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架參與開放天空行動的俄羅斯安東諾夫飛機停放在位於比利時的一個機場內 (歐洲通訊社)
當地時間1月15日,俄羅斯宣布將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程序,並要求美國及其盟國對該決定承擔責任,因為就在距此不到兩個月之前,美國正式退出了這項條約。
俄羅斯外交部15日宣布,俄羅斯將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程序,這項在1992年籤署並於2002年生效的條約,其目的是在俄羅斯與美國及其西方盟國之間建立信任。
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作出這項決定是因為在新的條件之下,在消除條約運行障礙方面一直缺乏進展。
聲明補充稱,美國「以捏造的藉口」退出了這項條約,此舉嚴重破壞了締約國在籤約時形成的利益平衡,從而對條約效力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並且破壞了該條約作為強化安全與互相的機製作用。
聲明指出,俄方已經向其餘的締約國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減少美國退出這項條約所產生的影響,以免該條約陷入崩潰之境,但是這些建議並未得到美國盟國的支持。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將在完成國內有關退出這項條約的程序之後,正式將退出條約的決定告知其他締約國。
俄羅斯提出的保留在該條約中的條件之一,是從締結該條約的北約國家處獲得保證,以防止其收集到的軍事情報被轉移至美國,但是這項條件並未實現。
在去年11月22日,美國國務院宣布美國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不再是該條約的締約國。
在正式宣布退出該條約決定的幾個月之前——即去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表達了退出這項條約的打算,並指責俄羅斯通過對其領空偵察活動實施限制而違背了這項條約,但是俄羅斯對此予以否認。
需要指出的是,《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籤署,其34個締約國可以對其他締約國的全部領土進行空中非武裝偵察,以收集相關信息並核查該國執行國際軍控條約的情況,從而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