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十月的發布會上,微軟的新產品Surface Book石破天驚橫空出世,席捲頭版頭條,獲得了媒體和輿論的熱烈關注和高度讚譽。作為一款二合一筆記本,Surface Book的組合形態給人以震撼人心的印象。
隨著國行的上市和更多資料信息的披露,Surface Book的GPU獨顯方案越來越完整的呈現在人們面前。Surface Book 有哪些最抓人眼球的看點?Surface Book有哪些最值得吐槽和關注的地方?相信對此感興趣的粉絲和潛在路人用戶對這些熱點都有了一定的關注認識。值此大年春節之際,我們今天就在這樣的基礎上深入體驗一下這款被稱為「蘇菲伯」的明星產品。
驚豔以後全感受 Surface Book深入評測
Surface Book之所以抓人眼球,我們可以簡單的羅列一些主要因素:
其一:微軟出品,有姐姐「蘇菲婆」也即Surface Pro 系列產品的良好品牌形象和綜合影響力背書,Surface Book不論長成什麼樣子都必定會是天之驕子。
「田牌筆記本」基礎牢靠
其二:Surface Book作為一款二合一產品,其連接的整體設計整體上非常有創造性。其實,無論是單獨的屏幕分離還是單獨的鉸鏈轉軸設計都不是「蘇菲伯」的首創,但當他將獨立GPU底座元素添加進來後,在微軟精湛的工藝與精緻的美學設計推動下,Surface Book就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了二合一甚至整個輕薄筆記本領域都不得不嘆服的神奇之作。
Surface Book有創新 有態度 有水平
其三:微軟在發布會上畫出了大餅,宣稱Surface Book的使用性能非常值得期待,遠勝同儕,甚至可以超過蘋果Mac Book Pro 同尺寸型號兩倍(特指GPU)。
這三方面的因素中,第一點並不屬於技術文章應該覆蓋的範圍,今天本文主要將為大家帶來有關後兩點的內容。 我們的體驗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是關注Surface Book的產品形態與直觀使用感受;其二是從理性出發考察Surface Book的性能水平。由於這款被稱為「蘇菲伯」的產品已經給大家烙上了深刻的感性印記,我們今天的測試將直接從性能部分起航。
測試Surface Book配置參數
本次測試選用的Surface Book搭載了第六代酷睿低電壓雙核處理器i7 6600U,擁有8GB DDR3L低電壓內存、HD520和Geforce GPU雙顯卡,在存儲方面配備了三星SM951 256GB高速固態硬碟。由於Surface Book 最大的硬體特徵是獨立GPU,我們就選取他作為測試的開始。
940M? 獨立GPU測試
在十月發布會上,微軟官方宣稱Surface Book搭載了一塊Nvidia獨顯。微軟宣稱這款顯示晶片經過Xbox One核心團隊的調教,並且可以實現13寸蘋果Macbook Pro的兩倍性能。這個消息激起了粉絲們的無限期待——GM107核心的GTX950M要由此入駐13寸二合一筆記本了嗎?要知道Macbook Pro 13寸的Iris 6100屬於銳炬家族的高端型號,而最近兩年以來核顯的進步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Surface 家族GPU對比表格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Surface Pro 和Surface Book總共涵蓋了四款GPU。結合其他信息,他們依次是Iris HD540、Geforce GPU、HD520和HD515。其中,Surface Pro 4的頂配處理器i7 6650U配備了GT3E最高等級的核芯顯卡Iris HD540,Surface Book的高階版本擁有HD520和Geforce GPU雙顯卡,而普通的Surface Book和Surface Book擁有的都是GT2級別的核顯HD520/515。
Surface Book 的GPU只是帶寬略有增加的940M馬甲
