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瓦力》導演與《玩具總動員3》編劇的奧斯卡金獎導演安德魯·史坦頓自編自導,與其皮克斯班底打造的第一部真人演出的冒險動作巨片。故事改編自《泰山》原著小說家——艾德嘉萊斯·布洛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John Carter of Mars》同名小說,此小說不僅啟發了安德魯·史坦頓,更啟發了如《阿凡達》、《星際大戰》等導演。故事描述約翰·卡特(Taylor Kitsch飾)是一位美國內戰的士兵,但無情的戰爭讓他失去了摯愛的妻兒,此後約翰·卡特退出他痛恨的戰場,加入開採金礦的礦工生涯,卻無意間被傳輸到另一星球的未知世界。由於引力不同的因素,他變得力大無窮,輕輕一蹬即可飛上天,他必須學著控制這個新的力量,而這個優勢更讓他成為這個星球上的傳奇。但星球在此時陷入嚴重的內鬥,戰爭一觸即發,約翰·卡特發現身負的重任足以影響其星球生物的存亡……
推薦看點: 1.光是在這一部電影裡,場景就從19世紀紐約的街上,到了西部的亞利桑那州,最後來到火星,象是將3部電影合而為一的3種完全不同的空間感;而劇中角色更在這些不同的場景裡,一探各種獨特的經歷,其中不論場景或人物道具的細節皆精細完美。整個故事如史詩般壯麗。
2.這部電影是由埃德加·賴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科幻經典小說改編而成,巴勒斯以約翰·卡特為主角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2012年正是他創造約翰·卡特這個角色的100周年紀念。這個故事在科幻小說中的經典地位,讓人期待登上大銀幕的效果。而書中描述前衛的視覺也忠實地呈現於電影中。 專訪男主角 泰勒·基奇(Taylor Kitsch) 《異星戰場:約翰·卡特戰記》這個故事出自何處? 這是巴勒斯的小說, 他創造了約翰·卡特這個角色,而2012年正是這個角色誕生的100周年紀念,巴勒斯以他為主角創作了一系列的小說。 我覺得巴勒斯在他的時代是非常前衛的, 尤其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描寫的正是我們現在的處境:自然資源的耗竭、能源問題以及種族與宗教之間的戰爭。這些他在100年前就談到了。而在電影裡,我們也提到了所有這些議題。導演安德魯史坦頓以巴勒斯的約翰·卡特為基礎,更深入地探討約翰·卡特的個性與背景。安德魯給予我很大的空間來詮釋這個角色,甚至有些是書中並未清楚提及的。劇本能從中延伸出更多含義是非常棒的。 這部電影涵蓋了史詩般巨幅的時間性,從南北戰爭時期到美國西部時期最後到火星,以一個演員來說,你如何看待這次史詩般的冒險? 以演員的角色來說,我感受到整個故事的壯麗、導演的企圖、呈現的效果以及這些元素如何相互作用,這一切都如史詩般感動我。我飾演的角色的確擁有一趟史詩的冒險。光是在這一部電影裡,我們就從19世紀紐約的街上,到了西部的亞利桑那州, 最後來到火星上。約翰·卡特這個角色在這些不同的場景裡,也經歷了各種獨特的情感表達,這是我需要傳達的。就我印象所及,沒有其他人拍過這樣的電影。而這場冒險更在結局時完成了精彩的歷程。 可以談談卡特那隻像狗的保護者Woola嗎?

告訴你,Woola很搶戲。他被非常完美地安排在這部戲中。當然,他救了我好幾次,很厲害。一開始,我因為他害我在Thark Camp(外星營地)被拆穿識破而討厭他,而且不管我去哪,他都能找到我,相當煩人。他很吵,也很怪,有點像小狗的感覺。 如果你養過寵物,就會知道許多你與寵物之間共享的,是你不會與其他人類 擁有的關係。最後,約翰·卡特終於撤下心防,這讓他與Woola之間擁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時光。 你與片中那些穿著紀錄動作特別服裝(motion capture suits)、飾演Thark(外星球族群)的演員對戲,是什麼感覺? 那些演員穿著全身斑點、像是灰色睡衣的衣服,並帶著頭盔。讓這些真正的演員穿著這些特定服裝而不是使用替代假人,就是為了讓一切真實。安德魯找來一群很棒的演員生動地詮釋這些角色。有一幕我要非常靠近地看著Tars,這隻有一種方法能夠辦到,就是讓威廉·達福(Willem Dafoe)真的踩著高蹺與我對戲,因此當時我真的與他以及那個角色產生強烈的連接。這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我想真正看到高大的Tars Tarkas與我對戲會是很棒的體驗。我們用盡一切方式使其更加真實。威廉完全生動地詮釋了Tars。他專業的程度令人讚賞,而且比一般人想像得還要風趣。跟他合作是很棒的經驗,其他像Sam Morton、Church等也很棒,所有人都是。
導演安德魯·史坦頓創造這個世界時保留了部分寫實,對這部片的影響如何? 這部分非常重要。電影中故事發生於19世紀末期,不是在未來,即使在火星上也是這個時期。所以安德魯創造了這個真實的世界,人們真的住在這裡,而不是一堆人穿著機器人的裝扮。我相信創造出如此的寫實感是令人驚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