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葉木是大戟科常綠小灌木,原產於南亞熱帶,印尼、馬尼拉都有分布。提起大戟科,許多花友有點色變,只因大戟科和天南星科的若干植物具有毒汁液。如常見的大戟科植物澤漆、蓖麻、巴豆、重陽木、地錦草、葡根大戟等。其實,只要不折斷枝葉,注意距離,安全性還是相當高。變葉木是高檔觀葉植物,品種繁多,高達近百個小種。葉片形狀、顏色差異較大,有的葉片是異形葉,還有的如同琴葉榕,是世界上同一物種形態特徵差距最大的一類植物。枝條性狀各有千秋,從基部分叉,近圓形,葉痕明顯;葉片五顏六色,以橙色、橘黃色、深黃色居多,有橢圓形斑點,長條狀斑塊,似貓眼如蝴蝶,色彩斑斕,變化多端,觀賞價值很高。如有一盆紅楓,幾盆郎榆、石榴、琴葉榕、酒瓶蘭放在一起,那就是一室觀四季,不出門可以全球遊了。

擁有一盆變葉木,管理好了,兩三年就能成為老樁,的確能夠提高生活品味。可是在入手變葉木時,許多花友往往都是用經驗招待它,把管理其它花卉的辦法用在變葉木身上,以至於南轅北轍,事與願違。出現葉片斑點、爛根病、乾枯病,變色差、落葉,顏值大跌,還有的直接掛了,丟了的不僅是錢,還有心情,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今天我們按照變葉木的生理屬性和適應氣候類型,分解養植變葉木應有的正確步驟,剖析發生問題的各種原因,給出正確答案。

一、變葉木的生理屬性和適應環境能力。變葉木是熱帶花卉。熱帶植物都有共同點,喜歡高溫高溼,喜肥水,喜歡疏鬆透氣的酸性腐殖土;不耐寒、不耐旱。這五個特點是多數熱帶植物的共性。其他方面,有的耐蔭,有的喜光照、通風透氣。只是對個別因素做出微調即可。所以養植熱帶花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易如反掌,一通則百通,心裡亮堂堂。而變葉木就是屬於喜歡光照通風的觀葉植物。只要按照上述特點配備腐殖土,養植變葉木就成功了一半。可以用鬆散的山土、菜園土或者曬乾的魚塘泥5份,腐熟的有機肥豆餅、秸稈、油枯、牛羊糞等2份,粗細均勻的河沙2份,碎磚瓦1份攪拌在一起使用。這是自製腐殖土。如果嫌麻煩,也可以購買進口歐洲、美洲基質,或者國內生產的基質,再配製松針土,珍珠巖、松脂巖,效果也很好。
觀點:養植變葉木,可以借鑑一下黃椰子、袖珍椰子、金錢兜的養植做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區別在於光照時間、溫度差異、水分的不同。


二、變葉木適宜生長的因素。首先是適宜生長的溫度要在22-35度左右。在合理區間內,溫度越高,變葉木的生長速度越快。低於20度,生長明顯減緩,15度以下停止生長,10度以下葉片褪色、脫落。其次是喜歡光照通風。在春末夏初小滿時,可以把它放在室外陽光下暴曬。整個夏季無須遮陽,雖然變葉木喜歡天然水,但是北方的暴雨溫度低,淋了易發生葉斑病。秋分前後搬回室內,放在有陽光的窗前,夜間不能吹秋風了。整個冬季控水控肥,腐殖土保持溼潤。最後是薄肥勤施,小水多次。不要用幹則幹透,澆則澆透的辦法。這個辦法適應範圍很廣,尤其是落葉植物更好,但不是萬能鑰匙,世界上也從來沒有這樣的鑰匙。對變葉木,只要是溫度穩定,光照充足,就能保持生長狀態,也就可以澆水施肥。薄肥勤施,可以半月用一次稀薄有機肥,每月一次磷鉀肥;小水多次是指與室溫大體一致的天然水,每周澆1-2次,每次預計能潤透即可。
觀點:北方養植變葉木,穩定溫度是重點。春秋季暖氣停了或者還沒有開通時,是變葉木最難堪的時候。這個時期晚上注意增溫。澆水時,儘量不要使用浸盆法,腐殖土容易返鹼。施肥時,夏季可以使用尿素,但春秋季以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

三、變葉木有哪些病蟲害。在光照通風不足時,變葉木易發生葉斑病,4-6月份蚧殼蟲和蚜蟲較多。葉斑病可用中生菌素、嘧菌酯控制;蚧殼蟲可用噻蟲瑧和有機矽滲透劑控制,蚜蟲可以使用吡蟲啉類藥物治療。
觀點:對於變葉木病蟲害,最好是室外噴藥,晾乾後搬回室內。因汁液有毒性,可以為其做一個較高的花盆架,防止幼兒伸手觸摸發生意外。


結束語:變葉木是超級亮眼的觀葉植物,養護得當,2-3年就能養成老樁。那時可以分株,把樁形最好的單獨放在漂亮的花盆裡。擁有變葉木,家居環境可謂是溫馨素雅。如果有時間,在夏季剪幾個枝條,用點基質和生根液做做扦插,一個多月就生根了。秋分前後再上盆,一盆變兩盆,時尚生活就該如此。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養植變葉木,你有哪些辦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