我們拿到的Surface Book 版本是帶有獨立GPU的高階版。在現實世界,Surface Book搭載的GPU是Nvidia GM108入門級顯示核心,相比GM107來說規格小得多,只有384個CUDA 流處理器單元。如果忽略這款顯示晶片的128bit顯存位寬,那麼他完全就是核心頻率略低的GT940M或GT840M。同時,由於麥克斯韋架構顯存帶寬需求並不是非常敏感,128Bit位寬並不足以讓Surface Book的性能相比940M有明顯的飛躍。
Surface Book 3DMark 測試成績
Surface Book 3DMark 測試成績
從測試結果來看,在擁有更強CPU帶動的情況下,Surface Book 的獨立GPU理論成績相比搭載GT940M的其他筆記本理論性能提升幅度在三分之一以內,同桌面版的最強銳炬核芯顯卡Iris Pro 6200互有勝負(Firestrike優勢較大),距離Iris 6100移動版兩倍性能的宣傳有較大差距。
3D遊戲實測娛樂表現
我們選取了兩款遊戲來驗證Surface Book的遊戲表現,他們是《神偷4》和《古墓麗影9》,分別是主流RPG/ACT遊戲中優化一般較差和一般較好的代表。
1080P 最低畫質 神偷4 成績 25.8幀
在1080P最低畫質下,Surface Book完全無法運行最低畫質的《神偷4》,優化比《神偷4》更惡劣的遊戲應該都會被高掛免戰牌應對。
1080P 普通畫質 古墓麗影9 成績 39.7幀
在1080P普通畫質下,Surface Book 搭載的完整版「940M"獲得了平均39.7幀的成績,表現還算不錯,可以流暢運行。但是我們手中的測試數據顯示桌面完整版Iris Pro 6200在搭配四核心i7 5775C時同畫質設置成績高達49.8幀。
桌面完整版Iris Pro 6200 同畫質49.8幀
考慮到古墓麗影9 並不是一款對處理器敏感度極高的遊戲(移動低電壓處理器的峰值頻率不低且擁有四線程),Surface Book的GPU基本無戰勝完整版不限制TDP的最強核顯Iris Pro 6200。
另外一方面,我們通過外接顯示器實現了Surface Book同其他品牌的Iris 6100核顯同畫質對比。在1366*768解析度的《古墓麗影9》中,Surface Book同樣實現不了後者的兩倍性能表現。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之所以人們對於Surface Book GPU期待過高,有人們高估了移動版Iris 6100的性能的因素在裡面。且不說兩者之間差了edram的片外緩存,其TDP差異也是非常大的。桌面GTX750(閹割版GTX750TI)或移動GTX950M(降頻版GTX750TI)其實剛好是上一代銳炬Iris Pro 5200的兩倍性能,而人們普遍認為下一代的Iris 6100在增加了EU單元的情況下即使沒有片外緩存也不會若於Iris Pro 5200太多,一來二去,實現GTX950M性能等級的目標就這麼被無辜群眾寄託到了Surface Book的身上。
Skylake 6代i7優秀均衡
在前面我們強調了Surface Book的GPU性能,由於一些宣傳方面的因素,至少在3D圖形娛樂方面,Surface Book未能完全滿足其明星粉絲們的期待,略有遺憾。那麼Surface Book的CPU性能表現如何呢?
i7 6600U規格參數
Surface Book搭載了i7 6600U第六代移動雙核低電壓旗艦處理器。雖然雙核,但貴為i7,6600U的頻率是有保障的,最高睿頻達到了34倍頻,應該是最強的移動雙核處理器之一。
西洋棋成績 6255
Cinebench R15 多核319CB 單核132CB
Cinebench R11.5多核3.53PTS 單核1.57PTS
X264 HDBENCHMARK 10.80Fps
從各項理論測試來看,i7 6600U基本實現了同級別四核i7或者E3的一般性能,相比於配置相近的其他競爭產品來說,性能發揮程度是非常高效而優秀的。Surface Book在CPU性能方面,可以稱為同類的表率,滿足日常的辦公、娛樂完全不是問題。
整機考量與產品續航
