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環保領域6人上榜

2020-11-26 中國水網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值得一提的是,生態環保領域共有6人入選,他(她)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於貴瑞、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永官、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馬軍、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任洪強、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和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祖信。

中國水網獲悉,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值得一提的是,生態環保領域共有6人入選,他(她)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於貴瑞、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永官、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馬軍、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任洪強、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和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祖信。

附:6人簡介

於貴瑞,1959年生,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 年以來,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紀委書記。兼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AsiaFLUX 指導委員會委員。擔任《應用生態學報》副主編,《資源科學》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包括SPAC系統內的水分運動、植物生理生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理論和方法、生態系統通量的過程機理及其模擬分析、生態系統碳水循環及其管理。主持和參加中科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科技部「973」項目等10餘項。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朱永官,1967年8月生,現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永官主要從事土壤-植物系統中微量元素/重金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土壤生態學的研究工作。在土壤環境中放射性汙染物的行為與放射汙染土壤修復/汙染控制、土壤根際過程(包括菌根菌)與植物養分/汙染物吸收,重金屬汙染脅迫下植物生理生化響應機制和汙染土壤生態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前沿。至今已在PNA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1餘篇。截止到2014年1月15日,共發表SCI論文201篇。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馬軍,男,1962年7月出生。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處理工藝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重點研究給水預處理技術、高效多功能混凝工藝理論與技術、高效氣浮與強化過濾技術、給水深度處理理論與技術(氧化、吸附與生物等)、高級氧化技術(水處理催化氧化方法)、水的安全消毒方法、膜處理技術(膜的製備與處理工藝)、汙水深度處理技術與回用方法等方面的工作。

任洪強,1964年5月出生。現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至今主要從事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曾參加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華北地區厭氧塘研究」、「高濃度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研究」,先後參加或完成省部以上科研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青年教師基金1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獲專利3項,完成30多項實際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大型厭氧生物處理反應器(AF、UASB、EGSB)100餘座。

王橋,195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1982年參加工作,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環境衛星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重大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全國生態環境遙感調查首席科學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副理事長。2018年7月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長期從事環境遙感監測工作,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研項目26項,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部級特等獎1項、部級一等獎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2項,出版著作36部,發表論文286篇。

徐祖信,1956年4月出生,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河流環境綜合整治;汙水管網建設、改造與運行調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註:以上照片和文字均來源於管網資料和百度百科。

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

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共64人,分學部按姓氏拼音為序)

(數學物理學部11人)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11-22 13:15:00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
  • 汽車人再次上榜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
    但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工業發展的重視、對科技、教育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投資,我國的工業水平、科技水平急轉直上,在某些領域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而這些方面的發展,勢必會給汽車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AI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發展,使無人駕駛等搭載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的汽車也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
  • 2019年增選院士公布,醫療器械領域入選名單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予公布。中國科學院2019年11月22日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其中數學物理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另新增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浙大教授胡海嵐上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8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最小年齡42歲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剛剛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工作於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昨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181名初步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
  • 181人!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名單已於8月1日在該院網站公布。
  • 2019院士增選候選、傑青、優青最終名單出爐:這幾所高校笑了!
    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傑青、優青的項目名單。一時間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畢竟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說到人才培養與引進,就不得不提中國的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名單發布!他們,成為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增選院士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22日公布。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據介紹,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靖江籍機械工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截至目前,靖江已先後有9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
  • 中科院公布今年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 共157人
    關於公布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 2019年中科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
    今天,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共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年齡最小42歲,最大67歲;女性6名。另外,還有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當選。
  • 2015年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浙江14位科學家入圍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曾福泉)中國工程院日前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浙江省14位科學家入圍。  這些候選人的專業領域分布於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農業學部、醫藥衛生學部等多個學部,涵蓋化學工程與技術、作物遺傳育種、海底探測與開發工程、血液病等多學科。  這批科學家均在各自科研領域取得突出成就,作出卓越貢獻。如省特級專家、省農科院副院長徐子偉長期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研究,不僅促進了飼料資源的高效利用,還提出了生態、健康的畜牧養殖模式。
  • 科學賞|兩院新增院士名單出爐 浙江6人當選
    新當選的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佔48.6%,其中,浙江新增2名工程院院士,分別是浙江大學陳純教授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教授。中科院學部同日公布了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完整版名單公布 候選人大幅減少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的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日前公布了初步候選人名單,共有157人。由於此次是去年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後的首次院士增選,院士推薦範圍、渠道都較以往有較大修改,初步候選人數量比上一次2013年增選時大幅減少。  在上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時,共有391人入圍初選。
  • 2019美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兩位華人學者入選
    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2019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共增選86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有兩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西北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陳衛當選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當選外籍院士。
  •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共 181 人,浙大教授胡海嵐...
    IT之家8月1日消息 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
    二、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被推薦人應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院士增選工作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的增選名額,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以下簡稱學部主席團)確定。
  • 中科院院士增選181位專家學者入圍,年齡最大68歲最小42歲
    兩年一度的中國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繼中國工程院公布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後,中國科學院也公布了181人初步候選人名單。按照計劃,其中71位專家學者將最終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2019年8月1日在官網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簡稱《公告》)稱,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初步候選人名單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