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或「平行時空」的概念,相信大家在科幻電影和漫畫、小說裡看過不少。估計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4》,裡面採用了平行宇宙的觀點,最後拯救了地球生命。平行宇宙是否存在,科學家仍不能確定。不過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一項發現,令眾多媒體沸沸揚揚報導稱找到了「平行宇宙」的證據,但真相好像不是這樣。
我們先了解一下現代物理學中發現的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 的概念,平行宇宙是多元宇宙裡的一個方面,理論來自量子力學,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
通俗來說,就是除了我們身處的宇宙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宇宙存在。這些可能宇宙與我們本身的宇宙非常相似,甚至難以分辨,或具有相同的歷史事件和物理狀態。即另一個宇宙也有一個你我這樣的人,而發展可能不一樣。但並非所有科學家都認同平行宇宙理論,而這些理論都太過深奧、涉及太廣了,就此略過。
我們捋一捋這件事的真實情況:
在2016年,來自南極脈衝瞬態天線實驗(ANITA)發表一篇論文稱發現了「可能來自於我們宇宙之外的粒子」,即τ中微子(Tau neutrino)會反向升起。接著在第二篇論文裡稱ANITA的觀察結果可為「鏡像宇宙(CPT對稱宇宙)」提供證據。後來一篇論文認為需要從其他方面解釋ANITA數據。
再說什麼是τ中微子?τ中微子是中微子(幽靈粒子)的其中一種,其他2種為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其質量幾乎為零、速度接近光速,並且不與正常物質相互作用。可以輕易穿過你的身體,但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影響(有數據估計每秒有100萬億個中微子通過您的身體)。
一般來說,低能級中微子可完全通過地球,但地球的分子會對高能級中微子有一定的阻礙。為了捕捉中微子撞擊凍結的水分子的罕見瞬間,IceCube天文臺將敏感光捕獲設備安置在冰層下,而NASA在南極上方約40公裡的高空部署了攜帶脈衝瞬態天線(ANITA)的氦氣球,捕捉中微子的痕跡。
然而在2016年,ANITA檢測到異常現象:高能級的中微子方向不是從外太空掉下來,而像是從地球深處「向上」升起,即τ中微子,這無法用現有模型來解釋。
ANITA團隊首席、來自夏威夷大學粒子物理學家彼得·高勒姆(Peter Gorham)假設宇宙大爆炸時形成了2個宇宙,一個是我們所處的宇宙,另一個是鏡像宇宙。在鏡像宇宙裡,正為負,左為右,時間倒退。這樣就會出現τ中微子「向上」運動的現象。同時他強調:「我們在數據中發現了異常值,一旦我們用完了物理學標準模型中的所有可能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才開始探索更多的極端可能性,現在當然不是在需要平行宇宙的時候!」
最後其結論歸於不知道這些信號來自何處。關於中微子,我們還不了解太多,天體物理學家和科學家們仍在努力探索。而媒體將其解讀為來自平行宇宙,於是就出現了科學家找到平行宇宙證據的標題。ps:目前高勒姆已要求《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等媒體撤回其報導。
目前關於多元宇宙、平行宇宙的理論有很多,所謂的證據也有不少。但實際上,關於宇宙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宇宙是有界無邊、橢圓形、時間無法逆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