在Surface Book的核心性能介紹完之後,下面就輪到了整機表現了。在Pcmark 8中,我們依次檢驗了Surface Book在平板模式與筆記本模式兩種形態的性能和續航情況。
平板模式Work檔續航時間 一小時十四分鐘
筆記本模式Work檔續航時間 六小時二十二分鐘
平板模式Home檔測試成績 2820
筆記本模式Home檔測試成績 3799
微軟宣傳Surface Book的續航時間為12小時,由於廠商一般不會明顯定義其續航測試條件,廣大愛好者們對這樣的數字總是抱著理解的態度。在相對公正的Pcmark 8 Work檔續航測試中,筆記本模式下的Surface Book表現一流,堅持了接近6個半小時。不過,客觀地看待這個數字我們會發現,這是同尺寸商務本經常能夠實現的成績,雖然Surface Book的顯卡強一些,略顯吃虧,但並非真的可以做到一覽眾山小。
實際上,Surface Book增加鍵盤、獨顯、電池複合底座後,相比Surface Pro的續航時間提升大概有一半左右——後者的Pcmark8 續航時間大概是4小時出頭。當我們把視線轉移到平板模式時,我們就會發現Surface Book的屏幕部分並不可以被看成是一個沒有數據接口的平板,其續航時間只有七十多分鐘,獨立性很差。
在綜合的Home模式成績上,平板模式的Surface Book已經比較優秀(不接電源),加上底座之後如虎添翼,已經接近部分中端遊戲本了。在整機的綜合評價上,Surface Book確實仍然是13寸輕薄產品中的高端產品。
高速固態硬碟&解壓縮
當代PC產品實際日常體驗的最大瓶頸就是硬碟存儲,配備SSD則是對症下藥的最佳良方。如果說低端品牌臺式機缺少固態硬碟讓人非常煩惱的話,在筆記本產品上,這種尷尬已經得到相當的緩解。Surface Book是萬眾矚目的高端產品,自然也配備了高級的PCI-E通道固態硬碟——三星SM951。
三星SM951理論測試成績驚人
三星SM951 搭配高速U盤寫入快速
三星SM951 搭配機械移動硬碟寫入優秀
在ASSD Benchmark測試中,Surface Book搭載的三星SM951固態硬碟總成績接近2000分,4K隨機讀寫和持續讀取速度都完全超越了SATA3 接口的普通固態硬碟。
在實際的存儲測試中,搭配32 GB高速USB3.0 U盤時,Surface Book的傳輸速度可以持續超過200MB/S的U盤讀取上限;在搭配移動機械硬碟時,也能充分發揮移動硬碟的速度水平。
實際解壓速度也非常給力
當然,得益於如此強悍的固態硬碟和不錯的處理器,Surface Book的解壓縮能力也非常強悍,我們將7.9GB大小的幕府將軍2放入其C盤,Winrar 用時不到7分鐘就將其快速解壓完畢,效率極高。
4K超清解碼&多彩屏幕
本質上講,Surface 系列產品都被微軟定義為生產力工具,Surface Book無疑是其中最能生產的一款。當然,即使是不那麼「專業」的場合,視頻播放的影音能力也是高端產品必須考慮的重要方面。
Skylake 核顯硬解能力出眾
Skylake 核顯硬解能力出眾
Skylake 核顯硬解能力出眾
Surface Book的i7 6600U 中內置了一款HD520核芯顯卡,在高清解碼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可以滿足4K HEVC 8BIT 60幀的硬解能力,其視頻播放性能甚至超過了底座中的獨顯。是以,Surface Book面對即將普及的4K超清浪潮沒有太大的壓力。
Surface Book 採用3:2 比例屏幕
Surface Book的屏幕色彩豔麗 可視角度沒的說
AIDA 64 屏幕面板信息
好馬配好鞍,Surface Book的屏幕同樣採用了色彩還原度非常高的廣視角面板,解析度達到了非常高的3000*2000超清水平,畫質細膩、文字銳利,對得起明星產品的尊榮地位。當然,3:2的比例相對來說更傾向於平板模式的優化,桌面用戶接受起來也不是非常困難,其精確的觸控配合手寫筆更是絕佳組合。
筆和觸控優化&攝像頭
從上一頁開始,我們由內至外將視線轉移到了Surface Book的實際功能與感性體驗上面來。在基本的性能了解之後,我們就再從交互開始挖掘這款明星產品。
