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現予公布。
中國科學院
2019年11月22日
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其中數學物理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另新增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64名新增院士中,醫療器械研究領域1人當選,為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教授。
目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73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49人,他們在分布中國的各個領域,為中國的強盛發展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駱清銘院士早期學習的是電訊工程技術方向,先後獲光學專業理學碩士和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開始投入生物醫學領域研究,主要從事與生物光子學研究。
駱清銘院士目前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光子學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在原理、方法和儀器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若干系統性的創新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腦功能與神經活動基本過程的光學成像,包括人腦功能的近紅外光學成像、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獲取全腦高分辨圖譜及神經連接、培養神經元網絡長時程活動的光電檢測及動力學研究等;
2)光學分子成像,包括活體微環境中多分子事件的快速並行檢測、多模式活體小動物成像等;
3)基於高分辨結構與功能數據集的系統生物學研究,主要涉及包括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等多層次生物信息的整合與模擬。
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戰略的規劃,從企業到科研院所,對於生物醫學領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目前醫療器械電子方向院士人數較少,但依舊有一大批的企業和高校對於醫療器械領域研究投入了極大的資源和精力;生物醫學材料方向越來越多的「材料人」投入到醫用材料領域研究,張興棟院士、王迎軍院士等一批又一批的材料人投身於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究。相信我國的醫療健康行業會愈發地蓬勃發展,讓我們共同勉勵強行!
來源:眾成醫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