,該如何學習地理這一門學科呢?有哪些答題模板適合於地理答題的技巧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