Surface Book手寫筆鍛造觸控靈魂
手寫筆用來PS 十分順手
Surface Book手寫筆
Surface Book手寫筆
Surface Book 配備了與Surface Pro 4相同的第四代手寫筆,壓感達到了1024級,配合其觸控屏幕,操控的精度和回饋速度都達到了業界領先的水平。與前代產品相同,這款手寫筆內置了磁條,可以讓你將手寫筆吸附到Surface設備甚至是IPad Pro上。通過這款筆尾的按鈕,手寫筆可以打直接呼出OneNote應用,讓用戶快速記錄內容。在Windows10環境中長按Surface手寫筆的筆帽則可激活Cortana。此外,Surface Book在筆桿凸起部分的下面隱藏了一顆實體按鍵,該按鍵就相當於滑鼠右鍵。你只需長按該按鍵,同時用筆尖觸碰下屏幕,接著鬆開按鍵即可調出右鍵菜單。
Surface Book攝像頭 操作順手
Surface Book 後置攝像頭 樣張
Surface Book 後置攝像頭 樣張
Surface Book 後置攝像頭 對焦
注意左側的小紅點,它亮起就表明Windows Hello攝像頭在識別用戶
Surface Book總共擁有兩個前置攝像頭和一個後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中,一個是Windows Hellow面部識別登錄的專屬攝像頭,另一個是500萬像素,1080P的規格,其後置攝像頭則為800萬像素。Windows Hellow的識別率很高,在人群中也會獲得較高的回頭率,科技感爆棚,而另外的兩個攝像頭畫質也還算可以接受,APPX Modern 應用的設計也比較人性化。
精緻鉸鏈締造多模分離
接下來,我們要談談大家都已經熟悉的Surface Book功能形態方面。自發布會之後,諸多媒體和粉絲早已將Surface Book的功用和形態介紹的非常充分,我們在此只是簡單的回顧一下。
Surface Book萬眾矚目 外部形態早無秘密
正如前文提及,Surface Book給人的感受首先就在於其將二合一產品的分離形式實現了有意義的偉大創新。Surface Book的屏幕部分可以被取下當做單獨的平板使用,也可以反接換成聯想Yoga 一樣的帳篷方式使用,其靈活性優勢顯而易見,尤為難得是那支持熱插拔的獨立GPU設計。
Surface Book 帳篷模式
Surface Book 平板分離模式
當然,Surface Book連接部分的鉸鏈設計,乃至鍵盤、塗層烤漆工藝都透露出精緻的簡約工藝美感。這也是Surface Book 能夠成為明星的重要條件。
特殊的鉸鏈設計造成了屏幕無法與機身完全貼合
13英寸是一個能夠同時兼顧便攜型、性能與視覺體驗的理想尺寸,同時隨著硬體製程工藝的不斷縮減,機身厚度也能夠得到更好的控制。Surface Book機身合蓋之後的厚度約為13-22.8mm,重量約為1.5kg,整體的便攜型不錯。至於那個屏幕與機身無法貼合的問題,確實是害苦了一些強迫症,不過從實際使用來看,其強度並無問題,只是弱化了屏幕、機身輕薄的正面效果,體積變大,讓攜帶難度有所增加。
鍵盤接口與散熱測試
接口擴展性方面,Surface Book鍵盤底座左側配置了2個全尺寸USB 3.0接口,1個SD卡讀卡器插槽;底座右側配置了Mini DP埠以及1個Surface Connect接口,此外在顯示屏部分配置了1個耳麥插孔。
這裡要提一下Surface Connect這個接口,它被看作是一個特殊的Thunderbolt接口,可單口實現4×5Gbps USB3.0+2×4K 60Hz DP輸出,配合微軟官方推出的Surface Dock可以擴展出更多接口,同時保證數據傳輸速度。可見Surface Connect接口的寬非常高,可以輕鬆實現大容量數據高速傳輸。
Surface Book 擴展接口
Surface Book 擴展視頻接口(mini dp 轉接VGA)
Surface Book 擴展耳機插孔
鍵帽設計
背光鍵盤
Surface Book鍵盤部分的做工非常精緻,表面沒有任何獨立的功能按鍵,同時由於鍵盤頂部預留位置較少,因此可以看到其腕託與觸控板的面積非常大,打字時手腕放在上面非常的舒服。
相對於舒適的腕託而言,Surface Book的鍵盤敲擊手感相對一般,整體按鍵鍵程不是很長,回彈力度尚可,按壓手感略微粘滯。這樣的操作體驗相比Surface Pro和Mac Book無後綴等產品應該還是輕鬆勝出的。
Surface Book鍵帽布局略微不同於其它產品的一點是,在按鍵區域右上方的Del鍵左側配有屏幕卡扣的彈出鍵。因此要取下屏幕首先別忘了要長按這個彈出鍵,直到屏幕顯示「Ready to Detach」的提示時,才能將屏幕取下,畢Surface Book鍵盤部分搭載了獨立顯卡,並且支持熱插拔。也正是在Surface Book的鍵盤上,本次測試遇到了最嚴重的Bug——其分離按鍵從未生效過,屏幕分離完全只能依仗系統託盤軟體運行,不得不說是個美麗的遺憾。
Surface Book 溫度壓力測試
Surface Book 溫度壓力測試
Surface Book 溫度壓力測試
Surface Book表面溫度
相比於鍵盤方面的中規中矩,Suface Book的散熱水平非常值得稱道——在AIDA 64和Furmark甜甜圈的二十多分鐘炙烤下,Surface Book的CPU、GPU沒有出現任何降頻情況。
同時,在維持應有的頻率與性能水平情況下,Surface Book的內外溫度控制的非常優秀,其CPU溫度控制在78度以內而GPU溫度則控制在75度以內。
以上兩點同時達成,在13寸的輕薄本中不說絕無僅有也是非常的罕見了。Surface Book以自己優異的散熱品質為他自己代言,效果異常成功。
回歸本源生產力體驗
Surface Book除了外觀的驚豔,給人最大的驚喜就是那顆遊戲性能一般的GPU。對於普通的學生用戶和娛樂用戶來說,這神秘的GPU既然性能並不十分強悍,其意義也就非常存疑。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Surface Book特殊定製版的Nvidia顯卡的真正作用應該是——專業應用軟體的CUDA加速。在Adobe軟體家族中蘇菲伯的這款協處理器功能可以明顯體現出來。
PR 水銀加速提升效率
Lightroom 蒙版獨顯GPU效果顯著
獨顯讓Ps 修圖選區不再卡頓
Adobe Premier CC可以支持視頻Nvidia GPU的視頻特效實時預覽;Adobe Lightroom CC可以支持Nvidia GPU對照片的裁切、旋轉、蒙版渲染進行有效家族;大名鼎鼎的Photoshop在處理2400萬像素照片時,核顯狀態下快速選區功能卡的生活不能自理,而搭載Nv獨顯的低電壓筆記本則運轉如飛。。。。
其實不僅僅是Adobe系列軟體,也不僅僅局限於Surface Book,經過多年耕耘的Cuda系列通用計算和加速功能已經在業界開花結果,而Intel核顯作為後來者僅能參與軟體支持力度有限的OpenCL——現實卻是,在諸多軟體中核顯加速是不能開啟的。
寫在最後的總結:
Adobe的功能只是我們目前能夠感受到的最直觀的Suface Book的「生產力"要素核心體現。其實,Surface Book優異的屏幕表現力、手感極好的鍵盤和觸控模式、較為豐富的接口和均衡給力的CPU,都是生產力得以發揮的關鍵性保障要素,只是他們單獨抽出來都顯得並不那麼突出罷了。
Surface Book的售價十分昂貴,這或許是其最大的缺點之一,但同時也為其定位做出了註腳——這既是為需要用筆記本創造價值的專業人士打造的高級設備,也是為普通用戶和大眾打造的簡約優雅標杆輕薄筆記本典範之作。
作為一個新生的產品線,Surface Book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在今後的迭代中完善。我們測試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藍屏故障、熱插拔分離失靈等小問題,相信會得到妥善的改善。Surface Book一代的核心要素——精緻簡約工藝、二合一多模可分離模式、獨立GPU專業鍵盤等帶來的生產力加成相信會被市場和用戶所檢驗,在經受更多的考驗後為我們迎來更完美的新款後繼產品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